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以《茶经》及《续茶经》英译为例

2024-03-29 22:30刘艳珊
福建茶叶 2024年2期
关键词:茶经译语原文

刘艳珊,李 靖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国内关于茶文化的翻译研究方兴未艾,掀起了茶文化翻译研究的热潮。笔者对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13年至2023年近十年的茶文化翻译研究论文进行了搜索,通过输入关键词“茶”“翻译”检索到1132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991篇,学位论文110篇,研究发现:(1)就研究类别而言,国内茶文化翻译的研究主题主要涵盖“茶文化”“翻译研究”“语言学”和“英语翻译教学”四大方面;(2)就理论应用而言,现存茶文化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大多是从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等出发,较少有学者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进行研究;(3)就研究对象而言,国内茶文化的翻译研究集中于“茶典籍外译”“茶文化纪录片”“茶产品”“中西茶文化对比”及“一带一路的茶文化翻译”五大类别,现存关于茶文化负载词的研究论文数量远少于其他类别。可见,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仍大有余裕。

1 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致力于从生态视角出发综观和描述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1],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其核心理念“以译者为中心”,强调了译者的地位和能动性,并指出译者需要做出一系列能动性的适应性选择来平衡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由此,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即译者需要兼顾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中“语言维”关注译文的语言表达;“交际维”注重再现原文交际意图;而“文化维”指出译者需“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努力保护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和谐,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2],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这点与茶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诉求不谋而合。译者肩负着跨文化传播使命,“不仅要将外族文化向本土有效输入,更要将本族文化向外进行有效输出”[3],因此在进行语际转换的同时,译者还需适应译语文化生态,准确传达源语信息的文化内涵。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跻身于生态翻译学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例如,2020年,方梦之从“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体系和不同层次出发,对这一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探究,展示了广阔的阐发空间[4];2021年,冯丽君与张威将生态翻译理论应用于民族典籍译介中,拓展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5];2022年,何刚强梳理预测了生态翻译学的十项未来学术热点,展现了生态翻译学的光明前景与无限生命力[6]。这些学者们的研究均为踯躅不前的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生机,使生态翻译学得以完善并走向成熟。

2 茶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亦称文化特有词或文化缺省词,指承载某种特定文化内涵及民俗风貌的特色词汇”[7],其中还包括词句、短语、习语和俚语。但各民族话语体系、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差异性,使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经常面临着“词汇空缺”和“词汇相异”的阻碍,前者是指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导致某种语言中表达特定事物或观念的词语无法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等成分,进而形成了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空缺[8]。后者是指两种语言具有共享词汇,但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相互矛盾。译者如若忽略深层内涵强行翻译,则易造成读者误解,无异于给跨文化交流戴上镣铐。

随着社会的变革,中国茶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衍生出独特的茶文化负载词。茶典籍中就凝结了无数茶文化负载词,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著作为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及清代陆廷灿所著《续茶经》。值得一提的是,经由大连理工大学的姜欣、姜怡两位教授合译,2009年出版的《大中华文库•茶经、续茶经(汉英对照)》将这两部茶论巨作全面系统地译为了现代文体与英文,使其成为第一部由国人翻译的《茶经》全译本,有效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译介与传播。

3 基于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茶文化负载词英译分析

茶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的跨文化重构至关重要,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倡导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包容,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平衡。因此,本部分将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文化维出发,剖析两位教授的译文,并提出茶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当遵循的翻译方法。

3.1 文化缺省——灵活加注法

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是指交际双方对共享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易导致不属于该文化的信息接受者面临意义真空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9],即,译者应当关注并适应译语所属的文化系统,采用灵活加注的翻译方法,弥合文化差异。

3.1.1 直译加注法。直译加注主要指的是保留原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直接翻译,同时提供解释和补充说明。该方法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注释、脚注、括号或附加说明等方式来解释原文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难以理解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

例1.

阿姆斯特丹是喧哗的,也是宁静的,更是包容的。这里碧水蓝天,色彩斑斓;这里拥有梵·高画笔下深邃蔚蓝的星空,有清新的自然环境和闲适的生活状态。来感受一场在风车下极目星空之旅吧,一定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原文:王褒《僮约》前云“炰鳖烹荼”,后云“武阳买荼”。[10]

译文:In the beginning part of A Contract with a Child Servant (Tong Yue) written by Wang Bao,the sentence cook turtle and brew tu is mentioned,and in the later part,buy tu at Wuyang Market.(Note:the former tu actually refers to a kind of wild vegetable while the latter one means ming,the commonly used term for tender tea).[10]

例1选自《续茶经》,句中两个茶文化负载词源自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是最早关于茶的文字记载。其中“炰鳖烹荼”指的是“熬甲鱼烹茶菜”,“武阳买荼”指的是“去武阳买荼”,前一个“荼”指苦菜,后一个“茶”意指茶。此处译者在遵循汉语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直译加注,将“炰鳖烹荼”译为“cook turtle and brew tu”,将中英文中共有的文化意象“鳖”直译为“turtle”,引起读者的文化共鸣。将“武阳买荼”直译为“buy tu at Wuyang Market”点明了武阳为市场的定位。两处“荼”均译为“tu”,并在句尾采用文内注释对两个文化负载词加以解释,挖掘出了文本内部的深厚社会文化背景,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明白两个“荼”的不同文化内涵,保留并传达了汉语的异质风味,较好地保持了原文生态与译文生态的平衡。

3.1.2 音译加注法。“音译加注法”,指译者将译语处理为与源语文字符号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并附加解释性注释,以便读者理解原文词语的含义、背景或用法。

例2.

