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正, 闫万珺, 张殿喜, 杨秀凡, 蒋宪邦, 周丹彤
(安顺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Cu-W 材料具有导电导热性好、强度高、抗烧蚀、耐高温等优点,广泛用于电触头、热沉、电火花加工及高温耐磨材料等领域[1-3]。 正因Cu 和W 难混溶,Cu-W材料兼具二者性能优势且易调控[4]。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勃兴亟需结构-功能型薄膜,而Cu-W 薄膜因具有特殊电学和力学性能而深受关注[5,6]。 研究发现,作为Cu-W 薄膜的主要制备工艺,溅射沉积的工艺参数显著影响Cu-W 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Ai 等[7]研究了离子束溅射沉积Cu-W 薄膜时离子束能量对薄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呈非晶W 骨架与Cu 晶粒的机械混合结构,但当Cu 靶的离子束轰击能量高于1.5 keV 时,少量Cu 转变为单晶。 Beainou 等[8]考察了Cu和W 双靶侧倾共沉积制备的W-Cu 薄膜的柱状晶倾斜情况,结果显示倾斜程度与溅射气压呈负相关,当溅射气压为0.42 Pa 时倾斜角度大于41°,而溅射气压为1.0 Pa 时倾斜角度均不超过26°。 Xie 等[9]探讨了衬底温度对双靶直流磁控溅射共沉积的W-Cu 薄膜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Cu 原子的扩散增强,使薄膜的结晶化程度得以提高。 Thomas等[10]的研究表明,在双靶溅射共沉积含12%~45%(原子分数) Cu 的Cu-W 膜中形成了单一的bcc 结构固溶体相,且其力学性能随Cu 含量而变化,即随Cu 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先降低后提高,然后再略减小的趋势,含22%Cu 的Cu-W 薄膜的硬度最低、弹性模量最小。 Zhao 等[11]指出,双靶磁控溅射沉积的纳米晶Cu-W 薄膜中出现了固溶度的延展,W 含量显著影响其结构、热稳定性及硬度。 田爽等[12]证实了高能束辐照可促进Cu-W 体系固溶度的延展。 这些研究充分展示出Cu-W 薄膜广阔的研究空间及应用潜力。但目前Cu-W 薄膜的制备主要采用双靶溅射共沉积的方法,采用组合靶溅射沉积的研究较少。 双靶溅射的优点在于两靶的功率和倾角可独立调整,从而分别调控薄膜成分与沉积角度,缺点在于操作较为复杂、可重复性较差。 而当不易获得均匀合金靶或化合物靶时,由多种组元所构成的组合靶,则可制取多元薄膜,工艺简单且重复性好。 其主要缺点表现为,若组合靶的各组元的溅射产额差距太大,则薄膜易出现明显的成分偏离。 为此,本工作先设计镶嵌组合型靶材,再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Cu-W 薄膜,调整W 靶的面积占比即可控制薄膜的W 含量。 通过较系统的结构分析、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探讨W 含量对Cu-W 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Cu-W 薄膜制备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为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实验支持。
