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实践逻辑

2024-03-29 19:56刘旭东
当代教育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育学中国式变革

● 刘旭东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催生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

理论来自实践并且要回到实践中去。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所担负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目的的现代化。它一方面立足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和悠久的教育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以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和做法,不断推进教育实践变革的成果。这是一个勇于面对现实、主动探索、积极开拓,坚定地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卓有成效地创建中国式的教育发展方式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探索过程创造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奇迹,构建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现代教育体系,也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奠定了实践基础。

(一)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时代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道路选择与成功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基础、清晰的实践逻辑和丰富的实践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是始终根植中华文化,立足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同时不断吸取人类教育成果,循序渐进实现支撑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的现代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在极为薄弱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构建起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日益提升,我们由此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已经成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时代指针,推动了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下,我们探索出中国式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路径和策略方法,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时代条件和实践逻辑。

科学的教育学必然生成并能够回归教育实践变革。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方法以及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教育学的构建与对教育问题性质的把握、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学为教育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策略,而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又同时为教育学体系的构建提供思想资源和逻辑线索。这样一种辩证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的现代化步伐,我国的教育事业从小规模、低水平、结构单一的历史基点上向前迈进,构建起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教育体系,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外在的社会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影响外,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取向,持续地推动着教育实践变革,为现代教育的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时代条件,形成了在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逻辑和内容。

