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运姮
教室是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它宽敞、明亮,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格外光明和温暖。心灵是产生爱和感受爱的地方,它敏感、脆弱,但当它感受到爱的时候就充满力量。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便不能成为教育。”教师用爱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把“小黑屋”变成“奇趣屋”;教师用爱温暖每一颗心灵,可以让心灵的“小黑屋”更多一米阳光。
——题记
星期五下午的下课铃声响起,延时课前的大课间开始了。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涌向教室门口的一间小屋子。其中笑得最灿烂的几个孩子打开了一扇小门,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蹦蹦跳跳地来到一排架子前,开始挑选自己心仪的玩具。这几个孩子是今天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而得到了老师表扬的学生,他们得到的奖励就是在这间小屋里享受二十分钟的快乐时光。围在门口的孩子,虽然没有得到这份幸运大奖,却不舍得离开。他们伸长脖子看着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宝贝”,嘴里念叨着:“下个星期我也要好好表现,这样就可以多一次去里面玩的机会……”
这究竟是一间怎样的屋子,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这还要从去年开学初说起。
那时,我又迎来了一批一年级新生。我喜欢教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单纯热情、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很强的探索欲,也喜欢动手操作。我们的教室是由一间功能教室改造而来,这样的教室里都配有一间类似储藏室的小屋子,空间不大,采光也不是很好,看上去用处不大。我到每一个带这种小屋的教室参观了一遍,发现大部分都没有利用好——有的直接保留储藏室的功能,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有的只是在里面摆放了几套课桌凳,把它变成了一间临时辅导室;还有的里面什么也没有,空荡荡、黑漆漆……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利用好这间小屋。
有一天,我站在小屋门口冥思苦想的时候,几个小脑袋从旁边挤过来,好奇地向里面张望。
一个平时特别大胆的男孩小声问我:“老师,你在干什么?”
旁边的女孩拉着我的衣袖小心翼翼地问:“老师,这里是干什么的地方呀?为什么这么黑?”
我笑着说:“想看就进去呀,不用这么鬼鬼祟祟的。”
男孩连忙后退几步,摇着头说:“我可不要进‘小黑屋,这么吓人!我又没有犯错!”我把他拉过来问:“为什么这么说?”他说:“我幼儿园的好朋友开学第一天和别人打架,老师就把他一个人关进了小屋,让他面壁思过。他说里面又黑又吓人,不就是‘小黑屋吗?”
旁边的女孩顿时紧张起来,战战兢兢地问:“老师,我们这个也是用来关人的‘小黑屋吗?”
“小黑屋”这几个字眼和孩子们眼中恐惧、担忧的眼神,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从教20多年来,我一直都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和喜好,因为我希望他们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段时光都是快乐的。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过:“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水,在另一端流出来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我决定把这“小黑屋”改造成一间快乐的小屋。
沉思片刻,我打开小屋的灯,里面瞬间亮堂起来。我蹲下来微笑着问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好不好?说说你们希望小屋是什么样子?想要有什么?想在这里干什么?”
一个声音轻轻地问了一句:“什么都可以吗?”