用MS560E 型高真空磁控溅射仪制样,磁控溅射时Ar+主要作用于靶表面一定的环状区域并形成环状刻蚀区。 为了能制备出包含Cu 和W 的双组元Cu-W 薄膜,设计了镶嵌型靶材,如图1 所示。 Cu 靶纯度优于99.99%,圆片状Cu 靶尺寸φ50 mm×4 mm,其环状刻蚀区内径φ24 mm、外径φ36 mm,环宽度6 mm,刻蚀区的中线为φ30 mm 的径迹。 以中线为圆心,钻出φ3 mm、深3 mm 的坑,坑对称且均布,坑的数目按实验需求而定。 W 靶纯度99.95%,用线切割机将W 靶切割为φ3 mm、高3 mm 的小圆柱,再嵌入Cu 靶表面钻出的坑内,即可组合并构成Cu-W 镶嵌靶,由于坑深度与W 靶的高度相等,镶嵌靶表面平整。 W 靶的有效面积占比是指其表面积与环状刻蚀区面积之比,单个W 靶的表面积为7.07 mm2,环状刻蚀区面积为565.49 mm2,故单个W 靶的有效面积占比为1.25%。 当嵌入4 ~20 个W 靶时,相应地,W 靶的面积占比被控制在5%~25%的范围内。 本底真空6.6×10-4Pa,工作气体为分析纯Ar,直流溅射。 主要工艺参数:靶功率密度10 W/cm2、溅射气压2 Pa、靶材与基底间的距离为150 mm。 衬底选用聚酰亚胺、<111>向单晶硅及聚乙烯醇缩甲醛(PVF)3种,将聚酰亚胺和单晶硅依次放入乙醇和去离子水中,施加超声波进行清洗,烘干后分别安装在仪器的衬底座上。 沉积前再用Ar 离子束轰击衬底10 min,完成最终清洗。 利用表面张力剥离-滤纸黏附法,将PVF 溶液附着于透射电镜观察专用的φ3 mm 铜网上,经干燥后形成PVF 膜并作为薄膜的衬底。 因其自身本已足够清洁,而清洗则容易导致破损,故直接在其上沉积Cu-W薄膜。 沉积时衬底自转速率为15 r/min,提高膜厚均匀性,衬底通循环水冷却,衬底平均温度为323 K。 用FTM107-A 型石英晶体振荡仪实时监测膜厚,Cu-W 薄膜的厚度均为900 nm。 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用纯Cu和纯W 靶,制备等厚的单质Cu 膜和W 膜以便作对比。沉积在硅衬底上的薄膜用于成分和结构分析、形貌观察以及弹性模量和显微硬度测试,沉积在聚乙烯醇缩甲醛(PVF)上的薄膜用于透射电镜观察,沉积在柔性聚酰亚胺上的薄膜则用于微力拉伸试验,测量屈服强度和裂纹萌生临界应变值。
图1 Cu-W 镶嵌型靶材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u-W mosaic targets
用AMETEK 能谱仪(EDS)测定Cu-W 薄膜成分,TD-3500 型X 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薄膜结构,Cu Kα线,波长0.154 06 nm,管压36 kV,管流30 mA。 精细结构观察选用TECNAI G2S-TWIN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加速电压200 kV,线分辨率0.1 nm。 用TESCAN VEGA 3 SBU 型扫描电镜(SEM)观察薄膜微观结构,SPA-400 型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表面精细形貌。 运用MTS Tytron 250 型微力测试系统进行拉伸试验,测定薄膜屈服强度值σ0.2,加载速率10-4/s,总位移量恒定[13]。 拉伸时实时监测电阻,拐点对应的应变称裂纹萌生临界应变εc,表征变形损伤抗性。 选用Nano Indenter XP 型纳米压痕仪测量弹性模量和显微硬度,伯氏三棱锥金刚石压头,压入深度200 nm,应变速率0.05/s,压入点4~6 个,各点相距100 μm 以上,结果取均值。
在镶嵌靶的环状刻蚀区内,W 靶的面积占比为5%~25%时,Cu-W 薄膜的沉积率及W 含量示于图2,也给出Cu 和W 单质膜的沉积率以作对比。 可以看出,同工艺条件下,Cu-W 薄膜的沉积率总低于Cu 膜(15.8 nm/min)但高于W 膜的沉积率(7.0 nm/min),且随W 靶的面积占比从5%增至25%,Cu-W 薄膜的沉积率从14.5 nm/min 逐渐降至8.3 nm/min。 Cu 膜沉积率比W 膜高出2 倍多,是因为当Ar+轰击能量相同时,Cu的溅射产额比W 高2.4 倍[14]。 而溅射沉积Cu-W 薄膜时,能量一致的Ar+同时轰击Cu 和W 靶,当W 靶的面积占比提高时,由于W 溅射产额较低,因此减少了溅射原子(含W 和Cu)的总通量,使得Cu-W 薄膜的沉积率下降。 图2 还显示,随W 靶的面积占比从5%逐渐增至25%,相应地,Cu-W 薄膜的W 含量(原子分数,下同)从2.30%逐渐增加到15.10%,这显然是由于W 靶的面积占比提高时,将溅射出更多的W 原子,致使W 原子与Cu 原子的相对比率增多。
图2 W 靶的面积占比对Cu-W 薄膜沉积率和W 含量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the proportion of W target area on the deposition rate and W content of Cu-W thin films