理论固然来自实践,同时也要回到实践中去,这是理论的旨趣所在。理论有预见性,不仅能够根据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价值取向对教育的未来、教育实践变革的路向以及趋向做出预见和判断,而且能够凝练在教育实践中生成的新思想和新需求并准确地把它们表达出来,把它们转化为推动教育实践的内生动力,审时度势地为教育实践变革提供指导,发挥着引导教育活动摆脱盲目性、提高教育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的功能,推动教育实践向更符合时代需要和满足人的愿望的方向发展。学科特色鲜明、符合教育实践的教育学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聚合为推动中国化教育实践的合力,为教育实践指明方向,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能动作用。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条件下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无先例可循,是一个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的过程,它更需要学科特色鲜明、符合教育实践的教育学在其中发挥能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教育学在照搬凯洛夫《教育学》、大量引进西方教育学著作的过程中不断自省自悟,在批判中逐步构建中国化的教育学学术体系、教育学话语体系和教育学学科体系,方能更好地解读中国式的教育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核心价值。中国教育实践变革坚定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不断围绕着这个理念推进工作,化解各种矛盾和困难,在持续的教育实践变革中完善教育的职能、彰显教育的社会价值,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变革逻辑。这个逻辑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内容,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可能。布迪厄指出,在实践中会不断生成各种思想、感知和行为,它们具有能动性,能够触动实践发生变革。[1]教育与生活具有同构性,与每个人的发展需要息息相关。持续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关涉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利益,人们从而产生对教育的各种不同的期盼和需求。这些期盼和需求构成驱动教育实践变革的动力。但是,正如布迪厄所说的那样,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感知和行为的不一致,必然使实践活动本身具有模糊性和情境性,这会导致由此形成的认识难以形成一致。他揭示道:“实践活动的原则不是一些能意识到的、不变的规则,而是一些实践图式,这些图式是自身模糊的、并常因情境逻辑及其规定的几乎总是不够全面的视点而异,等等。因此,实践逻辑的步骤很少是完全严密的,也很少是完全不严密的。”[2]正是由于人性、社会性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实践本身的逻辑存在着模糊性、内隐性和变化性,教育学就应该充分反映教育实践的这个特性。但在学科化思想方法的影响下,以往的教育学存在着简单地以因果联系的思想方法审视教育问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教育活动的丰富性,也致使教育学几近成为操作性的知识,屡遭指责。理论是现实的反映。实践中各种思想、感知和行为层出不穷,观点也杂呈。如果要正确地反映现实,我们就不能采取事先准备一个框架然后以此去套现实的思想方法,而是要以一定的价值理念为先导,以此把各种不同观点统一起来,从而形成能够还原到实践并驱动实践的理论,否则必然会削足适履、背离事实本身。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排除“本本主义”的干扰和影响,坚定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教育实践变革,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的各种声音汇集为共同的表达,使不同的教育需要在对话和互动中转化为共同的需要,形成发展的共识。这些共识作为思想的火花、理论的始基,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理论来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价值取向。理论来自于实践,没有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时代就没有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机械地固守某个教条或者生搬硬套某种模式,而是沿着自己的实践需求和逻辑推进的。在推进中国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我们主动应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变革提供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教育事业的规律和基本要求,努力挖掘和丰富积淀在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教育智慧和认识;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吸取世界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地将教育认识还原到教育实践中,以指导教育实践、验证教育认识,推动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的整合和内在价值的统一。教育实践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校验作用,形成了推动高质量教育公平、满足每一个人的教育需求、促进每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和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策略,稳步推进教育进步,满足国家现代化对高素质国民和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实践变革的理念、路径、策略、方法等,构成了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究教育的本质属性的过程,这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本体论基础。作为最悠久的社会存在,教育具有其他社会现象无法替代的内在价值,发挥着其他社会活动无法替代的职能。教育学的构建必须维护教育的独特性。但受体制的影响,加之技术理性的制约,基于教育本质属性的价值期待通常被视为是空洞和与实践无关的。其结果是,教育沦为达到外在目标的工具,教育认识以及教育实践方式被扭曲。要转变这种状况,就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不仅是改变教育实践方式的需要,也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需要。柏拉图曾指出:“教育在其最高的意义上而言就是哲学。”[3]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具有哲学性,都需要反映和表达内隐于其中的哲学,否则,它就可能沦为某种操作性的活动。这里所谓的“哲学”,绝不是外在于事物及其活动本身的说教,而是对事物本性的准确深刻地把握。在历史的基点上,教育是生活之必需。无论中外的古代社会,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都是与人的成长、与德性的完善,乃至于与家国天下相联系的。故而,此期的教育认识和教育思考与思想者个人的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相关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历史性,是其全部生活的组成部分。自学科化教育学在西方形成以后,这种情形就发生了变化。在没有很好地实现转化的条件下,强势学科的学科规范、方法成为教育学的学术规范和方法,教育学被学科化,这给教育学和教育实践带来了诸多的后遗症。多年以来,教育学深受强势学科及其范式和方法的影响,多种与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方式不一致的观点、认识和理论掺杂于其中。这影响和制约了对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变革的贴切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的学科迷失和断裂,弱化了教育认识的学科性。二是固守原子论的思想方法,隔绝了教育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三是它的文化属性的弱化,失去了对教育活动的文化情境的关注。四是它的人文关怀的缺失,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五是它的生成路径的偏差,忽视了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性及其内在理论价值。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症结是在强势的技术理性和固化的传统体制面前,教育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全面维护和充分彰显,对教育的人文本性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坚守。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推动使得教育的职能不断发生转变,教育的遮蔽被逐步剔除,为其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性逐步显露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教育实践变革的实践逻辑的形成,也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时代条件,使得我们有可能超越传统的学科化教育学、构建出能够充分揭示教育本质属性、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学。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互动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只有得到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有目的、能动的实践,而伟大的理论必然产生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形成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认识,这是我们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历史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植根中华文化,立足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同时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固然充满未知,但是它有坚定的理论自觉和价值关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下,主动寻求理论的指导和调控,同时不断主动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把握实践探索的逻辑,形成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及其表达方式,使得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探索成为能动的行为。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探索中的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的关键作用的论述,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推动教育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独到的功能和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对人的现实关注深深地融入对教育规律的分析和研究中。在社会发展中,人是最为能动的因素,只有人获得好的发展、各方面潜质得到好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最为坚实的推动力。而要充分发挥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我们就要将教育的认识回归到它的本性和原点上,弱化和剔除以功利化的目光看待人的成长的教育逻辑和学科化的教育学研究方向,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追踪并分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把对人的现实教育需要的关注作为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最基础的动因。二是积极探索在体制化的社会架构中摆脱教育功利化的现实可行路径。教育产生于生活之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与特定的社会体制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特定的机制与活动方式,成为维护和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力量。但是,它同时又是一个承载体制的要求和社会多样化期待的重要领域,有太多的外在性要求试图通过教育来实现。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话题。要解决这个悖论,我们既不能像卢梭那样坚持绝对的自然主义教育观,也不能无视个人的存在而把社会本位的观点绝对化,而是要把对人的身心素质的关注和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关注有机统一起来。为此,我们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积极探索将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策略和方法,强调身心素质的基础作用和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努力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中国悠久的教育历史及其在这个过程中对教育本性的深刻把握,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历史依据。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对象的活动,这也构成教育学的价值属性和理论内核。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在探索中国化的教育发展道路中形成的教育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将人的发展与家国天下联系在一起,在家国天下的视野中去审视人的价值及其发展,因此,古人将各种社会资源、文化资源都纳入教育活动中,使之成为教育的条件和资源。这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重要的历史依据和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丰富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路径和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已经建立了规模超大的教育体系的国度中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它既有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中,我们坚持人民中心的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为驱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把人民中心思想深深地落实在了教育发展的每个阶段和环节中。这样一种独特的教育现代化实践,丰富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路径和方式。