“只要不危险的都可以。”
话音刚落,周围就像炸开了锅,一群孩子呼啦一下围上来,他们七嘴八舌地提建议。
“我希望里面有玩具,我想在里面玩。”
“我希望里面有好多手工材料,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手工。”
“我想邀小伙伴在这里下棋。”
“要是这里有小动物就好了,我可以喂它们吃东西。”
……
孩子们的建议给了我无穷的灵感和动力,我马不停蹄地开始实施“小黑屋”改造计划。我从家里搬来一大箱子物品,同时也动员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又愿意和大家共享的东西,包括小动物、植物、玩具、手工材料、绘画材料,还有各种棋类和游戏道具等。我把它们分类摆放在架子上,方便学生挑选。有两位家长特别支持这项活动,为我出谋划策,还捐赠了几块地垫。
经过几天的精心布置,小屋焕然一新,成了一间包罗万象的活动室。小屋最里面靠窗的位置摆放了一排桌子,上面放了许多动植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察大蒜、豆子是怎样发芽,可以和含羞草亲密接触,还可以观察小鱼游泳、给乌龟喂食、看蚕宝宝吃桑叶。小屋右边靠墙有一排四层的架子,第一层放的是儿童玩具,包括打地鼠、芭比娃娃,以及各种积木和三箱拼装零件;第二层是益智玩具,有魔方、魔尺、拼图、数字华容道、鲁班锁、智力铁环、知识能量卡,以及围棋、军棋、飞行棋等;第三层是各种各样的美术材料,如水彩画、刮画、沙画,以及折纸、剪纸、橡皮泥;第四层作为展示层,放了孩子们开学制作的手工作品中秋花灯等。架子前面是一块较大的空间,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地垫。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从架子上选好东西,围坐在一起交流、玩耍。小屋左边也摆了一排桌凳,方便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我想,这间小屋一定能成为学生学习之余,放松心情、放飞兴趣、放手创造的乐园。
当我再次打开小屋的门时,孩子们一窝蜂似的涌进来参观,一时间小屋里人头攒动。他们东摸摸、西看看,嘴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興奋得手舞足蹈。
“哇!好多玩具啊!”
“这些小鱼好漂亮呀!”
“哇,有我最喜欢的拼装玩具,我可以拼出好多东西!”
“老师,你太好了!”
“老师,这些铁环怎么玩?你能教我们吗?”
“老师,我能玩这里的橡皮泥吗?”
“老师……”
耳边的声音此起彼伏,孩子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才依依不舍地走出小屋。最后一个走出来的男孩一脸自豪地说:“我们的‘小黑屋一点也不黑,还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东西,太有意思了。”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说:“那就不要再叫‘小黑屋了,给它取个新的名字,叫‘奇趣屋好不好?”他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教室里顿时又发出一阵欢呼声。
下课了,学生们都抢着要去“奇趣屋”玩,无奈它的空间有限,不能同时容纳全班学生。为了公平,同时利用“奇趣屋”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制订了一些使用规则,采用了轮流制和奖惩制相结合的办法。周一到周四的大课间,按学号顺序,每次安排十个学生进入“奇趣屋”玩,每月交换一次顺序;同时,在上课、纪律、作业、劳动等各方面获得表扬的学生可以在周五额外奖励一次进去玩的机会;每个月还可以用奖励积分来兑换一次进去玩的机会;下午延时课上,能够认真完成作业、速度较快,并且检查合格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奇趣屋”。此外,如果违反纪律被批评一次或者作业没有完成,就取消一次进去玩的机会。没想到这一招可管用了,上课时学生个个都积极表现,踊跃争先。延时课上也没有人磨蹭或偷懒,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完成作业。
“奇趣屋”不仅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升了综合能力。小屋虽小,但活动却丰富多彩。我也喜欢走进小屋,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感受他们的快乐。孩子们常常拉着我的手,邀我一起玩游戏,向我展示他们做的手工作品,问我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关系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我也因此成了班上最受欢迎的老师!
没过多久,我们班的“奇趣屋”就美名远扬。一到大课间,就有许多其他班的孩子围在小屋门口,一脸羡慕地发出感叹:“哇,他们好幸福啊!”很多老师也特意来参观,对“奇趣屋”的创意赞不绝口。
也有老师不理解,说:“教室是用来学习的,搞这么多东西给他们玩,不是影响学习吗?”我笑着说:“教育不等于死读书,玩中也可以学习呀!”
“学校又没有要求,何必自找麻烦呢?说不定下学期换了教室就没有这个屋子了。”“我既然当了他们的老师,就要尽心尽力地去爱他们。只要是对学生有益又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就值得去做!”