2.2.1 Cu-W 薄膜结构的XRD 分析
图3 为Cu 单质膜、W 单质膜、Cu-W 薄膜的XRD谱。 用JADE 软件分析XRD 谱,确定主峰位置,并测定主峰的半高宽。 结果显示,Cu-W 薄膜的主峰位置相对Cu(111)标准峰向低角度偏移,且偏移量随W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据Bragg 方程可知,峰位偏移主要源于晶格常数的变化。 王瑞等[15]在磁控溅射Cu-W 薄膜XRD 谱中也发现类似现象,并指出当W 含量为13.70%~27.40%(原子分数)的Cu-W 膜内形成了W 固溶于Cu 的亚稳态Cu(W)固溶体。 Zong 等[16]用X 射线衍射法研究磁控溅射Cu-W 膜的结构,发现在Cu-14.00%(原子分数)W 膜中形成了fcc Cu(W)固溶体。 本工作认为,由于W 的原子半径(0.137 06 nm)大于Cu(0.127 81 nm),因此W 原子在Cu 晶格中替位,形成fcc Cu(W)亚稳准固溶体,从而使Cu 的晶格常数增大,这是Cu-W 薄膜主峰向低角度偏移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相比Cu 膜,Cu-W 薄膜的峰形状宽化,且变宽的程度与W 含量呈正相关。 根据实测峰位值标定晶面间距并计算晶格常数,再用Vegard 定律估算准固溶度;根据主峰的半高宽评估薄膜平均晶粒尺寸,分析结果列于表1。 可以看出,随W 含量从2.30%增至15.10%,Cu-W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8 nm 逐渐减小至18 nm,说明W 的引入使Cu-W 薄膜晶粒细化,但均小于Cu 膜的晶粒尺寸(48 nm)而大于W 膜的(16 nm)。 而W 在Cu 中的准固溶度则从1.30%逐渐提高到9.50%,准固溶度值均小于对应Cu-W 薄膜的W 含量,说明仅有部分W 参与形成fcc Cu(W)准固溶体。 而相比W 膜,Cu-W薄膜均未现W 的特征峰,原因在于,部分W 存在于Cu 晶格内,其余W 则弥散分布于Cu 基体中。
表1 Cu-W 薄膜的XRD 谱分析结果Table 1 XRD pattern analysis of Cu-W thin films
图3 Cu-W 薄膜XRD 谱Fig.3 XRD patterns of Cu-W thin films
薄膜结构与原子扩散、原子荷能及形核与生长模式密切相关。 用Rizzo 等[17]提供的计算方法,得出W的表面扩散激活能(0.286 eV)大于Cu 的(0.084 eV),说明W 不易扩散迁移。 同时,正因本工作溅射气压较高(2 Pa),Ar 气体的原子数密度较高;同时靶基距较远(150 mm),使得Cu 和W 溅射原子从靶表面到衬底表面的输运距离延长,增加了与Ar 原子的碰撞几率及能量损失,从而减弱了其到达衬底时的荷能及表面扩散,这有利于形成细晶结构并形成亚稳准固溶体。 形核与生长模式方面,据文献[18]的公式计算可得,成膜时Cu 和W 的单位体积自由能分别为-4.00 和-5.82 kJ/cm3,气相与薄膜间的界面能分别为1.85×10-4和3.3×10-4J/cm2,说明W 的形核率和核心数目明显高于Cu。 结合Bangert 等[19]提出的双组元金属沉积模式,本工作认为,当Cu 和W 共沉积时,W 迁移率低而形核率高,W 的核心对Cu 的扩散产生“形核诱生扩散障碍”效应,限制了Cu 的迁移及晶粒生长,因此使Cu-W薄膜晶粒细化。 另一方面,由于W 在生长表面上弥散分布且其迁移率低,数目占优但迁移率高的Cu 原子可将其包围,因此最终W 可在Cu 晶格内替位,这是fcc Cu(W)亚稳准固溶体的一种形成途径。
2.2.2 Cu-W 薄膜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
