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越
(作者单位: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在大数据时代,财会数据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企业管理者通过在系统中组合运用参数、模型和算法完成多维、海量数据分析,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能够辅助经营者制定科学的发展决策。不同于一般企业,农业企业会计工作相对复杂,在数据信息处理上容易受到自然再生产因素影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农业企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高效开展财会数据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可以精准把握市场信息,辅助企业做好成本计量和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部分农业企业经营者未能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仅停留在从手工记账向计算机录入信息转变的层面,在引进财会系统设备和软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未能形成统一标准,导致企业配备的设备缺乏通用性,无法精准、快速地传递各项财会数据,给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1]。其次,许多农业企业管理者思想相对落后,未能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依然将财会工作重心放在运营数据分析和利润计算上,造成内部财务会计迟迟未能转型,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化管理优势。最后,部分农业企业财会人员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财会工作转型发展进程。
农业会计主要为农业企业服务,负责开展成本核算、存货计价等多项工作。伴随着农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企业规模持续扩大,会计核算开始涉及农、林、渔、牧等多个行业,内容广泛且复杂,给会计数据分析带来了较大困难。一方面,农业企业会计在财务数据分析方面需结合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计算各种费用成本,对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实施考核,在业务处理存在较大判断偏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会计失真问题[2]。例如,在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的情况下,会计人员通过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在成本结转时将面临账面价值与市值不符等问题,造成财务报表数据准确性不高。另一方面,从大数据视角展开分析,可知农业企业采取会计信息化手段尽管能够获取更多的农业生产数据,但在数据量急速增长、数据类型和来源多样的情况下,农业企业想要实现数据精准、高效分析,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效率不高,无法及时掌握企业各项数据变化情况,无法做到适时调整业务策略,最终将导致企业错失商机。
企业各项会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人员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但实际上,部分农业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及时更新相关管理制度,造成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频繁出现违规操作行为,难以真正将财会工作和信息技术融合。首先,部分农业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改革过程中未建立内控制度,造成会计信息化管理岗位职权模糊,难以获得业务等部门的配合,给信息采集带来困难。其次,因缺少制度指导,农业会计人员在运用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时,并未做好数据归集和存储工作,从而引发资源浪费问题。最后,部分农业企业在会计数据处理方面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导致数据采集不及时,或在录入、传输等环节出现错误,造成分析得到的会计信息缺乏时效性、准确性,无法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技术快速发展,农业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面临信息安全问题。第一,相较于纸质凭证,网络上的财会信息更容易被窜改和盗取,这为不法分子窃取农业企业的信息创造了便利。而会计信息是企业重要的数据资产,在使用各种软硬件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可能遭受多种网络攻击,一旦信息被窃取或窜改,将威胁到企业财务安全。第二,国内财会领域系统软件发展时间稍晚,本身存在许多缺陷,造成系统防线容易被黑客攻破,引发数据丢失等问题。第三,随着企业财会数据量持续增长,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在数据传输期间,可能受到病毒侵害,造成会计信息安全性下降。第四,企业的会计信息在云端存储过程中可能被非法人员窃取,导致企业商业机密被公开,引发企业经济损失。
现阶段,农业会计人员信息素养普遍偏低。首先,多数会计人员缺乏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等系统操作技能,在系统软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难以有效排除故障,造成会计工作效率下降。其次,农业企业在引进新设备和软件的过程中,大多未能对财会部门人员展开系统培训,导致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停留在表面,难以有效借助系统开展管理工作。最后,农业从业人员大多素质水平不高,即便是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也普遍缺乏信息素养,难以为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分析原因可知,国内会计入职门槛不高,许多会计人员也将自身职能定位为做账,缺少较高的职业追求,不愿意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单纯地将会计信息化理解成会计电算化,仅能利用计算机和电算化软件开展成本核算工作,难以实现会计数据信息的全面采集、分析和整理等操作,导致会计信息化管理成效不高。
在数字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计部门不仅需要发挥管理经济收支的作用,更需要为企业战略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从大数据视角出发,农业企业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形成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的思维,有效提高企业生产力。首先,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行业从业者的教育培训,使农业企业全员从上至下转变管理理念,确保领导者、管理者认识到数据资源的重要性,将会计信息化管理当成加强数据资源利用的前提,基于数据驱动思维推动会计工作创新发展。其次,企业经营决策者应将会计信息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农业会计通过分析农业大数据了解行业状况和市场需求,根据外部竞争对手定价信息完成市场研判,找准发展方向,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3]。再次,企业管理者应牢固树立会计信息化管理思想,确保有效挖掘企业数据资源,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依靠农业大数据获得更强的生产能力。最后,面向全体人员,通过将信息化理念融入企业愿景、价值观等方式提高人员思想认识,借助画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数据思维,同时,在内部组织召开动员会、数据思维竞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全员践行数据管理思想。