在我的影响下,很多班都纷纷效仿,一个个“小黑屋”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书香小屋”“益智小屋”等。
连续几个星期,我都沉浸在“奇趣屋”带来的快乐和自豪中,忘乎所以,以至于全然不知在个别孩子的心里留下了“小黑屋”。
一个周三下午的大课间,轮到第三组学生进入“奇趣屋”享受快乐时光。我在门口环视一圈,正准备加入他们时,突然发现好像少了一个人——这个组最调皮捣蛋的男孩小杰。我走出小屋,在教室里搜寻他的身影。在满教室的喧闹中,一个异常安静的身影蜷缩在图书角的地上,这一幕让我的心顿时揪紧了。我轻轻走过去,蹲在他旁边看了他好一会儿。他明显知道是我,但不想和我说话。我拍拍他的肩膀,他很不情愿地扭过头看了我一眼,又倔强地把头扭回去了——那一眼充满愤怒和哀怨。我故作轻松地问:“今天不是轮到你们组去‘奇趣屋吗?你怎么不去呢?”这一问就像导火索,瞬间就把他引爆了。他噌的一声站起来,脸憋得通红,眼眶里的泪水直打转,像愤怒的狮子一样怒吼一声:“我讨厌‘奇趣屋!我讨厌你们!”说完他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控诉让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询问周围看热闹的学生,才知道小杰总是因为上课讲话、下课打架或者作业没完成等原因被取消进“奇趣屋”玩的资格,目前一次也没进去过。听完这些,再看看小杰因哭泣而颤抖的肩膀,我百感交集。是我这个当老师的忽视了他,才让他内心受到了伤害,在他心里留下了一间“小黑屋”。我一把拉起他,搂在怀里,摸着他的头说:“小杰,我知道你也很想进‘奇趣屋玩对吗?没关系,我们一起帮你,你一定可以的,好吗?”哭声戛然而止,他抬起头,眼泪汪汪地问:“真的吗?”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站起来面向全班学生问道:“还有谁一次都没有进过‘奇趣屋吗?到老师这里来。”不一会儿,陆陆续续来了五六个孩子,他们个个都垂头丧气。我仔细一看,这几个都是班上调皮好动或成绩较差的孩子。他们经常由于违反纪律或完不成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表面上看,他们有的自卑、内向,有的暴躁、易怒,但他们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我知道这些孩子最渴望也最需要得到大家的关爱。
我把他们带到讲台前,问全班学生:“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渴望进‘奇趣屋玩。但是他们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全班齐声回答:“愿意!”
“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呢?”
“我可以上课监督小杰,提醒他不要违反纪律。”小杰的同桌第一个站起来说。
“我可以提醒他们按时交作业,如果他们不会做,我还可以教他们。”班长拍着胸脯说。
“我也愿意教他们写作业。”
……
看到孩子们这么自告奋勇地站出来帮助这些同学,我这个做老师的自然不能落后。从那以后,我上课时特别关注这几个孩子,把较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解答,答对了就表扬他们。上午我会把下午延时课的作业和第二天要听写的生字词偷偷告诉他们,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写作业,晚上在家先听写一遍生字词。批改他们的作业时,我也经常写一些鼓励的话,看到有错误的地方,我会把孩子叫到跟前一对一讲解……
在大家的帮助下,经过两周的努力,这几个孩子基本上保住了一周轮流去一次“奇趣屋”的机会,还能积极争取额外的奖励机会。小杰就因为一次听写满分得到了一次奖励,他激动得当场跳起了街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看到他们眼里亮起自信的光芒,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倍感欣慰!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
从“小黑屋”到“奇趣屋”,不仅展现的是教學环境和教育方式上的改变,还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更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爱。一切教育的成功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既然可以用爱点亮“小黑屋”,为孩子打造一间寓教于乐的“奇趣屋”,同样可以用爱点亮教室的其他地方,甚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爱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让心灵的“小黑屋”更多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