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晴
摘 要:随着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加速融合,产业变革对出版社编辑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深入剖析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对编辑培养的具体要求,以培训为切入口,提出出版社培养编辑的具体策略:提高培训重视程度、强化培训需求分析、拓展培训内容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力求通过培训帮助编辑顺应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出版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融合发展 媒介素养 编辑培养 策略
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内容生产、产品形态、管理过程、传播渠道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版业正处于融合发展的纵深阶段,编纂思维、编纂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才的作用正日益凸显。编辑是出版社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文字水平影响着出版物的内容质量,他们的媒介素养影响着出版物的发展水平,他们的思维观念影响着出版物的价值深度。[1]出版社的发展离不开编辑人才的带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就需要顺应融合发展对编辑培养的要求,培育和积累适应新时代出版工作的高素质编辑人才,培训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与手段。
一、融合发展背景下出版社编辑培养要求
出版社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承担传承文明的使命担当,为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出版社需从坚持正确导向、优化内容质量、加强技术应用、深化改革创新四个方面系统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这对出版社编辑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培养正向型编辑,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信息呈现多样化发展和爆炸式增长,编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但获取的信息繁杂多样。编辑是信息内容的把关者,其政治素养直接关乎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因此,编辑要勇于面对出版融合时代的新变化、新冲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素养。编辑应具备的政治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堅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出版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其次,明确编辑工作的发展方向,积极学习与出版业相关的政策制度与法律条例,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最后,编辑要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从政治层面在选题策划、作者遴选、编辑加工等环节做好“把关人”。
(二)打造复合型编辑,确保出版内容质量
融合发展时代,知识服务模式发生变化,出版物的形态纷繁多样,但是内容始终是出版之根,出版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编辑工作处于整个出版流程的中心环节,编辑负责出版内容的选择、策划与执行,为确保出版物内容质量,要求编辑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首先,要求编辑在出版领域具有“专家”的深度,对于出版知识不断求索,积累扎实的文字基础,掌握丰富的文字加工技能,能够应对多种类型稿件。其次,要求编辑拓展知识的广度,做一名“杂家”,涉猎多方面的知识。现阶段,各种学科知识在不断丰富,学科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不同学科彼此交叉、融合、渗透,编辑的这种“杂家”身份更加凸显。[2]因此,编辑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通识知识、各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通过挖掘知识深度、拓展知识广度不断提升自我知识文化素养。
(三)培育全能型编辑,挖掘出版商业价值
融合出版既是媒介的融合,也是人员技能的融合,在这种环境下编辑的角色,尤其是骨干编辑的角色,正从单一性的个体角色向多元性的集体角色转变。这要求编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内容编校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用户分析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多渠道营销能力,成为既精通编辑出版又具备多元化能力的全能型人才。首先,编辑要具备数据搜集整理能力及研判能力,善于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好各种平台数据,了解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洞悉市场趋势。其次,编辑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顺应技术发展,把握技术方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流媒体等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拓展和延伸,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升内容的附加值,以更好的形式将内容呈现给读者。最后,编辑要具备利用不同媒体、不同表达方式来营销推广出版物的能力,充分挖掘出版物的文化属性和商业价值,以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
(四)塑造创新型编辑,激发融合发展活力
融合出版整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优势应运而生,重塑内容生产流程,催生新的产品形态,过去以编印发为主的传统出版流程正受到网络内容生产新方式的冲击,各个环节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各个环节的功能逐渐融合。在这样的出版生态环境下,编辑工作由稿件审核、编辑排版,延伸到前期的选题策划、作者遴选,以及后期的产品运营、渠道推广。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不断提升主动性,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强化应用新媒体,创新产品形态、传播方式等,在紧扣时代主题中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在强化科技赋能中创新,着力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开发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出版物。
二、出版社适应融合发展的编辑培训策略
培养符合融合发展的正向型、复合型、全能型、创新型编辑人才,是出版社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助推编辑重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势在必行,培训是最为快捷、有效的途径。然而,很多出版社的编辑培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编辑作为出版活动核心,能动性和创造力仍显不足。首先,对编辑培训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培训更多是为了满足编辑继续教育要求[3];其次,对编辑的培训停留在“洗脑”初步阶段,培训内容过于浅白、笼统,培训形式过于单一、陈旧;再次,培训内容与工作需要产生错位,没有紧密围绕出版业务实际开展。
针对出版融合发展对编辑培养提出的要求及编辑培训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具体策略帮助编辑不断增强工作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
(一)提高编辑培训重视程度
良好的编辑培训是促进融合发展、增强出版社竞争力的助推剂。出版社要从战略高度提高管理层、人力资源部对编辑培训的重视程度。管理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把培训作为提高编辑素质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建立由出版社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人力资源部发挥主导作用,加深对培训的认识,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全程跟进培训过程,不断优化培训模式,为员工举办更多贴合业务工作实际且具有建设性的培训。
