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档案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4-03-24 05:07何佳锋
兰台内外 2024年1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保密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何佳锋(1982—),女,满族,吉林双阳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机关综合档案及地质档案。

摘 要:随着我国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勘单位陆续推出了地理数据信息化服务平台。然而,传统的档案信息保密管理方法受到了新的挑战,其管理方式也在逐步改变。在新的时代和形势下,各单位需要以全新的思维来开展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寻找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的管理方式,使之成为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最大动力,从而推动我国地质档案保密工作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相关学者深入探索了我国地质学内容。目前,国内将地质数据划分为成果地质数据、原始数据和实物数据三大类。原始地质数据包括在地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和声像等,而成果地质资料则包括岩芯、各种标本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现代信息科技的背景下,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工作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功能,为地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为更好地开展地质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借鉴作用。

一、地质档案资料的常见特征

1.知识产品性

地质档案数据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能直观地展示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常是地质工作者通过多次调查和试验得出的,是智力的结晶。其与地质工程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地质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也是国家对地质工作投资的回报。因此,地质档案数据是一种智力产物,以知识的形式流传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技术性

在实践中,地质档案数据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能够直观地展现地球内部活动规律,为地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资讯科技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还可以利用新科技和新方法,提升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和认识水平。在这个层面上,对地质档案材料的专业化、技术性和管理要求都非常高。除了要掌握档案管理和地质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现代化的信息科技,以确保地质档案数据的有效性和优质性。实现对地质档案数据的科学分类与整理,是提升地质档案数据综合管理能力的措施之一。

3.地域性

地质研究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地质档案数据通常具有区域性特征。在实践中,档案工作者需要按照时间、地区和勘查种类对地质档案数据分类和编写,并逐步将其系统化地体现在地质档案数据管理过程中。这种区域性特征会随着使用要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使得地质工作者能够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段获得相应的信息。此外,地质档案数据还具有标准化特征,即在研究过程中所包括的科学技术文档材料与地质档案数据相关,并对其机密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实践中,地质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档案数据在管理水平和内容上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以地质报告为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技术文档,可以直观地反映和记录地质工程和主题活动。

二、当前地质档案保密管理中的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

传统的地质档案资料保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对于涉密档案已经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检测,但对于一些较为原始的数据却没有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对于不涉及机密或尚未被定义为机密文件的数据管理比较宽松,导致地质档案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不完整、不连贯,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种混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会导致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低下;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在使用数据时难以准确找到目标文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在集成和总结文件上,对地质档案数据的二次开发和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通常,一般文件設定为全在线或半在线状态,与一般文件相比,地质文件数据更加敏感,因此,许多部门将其置于离线状态,无法对外界信息长时间存取与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阻碍了我国地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与我国地质文献信息化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管理方式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阻碍了地理信息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流通和使用;另一方面,未能适应国家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

2.存储模式较为单一

地质档案资料的有效存储主要包括技防、物防以及人防,总结起来就是设备设施、载体和人员,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个元素的管理数据都被单独保存在一个数据库表格中,无法对各种类型数据相关性开展分析。例如,对于一个普通的涉密员工,其系统日志中可能包含大量需要处理和保存的保密级别的涉密材料。如果员工管理数据库和涉密载体权限数据库没有及时同步,就无法及时处理异常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以角色为基础的授权管理体系,在处理地质文件数据时,该体系会根据系统管理员设定的等级来处理下一步的程序。

3.缺乏关联性,不利于研判档案资料的风险

传统的地质档案数据保存模式相对简单,通常由档案管理员分别保存设备设施、物质载体和人员三个层面的信息数据。然而,这种模式很少对这三个层面的数据实施统一管理,导致各个元素之间缺乏密切的关联。因为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面对突发事件时常常只能采取“亡羊补牢”的应对措施,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者仅凭借个人力量难以全面研究和分析大量的档案数据,一旦发生泄密或遗失事件,就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对危险的预判和防范措施不够充分,从而无法及时处理风险。

三、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信息化建设对于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能够提升保密管理效率。由于传统的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失误。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实现对地质档案资料的快速整理、存储、检索和传输,大幅提高了档案保密管理的效率;其次,信息化建设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的安全策略和权限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档案保密管理的影响,提高了保密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的风险。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保密管理系统,对地质档案资料分类、加密和备份,实现对敏感信息的有效保护。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通过日志审计、操作监控等手段,实时监测和追踪数据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防范保密风险。由此可见,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升保密管理效率,加强保密管理措施,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地质行业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安全。

四、实施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1.做好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实现顶层规划与设计

近年来,我国对地理档案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目前在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中,面临着地质档案管理高安全性要求和群众对其需求不断提高之间的冲突,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保障人民群众对地理档案数据的有效利用提升到国家层面,由政府来统一规划和安排,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必须将保护和保障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规划。并且,全面分析地质档案工作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体系。从技术、管理、装备和人才四个层面上,开展部署和规划工作,以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信息安全保障问题,从而提升我国地质档案数据的安全管理水平。