运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Cu-W 薄膜的精细结构,用Ganta Digital Micrograph (DM)软件分析处理数据。 图4a 和4b 分别为Cu - 4.30%W 和Cu-15.10%W 膜 的HRTEM 明 场像。 图4a 显示,Cu-4.30%W膜有衬度较明显的亮区和暗区,2 类区域均存在微晶粒,晶格条纹可辨,据TEM 像的质厚衬度原理,Cu 较亮而W 较暗。 图4a 的中上部和右上方的插图分别为方形亮微区Ⅰ和暗微区Ⅱ的放大形貌,可以看出,小至几十nm2范围的微区Ⅰ和Ⅱ内,较亮原子(Cu)和较暗原子(W)仍然共存,即Cu 和W 原子(团簇)仍呈现相互弥散的特征。 这在相当程度上表明,Cu和W 两组元在微观尺度上呈准混溶状态。 DM 软件测量表明,在微区Ⅰ和Ⅱ内,较亮原子(Cu)排列构成的晶格条纹平均间距分别为0.209 2 和0.209 1 nm,均稍大于Cu(111)晶面间距标准值(0.208 8 nm),即W 对Cu的晶面间距存在正影响。 分析认为,这是由于W 存在于Cu 晶格内并形成fcc Cu(W)亚稳准固溶体,增大了Cu 晶格常数。 对图4a 中的微区1(亮区)和微区2(暗区)进行能谱分析(见图4c 和4d),可知亮区Cu 含量为96.40%(原子分数),高于该样品平均Cu 含量(95.70%);而暗区W 含量则达6.40%,高于该样品平均W 含量(4.30%),W 相对偏丰,这表明在Cu-4.30%W 膜内,局域有W 偏聚现象。 如图4b 所示,Cu-15.10%W膜的像衬度不甚突出,明、暗区不显著,但微晶尺寸更小,晶格条纹较明晰。 图4b 的右下和中上方的插图分别为微区Ⅲ和Ⅳ的放大像。 可以看出,原子排列较整齐,但仍存在Cu 与W 原子(团簇)交互弥散现象。 微区Ⅲ、Ⅳ内较亮原子(Cu)排列构成的晶格条纹平均间距均为0.210 7 nm(大于Cu-4.30%W 膜),说明W 在Cu 中的准固溶度有提高。 对图4b 中的微区3 和4 进行能谱分析(见图4e 和4f),显示W 含量分别为14.90%和15.30%,均接近其平均W 含量(15.10%),说明在该薄膜内,Cu 和W 组元的相互弥散更均匀,故其微观结构较为均质化。
图4 Cu-W 薄膜的HRTEM 像及选区能谱分析Fig.4 HRTEM images of Cu-W thin films and selected area EDS analysis
2.2.3 Cu-W 薄膜形貌的扫描电镜分析
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形貌时,对Cu 和W 单质膜选用二次电子成像(SEI)模式(见图5a 和5e)。 但对Cu-W 薄膜,由于Cu 和W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9 和74,相差较大,因此选用背散射电子(BSE)成像模式进行观察(如图5b~5d 所示),这样既可考察Cu 和W 组元的分布状况,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Cu-W 薄膜本身的微观结构与形貌。 由图5a 和5e 可见,Cu 膜呈现柱状晶膜的表面特征,晶界分明、晶粒均匀,平均尺寸约40~50 nm;W 膜的晶粒则明显小于Cu 膜。 原因在于,衬底温度Ts与沉积物质熔点Tm之比(Ts/Tm)值越高,则原子在衬底表面的扩散迁移能力越强,反之越弱[18]。 本工作衬底温度仅323 K,Cu 的熔点(1 358 K)远低于W(3 695 K),故Cu 的Ts/Tm值远高于W,其扩散能力明显更强。 Cu 膜形成时发生连续结构演变,致晶粒发育较完善。 而形成W 膜时,结构演变受限,初始细晶结构得以保持。 如图5b 所示,与Cu 膜相比,Cu-2.30%W膜的晶粒明显细化,其BSE 像中偶现白亮点,但点测能谱分析表明其W 含量为2.26%,与复合膜平均W 含量接近,因此白色颗粒不是W 偏聚相,而是膜表面的微凸起。 如图5c 所示,Cu-6.20%W 膜的晶粒更细小。 而图5d 则显示Cu-15.10%W 膜为细纳米晶结构,BSE 像未现明显衬度,未现明显W 偏聚相,组元分布均匀,结构较为均质化。 SEM 像与XRD 谱及TEM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映证。
图5 薄膜的SEM 形貌Fig.5 SEM images of thin films
2.2.4 Cu-W 薄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分析
图6 为Cu-W 薄膜、Cu 和W 单质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形貌(AFM),扫描区域2 μm×2 μm。
