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一、对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的批判
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是历来许多教育家加以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主要有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意见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有被动服从教师的教导,自己没有什么、主动权,即所谓教师中心论。另一派意见认为教育就是要出人头地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他们把儿童比作太阳,把教师比作月亮,教师要围绕着儿童转,即所谓的儿童中心论。
这两派意见都只强调了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的作用,都没有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都呈现片面的而不是科学的。当然,师生关系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与一定时代的政治观,伦理观与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总的趋势是一致的,从两个极端回到辩论的观点,即提倡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主动性的辩证统一。
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是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师生关系的基本点,但是,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条件,学是结果,教师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认识活动而存在。如果无助于推进学生的认识过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
其实,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并不等于事实上已成为主体,在具体教学开始的阶段,学什么,怎样学,教师起支配的作用。此时的“学”,尤其需要教师的“相机诱导”,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学习”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自为研索”的境地,成为真正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全部教学的活动中,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的接受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識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无论是把人类积累起来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还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才能,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行动,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由“装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人,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全面地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
三、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
早在1963年,叶圣陶在致湖南青树平第二中学一位教师的信中就深入浅出的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他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所谓教师滔滔的讲说,学生默默的聆受。”这里所说的善于引导,便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要害之处。这里所说的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就是以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两个角度揭示了教师主导作用的目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通过教师具体的施教行为来实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表现为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主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语文教学中,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到底应该确定怎样的训练目标?应该结合哪些教学内容,训练哪些思维能力?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训练,都是教师在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来确定的,具体的训练过程都是在教师的主持和指导下进行的。正是由于教师的施教的主动性、训练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才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着高级发展。这从反面也说明了教师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的。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于编导方面。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启发、疏导。因势利导等方面,这样就能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能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主体与主导的辩证统一。
首先,主体主导是在同一个目标下的辩证统一。从知识传授到智能发展。以学懂学会到会学乐学是现代教学重心转移的主要标志。要达到新的教学目标。必须彻底摒弃失传身授的旧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目标,必须彻底摒弃师传生授的旧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于是,不能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活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法指导,坚持以训练为主线,组织语文教学。而且,只有坚持以训练为主线,才能使学生日趋独立,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仅在语文学习上能自主,而且在人生道路上能自立。所以,教师与学生应该在共同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实现主体与主导的辩证统一
其次,主体与主导是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是教育者,他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他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质量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双向的,离开了一个方面都不能成为教学。但是其相互作用力是不平等的。所以这个主导是在主体制约下的主导,这个主体是在主导作用下确保的主体,两者是在同一过程中的辩证统一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不论是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定学生的主体,否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可能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