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娇 范佳薇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1]。这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补习负担,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德才兼备、创新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双减”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目前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已有两年,取得的成效显著。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课后服务的质量逐步提升,教育生态得到良好的恢复,政策也得到众多家长和教师的支持。尽管如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双减”是一场持久战,学校在践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阻挡了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步伐。基于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厘清“双减”政策下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纾解之策。
2.1 主体理念困境:相关责任主体难以达成减负共识。“达成共识”是教育政策在制定和实施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政策能够持久化的前提条件[2]。“减负”关系到整个教育生态的发展走向,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在这个系统里面的主体由于立场和利益诉求不同,很难就减负问题达成有效共识。具体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学校与家长等多重主体的矛盾和对峙。
2.1.1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双减”文件下达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为寻求减负达标的业绩,不可避免陷入减负的“数字陷阱”,继而导致学校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操之过急的行为,继而出现“等量减负”“齐步减负”“强制减负”等与减负宗旨背道而驰的做法。负担是一个与主体主观感受密切关联的词汇,承受负担的能力和感受也因人而异。一刀切的政策短时间内可以立竿见影,但是长远来看,可能会损害教育公平。如:学困生的补习问题、强制学生接受统一的课后服务。这种在执行减负过程中的机械化和呆板化操作其根源在于责任主体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学业负担的本义和复杂性,从而顾此失彼,最终可能导致减负流于形式,严重结果是损害教育公平。
2.1.2 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双减”实施后,虽然很多学科类的校外培训得到了有效的规制和取缔,但是受资本逐利化的影响和部分家长焦虑心态的驱动,很多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开始转入地下。如“高价私教”、“保姆式家教”,这些隐形培训机构的存在将会给减负带来阻力。此外,有学者的调查还显示:仅仅“双减”政策实施1 个多月的时间,我国体育运动类和艺术类相关机构新增3.3 万多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暴增99%。艺术和体育培训作为非学科类培训,已成为当前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的方向之一,已得到资本的“青睐”,容易出现“应试体育”“应试艺术”等新“内卷”现象[3]。
2.1.3 学校和家长。家长间因教育理念不同,学校减负行动沦为二者间的博弈,相伴而生的是家校矛盾的升级。支持“双减”的家长希望学校老师少给学生布置作业,取消月考和分班考;对政策持怀疑态度的家长担心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升学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短时期内不变的情况下,学校贸然减少作业和考试,会致使孩子在升学竞争中“吃亏”。因此,一些中产阶层家长出于焦虑和阶层延续的需要,暗地里给孩子请私教,报一对一的辅导班,进行变相的校外培训。还有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减负,其他孩子增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囚徒困境”中。当减负和升学考试间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的时候,家长悬着的心势必会再去通过补习手段寻求确定感,最终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影响到减负的效果。
2.2 制度困境:尚未探索出完备配套的教育评价制度。减负的真正落实依赖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的建立。如果考核评价制度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主,那么减负不但不会降低家长的焦虑,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家长的焦虑程度,最终会引起公众对减负政策的质疑。当前学校教育评价制度虽有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的趋势,但是总体而言,以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的导向还未完全扭转过来。这就迫使部分学校将追求学业成绩的压力转嫁给教师,进而转嫁给学生。面对考核压力,学校和教师会选择性的执行减负政策,可能出现“明减暗增”或“名减实不减”的尴尬局面[4]。人才选拔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也深刻影响着教育责任主体的选择。在社会竞争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拥有高分数和高学历、上名牌大学就意味着在竞争中多一份优势和保障。教育已经成为家庭实现阶层巩固和提升的重要通道,家长本能地会特别关心子女成绩,焦虑也会随之而生。加之末端的分流制度不畅通进一步窄化了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学生高考失利,就意味着“失败”。有研究表明,义务教育分流通道集中且拥挤是形成学业过度竞争的主要竞争性成因,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大障碍[5]。
2.3 方法论困境:教师普遍缺乏“双减”的实践性知识。有研究表明:74.53%的教师表示“双减”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98.18% 的教师表示“双减”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其中如何开展课后服务和如何设计作业以及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是教师“双减”下的普遍困惑。课后服务要求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技、兴趣小组及社团等活动,然而很多本校老师大多缺乏开展文体、科普、兴趣团体等活动的能力。“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总量和时长,有效设计学生作业。现实情况是,一线教师缺少分层、弹性和个性化地布置作业的经验,尤其是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和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等新型作业,很多教师认为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并且也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双减”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国很多家长的日常教育多围绕孩子的学习和家庭作业进行,家长不知如何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进行亲子沟通与指导。因此,家庭教育迫切需要学校教师的指导。然而,学校的绝大多数班主任因为缺乏家庭教育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指导能力,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致他们在面对家长日益增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7]。
2.4 资源困境:农村学校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双减”政策实施后,对农村教育生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相对比较稀缺。这时作业减量,教育怎样才能不减质?周末减负,家长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这些问题都在向农村学校发出挑战。“双减”后,农村学校面临着3 种突出困境:一是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农村学生可用来支配的空闲时间增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但农村学生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长无法抽出空闲时间亲自陪伴孩子。二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课后延时服务需要充足和优质的师资资源,种类齐全的设备资源和优质的社会资源。然而,优质师资尤其是体、音、美教师的数量不足一直是农村教育的短板。因此,课后服务多以文化课的讲授和学生自习为主。三是社会教育资源短缺。农村学校很难从家长、社区、志愿团队、社会机构、高等院校等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持。
