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率、病死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4-01 03:21:08郑森叶海娜陈婷顾岚江西省上饶市中医院江西上饶334000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江西上饶334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7期
关键词:活素病死率出院

郑森,叶海娜,陈婷,顾岚(.江西省上饶市中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江西 上饶 334600)

心力衰竭指因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各类原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及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受损,使心排出量无法满足正常组织代谢需求的心脏疾病[1]。以呼吸困难、胸闷气促、体液潴留、活动受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心力衰竭患者若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则会演变成重症心力衰竭。重症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较为严重阶段,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重症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在3级或4级,静息状态下亦可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2]。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血流动力极不稳定,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3]。临床常采用洋地黄类、噻嗪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虽能一定程度降低病死率,但远期用药后药物敏感性降低,并不能明显改善心衰症状,应用受限[4]。新活素指重组人脑利钠肽,其与心室肌分泌的内源性脑利钠肽有着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选择性扩张血管、避免心肌细胞受损、降低心脏负荷等作用[5]。但目前临床有关新活素应用至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的研究结果尚少,为了探寻更加高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随机选取7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行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率、病死率状况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上饶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和联合组(n=36,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新活素治疗)。联合组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在46-75岁,平均年龄(64.51±6.42)岁;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5.24±1.07)年;NYHA分级:III级30例、IV级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64.72±6.38)岁;病程在1-9岁,平均病程(5.19±1.08)年;NYHA分级:III级21例、IV级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纳入标准:满足重症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者[6];临床资料完整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40%以下者;无意识精神障碍能配合评估工作顺利完成者。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者;严重肝肾代谢功能异常者;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给予洋地黄类、噻嗪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并及时给予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治疗时长为72h。于出院后第1、3、6个月时分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嘱患者不适随诊。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活素治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新活素(品牌:诺迪康,规格:0.5mg/支,厂家: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33)治疗方法:将1支新活素采用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用微量泵以1.5-2μg/kg剂量泵入,之后以0.0075-0.0150μg/(kg·min)维持剂量持续泵入72h。于出院后第1、3、6个月时分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嘱患者不适随诊。

1.3 资料收集方法及预后评估依据 通过查询电子病历的方式收集患者年龄、病程、合并症、心率、血压等临床资料,并将发生院内死亡、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和死亡视为预后不良[7]。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例(n)及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率、病死率状况 联合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率和病死率总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率、病死率状况比较[n(%)]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2.3 联合组出院后半年内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6例患者中6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占比、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身体质量指数、合并慢性肾病、合并冠心病、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联合组出院后半年内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s),n(%)]

表3 联合组出院后半年内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s),n(%)]

组别 n 男性患者 年龄(岁)病程(年)身体质量指数(kg/m2)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合并冠心病心率(次/min)动脉血氧饱和度(%)预后良好组 3016(53.33)61.42±6.01 5.51±1.02 20.84±3.76 7(23.33)6(20.00)9(30.00)89.64±7.15 97.42±1.44预后不良组 62(33.33)67.49±6.14 5.31±1.04 21.32±3.78 4(66.67)2(33.33)2(33.33)86.49±7.11 96.88±1.37 t/χ20.8002.251 0.4370.2854.4250.5140.0260.9860.624 P 0.3710.031 0.66 50.7770.0350.4730.8710.3110.537

续表3

表3 联合组出院后半年内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s),n(%)]

组别 n血压(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血肌酐(μmol/L)NT-proBNP(pg/mL)sST2(ng/L)低血压高血压III级IV级预后良好组 3078.94±8.29 118.76±9.12 33.75±5.07 17(56.67)13(43.33)76.51±6.27 2543.81±102.19 54.27±6.01预后不良组 677.68±8.34 113.56±9.26 32.68±5.10 3(50.00)3(50.00)78.49±6.33 2911.75±113.86 62.79±6.22 t/χ20.3401.2720.4720.0900.7057.9122.346 P 0.7360.2120.6400.7640.486<0.0010.025

2.4 影响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NT-proBNP、sST2是影响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预后重要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重症心力衰竭发病几率相应增高,老年人是主要患病群体。该疾病由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而引起,极易造成肺水肿或淤血、体循环障碍、脑缺血等严重不适症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临床所采用的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对于缓解重症心衰症状虽有一定成效,但预后并不理想。近年来,已有相关研究[8]结果显示,新活素应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而本研究中,联合组患者在经新活素治疗后,半年内再入院和死亡患者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再次验证新活素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应用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再入院率和病死率总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相较于单独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应用常规药物联合新活素治疗更能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究其原因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易引发周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再入院率和病死率较高。新活素是一种利用大肠杆菌和重组DNA技术相结合生产出的人脑利钠肽,该物质与人体内源性脑利钠肽成分有着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生理作用。新活素中B型利钠肽(BNP)可与利钠肽受体相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在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环磷酸鸟苷转变为环鸟苷单磷酸(cGMP),cGMP能有效扩张动静脉血管和舒张平滑肌,从而增加心脏泵血能力、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障碍、降低心脏负荷等,进而降低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与此同时,BNP还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的功能,从而发挥利尿功效,进一步改善重症心力衰竭症状。该研究结果与牛洁婷[9]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NT-proBNP、sST2是影响新活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提示临床在治疗年龄较高,合并糖尿病,高NT-proBNP、sST2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应尽量调整治疗方案,慎重选择采用新活素作为治疗手段。究其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胃肠吸收功能、肝肾代谢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均随之下降,对药物的敏感性也进一步降低降低,并且病情更易反复,所以年龄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功能的紊乱,机体免疫力相较于正常人更低,会加速病情的发展,提升治疗难度,因此合并糖尿病同样成为影响新活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NTproBNP可作为心功能下降的体液生物标志物,是衡量是否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当发生重症心力衰竭时,心室容量异常扩张,导致心肌细胞分泌大量BNP,继而诱发NT-proBNP含量大幅度升高,导致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加大治疗难度,所以NT-proBNP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sST2作为白介素33(IL-33)的受体,当sST2与跨模型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L)竞争性结合IL-33时,可抑制ST2L与IL-33的结合,从而阻止IL-33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诱发心肌重构与心室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影响疗效。上述结论与李建微[10]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相较于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应用常规药物联合新活素治疗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更能降低出院后半年入院率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年龄较高、合并糖尿病、高NTproBNP、sST2是降低干扰素疗效的影响因素,对于该类患者,临床应调整治疗方式以提升疗效。

猜你喜欢
活素病死率出院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新活素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观察
新活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