考虑到农业企业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较多,应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不同的会计工作模型,实现财会数据自动整理和分析,简化作业流程,增强会计数据的时效性。第一,农业企业应尽快实现业财融合、财税融合,结合业务内容和特点明确算法逻辑,完成系统业务模型建设和数据分析流程设计,从而利用智能化系统开展基础性会计工作,在高效开展记账、报表制作等工作的同时,实现农业信息数据科学预测,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生产运营决策提供支持。第二,农业企业应面向财会人员开发专门的信息化模块,使企业财会系统集农业运营决策、市场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对接企业业务管理系统和各种应用性软件采集和分析数据,为企业打造稳定的生产链提供支持[4]。第三,农业企业应结合企业资产生物特性开发专门的成本数据分析系统,在企业的资产拥有较长生长周期的情况下,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分析方法准确评估产品市价,确保科学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第四,农业企业可设置成本分析模型,使系统在导入资产信息后进行自动分析,通过检测各项成本数据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财会人员通过系统查看各项数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业市场信息的预测与分析,并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
在会计信息化管理方面,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农业企业需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人员规范化作业。结合这一目标,农业企业首先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引入新系统的过程中确认系统操作程序,制定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并建立操作权限等级制度,确保会计人员仅能在权限范围内操作系统,将每一步操作都记录在系统日志中。一旦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会计数据泄漏,企业应追究人员的责任,确保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账务处理、成本核算等各项工作。其次,农业企业在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时,应推行数据输入和审核岗位相分离制度,在各个数据传输节点设置访问权限,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系统各项数据,保障数据安全,防止出现财务造假、舞弊等事件。对于会计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应赋予其掌握公司核心经济数据的权限。对于会计业务管理人员,企业则可赋予其操作往来业务数据及业务数据产生的财务数据的权限。再次,农业企业应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查看会计信息化执行情况。管理者一旦发现人员不规范行为,就要立即纠正,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督促人员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规定。最后,管理者应定期对会计系统实施审查,判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并通过溯源管理杜绝同类事件反复发生。
为保证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农业企业需创建安全的作业环境。首先,在财会数据管理上,农业企业需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数据资源安全,熟练运用防火墙、漏洞扫描等技术消除财会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到定期升级系统病毒库,为系统建立可靠的风险防控体系。其次,针对可公开的凭证等重要数据,为防止数据丢失,可采用分布式账本保存,依托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性,保证数据无法被窜改,并运用密钥技术防止数据遭到不法分子窃取[5];针对保密性要求较高的财会数据,为防止人员刻意泄露,应采取一人一机的安全管理措施,并配置有效的安全设备,提升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再次,农业企业应聘用更多的大数据人才从事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加强对农业会计信息的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数据风险。针对不同的数据风险,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现风险后及时启动预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企业承受经济损失。最后,在通过云端存储财会数据的情况下,农业企业应做好运营商选择,确保运营商拥有经营资质,且具备风险处置能力,在数据加密和安全防护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全方位采取数据安全管理措施,打造良好的农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生态,能够消除会计数据处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帮助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对接,获取广泛的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为企业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保障。
现代农业会计人才不仅应掌握会计专业、农业学科等知识,还应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可以顺利开展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农业企业应认识到农业会计工作难度较高,需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财会人才。第一,企业应适当增加会计岗位福利,通过为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共同探究农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改革路径。第二,在员工日常教育工作中,可聘请行业精英、专家等开展讲座,使会计人员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掌握多种生物资产成本核算方法,学会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完成数据分析操作,整合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第三,考虑到农业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企业应加强学习型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人员主动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形成较强的责任心,确保财会人员自觉开展系统软件维护等工作,积累丰富的会计信息化管理经验,能够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精准的财务数据,助力农业企业健康发展。第四,在人员培训上,农业企业应联合高校开展会计人员再教育工作,确保农业会计具备大数据精准分析、数据资源利用等关键能力,并组织人员完成对区块链、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完成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第五,对于企业重点培养的人才,应定期安排其外出交流学习,参加行业交流会议,与从业人员分享会计信息化管理经验,为企业引进新理念和新技术,推动农业会计工作创新发展。第六,为保证人才培养效果,需实施定期考评,将结果与人员绩效挂钩,有效调动人员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在会计信息化管理方面,农业企业应认识到会计数据资源分析和利用的重要性,与时俱进革新会计思想,推动农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企业采取智能化会计管理模式简化会计工作流程,可以提高财会数据处理效率,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会计信息化管理行为,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此外,农业企业通过加强财会系统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通过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为实现农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可以促进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