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戏曲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

2024-03-30 00:51:24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戏曲音乐艺术

彭 芮

(合肥师范附小肥东分校 安徽合肥 231600)

前言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它是我国无数艺术家们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的结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戏曲教学,能够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欣赏戏曲中优美的旋律和唱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双重感受戏曲的魅力,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此,教师要持续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通过项目化学习使得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戏曲教学更加具有特色。

一、戏曲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对戏曲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学习传统的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与传统戏曲艺术家进行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戏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在戏曲项目化学习中,有时需要邀请专业戏曲艺术家来校进行指导和合作,学生能从这些专业人士身上学习技巧和经验,增进学生对戏曲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

戏曲项目化学习还需要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如语文、美术、社会科学等。通过学科整合,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探索戏曲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加深对戏曲的认知。

(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音乐课堂中开展戏曲项目化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曲调和节奏,体验戏曲的独特美感。教学内容的丰富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戏曲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开展戏曲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从而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戏曲剧目,感受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表达方式。这种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项目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展示成果。通过校内外的演出、展览和比赛等形式,学生们有机会将他们的戏曲学习成果呈现给更多的人。这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也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戏曲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二、戏曲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落实各个环节

确定项目主题和目标在进行戏曲项目化学习时,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主题和学习目标。可以选择经典的戏曲剧目,如《女驸马》《智取威虎山》等,或者聚焦于某个特定的戏曲角色、戏曲元素,如京剧的唱腔技巧、豫剧的身段表演等。学习目标包括学生对戏曲的基本认识、对戏曲剧目的理解、对戏曲表演技巧的掌握等。

设计项目计划和课程安排:根据戏曲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课程安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时间分配,确保项目的有序进行。

准备教学资源和材料: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包括戏曲音乐、视频资料、戏曲剧本、名家表演录像等。还可以提前邀请专业戏曲演员或教师来进行示范和指导,以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

协调分组合作和个人表现:将学生分组,鼓励小组合作完成戏曲学习任务。同时,给予学生个人表现的机会,例如进行独唱、独奏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设计评估形式,如个人演唱、小组表演、写作或绘画等,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戏曲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评估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估和反馈应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表演表现、创造力等方面,以便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提升。

(二)设计学习活动和任务

为了丰富学生的戏曲学习经验,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任务。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戏曲表演和专业戏曲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并邀请他们进行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戏曲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表演过程;鼓励学生创作和演绎小戏曲片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等等。这些学习活动和任务可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增强学习效果。

欣赏戏曲表演: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戏曲表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可以选择欣赏不同类型的戏曲表演,如京剧、豫剧、越剧等,让学生感受各种戏曲形式的独特之处。

角色扮演:鼓励学生进行戏曲角色扮演,让他们深入理解角色形象和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戏曲角色进行扮演,通过学习和模仿,逐步领悟角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创作和演绎小戏曲片段:引导学生创作和演绎小戏曲片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戏曲主题或故事,编写剧本并进行排练和演出。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戏曲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三)学科整合

戏曲项目化学习可以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与戏曲相关的文学作品和传统戏曲剧本,探讨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在美术课上引入与戏曲相关的绘画主题,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戏曲的理解和感受;在社会科学课上介绍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戏曲在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演变和发展。学科整合能够实现更全面的戏曲教学,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欣赏戏曲。

(四)表演展示

在戏曲项目化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戏曲表演,让他们展示在戏曲学习中的成果。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戏曲比赛、校园文艺演出或社区文化活动等,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就。通过表演展示,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还能够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并享受表演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戏曲。

(五)案例和经验分享

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戏曲项目化学习实践案例,例如小剧场演出、舞台剧排练、制作戏曲视频等,介绍项目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实施效果,以及学生在戏曲项目化学习中获得的收获和成长。

戏曲项目化学习实践中还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获取不足、学生合作困难、时间紧迫等。为此,分享在实施过程中克服挑战的经验。例如,积极与社区、学校合作,寻求专业的戏曲教师的帮助,或者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前规划项目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以上实践策略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地推进戏曲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戏曲文化。

结语

戏曲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艺术,需要青少年积极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戏曲的艺术魅力,对音乐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小学音乐课堂戏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引领学生去品味优秀的戏曲作品,提升他们对戏曲的认识,助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戏曲音乐艺术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
音乐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