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目诊技术解析高血压的目络特征及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

2024-03-26 13:50张琼艺全虹翰王雪松高海英詹会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区位证候要素

刘 璇,张琼艺,全虹翰,王雪松,高海英,詹会霞,巩 静,朱 青△,郭 姣

(1.广东药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广州 510006;2.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 430030)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重大慢性病之一,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45亿,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更高达4.35亿[2],但高血压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并不理想[3]。高血压常引起心脏、肾脏、大脑等靶器官损害,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4],2017年我国因高血压死亡人数254万[5]。高血压发病隐匿不易诊断,寻找简便廉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方法对防止高血压的发生进展至关重要。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丰富经验和独特优势,已写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6]。高血压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肝风”“头痛”等范畴[7]。目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之一,眼目的诸多部位变化可直观反映人体气血状态、脏腑功能和邪气盛衰,加之高血压病常伴随眼部微血管损害[8],故目诊在高血压的诊断、辨证、治疗及风险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应用,目诊信息提取、分析方法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目诊仪的目诊客观化程度、数字化水平和准确率显著提高[10-13]。因此,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利用已批准上市的二类医疗器械数字化目诊仪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目络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期为中医临床探索高血压目络特征、辨证分型提供证据支持,进一步探索高血压精准诊疗和个体化治疗的目诊新路径、新模式。本研究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件编号:TJ-IRB2021121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符合要求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组),于同一医院体检科就诊的自愿参加本研究的非高血压患者共263例为对照(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男性118例,女性145例,平均年龄(44.17±15.63)岁;对照组男性118例,女145例,平均年龄(42.44±7.14)岁。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横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4]。参照此标准确定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纳入标准

高血压组纳入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对照组纳入健康体检者(血压正常,无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年龄18岁以上,男女不限;有足够的视觉、听觉分辨能力,能配合完成目诊仪采集流程相关工作;能自主完成中医证候要素调查问卷;受试者本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高血压急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肾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精神症状者;无法配合目诊仪相关操作者。

1.5 研究方法

1.5.1 一般资料收集 专人采集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程、现患疾病、治疗药物等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

1.5.2 中医证候要素评定 高血压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证素辨证学》[15]、《中医诊断学》[16]、《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17]等,以《证素辨证学》[15]中的“证候辨证素量表”为依据,同时征询课题组专家意见,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高血压主要证候要素包括:湿热、湿郁、阴虚、阳亢、阳虚、痰湿、气虚、气郁、脾虚、气滞、寒及血瘀。研究员通过四诊采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后,严格按统一要求填写信息采集表。将所采集的信息采用“证候辨证素量表”中所提供的对应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含减负值),确定各证素的总权值,以7作为通用阈值,提取总权值超过7的对应证素。

1.5.3 目络信息数字化采集 采用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MyEye-10数字化目诊仪进行眼白睛图像高清采集、目络特征提取和综合分析。受试者正坐于目诊仪镜头前,眼部贴合到专用硅胶托架上,工作人员操作目诊仪进行拍照,无创采集双眼正视、左视、右视、上视和下视各5张充分暴露白睛不同部位的高清眼象图(见图1)。目诊仪利用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白睛区域的血脉、雾漫、月晕、点、斑、丘、颜色、区位等眼象特征进行数字化分析(见图2),白睛区域的眼像特征、目络血脉颜色及目络病变分布区域参照《望目辨证诊断学》[18],自动识别各特征出现的频次并分别赋分,出现一次特征赋1分,同时依据目络分区定位(见图3)自动识别目络特征出现的区位。

图1 眼部图像采集示意图

图2 目络形态特征示意图

图3 目络区位示意图(左眼)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目络特征

2.1.1 目络形态特征分值比较 受试者的目络形态特征积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经目诊仪眼象采集及数字化分析,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在目络特征的“血脉”方面有差异,高血压组的“血脉”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表1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目络形态特征分值比较

2.1.2 目络区位特征分值比较 受试者的目络特征区位积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15个特征区位中,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在“R8”(肾区)、“R14”(肝区)、“R15”(脾区)号特征区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在“R8”(肾区)和“R14”(肝区)这2个目络特征区位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R15”(脾区)的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高血压组、对照组目络区位特征分值比较

2.1.3 目络颜色特征分值比较 本研究共检测到受试者的目络特征颜色15种,见表3,其余“黑”“粉黄”“淡紫”“黄褐”“殷红”“金黄”6种特征颜色样本量过少,故未纳入统计。目络颜色特征分值统计结果表明,在15种目络特征颜色中,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在“粉中带黯”“黄”“黯黄”“淡黄”“黯”“黯褐”6种颜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黄”“黯黄”“黯”“黯褐”这4种目络特征颜色的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粉中带黯”和“淡黄”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高血压组、对照组目络颜色特征分值比较