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前提。理论是现实的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步伐,我们持续地推进教育变革,用几十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了国民素质,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坚定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围绕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在社会发展中坚定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突出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战略地位,通过发展教育事业,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支持。三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战略突破点,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四是积极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些特征是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变革中凝结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蕴含着中国的教育智慧和努力,构成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前提。

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取向。“教育活动始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它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4]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有人把它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人民本位的教育观;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坚持教育领域的改革;坚持教育的对外开放;坚持教育的顶层设计;坚持教育的协力攻关与重点突破;坚持遵循教育的规律;坚持追求教育的质量等经验。[5]这些经验和认识是中国智慧的具体体现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搭建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并成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取向和内生动力。

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提供了生成逻辑。中国教育实践变革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的条件下展开的,有清晰的价值目标,形成了中国式的教育发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提供了生成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教育实践变革是在以人民中心思想指导下促进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它的基本路径在悠久历史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并联式地推进每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教育实践变革是伴随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不断发生教育实践变革的现代化,是实践驱动的现代化。从文化逻辑来看,中国教育实践变革是在自身几千年文化教育历史的基础上的文化延续,是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扬光大。因此,中国式教育变革的内在逻辑就是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引领下,立足中国本土教育实践,本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面对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心和关键点,持续地为教育本质属性的彰显创造条件。

二、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实践逻辑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工作。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一个国家要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必须基于自身的发展实践和历史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吸取和借鉴各个国家的先进经验,面对现实,主动变革,由此形成自己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关怀并做出最优选择,走出最优路径。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极佳的时代条件。

(一)以人为中心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学术品格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认识和把握教育的两条基本线索,也是讨论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基点。其中,教育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其更为基本的价值和功能,是教育实践必须恪守的根本性原则。但是,人又是在社会中成长并在社会中发挥其独特价值的,科学恰当地处理好教育与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实践课题。我们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驱力,以中国式教育智慧科学地把握教育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各个因素间的辩证关系,主动协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形成了中国教育实践变革的逻辑和路径,也由此构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核心价值和学术立场。

教育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随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教育需求、想法、期待。这一方面表明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短板,另一方面则是反映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期待。这两个方面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构成教育实践变革的社会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人民群众对自身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丰富,从“要上学”到“上好学”,不断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驱动我国教育不断向新的领域迈进,我们逐步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同时也是体系、内容和结构最复杂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普及化、大众化、公平性、均衡化、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终身化等现代特征。回顾和总结这条发展道路,其中蕴含着两个极为重要的能动因素,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在推动教育发展中及时倾听、凝练各种不同教育需求、教育认识,并把它们聚焦和统摄于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需要上,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动力。这样的思想方法与路径,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逻辑,体现了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学的学术品格。

(二)教育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内在逻辑

教育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性力量。在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学记》中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主张通过教育实现“化民成俗”的社会目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形成了文教治国的理念,教育在治国安邦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我们以自己的实践深刻地诠释了文化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和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很高的时代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教育不断发生适应性变革,其形态、内容、体系乃至组织架构逐步趋于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协调,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逻辑。

“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适应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变革的常态机制,是生成和构建教育理论的物质基础。”[6]社会变革和需求的变化是推动教育变革的物质力量。从变革的驱动力来讲,教育变革有两种形态,即外源型和内需型。所谓外源型,指的是教育在某种外在因素或者力量的驱动下发生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外源性因素固然也能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但由于是外在力量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它都可能与教育活动的本性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果它不能被很好地内化,就可能使由其导致的变化与教育发展的实际和社会需要不相契合;而且即便发生变化,其可持续性也难以确保。而所谓内需型,指的是教育变革源发于教育活动的内在需要。这种需要生成于教育发挥其社会和育人职能的过程中,如果它能够得到与自身实践相吻合的组织和凝聚,就会转变为具有可持续效应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以科学技术作为进步发展的驱动力,以教育为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动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时代强有力的内需。在这样一种内生需求的驱动下,我们本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的价值目标,主动迎接时代的挑战,积极面对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这条轨迹生成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坚定地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其方向和内容,有其内在的价值和逻辑。

(三)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方向

所谓高质量的教育,从形态上说,是教育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和科学先进的育人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通过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完善教育体制机制、丰富教育的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方向,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完善和提升。从目标上说,高质量发展基于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发展理念,力求克服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建设,这是我国教育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蓝图。从路径上说,高质量发展是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都能够极大地丰富化,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因材施教的崇高教育理想的实现,很好地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的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他所需要的适合的教育。从育人方式上说,在追求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高质量的教育就是能够主动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传统育人方式和教育的形态等不断发生时代性变革,拓展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保障的教育。

