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苏坟”相关问题再探讨

2024-04-01 06:59张溱洧张显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汝州三苏郏县

张溱洧,张显运

(1.香港都会大学 教育及语文学院,香港 九龙城区 999077; 2.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的小峨眉山东麓茨芭乡苏坟村东南隅,背倚嵩阳,面临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三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也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苏轼兄弟为何不归葬四川眉州故里却卜葬郏县?千百年来,令人不解,学术界也试图解开这一谜团。近年来,学界对“三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仅近10年里各种研究论著就达5000多篇(部),其中涉及三苏坟的研究达80余篇(部)。为了使人们了解当前三苏坟研究的现状,以推进学界对北宋中后期的政治状况和苏轼兄弟的进一步研究,促进三苏坟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笔者不揣浅陋,对近年来该问题研究的状况予以简要概述,以及对苏轼葬郏原因进行辨析。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有关三苏坟成因的探讨

三苏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学上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中重量级的人物,又是宋朝命官,走南闯北,作古后为何安葬于河南郏县?对此问题,研究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苏轼爱郏县的山水之美,卜葬于此

此种观点至少在元代时已有,也是苏轼葬郏众说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史载,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曹师可《三苏先生祠堂记》云:

昔东坡先生由黄州而来,为汝之团练副使,默相其风土于郡之东约六十里,乡曰“钓台”,里曰“上瑞”,有山曰“峨眉”。其背也,雄峙扈阳; 其面也,清流汝水。观形胜,适可为宅兆之佳地。因病,以书嘱弟子由曰:“吾死葬之于汝。” 既卒,由是而安厝之。[1]

元至顺年间任郏县教谕的孙友仁也说:“方先生之治汝也,地有小峨眉山之名,及卒于常州也,得归葬故里,奈道途阻,终不获济,因卜厝于斯焉。” 明成化年间任河南按察司副使的胡谧和清顺治年间编修的《郏县志》也持此种观点[2]。可见,早在元明时期已有不少学者认为苏轼卜葬郏县的原因是爱当地的山水之美,形似家乡峨眉山。

1973年李绍连先生在《宋苏适墓志及其他》一文中再次提出:“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贬授汝州团练副使时曾赞赏此地,美似家乡峨眉山。因爱此山水,嘱其弟在他死后葬此,并为其作铭。”[3]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英照[4]、罗世军等先生均主此说。近年来,不少学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老调重弹。如,罗世军先生说:“(苏轼)也曾想回归故里,以终晚年。然而,天涯飘零, 生计困顿, 最后把形似家乡的小峨眉作为最终归宿。苏东坡曾任汝州团练副使,多次到郏县游览,见此地山清水秀,酷似家乡山水,因号曰:小峨眉。”[5]贾彩云先生则指出,苏轼亲自为郏县“小峨眉山”命名,该山与蜀之峨眉并驾齐驱,故死后埋葬于此[6]。李杰虎先生通过分析苏轼的谪宦生涯及其诗词后指出,苏轼多次暗示想在小峨眉山一带找寻一块隐居之地,元丰七年(1084)他自黄州贬谪汝州的途中来到郏县,“更加深了对这块终老之地的恋念。他要求死后葬在这里,想来只是了却生前的夙愿而已”[7]。张新斌先生认为郏县上瑞里风景秀丽,北靠嵩山,南临汝水,形似苏轼家乡峨眉山,故苏轼死后埋葬于此[8]。综上所述,研究者大多认为苏轼曾担任汝州团练副使,多次到郏县游览,见此地山清水秀,酷似家乡峨眉山,临终遗言要求埋葬在小峨眉。其实,此种观点尚可商榷。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元丰七年(1084)宋神宗下诏将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实际上苏轼并未去汝州赴任,更谈不上在任上多次到郏县游览。如,据史料记载:

(苏轼)先蒙恩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寻上表乞于常州居住,奉圣旨,依所乞,臣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到常州讫者。[9]656

三年,神宗数有意复用……巩进《太祖总论》,神宗意不允,遂手札移轼汝州,有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轼未至汝,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常,愿得居之。朝奏,夕报可。[10]

史料明确提到苏轼并未去汝州而是直接去了常州。苏轼为何不去汝州赴任呢?且看下面两则史料:

臣轼言。伏奉正月二十五日诰命,特首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佥书公事者……憔悴废人,章狂矢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 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9]656

由上述史料可知,苏轼未能去汝赴任主要有三个原因:苏轼疾病连年,穷困潦倒,心灰意冷,身体条件不允许; 囊中羞涩,举家北迁,累重道远,交通不便; 常州微有薄田,尚能维持生活。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上述论者认为苏轼任汝州团练副使期间多次到郏县游览,“爱当地的山水之美,卜葬于此”的观点纯属主观臆断。

其次,苏轼曾多次提及死后葬在嵩山附近的临终遗言并未说明一定要葬在郏县。据史料记载:“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11]苏辙之子苏远赴常州祭奠苏轼时也曾提到“卜葬嵩阳,既有治命”[12]。显然,苏轼的目的是葬在嵩山脚下,嵩山水深土厚,历来是丧葬的风水宝地,葬于此,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至于具体葬地位置,苏轼并未明确提出要求:“葬地,弟请一面果决。”[13]最后苏轼葬于郏县应该是苏辙及苏轼子孙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作出的选择。乔建功先生指出:“苏轼葬郏从表面上看缘起于为八郎妇黄氏选择墓地,实质上一切事项全出于苏辙的安排。”[14]之所以葬在郏县小峨眉,苏辙当时在颍昌府为官,距离郏县较近,便于平时洒扫和祭祀; 同时又满足了苏轼葬于嵩山下的夙愿,且郏县环境优美,是一处较为理想的安息之所。苏辙和苏轼的儿子苏过等人合计最终将苏轼葬在郏县。苏辙在崇宁元年(1102)《再祭亡兄端明文》中曾提到:“势不克从,夫岂不怀,地虽郏鄏,山曰峨眉。天实命之,岂人也哉?”[12]1390晁说之在其为苏轼的儿子苏过撰写的墓志铭中明确指出:“先生还,至永州,稍还仕版,居阳羡,不幸疾不起。叔党兄弟得吉地于汝州郏城县之小峨眉山以襄事,遂家于颍昌。”[15]显然,经济上捉襟见肘,路途遥远,无法将苏轼安葬在故乡眉州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此外,郏县“小峨眉”之风景与苏轼故乡峨眉山并非酷似,两者海拔相差极大,不可同日而语。郏县以平原为主,“全县最高点为西北边陲郏、汝、禹交界处的三管山,海拔790.8米,最低点为长桥镇坡赵村西,海拔86米”。四川峨眉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海拔3000余米,蔚为壮观。认为苏轼身后想葬于郏县小峨眉的始作俑者为前述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曹师可《三苏先生祠堂记》的主观臆测:“有山曰‘峨眉’。其背也,雄峙扈阳; 其面也,清流汝水。观形胜,适可为宅兆之佳地。因病,以书嘱弟子由曰:‘吾死葬之于汝。’”因此,苏轼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而当时苏辙正在颍州任上。两地相隔千里,苏轼来不及与苏辙商讨明确的归葬瘗所,“嵩山下”只是泛指,是郏县,也可能是嵩山周边其他州县。因为苏轼一生为人旷达,委命随缘,置生死于度外,“生不挈棺,死不扶柩”[9]1695,对具体葬在何处是没有特别要求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在于不少研究者在史料的征引上没有去辨别真伪,大多采用后人编撰的二手或三手材料。如一些研究者引用三苏坟院内元明时期的碑刻、清顺治年间编修的《郏县志》,或1986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苏坟资料汇编》,出现了人云亦云的错误。

(二)手足情深,朝夕为伴

苏轼、苏辙兄弟一向情深意笃,终生不渝。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11]1117苏轼则说苏辙“我歌醉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兄弟情深,溢于言表。正因为如此,不少“三苏坟”研究论者认为苏轼之所以临终遗言“葬我嵩山下”[11]1117,就是为了能和苏辙朝夕相伴。如胡铁军先生指出:“苏轼生性豁达乐观,对政治现实洞若观火,采取审慎避祸的态度,所以生前不欲前往颍昌与苏辙相聚; 但是万一病有不起,则死后自可抛弃一切疑虑,将墓地选择在苏辙左右,也可兄弟朝夕相伴。”[16]王维玉、乔建功等人在其论著中对此均有所论及。