原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10]

译文:As a beverage,tea originated with Shennong (one of the three founding empero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legendary god of farming),and was made known by Zhou Gongdan (a revered duke of the Lu Sta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10]

原文中“神农氏”与“鲁周公”为茶史有关的特色文化负载词,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对等的文化意象。其中“神农氏”与燧人、伏羲并称为华夏太古三皇,他尝遍百草,创下了“尝草中毒,得茶而解”的传说,被世人誉为“茶叶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等。此处采取音译加注,利用括号将神农氏三皇之一和农业之祖的信息进行增补,相比于美国学者卡朋特的译法,“Nung,known also as the Divine Husbandman”[11],该译文提供了更为完备的背景信息,为译文读者打通了所缺失的知识通道。对于“鲁周公”的译法同样采取了音译加注,首先音译姓名“周公旦”,其次增补其身份地位与生活的历史时期,弥补了译文中受损的生态环境,构建了与原语生态接近的译语生态。

3.2 文化采借——等效套译法

文化采借又称“文化借用”,指的是通过模仿和应用,有选择地接受外部文化的行为。正如胡庚申教授所指出,译者在翻译之时受制于其他翻译主体,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或受到其社会政治权力的制约。[2]因此,译者应发掘两种文化的共通之处,接受和借取符合源语文化或社会模式的外部文化,从译语文化环境加以诠释,进而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3.

原文:酒类侠,茶类隐。酒固道广,茶亦德素。[10]

译文:What wine is warriors,tea is to hermits.Wine paves a broad way;tea spreads modest virtue.[10]

此处将酒比作豪侠,茶比作隐士,两个文化负载词,寥寥几字,却使得中国茶有如谦谦君子般隐逸超然的神韵跃然纸上。译文套译了Richard Steele 的名言“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at exercise is to the body”,采用“what A is to B,C is to D”的表达,将其译为“What wine is warriors,tea is to hermits”,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使得两个茶文化负载词得以衔接。将中文的江湖“侠客”译为英文的“战士”“warriors”,将隐居避世的“隐士”译为“hermits”,查阅柯林斯在线词典可知,两个单词分别意为“A warrior is a fighter or soldier,especially one in former times who was very brave and experienced in fighting”“A hermit is a person who lives alone,away from people and society”,传达出了侠客骁勇善战和隐士隐遁山林的状态,基本符合汉语中对于这两者的认知。译文不仅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较为完整地传达了原文的意蕴,且兼顾了语言维的转换,使得译文表达形式与原文形成对照,实现了原文生态的生动再现。

3.3 文化补偿——移植释义法

文化补偿旨在解决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障碍。当进行茶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常常会出现部分词汇在目标语言中缺失或不易传达的情况,这就需要译者运用移植释义法,在将源语文本移植进入译语生态环境时,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12],致力于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关注其传递的效果,将信息内容作为主要翻译对象,辅助以语言形式”[13],从而达到“传神”与“达意”。

例4.

原文: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10]

译文:Extracted from a Jin Dynasty history book Rebellion of the Fourth Prince(Si Wang Qi Shi):When the fourth prince of the Jin revolted,Emperor Huidi fled away to escape the calamity.When he eventually made his return to the capital of Luoyang,dirty and thirsty from the trudge,the guard at the imperial court welcomed his majesty with tea in an earthen bowl.[10]

该故事源自南朝卢綝所著《四王起事》,讲述了黄门官用瓦钵盛茶敬奉惠帝的故事。此处“黄门”并非字面意义上的“yellow gate”或“golden gate”,译者采用了释义法,将其译为“the guard at the imperial court”,这是因为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家御用色,是君权的高贵象征。例如,“黄袍”就被用来形容古代皇帝穿的龙袍,“黄旗紫盖”描述古代帝王出生的征兆,皇室宫门也多油漆为黄色。此处意指“给事黄门侍郎”,负责侍从皇帝、顾问应对,传达诏令,因此,“黄门”非“门”而为“人”。同时将“瓦盂盛茶”译为“tea in an earthen bowl”,“瓦盂”释义为“陶钵”适应了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力,有效把握了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内涵。

上述例子着重从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分析了姜欣、姜怡两位教授的译本,可见,在翻译过程中,两位教授能动地发挥了译者主体性,克服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文化内涵,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

4 结语

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将西传。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实现民族间文化传真、形成中西方文化共鸣的重要基础。对于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译者可采取灵活加注法、等效套译法和移植释义法等方式,通过“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原语生态的重构,弥合文化缺失。本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我国茶文化负载词的认识,丰富和补充了我国传统茶文化负载词英译时应当采取的翻译方法,有助于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实践研究,同时能够促进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猜你喜欢
茶经译语原文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AIDMA 法则观照下广告译语的美学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