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PERMA模式在心理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2024-03-19 10:04吕红霞郑子秀王燕清张瑞霞庄艳君宋润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幸福感要素

吕红霞 郑子秀,* 康 静 王燕清 张瑞霞 庄艳君 宋 洋 宋润珞

(1.内蒙古包钢医院护理部,内蒙古 包头,014000;2.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洛阳,4710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471000)

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明确提出护理工作要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者采用叙事护理[1]、正念干预[2]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只是减轻了负性情绪,对个体幸福感关注较少。如何通过挖掘个体的自身潜力、提升积极情绪、提升持续的幸福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PERMA模式通过积极情绪(P)、投入(E)、关系(R)、意义(M)和成就(A)五要素促使个体提升积极情绪,达到持续幸福状态,拥有蓬勃的人生。随着积极心理学PERMA模式的兴起,该模式在临床护理、医护人员、护理教育和个案护理等心理护理领域取得显著效果。相比西方国家,PERMA模式在我国心理护理领域中的应用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PERMA模式在心理护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促进PERMA模式在我国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为我国心理护理提供新视角和新依据。

1 积极心理学PERMA模式概述

1.1 PERMA模式的理论渊源

PERMA模式起源于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由Martin E.P.Seligman于1998年提出,目的是培养个体建立积极品质,帮助人们生活的更快乐、更幸福、更有意义[3]。2002年,Seligman提出了名为“真正的幸福”模型,2011年完善为PERMA模式,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意义(Meaning)、人际关系(Relationship)和成就 (Accomplishment)。“PERMA”由5个要素单词的首字母组成,这5个要素共同来定义幸福,达到蓬勃的人生,用“Flourishing”一词来描述这种蓬勃的状态,见图1。

图1 PERMA模式框架图

1.2 PERMA五要素解读

PERMA五要素之间既有独立性,又存在相关性[4]。五要素不需要一起发生,单一要素不能定义幸福,但单独每个要素都有助于提升幸福感,每个要素都指引人们朝向幸福,使个体达到最佳蓬勃状态。

1.2.1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积极情绪是一种主观上感受,作者将它描述为爱、快乐、感恩、宽恕、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美好的事物。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引起积极的行为,让个体更好地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

1.2.2 投入(Engagement)

作者称为“Flow”状态(也称“福流状态”),指个体忘记时间、忘却周围环境、忘我的高度幸福感的“福流”状态,Seligman强调不能简单地希望恰巧碰上“福流”,而是积极寻求创造“福流”的方法[3]。

1.2.3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

人际关系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刺激积极情绪重要的社会联系。

1.2.4 意义(Meaning)

既有客观成分,又具有主观成分,意义是思想的升华,使人有使命感和方向感,是人生一种高境界的追求,使个体实现生命的发展和人生的蓬勃。

1.2.5 成就(Accomplishment)

对感兴趣或者是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明确目标,往往能够发挥个体的潜力和积极品质,在实现过程中或完成时体会成就带来的幸福感。

1.3 PERMA模式评价工具

在2016年,英国学者BUTLER J等[5]在PERMA模式基础上编制PERMA-Profiler量表,评估幸福感水平,共有9个维度,23个条目,Likert11 级评分。积极情绪(P)、投入(E)、关系(R)、意义(M)和成就(A)5个维度各3个条目,总体幸福感(Hap) 1个条目,负性情绪(N)3个条目,孤独感(Lon)1个条目,躯体健康(H)3个条目,分值越高幸福感指数越高。该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60~0.95,已在意大利[6]、日本[7]、韩国[8]、波斯[9]、西班牙[10]等国家翻译并验证,评估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信效度较好。

2 积极心理学PERMA模式在心理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PERMA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患者、临床医务工作者、高校学生、个案护理以及弱势群体等人群,在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挖掘正向品质和提升幸福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1 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折磨,可导致患者情绪、认知、行为以及功能改变,产生焦虑、抑郁等一系列负性情绪,对生活带来负面影响。TU M等[11]针对肺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研究结果证实,PERMA模式构建的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董淑贤等[12]也证实PERMA模式方案不仅显著降低了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水平,而且提升患者总体幸福感水平。石艳[13]采用质性和量性混合的方法,通过质性研究发现问题,制订PERMA干预方案,采用随机对照选取46例样本进行干预,结论得出干预组在性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该研究全程干预均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其不足之处是未能面对面评估和感知患者情绪等心理状况。建议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与患者有效沟通互动,提高患者对知识的接受度,出院后再通过微信等其他线上方式进行延续性心理护理。综上所述,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对于较大心理创伤后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以充分发掘患者的正面情感与潜能,对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感、提升其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因素[14]。有1/3的患者永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依靠社会和家庭的帮助来生活,伤残后容易产生敏感、自卑、易挫、焦虑、孤独以及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15]。心理护理是脑卒中患者规范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黄锦文等[16]通过让患者选择作业活动,把PERMA模式五要素运用于作业治疗中,引导患者思考有意义的人、事、物,体验和谐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结果证实在作业治疗中应用PERMA理论模型提高了患者的幸福感和治疗效果。朱婷等[17]、郭华等[18]通过应用PERMA模式构建方案,对住院期间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创伤,还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情绪,提升生活幸福感,但对于患者的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2.2 在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因传染病有其传染的特殊性而不同程度地引起患者惊慌、紧张、焦虑和幸福感下降等负性情绪,当前,艾滋病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相比,艾滋病患者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才能促进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谷家仪等[19]以PERMA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干预方案,对住院的艾滋病患者共进行8次的干预指导,提升了患者的乐观情绪和正向品质,帮助艾滋病患者缓解心理危机。但该研究仅评估干预后1个月的效果,因艾滋病患者病程的特殊性,建议进行跟踪研究,以确定PERMA干预措施是否长期有效。

