立足实验 创建深度教学课堂

2024-04-02 07:56李翠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小学科学策略

李翠

〔摘    要〕  通常将追求教学发展性、内在质量及超越知识的对象化学习称为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本质是知识的深度、教学价值的深度、教学目标实现的深度等。深度教学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具有重大意义,其并非仅把知识作为教学对象,而是将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标。通过深度教学,指导学生理解性学习,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和实验的深度。本文主要结合科学实验进一步探讨创建小学科学深度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助力优化深度教学,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深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064-066

科学教学中践行深度教学理念,采用多元方法,通过深层导入、逆向设计、及时追问、赏识评价等方式,即可让学生养成深度思维。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教师贯彻深度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即可切实实现提高科学深度教学效果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学习的有效性。

一、立足实验创建小学科学深度教学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在深度教学背景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可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感。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可切实提高学生关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科学知识展开深度探究,进而掌握科学实验的精髓,用科学实验方法领悟科学知识,并且解决生活问题,即可促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新时期小学生必备的思维,在教师结合实验进行深度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准备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实践中提高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积极接受科学知识,学会分析复杂的科学内容,创造性思维得到切实提高,为日后有效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奠定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价值观。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贯彻深度教学的理念,学生不仅能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切实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在启迪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自然等价值观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将深度教学贯彻到底,引领学生深度研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实验效率,能真正达到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效果,让其更加尊重自然与生命。

二、立足实验创建小学科学深度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深度导入,问题驱动学习

导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短暂的几分钟内,教师进行深度导入,即可由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并且打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更有兴趣参加实验,并且促使其初步感知科学知识。为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就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学习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有效的驱动式问题,将学生所熟悉的科学现象用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出来,并且自然地导入问题,以促进学生积极想象和开展探究活动,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更高。例如,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时,学生事先就做了调查,统计并整理当天所食用的食物,结果表明,若想保持身体健康,一天所需的食物就要种类繁多。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探究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人一日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是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这一阶段,教师为了达到深度导入的效果,可以为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从而驱动学生深层次思考,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深度导入问题1:人一天要吃很多东西,身体所需的养分以食物为主,不同食物所含营养不一样,食物对人体有什么好处?教师以问题为主线,驱动学生进行思考,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重视营养物质对体质的影响。

深度导入问题2:我们从一日的饮食中可以得到什么营養成分?看一看你每天从食物中获得了什么营养?学生检查一下每天的食物,并把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添加到这张卡片上。通过查阅资料、分类、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膳食要平衡,切勿偏食。

深度导入问题3:丰富的食物能为人体带来什么营养物质?营养成分是食物中能够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物质。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六种,即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水。

深度导入问题4:有任何一种食物包含了全部的营养吗?吃多元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开始进行实验,一共分成三个实验活动。第一个实验准备滴管、碘酒、馒头和培养皿。第二个实验准备花生米、棉签、食用油、培养皿和白纸。第三个实验活动准备蛋清溶液、滴管、试管、双缩脲试剂等。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按照任务开始实验,如实验一中学生主要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对其颜色变化情况加以关注,如果发现滴碘酒的位置呈蓝色,表明这一食物中存在淀粉。在实验二中,主要检验食物中有无脂肪,学生在实验时先在纸上涂抹食用油,出现的油渍并未消失,则表明食物中有脂肪。同时,再在纸上涂抹花生米,把留下的痕迹和食用油痕迹加以对比。如果发现痕迹较为相似,表明食物中存在脂肪。第三个实验是学生检验食物中有无蛋白质,学生用量筒选择两毫升的蛋清稀释液,再用量筒取两毫升的双缩脲试剂A液,把双缩脲试剂和蛋清在试管内进行混合,进一步搅匀,液体是无色的状态,再通过滴管在试管中滴加3滴至4滴双缩脲试剂B液,在振荡均匀后就会发现试管内呈现出了紫色,这表明蛋清中存在蛋白质。通过这一实验,学生便可得到如下结论,即:食物中有时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有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生活中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多种营养成分。所以,要想让身体健康生长,就需保障食物多样性。

