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下)

2024-03-24 08:18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农村局323400徐永强
新农村(浙江) 2024年3期
关键词:土温匍匐茎补苗

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农村局(323400) 徐永强

(上接第2期)

3.播种

(1)播种期 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取决于各地气候条件及栽培制度等。大部分地区有不利于春马铃薯前期生长的低温和不利于后期生长的高温,所以春薯栽种过早易受冻害,过晚则产量低,种性差。一般以土壤10 厘米深处温度达到7℃~8℃时,作为马铃薯播种期的依据。在不遭受霜冻影响的前提下,应尽量提早播种,以便能在夏季高温来临前收获。长江流域春季升温早的地区,1 月中旬开始播种,一般则在2 月中旬到3 月上旬播种。各地具体播种期必须因地制宜,过早过迟,均会导致减产。

(2)播种方法 马铃薯播种有穴播和条播两种。穴播的先打窝,后播种,再盖肥作埂;条播的先开沟,后播种,再盖肥作埂。种薯以横播为宜。催芽种薯播种时芽向上,并按芽长短分类播种,有利于出苗一致,方便管理。平地要开沟作厢,高作埂,以防渍水。播种深度以不冻坏种薯为原则,尽量浅播。一般薯块播在地面下3 厘米左右,上覆土厚度约6厘米,封成小垄。

(3)种植密度和播种量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力、土质和季节等而定。一般植株高大、分枝多、匍匐茎长、结薯分散、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宜适当稀植,反之宜密些;地力肥的稀播,地力瘦的密播。一般单作春薯行距50~70 厘米,株距15~30厘米,每亩(1 亩=667平方米,下同)种植4 000~6 000 株。每亩实际播种量应根据种植密度、种薯品质以及薯块大小等而定,一般每亩用种量为100~150千克。

4.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 保证全苗是增产的基础。出苗后应及早查田补苗。如烂薯缺苗,须挖出烂薯,在缺苗附近穴掰取多余的茎,扦插补苗。取苗时应带土和一小块母薯,栽种时深挖坑,使根与湿土密接,加厚培土,以提高成活率。补苗宜在傍晚和阴天进行,土壤湿润的补苗后可不浇水。

(2)中耕培土 马铃薯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根系才能发达,块茎也易膨大。早期培土可使植株埋入土下的茎节数增加,从而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块茎,故应及早进行。一般从出苗到开花期进行二次中耕培土,第一次在齐苗后,要求中耕培土深些;封垄前进行第二次培土,此时培土应尽量培宽培厚,以利于结薯,还可防止薯块露出地面成为绿薯。培土更有利于降低后期结薯土温,延长适于结薯土温的时间并防止病害,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3)追肥 马铃薯一般追肥两次。出苗后施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4~5千克;现蕾时看苗进行第二次追肥,此时应以钾肥为主,适当配合氮肥,促进块茎形成膨大。施后即行培土,以免养分流失。

(4)灌溉和排水 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现蕾以后,地上部蒸腾旺盛,地下茎生长也极迅速,这时需水量多,应经常保持地面湿润状态,使土温降低,有利块茎的膨大。遇到大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水,避免田间积水。

(5)摘蕾 栽培马铃薯的目的在于多收块茎,若任其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养分,于生长不利。故当花蕾形成、花序抽出时,应随时摘除。有些品种开花不多或早期脱落而不能结果的花蕾可以不摘。

(6)病虫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害有青枯病、晚疫病等。青枯病在春马铃薯收获前发生最多,严重时块茎内部变空洞而腐烂,应加强防治。虫害有二十八星瓢虫、块茎蛾等,均应及时防治。

5.采收

(1)采收时间 适时收获是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春马铃薯收获时间的确定应掌握“三看”原则:一是看马铃薯的特征,茎叶由绿色变淡黄色,植株下部叶片干枯,此时块茎颜色由浅转深,且容易从匍匐茎上脱落;二是看季节,高温常使马铃薯种性变劣,品质变差,所以应在高温来临前收完;三是看生育期,有些晚熟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易发生徒长“返青”现象,尽管块茎已经成熟,地上茎叶仍未黄枯,则应根据其常年生育期的长短来确定是否可采收。种用薯可适当提前采收,食用薯可稍迟收获。

(2)采收方法 春马铃薯采收时气温较高,应选择晴天早晚进行,以便获得清洁薯块,并较耐贮藏。采收时首先割去茎叶,如有晚疫病叶,应割下烧毁,清洁田园,以免染及薯块。块茎挖起后,随即收集运至阴凉通风场所,薄摊晾干。在装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损伤,保持薯皮完整。采收后暂时运不完的,应用草或马铃薯茎叶等覆盖。薯块运回,一定要晾干水汽后,再堆放贮藏,以免腐烂。

猜你喜欢
土温匍匐茎补苗
穴盘苗补苗自动移栽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大庆市双膜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研究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城市河岸带夏季土壤表层温度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分蘖期控制灌溉对土温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的生长对策
海岸单叶蔓荆沙埋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耐沙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