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2024-04-02 16:42于长志潘爱珍
新中医 2024年4期
关键词:枳实泽泻川芎

于长志,潘爱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之效,是治疗妇人腹痛证重要的代表方。临证凡符合肝脾失调、血虚水停的妇科疾病均可应用。笔者在原方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当归芍药散随证加减,在临床上用其治疗辨证属肝脾失和、血虚水停型的月经不调、妊娠胎漏、胎动不安等妇产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1 原文释义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曰:“妇人怀娠,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1]论述了妇人妊娠腹痛及腹中诸痛的治法[2]。本方主证突出“痛”字,病位在“腹中”。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经、孕、产、乳伤精耗血,血少则经脉失养,肝郁则木来乘土,脾虚则湿浊不化[3]。气、血、水为人体营养物质,若肝脾功能失调,则可成为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同时,气、血、水三者互为影响,或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水,或气滞水阻,或水瘀搏结,甚则三者合而致病[4]。本方证之腹痛,为气滞血凝,兼有水湿所致,故用当归芍药散调肝脾,理气血,利水湿,使肝脾和,气血调,水湿去,则痛自止。

2 组方分析

当归芍药散原方组成: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煎服法: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当归芍药散中当归、川芎、芍药三味药走血分,茯苓、白术、泽泻三味药走水分,黄酒走气分,同时也能走血分和水分。组方严谨,是气、血、水同病之通治方,临床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当归、川芎两味,亦谓佛手散,谓治妇人胎前产后诸疾,如佛手之神妙也。当归、川芎二药治腹痛效果甚好。白芍专入少腹,治疗腹部疾病多用白芍。《神农本草经》载其功效“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故芍药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利小便。茯苓、泽泻、白术健脾,淡渗利水,泽泻主要是祛除四肢之水,茯苓祛三焦之水。综合全方,气分药及血分药各占一半,不寒不热,温平和顺,共奏健脾调肝、理气养血、利水除湿之功。临床用之则血郁得疏、水湿得散、气血和畅,经脉无阻,腹中诸痛自除。凡符合肝郁脾虚、血滞湿阻之气、血、水同病的妇产科疾病均可应用。

3 病案举例

例1:输卵管积水不孕。李某,女,33 岁,2022 年5 月14 日初诊。主诉:婚后未避孕未孕3 年。患者结婚3 年未避孕未孕,妇科B 超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积水,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曾在外院进行试管婴儿培殖,连续5 次未着床。患者平素月经规则,量中等,无痛经,经前双侧乳房胀痛,经后缓解,时有少腹隐痛,白带不多。面色萎黄,眼睑略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细。诊为不孕症,辨证属肝郁脾虚、血虚水停。拟方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当归、茯苓、穿破石各15 g,泽泻25 g,赤芍、王不留行各20 g,川芎、白术、三棱、莪术、白芥子、土鳖虫、穿山甲各10 g,红藤、败酱草各30 g。14 剂,每天1 剂,水煎,复渣,每天2 次。双柏散外敷小腹部,每天2 次,每次30 min。按上述方案综合调理3 个月,少腹隐痛、乳胀诸症减轻。

2022 年9 月3 日复诊:停经35 天,尿妊娠试验阳性,自觉腰痛、疲倦乏力,纳少,舌淡红、苔薄少,脉弦细数。方用寿胎丸合四物汤以健脾补肾安胎,处方:桑寄生、续断各20 g,菟丝子30 g,太子参、生地黄各15 g,白术、当归、白芍、黄芩各10 g,炙甘草6 g,川芎、砂仁(后下)各5 g。7 剂,每天1 剂,水煎,分2 次温服。

按:当归芍药散是治疗妇人腹痛的祖方,但此方用于妇女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引起的腹痛力量偏弱,需加用清热解毒、通络散结的药物。本案患者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证,处方中加用大剂量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加用王不留行、白芥子、穿破石通络活血祛痰治疗输卵管积水;同时加用药对三棱-莪术,三棱活血,莪术理气,活血理气,具有开破作用;输卵管积水堵塞,日久粘连,加用虫类药入血搜剔,散结通络。内外同治,综合治疗3 个月,成功妊娠。