通过如上实验,学生尝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意识到不是每一种食物都能提供全部的营养物质,但其却可能富含多种营养。同时,在延伸阶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科学知识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食物,如观看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即可发现一种食物包含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而并非每一种食物都包含全部的营养素。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保證营养均衡。在交流和讨论中,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能用简单文字描述出食物带来的营养,学会怎样分辨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二)逆向设计,互动引导深思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获得学习结果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方式,强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研究课程内容,分析学生科学学习需求,从而确定科学实验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根据科学实验教学目的,进一步评价学习成果,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方式,让教学活动更加完整,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在科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逆向设计”的思想运用到实验中,促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课程知识,确保学生在科学实验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以凸显,提高科学实验学习水平。

(三)及时追问,促使学生顿悟

深度教学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如何引领学生展开深度探究实验。营造良好的深度学习氛围,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深度探索。相比其他方式,及时追问的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深层剖析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理解科学实验中的知识,逐步促进学生创建完善的科学知识结构,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高阶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顿悟科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时,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加深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复习,分析动植物生活状况,进行实际操作。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了诸多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知识,但在如何进行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以及怎样保持小生态系统的平衡上,要依据瓶子尺寸,在设计中将非生命体的数量,植物、动物数量、种类、体积等因素都考虑其中。同时,教师要适时地追问,让科学实验更有深度。

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观察,观察绿豆幼苗周边的生物,并对生物和非生物关系进行分析。教师给出观察的视角和思路,通过追问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如“生物有什么?”“非生物有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无生命的东西能给植物和动物带来什么?”“植物和动物的出现会给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体带来怎样影响?”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新型的生态瓶,用以模拟池塘生态环境。对生态瓶的设计提出明确要求,即在生态瓶内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学生通过自行实验,收集有关动物的食物、生长循环、繁殖等方面的资料。此时,教师就可以提问生态瓶中非生物环境是什么?用自来水还是用池塘的水?这种选择有何根据?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在一个生态瓶里加多少水?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思维和深入探索的兴趣,又能让其成功地制作出生态瓶。

(四)赏识评价,生成深度思维

小学科学实验深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保障生物实验深度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都能驱动学生学习,这样才能确保生物实验取得更为优良的成果,让学生生成深度思维。唯有将赏识评价嵌入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才能促进知识指向真实的实验情境迁移,让有意义的深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时,教师可根据小船的材料、动力等特点进行分析,尝试设计与制作小船。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制作时,要考虑学生在设计小船时是否大胆发挥想象力以及是否能合理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小船的承重量是否能达到200克、小船是否有自己的动力、能否把货物安全运到目的地等。如果学生所设计的小船均能实现上述目标,则表明学生的科学实验过程正确,而学生也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科学知识。教师针对学生所记录的实验过程,针对其设计的实验方案、改进计划等加以评价,用赏识性的目光赞扬学生想法新颖、动手能力强以及小船成果优良等。如此一来,学生在实验中便能获得成就感。当其遇到“如何增加小船的载重量”等问题时,便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逐步在真实的实验任务中促进其深度思维的发展,让其将科学知识内化于心,真正地涵养科学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运用深度教学理念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十分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能让学生独自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在实验中持续感悟与反思,最终提高科学学科学习素养和能力。为此,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将深度教学贯穿于科学实验的始终,从而保障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探究科学之奥秘,加深科学实验之深度,切实提高学生科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淑鑫.培植式语境:指向深度互动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6):62-67.

[2]凌贵荣.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深度教学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2(12):66-68.

[3]黄华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224-225.

[4]许志红.发展思维,提升素养:小学科学教学中深度思维能力的培养[J].家庭教育研究,2022(9):84-86.

[5]杨慧慧.促进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策略[J].魅力中国,2021(44):172-173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小学科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