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绍芬 王明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既肯定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铁的必然性”,更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找到了激活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文化密码。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新高度”来标定“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意义,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三个新高度”从理论上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认知上的新提升与文化上的新自觉。
“第二个结合”彰显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认识的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的历史,无论是道路、理论还是制度的生成都深耕于中国现实国情与历史文化传统。“第二个结合”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凸显中昭示出民族文化的内在特性对于道路开辟、理论生成与制度选择的深刻影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在道路、理论与制度层面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从道路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独特的民族性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
从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百年奋斗史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不仅要与实践相结合,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呈现出来。在“第二个结合”尚未正式出场之前,“一个结合”中已然内蕴着文化层面结合的意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始终以“精神在场”的样态潜移默化地与马克思主义发生着互动,推动着理论呈现出民族形式。当走向文化自觉的“第二个结合”正式以理论话语的形式出场之后,这种民族主体性与文化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
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正得益于“第二个结合”的文化滋养。“一个结合”以中国具体实际为现实观照,“第二个结合”则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沃土,注重挖掘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厚植起深厚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根基,凸显中华文明在中国发展中所释放的文化滋养功能,使得中国制度既具有现实承载又具有独特文化基因。
“第二个结合”昭示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不断巩固与强化中生成的理论必然,表征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历史性跃迁。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愈加深刻,将文化自信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这种不断生长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构成“第二个结合”出场的内生动力。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巩固历史自信的历程。在接续奋斗中开创的辉煌成就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使得中国共产党人逐渐确立起理性而清醒的历史认知,厚植起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的底气。“第二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结合”的对象,意味着在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效能更加显在、积极与主动。“第二个结合”的出场则意味着文化走向自觉与主动,走向自信与自强,凸显出高度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第二个结合”在实践维度的推进将进一步夯实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二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从民族之维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联结纽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空差异,但是二者却是彼此契合的,这也构成了“结合”的前提。推进“第二个結合”,不仅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而且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求同存异中实现形式、内容与价值观念多重维度的有机联结。
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第二个结合”的出场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而“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更是一种自信表达,表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此,我们更要坚定历史自觉与文化自觉,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中,在“第二个结合”的融通伟力中增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底气,在“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中不断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厚植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定力。
“第二个结合”突显文化创新自觉性的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结合贯通,并在这种结合中自觉推动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丰富资源经由“结合”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呈现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显著特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进一步打开了赓续精神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空间。
“第二个结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简单复古,更不意味着唯我独尊、盲目排外,而是要固本清源、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创新,绝非简单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陷入“传统”优于“现代”的思想藩篱,更不是要同中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走上“现代”替代“传统”的歧途。守正创新即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坐标中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第二个结合”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资源宝库中探寻出新的精神力量,持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碰撞,不断塑造着新的文化生命体。
在“第二个结合”的推进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得以融会贯通。这种融通在相互契合中实现有机结合,最终得以互相成就。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应了“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当代延续,承续着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在“结合”中获得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赋予的现代力量,从而实现了赓续发展与现代重塑。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新飞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