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化学习中初探“红楼一梦”

2024-03-31 15:19孙元菁
中国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判词薛宝钗贾宝玉

孙元菁

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言中称,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1]。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伟大而复杂的作品,管中窥豹,一览风采。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经历“人物猜一猜”“目录读一读”“判词赏一赏”“读法探一探”四个环节,我们也将从对人物、目录、判词、读法四个方面的探究走进这部作品。下面,立刻进入第一个环节“人物猜一猜”。

一、人物猜一猜

教师展示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三张剧照(见图1),让学生猜一猜这三个人物分别是谁。

生1:图①是贾宝玉,他戴着一块玉。

生2:图②是林黛玉。

生3:不对,图②是薛宝钗,她戴着金锁。

生4:图③是林黛玉,她看起来愁眉苦脸的。

师:看来大家都找到了几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如果换成文字,你们还猜得出来吗?(教师展示第一段文字)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二十七回)

生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黛玉葬花”这个情节,大家都很熟悉的。

师:从“黛玉葬花”这个情节来看,你们觉得林黛玉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生2:林黛玉是个很哀愁的人,多愁善感。

(教师展示第二段文字)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

生1:这是贾宝玉。

师:你怎么猜出来的?

生1:从这段话能看出来说话人的心里非常珍爱女孩子,很讨厌男子。

师:那你觉得贾宝玉对待两性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生1:他重女轻男。(学生笑)

生2:他觉得男子都是浊臭逼人,女孩子都是清爽的,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他不轻视女孩子。

(教师展示第三段文字)

她问道:“什么书?”他慌得藏之不迭道:“不过是《中庸》《大学》。”她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他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別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她接书来瞧,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第二十三回)

师:这段文字里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1:有两个人在讨论一本书,我不知道他们是谁,应该是兄妹关系,因为其中一个称另一个为“好妹妹”。

师:能推测一下他们在看什么样的书吗?

生2:一开始,男孩子骗女孩子说是《中庸》《大学》一类的书,然后藏起来了,那肯定不是这类书。

师:我们学习过《中庸》《大学》,它们是什么样的书?

生3:在《祝福》一课中,鲁四老爷的书房里有一套《四书衬》,“四书”是指《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这些书应该是古代读书人要学习的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吧。

师:这两人如果不是在看学习方面的书,还要藏起来,他们可能在看什么类型的书?

生4:他们在偷偷看课外书。(学生笑)

师:大家都笑了,这本课外书好看吗?

生5:应该非常好看,“不到一顿饭工夫,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可见此书内容吸引人,文采又好。

师:如果说刚刚我们看出这两位是兄妹关系,那么在共同读书这件事情上,还可以看出他们有怎样的关系?

生6:他们兴趣相投,有共同爱好,有共同的追求。

师:有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同学,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吗?

生7:我知道,他们读的是《西厢记》,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师:这两个人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这个情节让我们了解到他们是兄妹关系(表兄妹),又让我们发现了两人还是兴趣相投的书友。透露一个信息给大家,林黛玉可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

(教师展示第四段文字)

袭人道:“上回也是,*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姑娘,那要是#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真真的*姑娘叫人敬重。”宝玉道:“#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第三十二回)

师:这段文字中我用*和#分别代替两个姑娘的名字,我来为大家读一读,你们猜猜这又是谁和谁。(教师朗读)

生1:我猜#姑娘是林黛玉,因为这段文字中,贾宝玉很明显更认同#姑娘。结合我以前了解到的他们的关系和刚刚“共读西厢”的片段中两人三观相合的表现,#姑娘应该是林黛玉。

师:回答得很好,结合上一个片段推断出了其中一位姑娘是林黛玉。再透露一个信息给你们,这个片段中袭人和宝玉评价两位姑娘的起因,是*姑娘对贾宝玉说了一些关于书的话,引起了宝玉强烈的情绪,找找文本中的信息,你们猜猜,她说了什么话?

生2:黛玉和宝玉是一起看完课外书,偷偷地看,还看得很开心。而这个片段中贾宝玉生气了,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我猜*姑娘是要宝玉不要看课外书,好好看《大学》《中庸》。

师:很好,这个*姑娘就是薛宝钗,她一心想劝导贾宝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宝玉和薛宝钗的关系怎样?

生3:他们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三观不合。宝玉和黛玉有共同兴趣和追求,和宝钗的追求不一样,也不喜欢宝钗去干涉他。

师:那么为什么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人是这样一种关系呢?我们来追溯到他们的前世去看看。

(教师展示第五段文字)

木石前盟: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缘。木指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赤霞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神瑛侍者成为贾宝玉,而顽石则幻化为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师: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能洞悉作者草蛇灰线的伏笔吗?(学生齐读)

生1:绛珠仙草陪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历劫就是“经历劫难”,所以在小说中两人的经历应该是比较坎坷痛苦的。

生2:绛珠仙草要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林黛玉就一直哭,是报恩还眼泪。

师:林黛玉在小说中的哭比较集中在前49回,后面越哭越少,这个设计暗示着什么?