在全球Covid-19大流行时期,人们对广泛和长期隔离情况下的幸福感知之甚少。CAMITAN D S等[20]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五大幸福支柱,即PERMA五要素得到照顾,并且至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达到最低限度的满足时,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但该研究的局限是选取的533名样本平均年龄为25岁,建议以后研究纳入不同年龄段的样本。QUIROGA-GARZA A等[21]调查了604名居民心理状况,45.9%的居民有中度至极严重的心理痛苦,幸福感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开展PERMA模式心理干预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PERMA模式进行干预能够将认知、情绪、行为、个体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并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对于身心健康。

2.3 在医护人员中的应用

医护人员作为生命守护者和健康守门人。因为工作特性和环境的特点,极易产生焦躁沮丧等负性情绪,而一旦医务工作人员没有有效地引导与处理负性情绪,将无法从工作中发现意义,也就无法很好地从事社会共情的、有效的、整体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工作[22]。

在急救人员中,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急救人员经常经历一些急救行为,如车祸、火灾和大规模灾难造成的突发危险状况,易患有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CHOI S P等[8]建立PERMA模型调查了急救人员的心理问题与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的关系,调查显示,抑郁症与PPERMA五要素显著相关。但是,该调查男性居多,女性占比仅为12.2%,未来的研究建议纳入合适性别比例的急救工作者,探究PERMA模型在不同性别急救人员中的效果。SHAGHAGHI F等[23]基于PERMA模式对60名助产士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在干预前后通过Ryff’s心理健康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ERMA模式的教育有效提高助产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但是,该研究未进行较长时间的评估,长期的影响效果未得到确认。SLATER P J等[24]对儿童肿瘤科医护人员以PERMA 模式措施进行干预,对医护人员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工作生活中蓬勃发展。

2.4 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院学生在医疗系统中处于新生力量地位,肩负着救死扶伤任务,今后要直接和间接地为患者服务。医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PERMA模式五要素为衡量幸福感的多维方法提供了支持,为学校提供了更系统地了解和促进幸福感的方法。积极教育以传授幸福技能来发展学生的心理韧性,乐观精神和性格优势,塑造积极关系等帮助他们茁壮成长[25]。KERN M L等[26]通过PERMA五要素模型对澳大利亚516名13~18岁的男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PERMA每个要素都与生活满意度、希望、感激、学校参与、成长心态、身体活力、躯体症状和压力性事件呈横向相关。因此,多层面的幸福感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制订系统的幸福感方法。MORGAN B等[27]在英国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基于PERMA模式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VLE)提供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向学生们传授幸福的概念和匹配提升幸福感的知识和资源。VLE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降低了焦虑、抑郁和学业倦怠。因为在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该研究只通过线上干预,建议以后研究通过面对面结合线上干预的方式,更有效地应用PERMA模式并评价实施效果。

2.5 在个案护理中的应用

RONCAGLIA I[28]通过临床病例研究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患者的特点有:不按时参加课程,不适当行为事件,包括财产破坏、对立行为、辱骂性语言、伤害行为等。通过采用PERMA方案干预和连续6个月的评估,显著减少了自闭症患者不适当行为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且提高了会议参与水平。但是作者仅进行个案研究,建议以后进行大样本研究,探究该模式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6 在弱势群体中的应用

女性、老年人和青少年在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对较弱。在患病后心理负担较重,易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所以对这一群体的准确评估和积极干预尤为重要。WIŚNIEWSKI M等[29]以PERMA模式框架为指导,评估结缔组织疾病女性患者性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54%的患者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并揭示了性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但是该研究仅是现状调查,建议以后的研究针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干预性的研究。WATERWORTH S等[30]基于PERMA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制订访谈提纲,半结构式访谈了48名社区老年人,根据PERMA的五个要素一一进行对照分析,结论得出护士可以在处于较低幸福感的老年人群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相应干预措施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但幸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感受,与生理状况、人际关系和外部环境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要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全方位、针对性地制订适宜的干预方案。MCCORMICK M等[31]应用积极心理学PERMA模式解释了不利于幸福的疾病因素,重新进行讨论并定义了传统幸福的概念,帮助青少年实践接受、调整期望,找到意义、满足感和心理健康,在慢性疾病中找到幸福感,提供了一个让青少年在经历持续的挑战时能够茁壮成长的心理模式,为以后青少年的研究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3 小结与展望

PERMA模式为心理干预新方法,以传授幸福技能为方法,以发展心理韧性,乐观精神和性格优势为目标,已经在心理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呈现积极趋势,这一模式对于挖掘个体内在潜能,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增强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由于PERMA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理论与技术,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但现有PERMA模式研究尚存在干预人群疾病类型较为单一、样本量少、方法不科学、方案针对性不强、质性研究不多、评估工具主观化、评估周期短等缺陷。所以在后续研究中要参考国内外经验和结合国内心理护理的现状等来进行研究,从而推动PERMA在国内心理护理领域的应用。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幸福感要素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