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中导学案使用策略

2024-04-02 12:16季开娟
家长·中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案分层探究

季开娟

高中生物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教学,恰当地使用导学案,可以优化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養,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满足课程标准要求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提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高中生物实施分层教学非常有必要。

(二)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要

一方面,高中学生家庭教育观念不同,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来自偏远农村,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接受的教育水平受到限制。如果实行一刀切式的教学,势必会出现学习水平靠前的学生进步缓慢,学习水平靠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两极分化”现象。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需要,提高生物教学质量,遵循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适时开展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可以使差生进步,优生更优,从而实现促进学生长程发展的目标。

二、导学案分层教学概述

(一)导学案分层教学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在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主要是让学生深化生物学科知识,在强化自身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就体现了导学案的生本特点,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导学案的内容制定相结合,建立起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2.以问题为导向,贯彻“问题探究”教学方向。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较为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以学生自主、合作发展模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实现各个层次学生间的自主选择和分工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精神,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以引导为基础,贯彻“教师指导”教学思路。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导学案设计主要是以教师为指导,教师在其中起到内容组织和教学指引的作用,让各个层次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明确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课程中起到提问、激发思考、引导探究、提供思路、解决困难等作用。

(二)导学案分层教学流程

导学案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的学科素养目标,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学习的基本环节等。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点零碎,导学案可以把知识系统化、清晰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三案导学”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生物学分层教学。

1.课前案。

正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可以有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初步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并及时自测。上课前进行收批,了解学生的困惑和盲点,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课前案需要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一旦超过10分钟,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预习起来不认真,甚至有应付的现象。

2.课中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逐步理清知识脉络,突破重难点,通过练习强化,学生能发现新的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中案要组内老师密切合作,主备人根据课标中的素养目标认真编制,提出探究问题,组内老师反复打磨,最终确定对分层教学最有效的导学案,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探究活动逐渐清晰本节内容的主干知识,帮助学生轻松突破重难点。

3.课后案。

课后案形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以不同方式呈现,习题主要是以练习题的形式,包含选择题和填空题,分为A、B、C三个层级,满足每一层次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

三、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一)启发性

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新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导学案上先呈现一段文字:鸡的卵细胞中卵黄膜相当于卵细胞膜,只有卵黄膜完好时,才能维持卵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蛋壳被磕碰,破坏了卵黄膜,存放的时间明显小于外壳完好的鸡蛋,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什么功能?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实例,更好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二)渐进性

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自然过渡,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新课必修二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设计的探究问题为: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有哪些?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是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如何更清晰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些科学家的共同设计思路是什么?请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例,设计实验证明为什么RNA是遗传物质?分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知识探究层层递进,逐步突破重难点。

(三)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例如,在探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时,出示“生物膜和人工膜对同种物质的通透性差异”的实验结果,推测水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自由扩散的速率,由此推断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特殊的水的跨膜运输方式。

四、导学案的设计过程

(一)课前案的设计

1.学习目标制定。

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教师通过每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探究—总结—应用—提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标。在此环节中,生物教师应当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点作为学案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则需要依照学案思路完成自主预习、知识理解和实践应用活动,将本节课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来。通过应用课前案完成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的树立,还能够为学生的分层学习指明方向,满足班级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时制定的学习目标如下:一是通过回忆线粒体结构,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的有利条件,树立结构与功能观;通过建构有氧呼吸模型,展示和交流有氧呼吸的过程和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与能量观。二是通过观看泡菜制作的视频,举例说出无氧呼吸的类型,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三是通过归纳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分享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完成课前案中学习目标的制定后,生物教师需要落实学生层次化学习模式的完善,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生物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建立各层次学生学习信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生物思维的发散与延伸。

2.自主预习流程。

一是“知识梳理”,主要指学习本节内容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课本呈现的基本原理、过程、方法等,多为填空的形式,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初步了解核心知识,基本都能完成。二是“预习自测”,学生通过练习,对所预习的知识初步应用,检查预习的情况并暴露学习新知识的障碍。题目注重基础性,要少而精,形式多样,判断、选择、填空等方式都可以采用,时间5分钟左右完成。

