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情境、任务与活动的优化设计

2024-03-30 17:14贵州毕节市黔西市雨朵镇雨化小学310052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4期
关键词:创设课文情境

贵州毕节市黔西市雨朵镇雨化小学 (310052) 丁 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下,许多教师虽然非常重视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设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随意化和简单化的现象,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习情境的优化设计

情境在意义建构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学生真实生活创设学习情境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如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由于本单元是学生开学后学习的第一个单元,该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为“我的暑假生活”,那么结合语文教学双线目标,教师就可以创设学习情境——“分享暑假里的新鲜事”。随着学生对新鲜事的分享,许多有新鲜感的词语也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口中说出。之后,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其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还让学生把自己在校园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说一说。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语文走向生活,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只有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留心观察生活及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基于学生语言实践创设学习情境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创设与课文语言实践训练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主要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该单元的习作要素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观察和感受生活,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语言实践情境:“同学们,你们平时留心观察过大自然吗?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请你以‘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为开头,仿照着课文的样子,把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描写下来。”这样的语言实践学习情境,把学生的阅读与表达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契合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学生经验积累创设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经验积累创设学习情境,能够加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主动建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根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课文特点,教师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跟着课文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毛主席挑灯夜读、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以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讲一讲。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符合语文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还贴合学生已有的讲故事经验,使语文新课标理念与单元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经验积累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实现学生经验的“生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任务的优化设计

语文新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基于学习情境的语文学习任务应该如何设计呢?

(一)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包括历史故事、名人故事和革命故事等。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课文内容设计了“制作人物卡片”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概括课文的主要事件,想一想这些事件主要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美好品质,以“人物+事件+美好品质”的形式进行人物卡片的制作。这样的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既凸显了语文新课标中对第二学段学生提出的“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的学习要求,又突出了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有助于单元双线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能够促进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改变传统以分析为主的课堂教学现象,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范畴很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特点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情境性的学习“大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打通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关联的通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文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说明事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读写训练意图,教师这样设计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采取现场报道或者情境对话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一种事物作为介绍对象。为了促使学生的现场报道或者情境对话更好地进行,教师要求学生事先搜集与自己所介绍的事物有关的资料,要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特点。这种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读写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不仅可以体现语文新课标的特点,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学习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里真正习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以及“快乐读书吧”的要求,教师这样设计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中国古典名著推介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原著以及观看影视作品等,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后感或者观后感的形式在“世界读书日”活动中进行展示。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去深入阅读名著或者观看与名著相关的影视作品,还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篇目,而是能够由单篇课文走向整本书的阅读。这样能够丰富学生对名著阅读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名著的意义与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阅读学习的需求,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语文学习不再囿于教材,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以开放的眼光看待语文学习,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学习活动的优化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计有意义、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语文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走向深入学习。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根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教学该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学习活动。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小女孩总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展现了她怎样的愿望?2.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3.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又会发生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这些学习任务紧扣本单元的双线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可以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语文学习活动,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或者出现不贴合学生实际阅读需要的现象,让学生能够围绕语文学习活动深入思考,获得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与感知,提升学习质量。

(二)基于学习材料设计语文学习活动

学习材料是指可被课堂利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是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依据学习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学习材料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结合本单元的双线目标,教学这一单元的《父爱之舟》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1.整体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些父爱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2.课文中一共提到了几次姑爹的小渔船?它与父爱之舟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3.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这些语言中蕴含的情感。教师这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抓住了课堂教学的重点,符合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学习材料设计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凸显学习材料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价值,让学生可以真正借助学习材料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基于学习支架设计语文学习活动

学习支架是学习过程的“脚手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支架的类型有许多,如图片支架、语言支架、信息支架等。教师依据学习支架来设计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打通学习的壁垒,提升学习质量。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语文要素之一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在教学本单元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作为学习支架,设计以下语文学习活动:1.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最大的困境是什么。目前在地球保护方面,世界各国和我国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与同学交流课文中的观点是怎样得出来的。4.针对地球面临的问题,设计出关于保护环境或者节约资源方面的宣传标语,与同学进行交流评价。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的主要观点是怎样得出来的,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学生在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宣传标语的过程中,把语文和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要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引,依据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设课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