例2:子宫内膜增厚。何某,女,38 岁,2021 年12 月11 日初诊。主诉:月经量增多3 个月。患者3 年前因左侧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服用法乐通枸橼酸托瑞芬片抗内分泌治疗,月经周期准,近3 个月月经经量增多,行经时间较长,10 天方净,经色暗,经血夹有血块,小腹胀痛而拒按,口干口苦,纳佳眠可,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细。2021 年12 月9 日阴道彩超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内膜厚18 mm,回声不均,双附件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增厚症;中医诊断:崩漏,辨为瘀血内阻证。方予当归芍药散合下瘀血汤加减,处方:当归、生白术、桃仁、土鳖虫、天花粉、川牛膝各15 g,白芍、泽泻各30 g,茯苓、枳实、厚朴各20 g,大黄、川芎各10 g,炙甘草6 g。14 剂。每天1 剂,水煎服,经期停服。

2022 年1 月6 日复诊:末次月经12 月25—31 日,月经经量及血块较前减少,腹痛减轻,行经7 天干净,药后大便通畅质软,口干无口苦。守一诊方去桃仁、大黄、枳实、厚朴,与当归芍药散继服14 剂。

其后,就诊以来第2 次月经周期月经干净后复查阴道彩超提示卵泡期子宫内膜厚10 mm。以上方为基础方合用四物汤,继续巩固治疗4 周,第2 次复查阴道彩超提示卵泡期子宫内膜厚6 mm。

按:因乳腺癌服法乐通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增厚是法乐通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表现为月经量多,行经时间延长,腹痛拒按,经色暗有血块,为瘀血内停证。此外,患者伴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四诊合参,辨证为瘀血内阻。瘀血内停,不通则痛,瘀血日久化热伤津则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便。方中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下瘀血汤破血逐瘀,活血通便,《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曰:“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方中大黄行滞荡逐瘀血,桃仁润燥破血下瘀,䗪虫(土鳖虫)入血攻窜逐瘀破结,咸又能软坚,与大黄、桃仁同伍,攻下之力更强。厚朴、枳实破气除满,祛痰消痞;天花粉是治疗子宫内膜增厚特效药,含蜕皮甾酮,能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甘草配白芍缓解止痛,兼具调和药性。二诊阳明腑实已解,以当归芍药散善后巩固治疗,随证治之,取佳效。

例3:月经后期。王某,女,36 岁,2021 年3 月16 日初诊。主诉:月经周经延后2 年。2 年前开始出现月经不调,周期延后12~15 天,月经经色淡夹小血块,伴有心烦易怒,双乳胀痛。平素带下量多,质稀,色淡黄或白,胃纳不佳,周身倦怠,小便量少,舌质淡嫩、苔白,脉虚细。诊为月经后期,证属肝郁脾虚、血瘀湿阻。治以健脾疏肝、理气渗湿、补血活血。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处方:当归、川芎、炒白术、陈皮各10 g,泽泻、益母草各20 g,木香6 g,茯苓、白芍、泽兰各15 g,生姜6 g。水煎,每天1 剂,复渣,每天1 次。守方加减治疗15 剂,月经如期来潮,随访3 个月,经行正常。

按:月经后期病机虚实不同,虚证多因阳气虚衰,营血亏损,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实者多因气郁血滞,或因寒凝血瘀,以致冲任不畅,月经延后。本案患者辨证属脾虚湿困,肝失疏泄,血虚气滞引起的月经后推,故用当归芍药散调和肝脾、养血渗湿,益母草、泽兰活血利水通经,木香、陈皮、生姜温中行气祛湿,调理中焦之滞。全方调养肝血、健脾益气,对血虚气滞、脾虚湿困所致月经后期,用之甚宜。

例4:更年期浮肿。陈某,女,51 岁,2022 年3 月18 日初诊。主诉:闭经8 个月,颜面及双足胫浮肿3 个月。患者月经未行经8 个月,3 个月前开始出现颜面及双足胫浮肿,伴心烦易怒,夜间失眠。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曾口服利尿剂及复合维生素2 周无明显效果。症见:闭经8 个月,颜面轻浮,上眼睑明显,双手肿胀紧绷感,双足胫浮肿,按之凹陷,伴烦躁易怒、心悸胸闷、夜间失眠,严重时彻夜不眠,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诊断:水肿(阴水);证属肝气郁滞,脾虚湿阻。方选当归芍药散及五苓散合方加味,处方:当归、白术、泽兰各15 g,川芎、桂枝、猪苓各10 g,泽泻、益母草各30 g,茯苓、白芍各20 g。14 剂,水煎并复渣,口服,每天2 次。

