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兴 武开通
(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BIM技术应用于机电安装工程中,可有效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新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BIM技术施工过程中的价值与效能。利用BIM 机电模型提前对机电综合管线进行深化设计,优化各种碰撞问题,出具深化设计模型;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管理协调各专业施工,可提高各专业协同作业效率,提升其整体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1]。本文以武威市三盘磨(一期)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阐述BIM 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及技术要点,为同行提供参考。
三盘磨(一期)项目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姑臧路以东,神泉东街以北,武安东街以南,武兴路以西。总用地面积为57873.96m2,总建筑面积为19.92m2,框架剪力墙结构,是集住宅、商业、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于一体的高档住宅小区。该项目机电安装工程有以下特点:
(1)工程体量大,各个单体标高各不相同,给地下车库、各单体楼地下室的墙体的孔洞预留工作量大;
(2)该项目地下车库为机械车库,设备多、综合管线复杂,净高要求达到3.6m,安装施工难度大;
(3)工期要求紧,且不确定因素多,参建单位多,各单位管理标准及水平存在差异,信息的传递和协调沟通困难,一旦协调不到位,造成各个标段之间机电综合管线不能精准对接,造成工期延误和材料浪费;
(4)设备机房采用数字化模块化装配化施工,实现场内“零焊接”,达到绿色环保施工,减少高空作业及动火作业,消除安全隐患,整体提高机房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缩短安装工期,降低机房施工成本。
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成立BIM 技术实施小组,制定岗位职责,编制BIM技术应用策划及实施方案。按专业分别建立土建和机电BIM 模型,然后将各专业模型整合后进行碰撞检查,将碰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交由建设方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在建设方和设计院答复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排布综合管线,形成最终机电BIM深化模型,出具各专业深化设计图纸。对优化后的机电BIM模型及深化图纸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协调好各施工单位、各专业之间交叉施工作业顺序,有序开展施工作业。机电安装工程BIM深化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机电安装工程BIM深化设计流程
集成各专业模型后,利用BIM 模型可视化、碰撞检测功能,进行综合管线碰撞检查。对每层分别进行碰撞检查、净高检查,找出各专业复杂节点碰撞问题,出具碰撞分析报告,累计共有125余处综合管线复杂节点碰撞问题。
BIM 小组将搭建模型过程中和碰撞检查发现的图纸问题进行整理汇总,由项目技术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如表1所示,通过BIM技术进行图纸会审,有效解决图纸中的问题,同时也加深了技术人员对图纸的理解,有效避免后期施工过程窝工和返工。
表1 BIM技术图纸会审问题处理表
该项目地下车库底板有三个标高A-P轴为-6.75m,P-Y 轴为-7.5m,a-n 轴为-8.4m,本车库为机械车位,优化后净高均达到3.6m。
综合管线安装高度(含支、吊架所占用空间)必须满足机械车库净高3.6m要求。综合考虑管线的走向及区域的净高要求,在有利的施工条件下应尽可能布置于高处,综合管线的排布有效避开设备吊装孔及吊钩、风系统风口、设备运输预留门洞、坡道入口等位置[2]。本次综合管线优化排布均满足净高要求下,均满足其维修、检修要求,当管线排布的宽度≤1.2m时,预留从单侧进行维修、检修,当管线的排布宽度>1.2m时,预留从两侧或中间进行维修、检修。一般情况下维修、检修的宽度满足0.50m,困难情况下(管道出设备机房走道处)不小于0.30m,复杂节点优化前后对比如图2所示,本次优化共解决碰撞检测报告中125余处复杂节点问题。
图2 节点优化前后
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设备机房的设备基础、综合管线进行综合优化排布,消防泵房深化模型如图3所示,做到管线排布不仅符合规范、整齐、美观,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节约材料,提高各专业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设备机房的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3],该项目设备机房管线施工采用装配化施工,装配化施工深化设计见下文3.7节。
图3 消防泵房模型
基于机电BIM模型综合管线排布成果,确定支吊架位置与类型如图4所示,对综合支吊架进行选型,使其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统计综合支吊架材料,方便支吊架统一集中加工,现场按照编号安装。综合支吊架布置完成后,对车库进行净高分析,均满足机械车库净高3.6m要求。利用综合支吊架进一步加强了项目部对机电施工质量的把控,满足了支架布置可靠性的要求,提升了项目机电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
图4 综合支吊架示例
综合管线优化经设计院确定后,在机电BIM模型上将预留预埋孔洞准确定位,注明洞口尺寸、位置、标高等详细信息,如图5所示,并出具洞口预留图,指导现场预留预埋,避免二次返工。通过该项目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的应用,对管道穿墙部位以及预埋套管进行精准的预留,有效地保障了后期安装过程中相关机电设备的正确性。
图5 水暖井洞口预留
传统的书面技术交底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很容易造成交底不到位、走过程,利用三维模型进行交底,在三维视图中可以标注管径、标高、管道走向、设备名称如图6所示。利用剖面功能,可根据需求生成各个角度的剖面图,相互间的位置清晰可见,可视性强,施工人员容易理解。施工过程中,利用BIM综合管线优化图纸进行下料、安装,确保机电管线施工的准确性[5]。
图6 复杂节点三维轴测图
(1)全专业机房模型深化设计,从系统入手优化各专业,提出修改建议,合理节省建造费用,节约后期运维费用,确定最终设备位置定位与管道走向,经过业主、设计、监理确认审核。消防泵房深化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消防泵房深化模型
(2)模型分割,依据管线排布情况,考虑预制加工管道的运输、就位、安装等限制条件,结合管道材质、连接方式等,对优化后的机房综合管线模型进行预制模块化分组及管道分段,如图8所示。
图8 模型预制模块化分组
(3)管道分段方案确定后,根据管道实际尺寸、安装位置等[6],导出施工综合布置图、分段预制管组、预制模块的加工详图,如图9所示。
图9 预制模块的加工详图
(4)模块预制,根据导出的分段预制加工图,在预制工厂进行流水化数控加工。同时,项目部对管段预制工厂进行预制交底,确保管段预制尺寸准确度[7]。
(5)现场模块拼装,现场装配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合理确定预制管段的装配顺序,对现场操作工人进行三维技术交底。通过装配式机房深化设计与安装,形成“地面拼装、整体提升、综合支架”的设备及管线装配化施工技术,提高机房设备及管线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节约安装工期。
BIM技术用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首先建立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然后整合各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并解决原设计图纸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方案,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本文采取这种应用方式,很好地完成了三盘磨(一期)工程项目建筑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全部避开综合管线穿梁问题,很好地解决楼层净高问题,积累了BIM技术在设备机房装配化施工的经验,满足了设计要求。另外,通过BIM 技术加强了相关数据信息处理,有效提升了机电安装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