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创新绩效文献计量研究

2024-03-25 12:13王佳乐孙友然黄睿轩张苏蒙
生产力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聚类数字化文献

王佳乐,孙友然,黄睿轩,张苏蒙

(南京邮电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一、引言

20 世纪初Taylor(1911)[1]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将绩效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并通过实践推动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20 世纪50 年代,经济学家Levitt 首次将绩效概念引入到经济学中,从而开启了经济学对绩效的研究。此后,绩效研究逐渐成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Kaplan 和Norton(1992)[2]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可以帮助组织制定战略和衡量绩效。Eccles 等(1992)[3]介绍了一个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Brittain 和Beittel(1960)[4]介绍了用于研究绩效的实验和非实验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为绩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结合引入生产体系(Schumpeter,1912)[5],鼓励和支持创新必然能推动生产力。此后“创新”相关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对象。科技的发展、时代的竞争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让创新成为各组织关注的重点,为了在错综复杂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提高创新能力成为组织稳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应该有效提高创新绩效,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从而推动组织兴旺发达。

20 世纪90 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关注创新绩效,并开始将其应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决策,也开始开发创新绩效评估工具和指标体系(朱冬元和宋化民,1996)[6]。到了21 世纪,学者们开始探讨创新绩效的内涵、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等问题(陈劲和陈钰芬,2006;方刚,2011;陈劲和阳银娟,2014;周青等,2020;赵滨元,2021)[7-11],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对创新绩效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创新绩效呈现出的是多元化和多学科的特征,其研究包括微观、宏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产业技术升级和金融等。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把握创新绩效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趋势,本文拟采取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与创新绩效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为创新绩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来分析创新绩效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前沿态势,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数据源。文献不限制初始时间,截至时间为2023年3 月31 日。文献类型限定为“学术期刊”,针对文献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检索,主题词围绕“创新绩效”,并对其进行去重、无意义条目删除及整理,再以“创新绩效”为篇名进行检索,最终共检索得到CSSCI 来源期刊文献2 881 篇。研究围绕创新绩效,采用CNKI 自带的分析工具以及CiteSpace 对检索到的中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主要基于出版年份、作者机构、研究主题等指标,并依据关键词分别对国内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解析。

三、结果分析

(一)总体发展与态势分析

图1 可知我国创新绩效研究相关文献在2000—2022 年的分布情况。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我国创新绩效的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稳定期3 个阶段。2000—2005 年为发展的萌芽期,发文量较少,主要研究涉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应用。创新绩效的影响变量可以分为四类,即技术类、人员资金类、组织管理类、外部环境类,从四类变量着手,企业才能有效提高创新绩效,发展核心竞争力(马宁和官建成,2000)[12]。创新绩效的评价一定程度上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监督管理,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关注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要求(党兴华等,2004)[13],评价创新绩效要着重关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胡恩华,2002)[14]。2006—2017 年为快速发展期,2006 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基本战略,受宏观背景的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迅猛发展,这个阶段学者多从微观视角进行创新绩效实证研究,揭露了创新绩效与不同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视角。2018—2022 年为创新绩效的稳定发展期,这个时期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视角拓宽创新绩效的研究领域,如探讨绿色创业(夏晗,2019)[15]、绿色管理(夏同水等,2020)[16]等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图1 不同年份创新绩效相关文献发表数量

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的开展,政府开始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学者紧跟研究步伐,着力探讨创新绩效与数字化的互动关联,创新绩效与数字化的相关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研究机构

我国创新绩效研究领域核心机构(发文量前10)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创新绩效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文献数量均超过50。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发文量次之,文献数量均在45 以上。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发文量属第三梯队。这些研究机构在创新绩效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

表1 创新绩效文献发表数量最高的10 个机构

我国创新绩效研究领域核心机构分布如图2所示,其合作网络节点数量为469 个,连线数量为376,网络密度为0.003 4,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我国在创新绩效领域研究不够深入,未来各个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推动研究深入发展。

图2 创新绩效机构合作网络

四、创新绩效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线网络分析

将检索到的2000 年1 月1 日至2023 年3 月31 日的2 081 篇与创新绩效相关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 软件中,网络节点设定为关键词,以挖掘创新绩效领域相关热点,统计得出排名前10 的有效高频次核心关键词,如表2 所示。

