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香
(杭州光华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新湾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1228)
我国内部控制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理论文献日趋丰富,且大部分内容都引用于国际,其面向公路施工企业的研究却并不多。本文从这一板块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加以分析,希望能进一步形成与企业深度结合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增强其对实务操作的指导作用,同时从公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内容出发,能够切实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提高其内部控制管理质量,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内部控制起初是领导层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经过不断更新优化,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一种全员参与,旨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方式,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出具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明确列明了内部控制五要素,即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标志着内部控制这一理念开始向体制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尽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诸多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管理成就,但仍不可否认的是内部控制也存在诸多局限,如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或在实施中与企业战略目标背离等,无法完全消除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只能注重不同的搭配与调和[1]。
要想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如实发挥作用,就必须明确内部控制的运行程序与发展规律,具体如下。
一是制定内部控制目标,从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出发,区分好关键资源与一般资源,进而确定控制标准,找到能够满足多方要求的均衡点,并将此作为企业这一阶段发展建设上的关键目标。
二是衡量内控结果,即通过对比内控目标与实际内控结果间的差异,总结原因,向上汇报,将此作为下一阶段内控调整的依据,不断驱使实际内控向理想内控靠近。
三是采取补救措施,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若发现其与目标内控出现偏差,必须进行调整,或调整企业目标,或调整内控内容,但不管如何调整都要考虑成本效益,只有当成本小于效益才值得调整,否则不予调整。
四是分析评价,即是对内部控制效果的检查与总结,发现整个管理流程上的强弱,吸取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公路施工企业的内控环境是内部控制成功实施的基础,但目前多数公路施工企业的内控环境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对内部控制价值的认知,尤其是管理层人员。在公路施工企业业务活动中并未深度贯彻内部控制理念,管理层未发挥引导作用,且内部控制也并未践行全员参与原则,降低了内部控制的实用价值。
第二,企业现有治理结构待优化。公路施工企业的治理结构由来已久,且各层级上管理职责与内容约定俗成,缺乏健全的内控机构与管理机制,且领导层权限过大,即便有相应的治理结构也形同虚设,形式化现象严重。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待优化。公路施工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应用的情况下,但目前企业内部单一型人才较多,复合型人才队伍待补充。此外,公路施工企业的任务量逐年递增,再加上其专业性较强,培养一个人才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人才队伍扩充慢,很难为内部控制提供丰裕的人才支持。
诸多公路施工企业的风险概念都较为缺失,这也是导致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完全落实的又一因素,尤其体现在工程项目上,因为其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若没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流通率降低等负面问题,其风险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风险管理流程不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并未针对风险内容形成独立通畅的管理流程,而是根据工程项目进展和关键环节,将风险管理添加进去,依靠相关人员兼任管理且没有形成固定的章程和组织架构,导致风险发生时无章可循,难以及时针对风险内容形成应急预案,增加了企业的损失。
第二,风险评估不全面。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本就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多面向企业的主要工程内容,像其他板块,如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并未体现过多的风险管理内容,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
内部控制活动是整个内部管理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管控难度最大的环节,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路施工企业根据《内部控制基本指引》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内控体系,但在控制活动落实上,公路施工企业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待优化。尽管公路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看似完善,但是企业目前并未形成独立的内控制度专项管理部门,现有内控制度虽综合了各职能部门的需求,但出于利己心理考虑,仍存在较明显的狭隘性,致使内控制度与其他制度间难以兼容,对实际活动的指导性也就自然不足。
其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较差。除了形成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外,还要求企业有强大的执行力,将其当成一项贯穿企业始终的系统活动,但由于内控理念在企业内部下沉的不到位,并未深度渗透到企业的全部门,而是少数几个部门参与执行,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上,不相容职位没有做到完全分离,并未按照内控制度要求严格执行,最终导致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够保证内部信息的高度对称,避免因为信息的差异性而出具错误的决策,但公路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通畅度还有待提升。
首先,纵向上下级沟通不力。因为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企业本部与项目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或会造成监管不力,日常只能通过文件、电话等形式传达作业内容,上级无法实时掌握下级工作情况,信息滞后明显,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其次,横向职能部门沟通不力。公路施工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其施工的专业性要求等也逐渐提高,同样其内部的管理活动也愈发复杂化,这就从源头上产生了诸多信息、数据,且企业没有及时进行梳理和归纳,导致数据分散明显,资源共享性差,直接降低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度[2]。
内部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周期的总结分析,就公路施工企业来说,内部监督是对其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审查,协助企业有效纠正错误内容,但目前企业内部监督职能弱化明显。
一方面,企业缺乏独立专业的审计部门和团队,内部审计监督在企业上的地位较低,且多由财务人员兼任,其缺少独立审计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对工程项目业务的陌生,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如实推动,自然无法完全发现内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工作不彻底,监督未延展到事前、事中。现阶段,公路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多集中在事后总结阶段,即便对事前和事中进行了筹划,但也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公路施工企业要想通过内部控制提高与市场的契合度,首先就要保证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氛围,强化逻辑思维。
