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欢,李 佳,张丹妮
(邯郸市中心医院西区超声医学科,河北 邯郸 056001)
患儿男,2岁,持续性腹痛伴发热、腹胀、呕吐、便血2天;当地诊所考虑为“肠胃炎”,予抗感染治疗后未见缓解;外院超声提示右下腹2.9 cm×2.2 cm混合回声包块,呈“同心圆”状,考虑为肠套叠。查体: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伴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7.3%,血小板计数186×109/L,C反应蛋白167.4 mg/L。腹部超声:右下腹3.2 cm×2.1 cm“螺旋状”走行的管状混合回声团,一端管腔直径约1.7 cm,内见1.4 cm×0.7 cm强回声团,另一端为盲端(图1A、1B);CDFI于病灶内部及周边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C)。超声诊断: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呈“螺旋状”(图1D)。术后病理:阑尾组织长7 cm,最大直径1.5 cm,质韧,表面血管充血,局部附大量脓苔,切面灰白,管腔内含粪石;光镜下见阑尾肌层内及黏膜面上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图1E、1F)。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粪石形成。本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讨论急性阑尾炎为儿童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典型超声表现为不可压缩的盲管状低回声,大部分呈“蚯蚓状”或“腊肠”样;但少数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而致阑尾蜷曲,超声表现不典型。本例阑尾呈“螺旋状”,极为罕见,超声于最强压痛点处探及不可压缩的螺旋状混合回声,旋转达720度,使得部分切面呈“同心圆”状。鉴别诊断:①肠套叠,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无盲端;②肠旋转不良,表现为“漩涡状”混合回声包块,伴蓝红相间且呈环状的血流信号;③克罗恩病,表现为肠管节段性不规则增厚,僵硬,肠腔狭窄,回肠末端和结肠近端好发。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本例提示,超声检查幼儿阑尾病变时,因阑尾形态多变,应注意扫查其上下切面,沿其走行方向寻找盲端,以明确诊断。
利益冲突:全体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张欢图像分析和处理、查阅文献、撰写文章;李佳指导、审阅文章;张丹妮修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