分析显示,Cu 膜表面的平均颗粒尺寸最大(70 nm),W 膜则最小(36 nm),而W 含量为2.30%、6.20%及15.10%的Cu-W 薄膜的平均颗粒尺寸分别为58、49、44 nm,呈减小趋势,这与XRD 谱分析和SEM 形貌所观察到的晶粒尺寸变化规律相同(颗粒由多个微晶粒构成,因此其尺寸大于晶粒),AFM 形貌更直观地表现出W 的添加所引起的晶粒细化效应。 均方根面光洁度(RMS)分析表明,Cu 膜的RMS值最大(3.50 nm),W膜的则最小(2.60 nm),这表明W 膜的表面光洁度优于Cu 膜。 含2.30%、6.20%及15.10%W 的Cu-W 薄膜的RMS值分别为3.40、3.20、2.80 nm,说明W 的添加可提高Cu-W 薄膜表面的平整性,显然这与W 核心限制Cu原子扩散密切相关(2.2.1 节)。
Cu-W 薄膜、Cu 和W 单质膜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图7。
图7 薄膜的力学性能Fig.7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由于W 常温呈脆性(其脆-韧转变温度为200℃),故未对W 膜进行拉伸试验,仅测其屈服强度σ0.2和裂纹萌生临界应变εc值。 如图7a 所示,Cu-2.30%W膜的σ0.2值为0.35 GPa 高于Cu 膜(0.28 GPa),添加W可提高屈服强度,且随含W 含量的增加,Cu-W 薄膜的屈服强度渐增,Cu-15.10%W 膜σ0.2值达0.86 GPa。 这是因为:(1)添加W 使Cu-W 薄膜晶粒细化所引起的细晶强化效应;(2)fcc Cu(W)亚稳准固溶体的存在所引起的亚稳相强化,以及W 弥散在Cu 基体内所产生的弥散强化效应。 对比薄膜裂纹萌生临界应变值(见图7b),Cu-W 薄膜的εc值均低于Cu 膜(3.05%),Cu-2.30%W膜的εc值仅1.77%,含少量W 即可明显降低Cu-W 薄膜的εc值。 但随W 含量的增加,Cu-W 薄膜εc值下降较缓。 这是因W 呈脆性,含少量W 即可明显增加Cu-W 薄膜内的裂纹萌生源[20]。 当W 含量增多时,由于Cu-W 薄膜的微观结构较为均质化(图4b),裂纹源尺寸减小,故εc值减幅缓。 图7c 为薄膜的弹性模量图,当W 含量从2.30%提高到15.10%时,Cu-W 薄膜的弹性模量E从117.0 GPa 略增至123.5 GPa,都仅稍高于Cu 膜的E值(116 GPa)而远小于W 膜E值(405 GPa)。 事实上,弹性模量对微观结构、结晶状态等不甚敏感[21],但由于W 的本征模量较高,据Reuss体积混合模型,W 含量增加时Cu-W 薄膜的E值将有所提高。 图7d 则表明,含少量W 即可明显提高Cu-W薄膜的显微硬度H,Cu-2.30%W 膜的H值(3.9 GPa)明显高于Cu 膜H值(2.6 GPa),Cu-15.10%W 膜的H值则进一步增至6.1 GPa,但都低于W 膜的H值(22.9 GPa)。 原因在于,部分高硬度W 在Cu-W 薄膜内呈弥散分布,以及Cu-W 薄膜屈服强度的增强对硬度产生了正贡献。
(1)将W 靶嵌入Cu 靶的环状刻蚀区,组合成Cu-W镶嵌靶,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出Cu-W 薄膜。调整环状刻蚀区W 靶的面积占比,可控制Cu-W 薄膜的W 含量。 随W 靶的面积占比从5%增至25%,Cu-W薄膜的W 含量从2.30%逐渐增至15.10%,沉积率则逐渐减小。
(2)Cu-W 薄膜的W 含量显著影响薄膜结构,Cu-W薄膜中存在fcc Cu(W)亚稳准固溶体。 随W 含量从2.30%逐渐增至15.10%,Cu-W 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8 nm 逐渐减小至18 nm,W 在Cu 中的准固溶度从1.30%W 逐渐增至9.50%W。 而均方根面光洁度RMS值则从3.40 nm 逐渐减至2.80 nm,Cu-W 薄膜的表面趋于平整。
(3)Cu-W 薄膜的W 含量明显影响薄膜的力学性能,随W 含量从2.30%增至15.10%,Cu-W 薄膜的屈服强度σ0.2值从0.35 GPa 增至0.86 GPa,硬度H值从3.9 GPa 增至6.1 GPa,弹性模量E值略增加,而裂纹萌生临界应变εc值则从1.77%降至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