例如,在教学《群落及其演替》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应用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可以将各个层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完成的自主探究任务加入到微课视频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上收集或汇总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群落及其演替的实际场景和过程,这一过程能够激发起各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学生自主预习后,以“检测学生预习成果”为方向完成“检测”导学案的完善,将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引入其中,让学生在预习中回顾导学案对自身学习的要求,并依据自身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完成自主练习,在此环节中纠正自身的学习方法。

3.预习困惑总结。

学生在预习完成后,在预习导学案的末尾,写出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便于教师的二次备课,在课堂教学时注重讲解突破。

例如,在《基因的本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解基因的本质和遗传的基本原理、认识到基因对生物的重要性和生命的连续性”等,而部分学生在自主预习时可能难以理解“基因的功能和作用、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方式、基因对个体特征和物种变异的影响”等知识点,会出现预习困惑,这时,学生就可以将自己遇到的这些问题写入预习导学案的末尾,并将自己想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等写入其中,让教师了解到自己的自学需求,教师则需要认真提取网络资源中的优质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完善既定教学导学案,在后续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展开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收获。

(二)课中案的设计

1.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组员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既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又思考吸收别人的想法,充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和信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小组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知识水平和交际水平不尽相同,随着合作探究的进行,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养成综合、开放、创造性思维的习惯,逐步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从团队合作中找到勇于创新的自信心。小组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要有充足的探究时间,又要注重实效性,所以教师应该适时参与,及时点拨,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

例如,在教学《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学科知识时,为各个层次制定的探究任务如下:一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内容应围绕细胞分裂展开任务布置,让此层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强化自身生物认知,养成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是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学案内容围绕掌握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展开布置,主要是引导该层次学生分析细胞核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义。三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案内容应围绕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等课本基础内容,主要是让该层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生物基础概念。让各个层次学生完成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对问题的探究和任务的解决。

2.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概念图、知识串、思维导图等,学生通过课堂小结,发散思维,自主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构建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3.当堂达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题目设置分为A、B、C三个层级,A级主要是基础题,成功率较高;B级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思维含量高一些;C级需要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注重能力的提升。以A级为主,适当B级,少量C级。在保证A、B层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也满足了C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依据导学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高考改革方向,提取出难度不同、较为典型、题型多样的练习题,组织班级学生依据自身实际学习需求合理挑选练习题目,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并在练习完成后与层次小组内的其他学生对照练习答案,对于其中错误的问题相互探讨,明确自身思考方向的错误之处以及知识应用方法的不足之处,在完善生物学科思维的基础上,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的高考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后案的设计

课后案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巩固应用所学知识,提升新素养。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学科素材,了解本节内容的相关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从生物圈到细胞》这部分学科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元素出发,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开始,借助具体现象来分析生活现象和特征。以家中“妈妈做的红烧鱼”为探究案例,让学生按照“为个体构建完整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逐一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划分,在推动学生知识应用的基础上,明确生物学科知识的实用性特点,在导学案的知识下自主、积极地完成层次化学习任务。

让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开展自我评价,总结收获的多少和暴露的不足,自我内化知识并总结学习方法,以便于在以后更有效地学习,为走向社会打下认识和实践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各个层次学生回顾生物导学案学习中的问题、发现、经验和教训,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基础上修正今后的学习方向,建立起更加正确、全面的生物导学案学习模式。

以上导学案的设计主要针对新授课分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其他课型需要调整,例如,在讲评课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很难做到分层讲解,可以在導学案中出示错误率较高的错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再讲解讨论过程中难以突破的问题,及时设计补偿练习。学生们互助互学,解题思路更清晰,知识掌握更牢固,从而保证全体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复习课中,基础知识在课前案中呈现,课上对于复习的重难点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针对性地引导讲解,让学生逐渐构建出知识网络,把所学相关知识系统化,跟踪练习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高中生物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完善分层性导学案设计,为今后的教学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恰当地使用导学案优化了分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实践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既关注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收获颇丰。当然,好的导学案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依靠组内教师的密切合作,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与创新,才能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学案分层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乡愁导学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有趣的分层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