(三)河南为苏轼的第二故乡,爱其乡土人情,埋骨于此

王祖远先生在《河南郏县的“三苏坟”》一文中指出:“西蜀眉山是苏轼的故乡,也是他出生的地方,中原的河南则被他视为第二故乡。苏轼是一个很重乡情的人……常言道:落叶归根,但这个‘根’在苏轼心中不仅是他出生的故土,也是滋育、哺育他成长的祖国每一寸土地,才有了苏轼和他兄弟苏辙乐葬河南的一段佳话。”[17]张晓玲则认为,苏轼把人生的终点选定在莲花山上(小峨眉)是因为,“河南的山水土地上有他报国忧民的人生憧憬,有他艰难的仕途步履,有他心系民众的乐与忧,也有他冤屈悲痛的男儿泪”[18]。这种观点则属凭空臆想,缺少材料证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仅因为苏轼把河南当作他的第二故乡,那他也可以葬在京师开封或西京洛阳。

(四)三苏坟的形成乃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苏为何葬在郏县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单单从一种原因去推测或解释三苏葬郏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三苏葬在郏县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郑孝燮先生指出:“元丰八年(1085)五月,苏轼从黄州去了一次小峨眉山,由于年迈且遭贬之缘故,当看到此地与家乡的峨眉山相似时,就产生了死后葬蜀‘叶落归根’的心情,但又考虑到家乡已无直系亲属,且这时家境已不富裕,子孙又多散居在郏城小峨眉山一带,为了将来归葬、祭祀之便,就改变了主意,另选了郏城小峨眉山为瘗地。”[19]饶学刚先生从苏轼生命流程与东坡文化现象的视角切入,认为苏轼“贪恋圣世”,“得共中原”,视葬地类蜀之峨眉山而“喜欢其风土”,向往“皇天后土”,“还千古英灵之气”等深蕴的文化内涵,从而认定苏轼葬嵩阳小峨眉乃历史的必然[20]。乔蕾指出苏轼遵从父亲遗命,死后归葬洛阳,再加之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其子苏适(当为苏过,笔者注)也要去颍州投靠苏辙为生,所以最终葬于嵩山下[21]。张天星先生从苏辙的一些作品入手分析其心理历程,指出苏辙自始至终都无卜葬他乡之意。造成苏辙晚年葬地选择的矛盾心态之原因除了受经济条件限制外,还因父命在先和浓浓的乡土情结。在归葬地选择上因未来得及同苏轼商议,故无法取得一致意见[22]。阮忠先生辨析了苏轼“死不扶柩”到“葬我嵩山”的心路变化原因,认为苏轼葬郏的关键原因在于“苏轼功名未就”因“乌台诗案”所获原罪未脱,归葬眉山恐侮辱先人等[23]。王维玉指出苏轼葬郏县的原因是“客观上由于政治形势不利与经济状况拮据等所迫,主观上由其政治、社会历史等观念所致”[24]。也有些论者指出二苏葬郏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认为嵩少南麓的郏县峨眉山‘土厚水深’,既宜在世人之生存,当也宜过世人亡灵的安息”[25]。还有人认为三苏坟的最终形成有太多的偶然性因素[26]。

其实关于三苏葬在郏县的原因,既然目前没有足够的史料让大家都能够接受,不妨求同存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有利于“三苏坟”成因探讨的深入。

