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飞
(作者单位:金鹃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型企业无疑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灵活、创新,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随着业务的扩展和竞争的加剧,一个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成为中小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资源限制、知识匮乏等,许多中小型企业在内控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不仅对企业的日常运营产生了障碍,更容易导致出现重大的经营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了解中小型企业内控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然后才能提出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中小型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控不仅是一个财务术语,还是关系到企业各个方面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的核心要素。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资源和人员相对有限,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尤为关键。通过实施有效的内控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自身业务流程,确保各项任务在有序、高效的环境中得以执行。一方面,内控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精简和优化业务流程。这意味着,企业在开展各种业务活动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通过对流程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企业可以确保自身业务流程既简单又高效。另一方面,内控有助于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决策质量。决策经常基于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准确了解。有效的内控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使管理者作出基于准确数据的明智决策。此外,内控还可以为决策提供明确、一致的标准,减少决策中的偏差和错误。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经营风险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这些风险源于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行动、技术的变革或内部的人为因素。有效的内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确保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稳健发展。对于内部欺诈,中小型企业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不容易发现内部人员的欺诈行为。此时,一个健全的内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控制点,如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对员工的背景调查和对供应商的评估,防范欺诈行为[1]。此外,内控管理还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建立积极的风险管理文化。这意味着,企业不仅可以应对当前的风险,还能够预测并有效应对未来的风险。
在商业世界中,信誉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消费者、供应商和投资者来说,拥有良好内控管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任。当企业能够通过内控系统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质量,及时、准确地履行其财务承诺,就能够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此外,内控管理还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企业有能力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其就具备了持续的竞争力。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在当前市场中的优势,还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和变革有着充分的准备。
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独特的经营环境和资源约束,内控制度设计不完善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很多时候,这些企业会拷贝大型企业的内控模式,但这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实际运营环境。首先,中小型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与大型企业存在很大差异,单纯地模仿大型企业的内控制度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例如,过于复杂的审批流程会拖慢中小型企业的决策速度。其次,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中小型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会忽视一些关键风险点。这意味着即使制度在纸面上看起来很完善,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大量的风险漏洞。最后,中小型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人力和技术支持来持续完善和更新其内控制度。随着业务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演变,过时的内控制度会导致风险暴露,而企业却无法及时作出调整。
人员是执行内控制度的关键,但许多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为内控人员缺乏和相关培训不足,这两个问题往往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由于资金和资源有限,中小型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专业的内控人员。许多有经验的内控专家往往倾向于加入大型企业或咨询公司,这使得中小型企业在招聘时面临巨大的挑战。即使成功招聘到一些内控人员,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和成长机会,他们的职业发展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效果[2]。另一方面,对内控的培训不足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中小型企业认为内控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忽视了其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长远意义。缺乏系统的培训,使得即使企业有内控制度,员工也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执行,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内部监督是确保企业运营顺畅的重要环节。但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经常表现为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首先,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许多职能和决策权都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导致监督与被监督的界限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监督很容易受到权力中心的影响,失去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其次,中小型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团队。这意味着即使存在风险和问题,企业也难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内部监督知识和技能,中小型企业在进行自我评估和整改时会遇到困难,甚至采取不恰当的措施。最后,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文化会对监督机制产生不利影响。在重视团队合作和和谐关系的文化背景下,员工会对问题和风险选择沉默,以避免与同事产生冲突。
内控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观念问题。然而,许多中小型企业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这无疑制约了其长远发展。首先,中小型企业的决策者往往对内控有误解。他们会认为,内控是大企业才需要的,或者是一个纯粹的财务问题。这种观念导致内控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被边缘化,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其次,对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短期利润和现金流的压力导致他们在决策时更加偏向于追求短期回报,而忽略了内控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短视的决策方式不仅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还会使其失去更多的机会。最后,中小型企业的股东结构和管理模式也会影响其对内控的态度。在家族企业或由创始人控制的企业中,决策往往受到个人情感和观念的影响,导致内控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