生3:林黛玉哭完了,报恩就报完了,她就要回仙界了,她要去世了。

师:读到这里,我们大概就明白了宝黛之间三观一致的缘由,他们在仙界的前世本就情投意合,相伴相随。那么,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因缘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展示第六段文字)

金玉良缘: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因缘。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对应之物。通灵宝玉的正面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的正面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见图2)。

师:这里暗示的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是作者设计好的金玉良缘,金锁是通灵宝玉的对应之物,寓意“土生金”。一边是金玉良缘,一边是木石前盟,激烈对抗,暗含传统哲学文化中“金克木”之意。而贾宝玉摔玉的行为,也意喻着他对这段金玉良缘的反抗,对传统礼教的反抗,暗示他和宝钗关系的走向。当然,整本《红楼梦》并不只是在说宝黛钗三个人的感情纠葛,还有另外一条主线。

生:是贾府的兴衰线。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前五回的目录,看看作者给我们安排了哪些主要故事。

二、目录读一读

(教师展示第7段文字)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师:前五回是整部小说的总纲,后40回得以续写,正是因为曹雪芹在前五回安排了整部小说的情节框架和人物的命运。研究这五个回目名,看看你读出了些什么端倪。

生1:第二回中说到林黛玉的母亲贾夫人去世了,第三回中说到林黛玉离开了他的父亲,这两回就交代了林黛玉为什么会进京都来到贾府。

师: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表达,林黛玉的母亲为什么不叫林夫人,而要叫賈夫人?

生2:因为贾家比林家更有地位。我读《红楼梦》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夫人都是用自己的姓氏来称呼的,贾宝玉的妈妈姓王,叫王夫人,还有邢夫人、史太君。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发现用自己的姓氏来称呼,还可以避免混淆嫁入贾家的众多“贾夫人”,这也是曹雪芹在创作众多人物时的一个写作技巧。

生3:这里有一组名字,“甄士隐”和“贾雨村”,我知道是用了谐音的方法,“甄士隐”就是将真的事情隐去,“贾雨村”就是假语存,是虚构的作品。

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已经对《红楼梦》的创作手法有了一点研究。

生4: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我在初中的读本里读过,通过贾雨村判薛蟠的案子,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财富和地位。

生5:老师,冷子兴是谁?

师:冷子兴是贾府中的老嬷嬷周瑞家的女婿,他是京城里的古玩商人。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从府外和府内两个人的视角,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是全书“人物表”式的两个回目。

生6:第五回应该就是贾宝玉闯入幻境看到十二钗的判词,这些判词暗示了《红楼梦》里女子们的命运。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从前五回的目录中,读出了小说的很多信息,也了解了作者的几种创作手法。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了小说的两条主线:情感线和兴衰线;我们发现了两个世界:人间社会和前世仙界。

生7:《红楼梦》的内容原来这么丰富啊。

师:远不止这些呢,我们再来赏读一下判词吧,看看判词里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三、判词赏一赏

(教师展示第八段文字)

判词前画: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正册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师: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一起来解密判词。

(生讨论)

生1:我读出了画中“两株枯木”就是个林,“玉带”反过来就是谐音“黛玉”,枯木可能暗示林黛玉“死”的结局。

生2:画中“雪”谐音“薛”,“金簪”就是“宝钗”的另一种说法,判词里“雪里埋”大概暗示薛宝钗也无法得偿所愿,无法闪闪发光吧。

师:这个解读很到位,薛宝钗一开始借居贾府是为了入宫待选,后来待选不成就希望和宝玉成就美满姻缘,这两件事她都没有称心如意。

生3:判词里有“勘怜咏絮才”一句,我们初中学过这个典故,讲的是才女谢道韫的故事。东晋太守谢安要家里的孩子们说说纷飞的大雪像什么,谢道韫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说得最好,赢得了谢安的赞赏。所以用这个典故称赞女子的才华,我们刚刚读了宝黛“共读西厢”的片段,我觉得这句应该是赞赏林黛玉的才情。

师:能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和刚才赏读的片段来理解判词中的典故,很好。“可叹停机德”说的是关于乐羊子妻劝诫丈夫读书的故事,有同学知道吗?

生4:老师,这个我了解一点。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妻子规劝乐羊子要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师:很好,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你们觉得在暗示谁?

生5:我们刚刚读了*姑娘和#姑娘片段,我觉得这个典故是在说薛宝钗,她有着传统女性的贤良品性,像乐羊子妻规劝丈夫一样,规劝宝玉读书。

师:此处应有掌声,大家对这首判词的解读太到位了。(学生鼓掌)

四、读法探一探

师:我们今天一起猜了人物,读了目录,赏了判词,这些都是阅读、品味《红楼梦》这个鸿篇巨作的一些方法。除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梳理多条主线的脉络,探究人物名字里的端倪,品味诗词歌赋里的文化,解读衣食住行的密码。我们今天管中窥豹般地简单领略了《红楼梦》的魅力。下周,我们将开展《红楼梦》文化艺术节活动,同学们可以在《红楼梦》项目活动中全方位赏读这部巨著。欲知详情如何,且看红楼一梦。下课!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前言1.

(作者系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判词薛宝钗贾宝玉
汉诗和译的文体研究——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为例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论我国古代判词中的传统诉讼文化
钗在奁中待时飞
浅议中国古代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