2.2 中医证候特征

2.2.1 中医证候要素频率比较 中医证候要素频率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高血压组出现频率较高的前4个证候要素为湿热(26.62%)、湿郁(13.31%)、阳亢(12.17%)、阴虚(12.17%),而对照组依次为湿热(28.90%)、湿郁(13.31%)、阳虚(13.31%)、气郁(12.5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组的“脾虚”证候要素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高血压组、对照组证候要素频率比较[例(%)]

2.2.2 中医证候要素积分比较 中医证候要素积分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在采集到的25个高血压证候要素中,有12个证候要素积分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组的证候要素“脾虚”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5 高血压组、对照组证候要素积分比较

2.3 目络特征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

目络形态及颜色特征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高血压组的目络形态特征“血脉”(r=-0.158,P=0.010)、颜色特征“粉中带黯”(r=-0.124,P=0.045)与证候要素“脾虚”呈显著负相关。

表6 高血压组目络特征分值与中医证候要素积分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高血压因其致死致残率高并伴有严重心、脑、肾等患者靶器官损害,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19]。微循环障碍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病理基础,在高血压早期就可引发视网膜微循环异常与动脉结构损伤[8]。视网膜血管是可通过非侵入方式直接观察到的血管,在高血压病临床应用中具有预警价值[20]。本研究通过白睛眼象,解析高血压目络特征与证候要素间的可能关系,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特征目络形态为“血脉”,特征颜色为“黄”“黯黄”“黯”和“黯褐”,特征区位为“脾”,主要证候要素为脾虚。高血压患者的目络形态特征“血脉”、颜色特征“粉中带黯”与证候要素“脾虚”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中医临床早期筛查、辨证分型和临床诊疗高血压病提供了证据支持。

白睛是目诊的重要部位,其血络形态、色泽、瘀点和瘀斑等蕴含丰富信息,其病理变化已作为高血压诊断的特色依据[21-22]。数字化目诊仪采用白睛无影成像、人工智能大数据及图像处理等技术,临床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估[11]。高血压导致白睛广泛性和局灶性病变,包括视网膜微血管痉挛、小动脉狭窄、动静脉切迹、玻璃样变性、视网膜出血及微动脉瘤等[23],形态上表现为“血脉”“点”“雾漫”“丘”及“月晕”等目络特征,与视网膜动脉血管弯曲情况密切关联[22]。阴阳两虚证与高血压患者眼底血管病变呈正相关[24]。高血压患者目络特征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眼部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微血管管腔狭窄、管壁硬化和阻力动脉重塑,当眼底血管发生血流缓慢、瘀血、出血等血液循行异常或血浆外溢时,可在白睛呈现不同颜色。高血压目络特征可能受到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区域、习惯等因素影响,其中的内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22]。

中医学“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证素为证的基本要素,任何复杂的证都可用病位与病性进行描述。证素辨证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辨别病位和病性,而后组成证名[15]。中医认为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主要病位在心、肝、肾、脾,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阴阳两虚等。现代目诊将眼象特征与中医证型、证素相结合,以实现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本研究结果发现,263例高血压患者证素多为湿热、湿郁、阳亢、阴虚,与曹媛等[25]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常见湿热、湿郁、阴虚的结果相似。中医认为“脾”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胃主受纳水谷,脾能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故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受损则易致气虚血瘀,血阻气滞可致血压升高;脾虚水液不运,痰饮内停,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阴阳气血紊乱,痰湿郁久化热,痰热中阻,上蒙清窍,脑络血脉阻塞,血压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的目络区位特征在“R15区”,该区位于黑睛下部偏目外眦方向,源于鼻背动脉下睑内侧动脉形成的下睑动脉弓发出的后球结膜动脉,球结膜下部血脉源于下穹隆下睑周围动脉弓分支。《灵枢·经别》云“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该区位在中医目诊理论中对应脏腑“脾”,这与证候要素“脾虚”对应,同时也与高血压中医本虚病机相一致。另外,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的目络特征颜色为粉中带黯,粉黯色代表血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虚正是脾虚的表现。

总之,现代目诊作为中医的特色诊断方法之一,具有简单、便捷、实用的优点。本研究采用现代目诊技术,解析高血压的目络形态、颜色及区位特征,探索其与中医证候要素间的关联性,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目络特征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为高血压诊断提供了客观指导。但高血压病因复杂,且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偏倚。因此,未来有必要开展多区域、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人群研究,深入发掘目络特征在高血压防治中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发挥中医防治高血压的优势。

猜你喜欢
区位证候要素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