第一,增强企业全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尤其是领导层,更要做好对内控的引导工作,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重要性,予以充分支持,进而将这种思想贯彻给每个员工,具体可通过专家咨询、行业交流、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公路施工企业的内控文化氛围。
第二,完善公路施工企业的治理结构,强调董事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公路施工企业需对内外实际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后,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内容要求,科学调整组织结构,保证各组织与结构间的动态牵制作用。同时,强调企业岗位、职责间的精细化、标准化分工,避免权力重叠或轮空,并面向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形成相应的审批管理流程,保证及时审批[3]。
第三,结合内部控制内容要求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企业必须让员工看到内部控制实施后对其自身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其必须对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整改,通过差异化的激励激发人员参与内部控制管理的积极性,保证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一方面,针对内部现有的工作人员,需根据其工作内容和岗位需求等设计针对性的考核细则与薪酬分配比例,保证绩效规划公平公正,通过物质激励以及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人员多重需求。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可通过激励的等级明确岗位人才需求标准与类型,从人才引进源头上加大筛选力度,同时也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难度,提高企业的人才质量。
从某种角度来看,公路施工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垄断性质,但这并不能帮助企业消除风险,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这里根据基于COSO内控组织框架提出了如下几项风险管理优化措施。
首先,明确公路施工企业的风险偏好。公路施工企业可通过对内部经营规律的分析和行业环境等,确定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并进行人员调整,配备一定的风险防范力量,同时必须注意风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对风险偏好的分析也必须是动态化的。
其次,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公路施工企业要想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度,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构建风险数据库,详细收纳企业已经发生的或科学预测的风险类型,并对其不断检查、修改或增减,保证能够充分识别企业各方面风险。
再次,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在构建了风险数据库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识别后,就必须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攻击力度进行排序,一般情况下,企业多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从数据变化、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审查,进而对风险的危险程度进行排序,并非根据风险偏好进行排序,而是根据风险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便于企业有条理地应对、筹划,避免因小失大[4]。
最后,做好风险应对工作,确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做好风险事前工作之后,必须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充分考虑风险是否可被利用、是否可回避、是否可分担,并综合企业各方力量,秉持成本效益原则,在所形成的风险预案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执行。
结合公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上的长短板表现,笔者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并持续修订。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就内部情况制定约束性强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根据企业发展动态进行持续更新,联合内部审计部门等对企业内控活动定期评估,并对制度细则中存在的不合理或不适用内容进行修订,保证其始终具备较高的指导性或约束性。
第二,加大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执行力度。除了健全的准则体制约束外,还要强调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公路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和内部经营需求等配备合适的人员,避免人浮于事,并积极应用预算管理,以此约束人员行为,提高企业整体的统筹规划能力和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恶意流失,保证内部控制活动如实顺利开展。
公路施工企业的信息沟通能够保证企业横向、纵向的信息对称性,避免因信息差异造成决策失误。在信息化环境下,以大智移云物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渗透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于公路施工企业而言同样如此,其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强调电子信息沟通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线上电子信息沟通能够极大地减轻人为操作,保证内部控制的连通性,直接提高了信息置换效率,帮助企业形成范围广、时效佳的沟通机制,在电子信息沟通系统应用上,企业必须详细明确各人员的具体查询等权限,避免职权滥用[5]。
内部监督管理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对内部控制效果的监督审查,能够协助企业发现其中问题并加以改进,实现内部控制良性循环,而要想真正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就必须做到如下内容。
第一,保证内部监督的独立性、客观性。一般情况下,内部监督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避免与财务人员杂糅,同时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利不被上级管理层干涉,能够出具客观监督结果,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第二,保证内部监督的专业性。内部审计监督是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能力直接决定了审计效果,因此企业需做好审计人员能力培养工作,督促其积极学习内部管理、法律以及工程项目等方面知识,丰富知识结构,从单一思维中跳脱出来,从多元角度对企业进行审查。
综上,公路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企业持续建设、长期发展。本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结合公路施工企业自身性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如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氛围、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内部控制活动顺利执行、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加大内审监督力度等,希望能够对提升公路施工企业整体管理质量有所裨益。但鉴于笔者水平有限且内部控制边界较广,本文提出的部分内容较为滞后,未来会持续加强对该方面的学习,力求提出更具实践价值的优化建议,帮助公路施工企业更好地应用内部控制,提高其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最终战略目标,但就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来看,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