表2 我国创新绩效研究领域高频次核心关键词(前10)

我国创新绩效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如图3 所示。基于聚类结果,结合高频次核心关键词排序和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创新绩效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新绩效、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协同创新等领域。

图3 创新绩效研究关键词共线图谱

(二)关键词共线网络聚类分析

利用CiteSpace 对创新绩效进行聚类分析,图4为关键词聚类结果,利用LLR 算法进行提炼特征词,共得到10 个聚类标签,每个聚类类别代表一个研究主题,本文的10 个聚类标签的Silhouette 值均大于0.7,说明聚类是有意义的。

图4 创新绩效关键词聚类图

表3 显示了创新绩效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依据关键词网络,主要可以分为10 个聚类主题:创新绩效、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企业创新、社会资本、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动态能力、实证研究。本文对聚类的文献进行分析,将其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3 创新绩效关键词聚类

1.提升创新绩效的能力视角。能力包含吸纳能力、动态能力、吸收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其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企业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获取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吸纳能力在创新绩效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沈必扬和陈炜,2007)[17],这是因为在当今经济环境中,技术机遇和知识溢出等创新资源的转化不仅仅取决于这些资源本身的质量和数量,更取决于企业对这些资源的吸纳能力。企业在与外部伙伴建立、维护和利用关系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称为网络动态能力,动态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Wang 和Ahmed,2007)[18]。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动态能力涉及多维构思,包括关系技能、协作安排、知识伙伴、内部沟通与学习支持五个维度(张荣祥和伍满桂,2009)[19],这种能力涉及组织内部的沟通、协作以及与外部伙伴的互动,可以影响企业网络建构与维护活动的成功与否,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作为提高创新绩效的具体表现,知识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获取、消化、转移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Zahra 和George,2002)[20],可以转化为创新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将探索性学习、利用性学习有效融合,可以增强创新绩效(张爽和陈晨,2022)[21]。知识整合通过融合式创新发挥作用(Kodama,2005)[22],贯穿于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戴勇等,2011)[23],其工作流程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聚类和重组,并进行新知识的开发与运用,经整合的各类知识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创新绩效(吴俊杰和戴勇,2013)[24]。

2.提升创新绩效的资源视角。资源基础观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创新发展取决于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些资源具有独特、不可复制的特征(Robert,1996)[25]。资源是支撑创新活动和实现创新成果的基础,创新绩效的提升需要依赖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协同作用,在研究中指出可用于提升创新的资源通常表现为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Barney,1991)[26]。保证资源投入的转化效率,有效开发和配置各种资源,对提高创新绩效有现实价值(罗震世等,2011)[27]。基于资源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所拥有的可用于创新的资源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正相关(李庆满等,2013)[28]。技术多元化可以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基础资源(周青等,2020)[10],企业可以通过探索其知识基础深度以此来提高创新绩效。作为最具灵活性和能动性的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在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唐开翼等,2021)[29]。此外,资本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实践保障,对于提高创新绩效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是为了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是为了通过技术溢出路径实现企业整体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溢出路径主要包括技术联系、技术培训、人才转移等(任洪源等,2017)[30]。这些技术溢出路径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绩效相应地便会得到改善。

3.创新绩效的评价。评价指标为企业提供了衡量创新绩效的标准和指导,帮助企业确定创新目标、制定创新战略、完善创新流程、改进创新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同时,评价指标可以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促使企业改进创新管理和创新实践,为企业科学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客观评价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陈劲和陈钰芬,2006)[7]。企业在进行创新绩效评价时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如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因素,此外,为了评价的完整性,应从创新产出和创新过程两方面进行集合研究(陈劲和陈钰芬,2006)[7],确保数据的客观性、评价对象的针对性以及评价体系的多样性[10],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指标的综合性。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判断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评价创新绩效时,一些成长性指标也应该关注到。如韵江等(2022)[31]提出,创新绩效是指技术创新活动所产出的能够被客观测量的成果性绩效,其中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的产出,其认为可以从研发速度、研发成功率、新产品数以及新产品的市场反应这四个角度来评价创新绩效。

