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

2024-03-31 15:38:03朱芷萱张智
高校辅导员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

朱芷萱 张智

摘 要: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是赓续光荣传统的内在要求、肩负时代使命的现实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能吃苦”要求青年具备敢于吃苦的坚定意志、善于吃苦的过硬本领、乐于吃苦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好青年要在理想信念中明晰“能吃苦”的价值导向,在文化滋养中擦亮“能吃苦”的情感底色,在教育协同中激发“能吃苦”的行动自觉,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關键词: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4)01-0009-05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广大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其中,“能吃苦”是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精神面貌、状态与品质方面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重要要求。新时代好青年为何要“能吃苦”?如何理解“能吃苦”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培育“能吃苦”的青年一代,让青年把“能吃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研究和回答上述问题,对于实现青年的成长成才、社会的永续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重大意义

“能吃苦”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法宝。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能吃苦”是青年继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内在要求,是青年肩负时代使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青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前提。

(一) “能吃苦”是青年赓续光荣传统的内在要求

“能吃苦”并不是新时代青年独有的精神品格,而是我们党长期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今天的中国正是几代人“吃苦”奋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成功都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取得的。”[2]回首过去的百余年,中国青年在挫折挑战面前不怕苦、肯吃苦,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的多重考验。中国革命时期,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对抗敌军的飞机加大炮,物质条件极其艰苦,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3]不畏艰难、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战胜了艰苦的斗争环境,更打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中国青年已大步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向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进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5]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吃苦”的传统不但不能丢弃,而且还应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彰显更加深刻的价值意蕴。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中国青年只有继承与发扬光荣传统,才能在新征程上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二) “能吃苦”是青年肩负时代使命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6]今天,一些青年认为吃苦已经过时了、过气了,选择“躺平”甚至“摆烂”。然而,“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7]新时代青年是引领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国内外风险挑战的复杂性与可变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各国之间综合国力较量、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复杂,极少数敌对势力与别有用心之人试图动摇主流思想根基、引发社会矛盾,破坏我国已取得的重大发展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仍待进一步满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发展任重道远,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如果青年经受不住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受到阻碍,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就可能被迟滞。因此,越是接近伟大目标,就越是要求青年深刻理解与践行“能吃苦”的要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防范化解各大领域的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随时做好准备经受党和人民的考验,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前进。

(三) “能吃苦”是青年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

“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8]使自己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且各方面能力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鲜明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苦是对客观条件的一种定义与描述,包含物质层面的苦和精神层面的苦。吃苦则是指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理解苦、主动拥抱苦、积极战胜苦,是人对客观条件的积极能动反映。“能吃苦”应是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的生动体现。“能吃苦”的青年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能够克己修身、规范品行,自觉加强自省与自律,有大爱大德大情怀;能够勤于学习、敢于创新,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能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积极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10]真正的幸福快乐只能通过吃苦来获得,吃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前提。今天,“能吃苦”就是不断促进青年精神世界的富足和各方面品质能力的整体提升,使其智力、体力和各方面素质等获得全面、充分、自由、协调的发展,实现人的最大幸福,同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以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积极作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

二、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科学内涵

“能吃苦”是支撑一代代青年茁壮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吃苦”并不是为了美化苦,更不是刻意制造苦,而是表现为一种敢于吃苦的坚定意志、善于吃苦的过硬本领、乐于吃苦的崇高境界。对“能吃苦”的科学理解要从青年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多方面来把握,从思想与行为等多维度来解读。

(一) “能吃苦”是一种敢于吃苦的坚定意志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青年,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新时代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加伟大而艰巨的使命与责任,只有具备敢于吃苦的强大勇气,主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接受考验与磨炼,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新的辉煌。新时代新征程上,敢于吃苦就是不惧怕苦,具体表现为敢想敢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时刻做好吃苦奉献的准备,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其一,青年要敢于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勇挑重担、挺身而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头硬”,[11]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行道路上充满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青年要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主动将个人命运融入发展大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接受成长淬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不畏难、不惧苦,彰显新时代青年的锐气与担当。其二,青年要敢于在优渥的成长环境中自找苦吃、踏实肯干。青年人往往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展露出充沛的激情与活力,然而,远大理想单靠空想并不能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努力奋斗实现。青年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立足当下、脚踏实地,自觉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淡化功名利禄,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青年要自觉到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能害怕困难、避重就轻,要在真刀真枪、真抓实干中干出一番成就,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增光添彩。

(二) “能吃苦”是一种善于吃苦的过硬本领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股力量,青年时代更是人生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诚然,通往成功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如何正确面对苦难既是一种可贵的本领,也是一种强大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青年善于吃苦的综合能力,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挫折与挑战,才能更好地在人生的舞台上施展才干、实现梦想。其一,新时代青年要善于正确看待成败得失,吃得起失败之“苦”。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包含对立与统一两个方面。“成功”与“失败”、“苦”与“乐”便是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吸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失败乃成功之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人必须正确看待成败得失,增强抗压能力,乐观面对生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挫折中接受历练,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经得住风吹雨打的考验,增强面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与战胜力。其二,新时代青年要善于走出舒适圈,吃得起进取之“苦”。青年人的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青年一代要避免成为“佛系”青年、“躺平”青年,而要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心,善于向书本学习,摒弃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错误心态,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把“冷板凳”坐热。同时青年也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做到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好问决疑、学以致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向外求索中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认识世界,将所思所学所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三) “能吃苦”是一种乐于吃苦的崇高境界