2022 年4 月3 日复诊:服中药2 周后颜面及双足胫浮肿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14 剂,水肿消失。患者仍有失眠心烦,胸闷心悸,口干,疲倦出汗怕风。改用当归芍药散、黄芪防己汤及百合知母汤合方,处方:当归、川芎、知母、防己各10 g,泽泻、白术各15 g,黄芪30 g,茯苓、白芍、百合、生地黄各20 g。14 剂,每天1 剂,水煎服,药后诸症消失。

按:更年期女性水肿多发生在45~55 岁,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雌、孕激素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不足,醛固酮分泌增多,使体内钠潴留引起水潴留,导致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阐述了妇女经血不利可致水停。患者症见颜面及双足胫浮肿、烦躁易怒、心悸胸闷、失眠,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四诊合参,辨证为水肿,属阴水,病机为肝郁脾虚,血瘀经闭,水液布化失常。首诊予以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取其健脾疏肝,利水渗湿之功效,佐以益母草、泽兰气血水同调,治疗2 周水肿消退。二诊症见口干,疲倦出汗怕风,考虑利尿伤阴耗气,方中加用百合知母汤滋阴除烦及防己黄芪汤益气消肿,治本巩固疗效。

例5:产后腹痛。黄某,女,31 岁,2022 年12 月7 日初诊。主诉:小腹隐痛2 周。患者3 个月前顺产一胎,产程时间较长,产后1 个月恶露方净,2 周前出现小腹隐痛,伴腰骶酸痛,心烦失眠,头晕乏力,劳则加重,面色苍白,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未哺乳,月经尚未复潮。阴道彩超检查未见异常;妇科检查示: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明显。诊断:妇人腹痛,辨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血虚不足。方选当归芍药散加味,处方:当归、泽泻、黄芪、肉苁蓉、枳实各15 g,川芎10 g,茯苓、炒白术各20 g,白芍、醋延胡索、益母草、柏子仁各30 g。7 剂,水煎,复渣,口服,每天2 次。

12 月15 日二诊:小腹隐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睡眠好转,效不更方,继续以原方治疗1 周。

12 月26 日三诊:小腹隐痛消失,予原方去延胡索、肉苁蓉、枳实,再予7 剂以巩固治疗。

按:产后腹痛为产科常见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又称“儿枕痛”。产后腹痛多因产妇素体虚弱,或产时失血、或产后调摄不当而致气血两虚,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子宫余血浊液内停致瘀,或胞衣胎盘残留,冲任胞脉阻滞,不通则痛。本例患者产程时间长,耗气伤血,冲任血虚,不能濡养胞宫,故见下腹隐痛;气血两虚,清窍及四肢失濡,则头晕乏力,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养,则大便干结,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乃气血两虚之症。予以归芍药散健脾养血、行气止痛。方中佐以枳实,与芍药合为枳实芍药散,是治疗产后腹痛的重要药对,此外,枳实合用益母草具有行气活血利水、促进子宫收缩之功,佐以补血益气之黄芪,取当归补血汤之意,“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佐柏子仁润肠通便兼能安神助眠。诸药合用,健脾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祛湿,终获痊愈。

4 小结

当归芍药散是妇产科临床中广泛使用的经典方,本方由三味“血分药”和三味“水分药”组成,故全方共奏肝脾调和、气血水同调之功。血虚为主者,三味水药量宜小,血滞者三味血药量宜大,湿盛浮肿者,三味水药应重用,以达药专力宏之效;水酒同煎,取其宣通药势;方中独重芍药,取其柔肝止痛之效;月经不调而适用此方者多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和痛经,且多在经前期服用。临证凡痛经、不孕、妊娠腹痛、妊娠水肿、产后小便难、子宫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辨证属肝郁脾虚、血滞湿阻者皆可应用。

猜你喜欢
枳实泽泻川芎
枳实的炮制研究进展
泽泻到底“毒”不“毒”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破气消积的鹅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