提高重视程度的同时,也要在资金、设施、师资投入上强化编辑培训。出版社要加大编辑培训专项经费投入,支持编辑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并建立专项经费账册,严格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同时,为编辑建立学习资料室,提供便利的专业报刊阅览条件,有条件的出版社,可以向编辑开放内部图书馆的阅览权限,支持鼓励编辑在职自学,让不断学习成为每个编辑的职业习惯。另外,要加大师资投入,培育自己的培训师团队,以促进知识资源的沉淀、积累和共享。首先,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发挥已有授课专家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青年授课专家,使培训内容立足根本紧贴前沿。其次,充分整合出版社优质作者资源,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源,密切加强同高校、行业协会的联系,从外部聘请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结合具体培训需求开展培训。
(二)强化编辑培训需求分析
为适应出版融合发展对编辑培养的要求,有差异地对编辑进行培训,要对编辑的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析、预测,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绩效分析法等多元化的方法了解掌握需求内容。首先,做好组织分析。了解出版社适应融合发展所具有的经营战略、文化因素、组织资源等,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产生问题的基本动因。其次,做好业务分析。对于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难点和痛点,人力资源部可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从业务难点、知识存量、知识盲区等方面分别对一线基层编辑和处于管理岗位的编审、主编进行需求调查,确定出版业务发展需要与编辑人员知识需求的交集,进而搭建平台予以解决。最后,做好人员分析。对编辑的结构、年龄、学历、绩效等进行分析,掌握其基本情况,判断培训的核心需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类,依据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编辑的需求差异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内容与需求相匹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拓展编辑培训内容资源
出版融合发展,编辑培养最基础、最核心的就是让编辑强化思想政治意识,提升学术文化素养,增强综合能力,为打造精品出版物奠定基础。基于此,出版社要积极转变思维,拓展培训内容,从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加强对编辑的培训。
提高编辑政治素养。出版社要以党建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常态化推进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断积累和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落实到具体的编辑工作中,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把好书稿政治关。另外,可以将主题党日活动和业务活动相结合,以平时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主题,组织党员学习交流、研讨解决的办法,群策群力,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将经验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二者相互依托,共同部署,同步落实,帮助编辑夯实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
提升编辑专业能力。编辑的培训首先围绕做一名合格编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来确定,结合出版社的业务,组织包括编辑职业道德、出版行业标准、编辑出版理论、选题策划创新、书稿编加技巧、语言文字规范、图书成本计算等内容的培训,重点放在编辑的基本功训练上,以使编辑提高编校专业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注重基础编校能力的同时,出版社要注重编辑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和知识的交叉融合,加强编辑用户分析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多渠道营销能力的培训,紧扣编辑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工作需要,组织数据背后的畅销逻辑、从数据中发现内容的价值、Python与人工智能基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互联网直播与网红经济、微信营销等内容的培训,培养编辑综合能力,为编辑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丰富而长久的养分和能量。
(四)创新编辑培训形式
要想培训有成效,丰富培训内容的同时,出版社还要创新编辑培训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促使编辑适应新的业务流程和运营方式,将融合发展意识融入选题策划、编辑出版、营销发行全流程,推动编辑全面转型。
一是完善导师培养机制。出版社要继承和发扬好“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做好梯队建设。引导、激励新老编辑把共同工作的过程作为“传”“帮”“带”的过程,在出版社内部沉淀和汇聚一批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丰富工作经验、治学态度严谨、勤恳守责的内部导师团队,效仿高校的“导师制”,采取“一带一”“一带多”或“多帶一”的形式,延续“以老带新”实时培养模式,近距离、经常性地对新编辑进行指导。以学促导、导学相长,既可以引导和帮助年轻编辑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业务能力,又能帮助资深编辑吸纳最新知识、强化创新能力。
二是实施“实战化”培训。对于相对“成熟”的编辑,出版社要把他们拉入“实战”,运用出版项目,紧密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培养,将精品出版与编辑培养结合起来。将各个出版项目分交给编辑,使编辑充当项目经理的角色,把出版项目作为编辑的“实战地”。在出版项目中,编辑不但要负责内容、质量、项目进度的把控,还要做好内容创意、技术融合、网络运营、线上推广,全程负责,全程监控,打造出版精品。[4]通过精品项目全方位锻炼编辑能力,强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使编辑成长为全能型编辑。
三是深化编辑研学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学研共同体,多方共同参与编辑培养过程。围绕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和方向,打造编辑的研学基地,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出版社做讲座,也可以主动承办学术交流活动,还可以建立联合实验室、内部研发机构、博士后流动站等,集百家之长,整合出版社、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学会等方的优势资源,将业界实践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等紧密结合,形成出版、教学、科研三方动态交互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多方共赢,极大地促进复合型编辑人才培养,持续激发编辑创新能力。
四是创新在线培训平台。针对编辑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编辑网络培训体系,将编辑培训的“根据地”拓展到网络。首先,搭建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建立精品课程库,为编辑配发网络平台学习账号,持续提供线上优质课程,有效实现线上学习。其次,增强网络培训的互动性,添加在线测试、互动话题、交流讨论等功能,提高编辑学习的参与度和沉浸度。再次,对培训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将培训课程划分模块,编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出版社要结合融合发展对编辑培养的要求,做好编辑培训,增强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编辑完成角色转型,全力推动出版业抓住战略机遇、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