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反映出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强国的迫切需求。教育是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性力量,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摸索和理论与实践创新形成的深刻认识,也是中国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两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完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它包括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更加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等。二是要转变育人方式,能够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培养人,包括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方式、育人路径等的根本转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逐步建立了从学龄前教育到成人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这一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的现代化。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这个体系越来越完备,功能越来越强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这个体系,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建设者和和接班人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同时,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育人理念和方式提出了很多新挑战,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改变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构建更加完善、中国式的育人体系,实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战略目标。

(四)驱动教育创新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内在动力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以后,人们对于它的讨论不绝于耳,对它的认识也从技术的层面逐渐扩散到机制、体制乃至社会组织、政策等众多社会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观点纷呈,因此,有人把它定义为是“一个囊括大量实践词汇的超级门类,它将原本独立的活动和研究整合起来,重新绘制了一个能够被社会采纳的知识世界”。[7]姑且抛开各种争论,一般而言,所谓创新,就是在已有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在事物的活动过程与运行方式上增加新的变量,以改变其活动方式和运行模式,使之得以产生新的价值、发挥新的功能的活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驱动成为当代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在社会变革中受到了广泛重视。教育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活动,从其本源上讲,教育产生于生活之必需,在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8]但是工业化以来,受技术理性的影响,教育成为体制化、模式化的活动,教育本有的沟通交往本性被遮蔽,其活动方式被固化。有人指出:“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重复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每一代。”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教育体系倾向于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9]为了能够使教育更好地发挥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功能,我们就要通过教育创新剔除教育活动中的各种遮蔽,转变教育活动方式,激活教育的活力,推动教育回归原点,以更好地彰显教育的沟通交流本性。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构建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它们展开研究,既是问题解决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实践。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要以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为实践逻辑,以问题为导向,追踪并分析人民群众在向往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生成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超越学科化教育学的束缚,使教育学回归实践性学科的本性。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恪守学科建设的人本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旨向的社会活动,关注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学术品格。人民中心思想为中国教育实践变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彰显教育的学术品格、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职能提供了价值观照,也成为生成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价值指引。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摒弃学科化教育学将人工具化、把教育原子化的思想方法,将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作为教育学的学科着眼点,科学地把握和准确地阐释人性、揭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藉此构建以育人为导向、“五育”融合的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尤其是要清晰而深刻地揭示和把握教育的本质,推动教育回归原点,这样才能充分彰显教育学的学术性和科学性。

(二)以提升教育学的学术品格为学科追求,彰显教育学知识的独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更高品质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往,在工业化背景下,受技术理性的影响和制约,教育沦为工具性、操作化的活动,失去了它本有的学术品格,成为体制化社会谋生的工具和手段。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向往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精神生活的需要就成为需要的主要内容,高质量的教育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方向,围绕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要恪守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学科目标,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深入研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国革命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先进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与方式,使之成为在提升国民的道德品质、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学科。

(三)以密切教育与社会关系为内容,超越学科化教育

人是在社会中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活动要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内在价值就必须与社会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学科的立场看,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文化资源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如果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我们就需要通过教育的专业化努力,在其与社会之间搭建丰富的沟通与互动的网络,以此实现文化资源到教育的转化。教育就是把社会生活中一切能够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资源通过沟通交流整合起来的社会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的这个功能,是教育本质属性得以彰显的需要。当前,跨界融合为密切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创造了条件,这是我们深化对教育与社会协同关系认识的契机,需要我们能够顺势应时地理清思想、转变观念。为此,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要超越以往学科化教育学的桎梏,积极探究在中国具体国情的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与社会之间联系的途径与方式,推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密切化,进而得以全面准确地解读中国教育实践。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推动教育学的时代转型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推动中国教育实践变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生命力的教育学来自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只有推进实践不断发生变革,才能够生成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论。但是,形成新的理论并不是目的,任何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推进实践、变革实践,才能成为有价值的理论,这也是理论的价值和目的所在。教育是实践性社会活动,检验教育学理论科学与否的最终依据必然在教育实践之中。对此,杜威曾指出:“教育实践不能忽略,教育科学的最终的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10]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反思总结学科化教育学的演进历程,深入反思教育学学科化的历史原因和学科自身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积极推进教育实践变革;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悉心提炼教育实践变革中生成的新愿望、新需要、新认识,能够以学术的方式使它们实现超越,进而得以准确地转化为学术话语。同时,我们还要将在教育实践变革中所形成的教育认识还原到教育实践中去,在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生成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理论和话语方式。此外,我们在以人民中心思想的指导下,能够对教育实践变革的路径、策略、方法和内容进行认真的反思,进而逐渐凝练、总结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使它们成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学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方法。

猜你喜欢
教育学中国式变革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变革开始了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中国式失败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