(三)关键词突显及时区分析

图5 呈现的是创新绩效的时区图,时区图可以从时间维度上了解创新绩效的发展脉络,也能预测创新绩效的发展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 年,关键词“创新绩效”节点最大,说明这个阶段是我国创新绩效研究开始阶段,重点研究的是创新绩效的评价与技术改进,这也与我们国家当时发展步伐一致,且由“创新绩效”节点连线的稀疏程度可以看出,创新绩效一直是我国学者的热点研究。2005—2017 年节点较大于其他时间,说明这个阶段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学者们开始从各个角度研究“创新绩效”,如绩效评价、吸收能力、企业创新、社会资本等。2017 年开始节点变得稀疏,但是研究类别扩大,说明学者对创新绩效的研究更深入、成熟。

图5 创新绩效时区图

运用CiteSpace 软件,从CSSCI 的引文数据对关键词进行突变分析,并按突现年份降序排列,得出2000—2023 年3 月31 日创新绩效突变强度排名前20 位的突变词,具体数据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创新绩效研究的突显关键词是技术创新、绩效、绩效评价,其中技术创新持续时间最长为11 年,研究强度为14.81,说明技术创新研究活力大,学者注重与技术结合,以期推动创新绩效实践发展。2011年突现频次较高的词为研发团队、知识转移,由此可以得出,研发团队的创新绩效研究、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是2011 年创新绩效研究的前沿问题。2012—2014 年研究前沿为研发团队、知识转移、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说明这个阶段学者从团队角度探讨创新绩效,并且密切关注知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2016—2019 年,创新绩效研究的前沿主要集中在探讨一些内外部环境因素下企业的创新绩效,同时学者们更加注重探究这些影响关系的中介变量,以便于理解这些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旨在提出更加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创新绩效,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政治关联、新创企业、政府支持、融资约束、合作网络、产权性质、政府补助等。同时可以发现,融资约束、合作网络、政府补助、中介效应、数字经济等方面也一直是近几年的活力研究,表明近几年创新绩效研究的前沿问题是企业的外部资源环境因素、数字化,这与我国创新政策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表4 创新绩效研究的20 个主要突显词表

1.外部环境因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素通过提供资源和支持可以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构洞理论是指在高度聚集的合作网络中,占领结构洞位置的发明人能够获取大量对创新活动有积极作用的异质性的知识信息,占据位置以后合作网络便能扩大企业信息获取渠道,通过非正式制度舒缓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此外,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应对创新的风险方面,政府补助可以减轻企业的创新投入成本,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创新绩效。因此,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以寻求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创新的产生和转化,提升创新绩效。

2.数字化视角。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作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能够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往往占有更多的数据资源。数字化处理要从数据要素、数字基础平台、数字视角把握数字经济的特性(赵滨元,2021)[11],通过优化管理模式、提升数据挖掘水平、改善业务流程和赋能创新这四个角度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分析数字化转型,理论视角的支撑作用也很关键。一些研究者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了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路径,验证了动态能力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机制。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应紧跟数字化的发展,获取更为准确和及时的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从而推动创新,提升创新绩效。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从研究特征来看,2000 年至2023 年3 月31 日关于“创新绩效”研究的CSSCI 来源期刊的研究论文共有2 881 篇,按照年度发文量趋势图可以大致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阶段,且发文量的变化与国家对创新推动策略紧密相关,说明在研究创新绩效的时候既要遵循相关理论原理,也要结合国家的实际需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互动。第二,从研究来源来看,研究创新绩效的多为高校学者,但是高校之间合作不强,这给未来的研究带来启示,学者应当注重与其他高校的互动交流,深入研究挖掘创新绩效,给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第三,从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来看,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呈现出显性特征,核心主题包括“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同时,随着创新技术改革的需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更加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创新绩效的研究会得到完善发展。

(二)研究展望

创新绩效的深入研究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对推动中国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研究方面,更要加强创新绩效数字化的深入挖掘,同时结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让创新绩效的发展更有效且有实际价值。首先,关于创新绩效研究的内容要更系统,覆盖影响因素、研究机制、优化路径等各个方面,给绩效管理的实践发展提供更完备的理论支持。其次,将创新绩效与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知识管理、创新战略等深度融合,推动创新绩效研究顺应国家发展趋势一同向前进步。此外,要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中,发挥研究的意义,让相关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最后,要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和创新式的观点,立足于宏微观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多学科交融互动,利用更加丰富的定性、定量、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化和拓展创新绩效研究。

猜你喜欢
聚类数字化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