依照惯习,人们会认为减负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应该负主要责任,承担全部工作。然而,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有着长久的历史积累,并且和我国的教育传统、文化、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学业负担的问题早已经超出教育领地,俨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再就教育论教育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基于此,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从理念、资源、制度、师资等方面着手,来为学校落实“双减”保驾护航。
3.1 凝聚主体共识——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的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注定了家校社必须勠力同心,才能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8]。学校首先要向家庭和社会科学解读减负,及时向家庭和社会传达减负的工作进展和困难等讯息,使家庭和社会明晰学校作为,增进理解,减少猜疑,以争取更好地促成家校社形成减负共识。此外,学校的重点工作是通过课后服务等形式丰富学习机会供给、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与常态化整合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资源,要预防将学校的教育职责向家庭和社会转移[9],如:建立服务和指导家庭教育的平台,通过平台向家长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来实现,如:在充分调研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拟定课后服务课程,开设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程等。家长要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双减后,学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增多,家长要淡化原有的“唯分数”思想,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避免因过度焦虑给孩子施加额外的压力。在社会层面,博物馆、少年宫等机构要为中小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机会,社会大众要发挥监督作用,防止学科类培训的卷土重来,为家庭和学校分散育人压力。
3.2 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考试招生和人才选拔制度。教育评价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对“双减”的落实有着根本性的影响。2020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到:“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为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指明了方向。首先,教师要构建“学生为本”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不能单看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分数的高低,而应该从学生在课堂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愉悦感和成就感的获得、个性彰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要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从而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通过这种评价,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贯彻教育公平。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突出考试在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和评价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突出素质导向,坚决杜绝以分数为标准给学生贴标签,以此来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此外,畅通分流通道,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也不失为一个缓解家长焦虑和社会焦虑的好方法。用办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等方式拓宽赛道,让更多孩子可以自主发展特长,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领域闪光[10]。最后,社会要改革选拔机制,破除唯学历的导向机制,以社会发展的趋势倒逼育人方式改革[11]。
3.3 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课后服务不同于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讲是一项陌生的工作。双减以来,课后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多种看护、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要想发挥课后服务的育人效果,必须通过系统地培训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胜任力。首先,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在培训开始前,了解每个学科教师在作业设计和课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的需求,以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要丰富培训的形式。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分学科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组织开展培训活动。针对作业设计,可以从作业内涵、设计原则、类型、流程、策略等方面展开作业设计分学科专项培训,从而提升各学科教师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以及作业实施过程的有效性。针对课后服务,可以从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培训。最后,建立评价考核机制,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结束后,学校可以开展各学科优秀作业设计案例的评选和展示活动,给其他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案例,激励其他教师继续努力。
3.4 均衡配置资源———为农村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支持。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农村学校选聘更多优秀的教师和配备更为齐全的活动室。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这类学校能够开齐课后服务的各类课程,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针对农村文化教育资源薄弱的现实,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为农村建立文化活动室,丰富农村学生周末的文化生活。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置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家教委员会、帮扶点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实现城乡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家庭教育机构和心理咨询中心,为农村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也可以采用线上平台开展公益讲座,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成长档案,定期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教育并非毫无优势,乡村在开发乡土田园资源、发挥乡土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劳动创造精神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乡村教师可以开辟劳动时间基地,带领学生种植花草果蔬,装扮校园的同时,使学生充分体验劳动和感受劳动的快乐;也可以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把民间非遗资源引进校园,创新艺术形式,使农村学生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传承民间艺术。
减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有赖于教育主体的内部自觉和条件制度的外部保障,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的价值引领和有的放矢的大胆实践,需要教育工作者始终抓住课堂教学育人的本质,自觉摒弃教育中功利化和短视化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让学生享有高品质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