随着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业务的扩展,健全和完善的内控体系结构变得尤为重要。重构和完善内控体系结构是确保企业运营稳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石。
第一,中小型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内控体系进行全面诊断和评估。这一评估不仅应关注体系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还应关注其是否适应企业当前业务规模和发展策略。有时,在企业初创期非常有效的内控结构在企业规模扩大后却会显得不再合适。
第二,中小型企业应当确保内控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与其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确保内控既不成为业务的阻碍,又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采购流程中的授权环节应与采购部门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避免形成“纸上谈兵”的控制流程。
第三,中小型企业还应当引入更多的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当前,许多先进的内控管理软件和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控制流程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人为出错的风险[3]。此外,这些工具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的数据和报告,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和内控效果。
第四,重构和完善内控体系结构还意味着要持续关注内控的更新和改进。随着法规、市场和技术的不断变化,内控体系也应进行适时的调整。中小型企业应当建立内控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内控始终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第五,在完善内控体系结构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反馈和意见。毕竟,员工是内控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对内控流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有着直观的了解。通过收集和分析员工的反馈,企业不仅可以更好地优化内控,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在中小型企业中,内控的实施往往面临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的双重挑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增设专门的内控部门并定期对其成员进行培训,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和维护内控体系。增设内控部门是为了集中资源,更专业、系统地进行内控管理和监督。随着企业的扩张和业务的复杂化,零散的、部门化的内控会导致效率低下。独立的内控部门应成为公司内控的核心,集中管理内控制度、流程以及相关风险。该部门可以为其他部门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整个公司的内控工作协同、高效进行。当然,仅仅增设部门并不能完全保证内控的有效性,部门的质量和能力才是关键。因此,为部门成员提供定期培训至关重要。培训不仅仅是提供内控的基础知识,更是为他们提供最新的法规、技术和方法,确保他们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4]。此外,培训还可以增强部门成员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变化。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内控部门不需要太多人员,但必须确保每一位成员都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在招聘和选拔内控工作人员时要非常谨慎。对于关键岗位,企业甚至可以考虑从外部引入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加速内控部门的建设和发展。除了定期的外部培训,内控部门还应该建立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机制,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在线论坛等方式实现。这种内部交流不仅可以加强部门成员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内控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验和资源的限制,中小型企业会忽略内部审核与监督的重要性。然而,健全的内部审核与监督机制对于确保企业运营正常和风险最小化至关重要。
第一,中小型企业要想加强内部审核与监督,需要编制明确的审核策略和计划。这需要企业管理层对公司的风险和关键业务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根据这些风险和流程,确定审核的重点和频率。例如,对于高风险的业务领域,需要每季度进行一次审核,而对于低风险的领域,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即可。
第二,需要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和工具。现在有很多专门为中小型企业设计的内部审核软件和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异常和问题。
第三,中小型企业还可以考虑引入外部第三方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独立审核。这种外部视角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评估。当然,仅仅进行审核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根据审核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修改流程或者重新分配资源等。
第四,为了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中小型企业还需要建立跟踪和反馈机制,这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会议、内部的调查问卷或者员工建议箱等方式实现。
在中小型企业中,企业文化和员工的内控意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和稳定发展。强有力的内控文化不仅能够防范内部风险、减少经营失误,还能够为企业创造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首先,为了增强全员的内控意识,中小型企业需要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内控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这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内控培训和研讨会来实现。这些培训不应局限于理论,而是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帮助员工从实践中了解到内控的重要性。其次,中小型企业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创新的方法,如在线内控游戏、互动式问答环节等,激发员工的参与兴趣。同时,企业可以设立内控榜样或者内控明星评选机制,奖励那些在内控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鼓励他们在团队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5]。为了培养这样的企业文化,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需要起到模范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带头遵守内控规定,还需要公开支持内控的实施,为员工创造敢于提出问题和建议的环境。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内控月、内控文化节等,进一步提升员工对内控文化的认识和接受度。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员工的内控知识,还可以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不可忽视的是,内控文化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耐心,企业只要坚持不懈,持续努力,必定可以培养出健康、稳健的内控文化,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型企业的内控管理关乎其稳定和持续成长,在面对多样化的挑战时,重视内控、加强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只有当每位员工都深刻理解并践行内控,企业才能在风险中求稳,在变革中求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