乐于吃苦表现为对吃苦的积极认知、态度与情感,并能够在吃苦的实践中乐在其中,在享受吃苦的过程中收获愉悦,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强调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纵观党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胜利与成就,都离不开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条件如何改善,青年一代都应始终保持乐于吃苦的精神境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自找苦吃”。其一,新时代青年要乐于勤奋耕耘、无私奉献。成就人生的舞台不只在光鲜亮丽的职业岗位上,更在每一个默默坚守的平凡位置上。青年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对自身思想与行为的负面影响,用青春助力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业态、新领域、新职业,青年都要努力在平凡中铸就不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主动在“自找苦吃”的历练中增长本领才干、实现个人价值、提升人生境界。其二,新时代青年要乐于勤俭节约、崇俭戒奢。尽管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消费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元,青年仍要适度消费、合理支出,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克服不良消费习惯,杜绝猎奇、冲动、攀比的消费心理,自觉珍惜粮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至今日,重申吃苦并不是倡导青年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而是要求青年秉持科学、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念,筑牢勤俭节约的思想根基,让“能吃苦”不仅成为青年的日常习惯,更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三、新時代好青年“能吃苦”的培育路径

对新时代青年“能吃苦”精神品质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青年工作者要彰显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精神风貌,就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发挥多主体合力。思想层面要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明晰“能吃苦”的方向;情感层面要丰富青年的文化滋养,厚植“能吃苦”的底色;实践层面要构建教育协同机制,激发“能吃苦”的自觉。

(一) 坚定理想信念,明晰青年“能吃苦”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时强调:“青年人要‘自找苦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12]理想信念是青年精神上的“钙”,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激励青年人敢于吃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更是青年历经苦难时的强大精神支柱。其一,青年工作者要引导青年用理想信念明确吃苦的方向。青年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能吃苦”的关键,只有方向对了,吃苦才有意义。青年工作者要筑牢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引导青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个人梦想与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埋头苦干,在为国家和人民的踏实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其二,青年工作者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引导青年深刻理解吃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青年吃苦提供强大动力。新时代的青年都生长在和平时代,物质基础较为优越,成长环境较为安定,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是避免他们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根本要求。中国梦的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一代代青年人在吃苦中接续奋斗,才能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内容翔实、形式多样的五史教育,即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厚植理想信念的理论根基,把好青年思想“总开关”,从思想上为青年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新时代青年不怕苦、能吃苦的品格,引导青年在新征程上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积极风貌。

(二) 丰富文化滋养,擦亮青年“能吃苦”的情感底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能吃苦”精神品质的培育离不開文化的滋养,青年工作者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底色。其一,青年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能吃苦”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吃苦都是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途径,是中华儿女历经风霜雪雨仍然越战越勇的秘密武器。因此,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培育要坚持从传统文化中取精,从古人的大智慧中探寻苦与乐的本真意蕴。其二,青年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在革命文化中继承“能吃苦”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是因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克服重重挑战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始终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是党带领人民不断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只有在革命文化传承中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才能不断增添青年前进的动力。其三,青年工作者要引导青年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能吃苦”的养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的精神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蕴含着丰富的“能吃苦”的资源。在新的起点上,党和国家要在青年群体中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引领青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永久奋斗、砥砺前行,加深对“能吃苦”的理解与认同,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前进的动力。

(三) 推动教育协同,激发青年“能吃苦”的行动自觉

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青年成长成才和社会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与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年工作者要将“能吃苦”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育对青年的塑造功能。一是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教育是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能吃苦”的培育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强大作用,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在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重成绩、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灌输式开展教育工作难以在“能吃苦”上真正引起青年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行动上的共振。因而,学校教育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深化青年对吃苦的理解与认知。二是推动家庭空间向育人场域转化。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与深远性,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党和国家要推动家教家风建设,引导父母以身作则、勤俭持家,制定家规家训,为子女营造吃苦奋斗的成长氛围,注重子女节约美德、环保理念的培养以及劳动技能的养成,锻炼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塑造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内在品格。三是强化社会的支持作用。社会是青年重要的成长空间,社会各方要积极为青年创造更多吃苦锻炼的机会,做好青年相关权益的保障工作,完善政策、拓展渠道,同时注重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抵御西方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充分发挥青年榜样这一具有现实针对性、可模仿性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人人学习青年榜样、人人争做强国先锋的优良社会风气,充分激发新时代好青年“能吃苦”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02).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0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5]习近平.在二〇二一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11(001).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02).

[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02).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3(002).

[10]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02).

[12]习近平.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N].人民日报,2023-05-04(001).

(责任编辑:刘敏)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59:38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35:52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15:41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