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对策

2024-04-01 09:24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王晓玲
家长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溶液情境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晓玲

新课标对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切实围绕新课标做好教学方法的优化与调整,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大单元教学属于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本文对大单元教学模式及其重要价值做出了简要介绍,并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以助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不断向好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行,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开始发生巨大改变,各种新的理念、方法逐渐涌入课堂,显著提高了教育教学成效。大单元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其不但能够赋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一定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显著提高教学成效以及育人成效。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展开研究,确保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价值和作用,促进初中生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自新课改以及新课标推行以来,教育领域开始陆续涌现诸多新的教学理念、方法以及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其主要是指为了获取高质量育人的教学效果,围绕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等相关要求,对教材内容做出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设定大主题、大概念,再切实根据学生的学情等创设合理的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以及教学任务,有效组织学生参加大活动等一种具备较强综合性、结构化特征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且通过大情境、大任务及大活动等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大单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价值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单元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差别,其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可以自由探索和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而且教学过程有着很强的互动性以及可操作性,往往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能够提高知识的完整性

对于大单元教学模式来讲,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完整性,可以将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充分整合,使教学活动有着较强的衔接性,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展开知识学习,充分厘清知识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逐渐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更为深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三)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围绕核心素养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比如,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开展更高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或合作探究或独自思考和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思考能力、合作意识、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三、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设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新课标视域下,在将大单元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做好大单元教学主题的设定。通常情况下,大单元教学主题主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定,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总结概括出一个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综合性的教学主题,然后将其作为核心依据再开展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以及任务等方面的设计活动,从而提高大单元教学成效。

以“溶液”这一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的知识点涉及“溶解与乳化”“物质溶解的量”以及“溶液浓稀的表示”等,均是围绕“溶液”展开的知识探索话题,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将该单元的教学主题设定为“认识溶液,制作溶液”。

(二)合理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在完成大单元教学主题设定之后,教师需要围绕已经明确的教学主题以及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等,合理设计大单元的教学目标。该环节属于大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教学目标设定的好坏能够对整个大单元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同时能够对学生各项素质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结合初中化学新课标来看,其强调教学活动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所以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新课标中与核心素养有关的要求进行设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化学观念:指的是人类在探索物质的基本组成以及结构、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及相关规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如“物质主要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结构能够决定其性质,而其性质可以决定其用途”等。

科学思维:指的是在化学学习期间,根据事实以及逻辑开展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可以看作对不同信息、观点还有结论做出有效质疑、批判,提出具有一定创造性见解的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指的是综合运用化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以及方法,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时表现出的一系列能力以及品格。

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一素养一般是指通过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逐渐形成对“化学知识能够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的正确认识,同时包括学生表现出的一系列责任担当。

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可以将“溶液”这一大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目标一:能够掌握溶液中溶剂以及溶质、浓度、溶解度、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饱和溶液、溶解时吸热放热等一系列基本知识,同时可以做出最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对应化学观念以及科学思维素养)。

目标二:能够对溶解现象等做出宏观上的认识和把握。(对应化学观念以及科学思维素养)。

目标三:根据生活实际,通过查阅相关信息资料,认识到溶液在现实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及其主要价值和作用等。(对应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探究素养)。

目标四:能够有效掌握一种材料在实际溶解过程中,通常会导致温度出现改变;饱和溶液能够形成晶体;温度等因素能够影响物质溶解度等知识。(对应科学探究以及化学观念素养)。

目标五:能够讲述溶解过程中可以导致温度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物质。(对应科学思维以及化学观念素养)。

目标六:能够自主设计方案来充分证明物质溶解期间发生的热量变化等。(对应科学探究与实践素养)。

(三)合理创设大情境

大单元教学离不开大情境的支持,所以在将大单元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还应注重做好大情境的创设工作。大情境通常情况下需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对于“溶液”这一单元来讲,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溶液的形成”“溶解与乳化”“溶解时吸热与放热”“溶解度”“浓度”以及“结晶现象”等知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知识存在明显的递进关系,先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溶液、溶剂以及溶质还有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再站在定性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溶解、乳化、溶解度等知识;然后站在定量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浓度以及结晶现象等知识。围绕上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创设三大教学情境:

情境一:初识溶液。主要为了有效引入与溶液有关的基本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相关实验视频和图片,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各类溶液,创设较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对溶液知识形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情境二:溶液的溶解。主要包括“溶解与乳化”“溶解时吸热与放热”以及“溶解度”等知识。该部分知识的讲解属于教学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真正地看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价值性,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机油乳化现象、食盐溶解于水、汽水的生产过程等。

情境三:溶液的配置。基于上述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式教学情境,即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组织学生开展“饮品”制作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并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科学创设大任务

教学任务也是大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元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推动措施,所以在实际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时,教师还需要做好教学任务的设定工作。大任务主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情境进行设定。本单元的教学情境一主要用来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大任务的设定主要围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情境二、教学情境三进行创设。具体设置如下:

任务一:通过对蔗糖溶化实验以及植物油不溶于水等实验进行观察,逐渐了解和掌握溶液、溶剂以及溶质、溶解、乳化等相关知识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地从生活中寻找真实案例,比如红糖溶于水、酒精溶于水等,进一步认识固体物质具备的溶解性以及液体物质的溶解性等。

任务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

首先,利用“氯化钠溶液”以及“硫酸铜溶液”,组织学生将其与普通溶液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溶液中存在的溶出规律。

其次,开展碘以及高锰酸钾溶解实验,站在两者溶解性对比分析角度,对一系列材料溶解性做出比较,并且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广泛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等各个领域的一系列液体,切实认识到液体的具体运用范围以及价值性和实用性。

最后,组织学生借助温度计、塑料杯、氯化钠、氢氧化钠以及硝酸铵等材料,开展“物质溶解吸热、放热”实验活动。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选定各组组长,并由组长负责完成组内成员分工,带领组员完成探究实验,做好实验记录,结合记录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同时结合教材分析和探讨物质溶解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放热或者是吸热现象。

任务三:由各小组自主设计对照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掌握溶液、乳浊液还有乳液的具体形成过程。

任务四:为学生出示“池塘低氧现象”真实示例,要求学生分析和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同时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知识提出具体的增氧措施。此外借助该探究任务,掌握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以及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系列因素。

任务五:通过观察以及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证明饱和、不饱和、溶解度、浓度还有结晶等一系列概念知识,并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的联系。

任务六:各小组自主完成实践探究活动。该活动主要对应教学情境三,属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一个重点内容,即组织开展大活动。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等相关要求,合理地设置符合学生学情的大活动。本单元选定的大活动主要为基于对上述与溶液有关知识的学习,自主开展“饮品”制作活动。该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能够根据生活经验自主制作一份带有甜味的糖水,并探索糖水的甜味(浓度)和溶质以及溶剂之间存在的关系。

其二,站在量化观点角度,设计出一种能够求解液体浓度的相应计算公式。

其三,结合教师给出的某种“饮品”的溶质含量信息,合理地配置出“饮品”。

其四,借助自制“砂糖饮品”实验,对砂糖结晶的形成做出深入分析和探讨。

其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多种口味的“汽水”。

(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价至关重要,评价内容不但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相关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表现情况等,还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况等做出评价。具体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还有生生互评等方式开展,确保学生可以充分认清自身在学习期间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帮助学生进行改进,以此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成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其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针对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成效,发挥该学科的育人价值,推动初中生真正地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溶液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溶液』知识全解读
解读“溶液”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