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群,陈尔英,张培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麻醉科;2.手术室;3.护理部,广西钦州 535000
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的治疗中[1-2]。该手术对患者体位具有一定要求,患者需采取膀胱截石位,将腹部和会阴部2个术野区完全暴露,建立术野无菌区域[3-4]。手术洞巾是专门用来覆盖在手术患者身上,铺盖在手术切口四周皮肤的手术单,可隔绝无菌区与有菌区,营造无菌手术区域。传统腹部手术采用单孔巾进行铺巾,单孔巾难以满足2个手术切口的需要,且铺巾时间长、步骤繁多,降低手术效率,还会增加切口感染风险,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对传统单孔巾进行改良,自制人字形双孔巾,设计上下贯通的腹部切口孔以及会阴切口孔。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自制人字形双孔巾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36~84岁,平均(60.53±5.29)岁;手术类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1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4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6~83岁,平均(59.59±5.24)岁;手术类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3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9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K202018)。
纳入标准:行截石位腹腔镜下直肠、结肠、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凝血功能正常;年龄≥18岁。排除标准:既往有腹腔镜手术史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后采取膀胱截石位,先对腹部术野部位进行消毒,再消毒会阴部,从手术区向外围扩大消毒面积,消毒结束后,对消毒范围之外的裸露部位均加盖无菌巾。
1.2.1对照组 使用单孔巾进行手术:消毒结束后,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配合完成,将单孔巾洞口放置于患者腹部切口,依次覆盖患者上腹部、头部、下腹部以及一侧下肢,腿段中央折叠在耻骨联合暴露会阴部切口,其余遮盖腹部、腿部,两边遮盖患者身体两侧并下垂于手术床,医生站于患者两腿间后,再将1块单孔巾洞口放置于会阴切口,覆盖患者下腹部、会阴部以及另一侧下肢,两腿脚部各铺1块切开巾遮盖暴露的部位。
1.2.2观察组 使用自制人字形双孔巾铺巾进行手术。(1)双孔巾铺巾的制作。包括人字形巾、腹部大孔、会阴部小刮孔3部分,人字形双孔巾的取材及制作如下:选用一块320 cm×200 cm长方形医用手术巾单,距切口上缘105 cm处对应患者腹部切口的位置开一椭圆孔,正中开45 cm×10 cm的长方形孔,孔上方25 cm处缝制红色三角,以便区分上下端,开口四周100 cm×100 cm为双层,其余为单层,距下缘开口35 cm正中处(T字形)纵形剪开,向左和向右横剪30 cm,在剪开处加一长100 cm、宽80 cm的医用手术巾,距上缘30 cm,正中开20 cm×12 cm的双层长方形小孔,见图1。(2)临床应用。手术区域皮肤常规消毒后,在患者腹部切口处,依照铺巾法铺置2块小桌单、2块消毒巾、2块头脚单,在臀下放置1块小桌单,双下肢分别套1个腿套,并在腿上分别铺置1块小桌单,之后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配合完成,将自制人字形双孔巾递给手术医生,第一大孔口对准腹部手术切口,铺开头胸段,向上遮盖头面部,两边遮盖患者上肢;之后两人各自一手提住T字形开巾向下铺盖腹部及左右腿部,遮盖患者身体两侧并各自下垂于左右腿部两侧;然后一人提住第二小孔对准会阴部手术切口铺巾。
图1 自制人字形双孔巾结构示意图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包括平均手术铺巾时间、平均手术操作时间。(2)统计两组术中切口污染率、材料及人工成本。(3)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比较。随机选取本院手术室医务人员40名,按照参与不同分组患者的手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1名,女9名;年龄26~39岁,平均(32.56±1.54)岁;工作年限3~15年,平均(9.67±1.02)年;大专12名,本科及以上8名。观察组中男13名,女7名;年龄26~39岁,平均(32.59±1. 57) 岁;工作年限3~15年,平均(9. 69±1.04)年;大专8名,本科及以上12名。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从孔巾的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以及经济性4个方面调查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向医护人员讲解调查的目的,并指导其现场填写,各项均包含5个条目,该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9,重测效度为0.864,采用1~5分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满意,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医护人员对孔巾的应用效果越满意。
2.1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铺巾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材料及人工成本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2.2两组术中切口污染率比较 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污染;对照组有6例发生切口污染,污染率为10%。两组切口污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6,P=0.012)。
2.3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比较 调查问卷发放40份,现场收回40份,回收有效率100%。 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中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经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术方式、入路方式的改变,手术体位也随之改变,部分微创手术常需进行腹部、会阴部联合操作[5-6]。术中需采用手术洞巾铺设无菌区域,以避免或减少术中污染,同时也保护医务人员,使医务人员在无菌环境下高效率去完成手术[7-8]。
传统腹部手术采用单孔巾进行铺巾,既浪费布料,又不便于手术,还会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和材料成本,临床应用效果不够理想[9-10]。如何设计出更加适用于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的手术洞巾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铺巾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材料及人工成本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污染,对照组发生6例切口污染,切口污染率为10%(6/60),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中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经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自制人字形双孔巾设计合理,采用腹部、会阴部双孔洞设计,能够一次快速建立术野无菌区,缩短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的平均手术铺巾时间,并将会阴部手术孔洞设计为可遮盖的手术孔洞,在不进行会阴部操作时,可对会阴进行遮盖,能够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减少污染[11-12]。而在进行会阴部操作时,医务人员无需将手术洞巾卷起,仅需撕开遮盖部分即可完成腹部会阴部联合手术。并在腹部手术孔洞和会阴手术孔洞四周设置医用背胶贴,能够将腹部手术孔洞、会阴手术孔洞有效固定在手术区域,避免洞巾移位影响手术操作,确保精细化腹腔镜微创手术的顺利开展[13-14]。自制人字形双孔巾还在腹部手术孔洞、会阴手术孔洞周围设置用于暂时存放常用手术器械的器械存放袋,能够用于手术器械的暂时存放,避免手术器械掉落或污染,同时还能够降低常用器械的传递次数,节约手术时间,降低器械护士的劳动强度,促使其更加专心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15-16]。自制人字形双孔巾设计中,双下肢和会阴部的下垂敷料间有分叉,敷料和患者的皮肤连接更为紧密,能够充分保证无菌敷料下垂的范围,有效避免术中由于牵拉敷料而导致的无菌范围不足,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术中感染风险,保障患者手术安全[17-18]。此外,为方便临时固定引流管,还在腹部手术孔洞底端两侧设置若干引流管固定孔,以避免引流管影响手术视野和操作,有助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自制人字形双孔巾还在腹部手术孔洞、会阴手术孔洞四周设置吸湿材料,能够有效避免因手术产生液体向孔洞四周蔓延而引起污染,最大程度降低切口污染风险[19-20]。自制人字形双孔巾的设计及应用,进一步规范了腔镜精细化手术的铺巾,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的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单孔巾铺巾方法烦琐、增加手术铺巾时间的缺点,能够减少不合理的铺巾行为,具有良好的手术铺巾效果,不仅能降低材料、人工成本,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工作效率,还利于医务人员操作,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精细化腹腔镜微创手术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选取样本量偏少,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精细计算其成本,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设计出更适合临床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的洞巾。
综上所述,自制的人字形双孔在腹腔镜下腹部联合会阴部手术中应用效果好,该双孔巾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在手术过程中节约布料,进一步缩减材料、人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缩短手术铺巾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污染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