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4-03-21 20:15徐立中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物理情境

徐立中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3500)

初中阶段的物理作为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打好基础至关重要.核心素养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了一定的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以此顺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概述

提升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进一步优化,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从生活走向物理,继而走向社会.从生活走向物理即物理和生活应该紧密联系,将日常生活和物理知识实现友好融合,在教会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情境体验式教学,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理解知识,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学生迁移能力较弱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活动中,综合素质培养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运行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教育模式下,更注重分数的提高.对于初中物理,许多学生喜欢通过题海战术的方式提高成绩,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大大降低,以中考为背景剖析各种考点题型,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来探究新知识,很多概念不得不死记硬背,没有培养举一反三的习惯.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物理知识,但各个概念之间没有找到联系,知识框架不够完整,学生很难进行知识迁移,不能融会贯通.

2.2 课堂教学互动性较差

在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大多通过板书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机械化地记忆、看书、做题,很少主动发散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教师通过多媒体生动地再现一些物理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但是教学重心在“教”不在“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忽略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课堂互动性较差[1].

2.3 教学理念更迭速度较慢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重心由老师转向学生.但受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影响,部分老师固守成规不愿意做出改变,依旧认为教育的重点在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忽略了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结合到教学环境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前教育形势下,传统的所谓应试教育未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教师凭借经验教学和习惯教学,学生也因未能得到正确引导而缺少求知欲[2].

3 “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下,新课标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理应做出调整,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结合教学经验,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3.1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学习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境+体验式”双重模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课堂参与感,将物理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3.2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情境+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物理知识,探索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分析产生不同物理现象的原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并不限于观察力、探索力和求知欲等.这些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 “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4.1 教学场景生活化

新课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加强课程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调整教学方案,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构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有清晰的感知.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于对生涩概念的理解,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教学,学生很难能对概念进行深刻理解,甚至可能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3].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一方面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并非无用,而是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利用.

比如,在初中物理惯性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回想自己在乘坐汽车时,汽车突然启动和刹车时我们身体的感受,当汽车急转弯时我们的身体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偏移?往什么方向偏移?当学生回顾自身的感受时,引出惯性的概念,即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在概念引出后,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惯性的因素有哪些.又如在摩擦生热的知识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两张纸或两支笔相互摩擦,感受摩擦处温度的变化,从而引出摩擦生热的理论.在讲述大气压强知识点时,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拿一个平滑的纸板一个空玻璃杯,倒置后纸片滑落,然后用相同的纸板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而后倒置,硬纸板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撒出来,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原因硬纸板没有掉下,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生活化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学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4.2 学科内容融合化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初中教学的方方面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成果的提升可以采用多学科内容融合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实现贯通.知识没有边界,可以选取适当的场景将物理和语文、数学、地理等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物理,掌握物理.

比如,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课堂中,可以与历史结合,古往今来时代变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间计量单位,如古代常使用十二时辰计时,时辰可以对应到我们现在的几点,又如古代常有机械法计时,通过滴水、流沙的速度来计算时间.通过讲解不同时期的时间计量单位,让学生对时间有了更充分的理解.在浮力知识教学中,可以与语文课本相结合,大家都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通过标记船上有没有象时的水位线,间接确定了象的重量,让学生回顾这个故事,并说出曹冲称象的原理,船在水中为什么没有下沉?进而引出浮力的概念.也可以用这个小故事向学生描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浮力概念延伸到生活中,询问同学有没有观察过家里洗菜的场景,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而有的物体会沉在水底,影响物体上浮的因素有哪些?浮力、密度均可在该联想中进行解释.

4.3 教学课堂体验化

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发现就能实现和物理的“心灵感应”.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拓宽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动手感受物理学的奇妙,将对生活的认知融合到对物理知识的体验中来.一方面,具象化的物理知识更容易理解,印象更为深刻;另一方面,也破解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恐惧畏难心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物理教学的各个阶段均应该与体验相结合,在课前预习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发现.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中,加深学习印象,强化学习效果.课后复习中可以让同学思考所学的物理知识如何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比如,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中,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去观察水烧开的过程,原本干净的锅盖为什么在水烧开后充满小水珠?水珠从哪里来?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到室内镜片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呼气为什么能看到白色的雾状物?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堂后,教师可对该知识点进行讲解,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又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拿起小镜子转换不同的方向在教室的墙壁上寻找光影,分析光影的由来,引出折射和反射的概念,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将小木棍放进装水的玻璃杯子,观察所能看到的木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课后复习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场景会利用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如水下探测等,并让学生仔细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

4.4 教学方式合作化

高效的物理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多采用的方式是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学生机械化地记忆、做题.因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学习效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式合作化即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实现教学互通,充分利用合理情境,让学生拥有深度体验,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小孔成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制作小孔成像的小发明、小创造,看一看哪个小组做出来的物品能更好地反映小孔成像的原理.也可以设身处地为学生设定扮演的情境,如在凸透镜和凹透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物理课堂模拟成眼镜店,学生分饰顾客和老板的角色,顾客向老板提出需求,老板向顾客解释眼镜的构造,并解释在何种情况用什么镜片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此时也可以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教师通过投影或者动画的方式呈现眼睛的相关构造和相关理论,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对应的知识点.

5 结束语

新课标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教师应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基于核心素养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体验式物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处处留心皆物理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