档案安全管理信息化问题已经超出了地质专业性范畴,涉及如何处理信息与材料机密性之间的冲突。因此,在重视档案数据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急需解决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问题,不能遮掩也不能过度宣传,需要国家统一筹划、综合保护。因此,必须实现顶层规划与设计,特别是对地学领域的敏感数据,要在保密的同时,实施全面性管理。此外,需要总结现有信息化结构的优缺点,并与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应,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一套全新、可控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新的保密工作方式,全面检查安全隐患,并对关键安全问题归纳和分析,重点从技术、管理、规范以及人才等多个角度推进保密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2.充分发挥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作用

地质档案安全管理信息化是通过将传统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文件,并利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来保证其安全性。目前,常用的新技术包括大数据和区块链。大数据具有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数据类型多样且真实程度高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地质档案数据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够对档案数据及时认证。区块链是一种集“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和“能够追溯”于一体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将其应用于机密地质档案的保护可以确保存储安全、身份识别和隐私保护,从而有效提升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区块链技术并非新兴科技,而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方法将传统密码算法深度融合,建立在密码理论的基础上,以区块为核心,强化了数据的抗篡改能力,在存储安全、传播验证、安全容错、身份认证、安全审计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电子文件的安全性能。

此外,云计算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该技术能够隐藏信息资源形式上的差异,有助于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能够将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异构文件信息资源聚集在一起,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

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升级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以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档案文件保密一直以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档案保密管理信息化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在地质文件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将安全因素整合到档案数据管理的各个业务流程中,并实时采集各个环节的数据,以便动态掌握情况。

3.重视与相关保密技术的融合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特殊,地理环境保护部门需要与环境保护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沟通,共同提升环境保护的信息化程度。与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沟通机制,不仅是做好地质档案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还推动了各部门的信息化档案工作。随着我国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相应的信息化档案管理设备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各部门应与优势技术供应企业合作,将其作为地质档案管理部门的发展伙伴,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机会。建立地质档案信息支持系统需要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并需保证持续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为此,需要在技术和设备设施引进方面提供一定的投入,定期更新软件和硬件设备设施,为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证。此外,为了健全地质档案数据的安全保护系统,除了要提升档案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还需要采用反病毒技术定期检查工作文档内容。

4.促进信息化和保密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构建地质档案保密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需要与相关的信息技术公司紧密协作。为了增强这种协作,加强地质档案的信息安全,除了采取顶层设计等措施外,还应加强地质档案保管使用部门、行业部门和内部保密管理部门与厂商及相关企业的联系和沟通,确保其能够提供符合地质档案保密管理要求的安全设备设施、软件和服务。此外,地质部门应派遣专业的档案员实地考察,以确保其提供的机密管理体系的各种功能符合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通过这种深层次的交流模式,地质单位工作人员可以与厂商实时联系,并分析和讨论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减少研发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档案保密管理系统早期研发的效率,减少后期维护和管理的费用,确保地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提高地质档案保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充分考虑地质档案机密特性的基础上,以自身为主导、以自身为主线,主动参与其中,并基于地質文件的机密特性确定详细的工作程序,并将地质机构各部门业务融入档案安全管理中,形成有效的交流和协作机制,更好地满足地质档案保密管理的现实需求。

5.重视与保密技术的结合

在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我国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与归档形式等越来越多,且文件格式与种类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分析原因:当前行业内不同地质软件所形成的文件类型不同。以软件为例,一般以 Mapgis10所形成的图件汇交为要点,除了基本的点、 线、区与图例板文件等内容,还有特定的工程文件以及底色图例等内容。上述还只是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以及数字化中的文件类型之一。

所以说地质档案资料较多,文件的类型庞大。基于此,在对地质档案资料进行管理时,要想提高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效果,确保资料存贮的安全性,对不同文件类型的设置要求以及常见档案管理的标准等进行分析, 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统一化的保密管理, 保障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对此类资料的科学利用,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对地质档案的保密管理,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且不可替代的文件系统。通过顶层规划和设计,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借助新兴技术,推动档案保密管理模式创新,将信息化建设与地质档案数据工作相结合,不仅对地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益,还能有效提升地质档案资料的隐秘性和使用效益,在推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对重点档案信息的保密,进而为我国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鸿敏.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管理及实践策略[J].文化产业,2023,15(3):22-24.

[2]翟虹霞.地质档案资料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J]. 中国金属通报,2022,11(7):240-242.

[3]张琳琳,王 坚,刘世钊,韩彦龙,麻东东.地勘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管理及策略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2022,6(10):166-168.

[4]王 蕊.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 黑龙江档案,2022,17(1):99-101.

[5]陈玉琴.地勘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管理及策略探讨[J].山西青年,2021,21(13):79-80.

[6]高伟波,李仲琴,康泽宇.地质档案资料保密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矿业,2021,30(1):60-64.

(作者單位: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保密档案管理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