二、三苏坟墓葬及碑刻的探讨

目前关于三苏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成因的探讨上,对三苏坟丰富的墓葬和碑刻文化鲜有涉及,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1973年《文物》第7期发表了李绍连先生的《宋苏适墓志及其他》文,详细介绍了三苏坟院南门外东南115米处发现苏辙次子苏适夫妇合葬墓的情况。这是第一篇对三苏坟墓葬研究的文章,其开创之功不可没。曾劲先生对苏适墓葬的形制特点进行了考察,认为苏适墓葬虽地处中原,但它与河南发现的其他宋人墓葬有显著的区别。在形制上苏适墓葬保持了蜀人墓葬的特点:同坟而异葬; 异葬的两室有一通道[27]。我国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对三苏坟墓葬及碑刻也给予了关注。2002年郑先生专程来到三苏坟实地考察,认为院外神道的望柱、马、羊、虎、狗、文吏等石刻仪仗,“从其造型和雕刻手法以及排列布局等特点来看,与河南省巩义市的宋陵神道石刻大致相同”。郑先生还对苏洵墓之真伪、三苏墓碑进行了考辨,他指出:“元代至正年间,县令杨允置苏洵衣冠冢于苏轼、苏辙墓的右侧。但从现在的三苏坟墓碑看,苏洵位于中间,苏轼、苏辙则分立东西两侧。从石供案来看,东边两个颜色与图案的浮雕手法相似,颇具宋代风格。西边一石案色新,图案的浮雕手法也较生硬,明显造作。可能是后世人按‘父中间,儿两边’的风俗习惯做了调换。”[19]郑孝燮先生是古代建筑和碑刻研究的大家,他对三苏坟墓葬与碑刻的观点建立在丰富的史料论证上,论据充分,见解独到。

三、三苏坟其他方面的探讨

学界关于三苏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轼葬郏原因的探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拓展,三苏坟葬地的位置、真伪、三苏祠的建设等方面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如阮忠先生辨析了苏轼“死不扶柩”到“葬我嵩山”的心路变化原因[23]。乔建功、乔自娇以文献史料为依据,论证了苏坟茔兆东移的始末,同时以此理念阐释了历史上的相关疑难问题[28]; 乔建功通过对资料的细致梳理和三苏坟茔地的实地考察,指出二苏坟冢不是真茔,并指出了真茔所在的位置,同时阐释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历史原因[29]。萧鲁阳对全国各地三苏祠和苏轼埋葬地进行了考释,指出只有河南郏县三苏祠是因苏轼、苏辙的归葬地而建[30]。刘继增、刘彩平《苏轼流寓人生的“最后一次行程”——兼探苏轼灵柩从常州移至今河南郏县的路径节点》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苏轼流寓人生的最后一次行程的路径节点进行了探究,驳斥了“常州-霍山说”的错误[31]。这些讨论将三苏坟的研究引向深入。

四、余论

学界对三苏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直到近年来才出现了不断深化、拓展的趋势。对三苏坟研究的回顾,为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三苏文化、北宋中后期的政治党争以及宋代墓葬碑刻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条件和学识所限,笔者难免挂一漏万。在这些论著中,学界重点探讨了苏轼葬在郏县的成因,对三苏坟的墓葬碑刻以及三苏葬郏的心路变迁也略有涉及。这些研究无疑为探讨三苏文化,提高三苏坟的文化品位,推进平顶山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研究者对苏轼葬郏的成因进行了探究,但大都采用二手或三手材料,如《三苏坟资料汇编》、郏县地方志等,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或鹦鹉学舌,缺乏新意。对苏辙葬郏的原因很少研究; 有些研究者虽建立在材料的基础上,但史料的征引过于狭窄,仅仅引用《苏轼文集》《苏辙集》《宋史》等有限的论著,对宋代丰富的笔记小说中有关“三苏”的史料很少涉及,得出的结论也就难以令人信服。有关三苏坟墓葬形制、碑刻、建筑的研究较少,它们是三苏坟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研究领域的自身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苏坟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有些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缺乏必备的史学修养,有些民间学者虽孜孜以求,但囿于视野的不足,有时甚至断章取义,史料的征引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为了使三苏坟研究更加深入,笔者建议:其一,深入开展三苏坟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史料奇缺是三苏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这就要求研究者尽力搜索,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人文集和笔记小说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史料。其二,研究者要放宽视野,在探究三苏坟的成因时既要考虑三苏葬郏的个人因素,还要考虑北宋中后期的政治状况,瘗地汝州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因素。其三,要加强三苏坟墓葬和碑刻的研究。只有这样三苏坟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科学,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猜你喜欢
汝州三苏郏县
关于“三苏”家风家训的几点探究
“三苏”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的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郏县
“三苏”基因根植工商 传统文化润泽校园——四川工商学院打造“五位一体”“三苏”特色校园文化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
汝州老城区O-13-03地块详细规划对景观设计的控制与引导分析
汝州:五年历程谱华章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