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再生:以可持续时尚助力环保升级

2024-03-19 11:43刘玉焕尹珏林
清华管理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传统文化

刘玉焕 尹珏林

塑料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数据,1950~2017年,全球生产塑料约92亿吨,其中塑料回收再利用率不足10%,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预计到2040年,全球每年约产生7.1亿吨塑料垃圾,对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当前,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性污染焦点问题,如何以创新的方式推动废弃塑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成为各个国家重点关注的核心议题。

与传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侧重于从供应链搭建废弃塑料回收和工业化利用体系不同,抱朴再生立足于废塑料回收再利用行业,不断尝试在回收、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以传统文化、环保科技和生态美学有机融合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开创了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的新模式,而这一切的故事都将从刘学颂的职业经历说起。

传统资源回收企业的发展困境

刘学颂,曾在日本时尚行业拥有15年的从业经验,儿子幼时的一场呼吸道手术,让她意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与紧迫性。刘学颂坦言:“相较为下一代留下丰厚的财产,更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2010年,刘学颂从时尚行业转换到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进入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简称“盈创回收”)准备大展拳脚,推动中国废弃塑料污染问题的创新解决。然而,进入之后,她才发现,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在资源回收端面临着回收资源成本高的难题,而且在消费端也面临着消费者认知不足的挑战。

盈创回收是一家可以生产食品级再生聚酯切片的企业,拥有全套再生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塑料再生技术国际领先。为了实现“瓶到瓶”的再生利用,盈创回收必须采购完整的回收塑料瓶,精细化分选,粉碎后,通过多级清洗和深度净化,最终变成干净的颗粒,再做成食品级材料,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

然而,中国传统资源回收模式下,盈创回收面临的难题是难以获取到足量的回收塑料瓶。

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塑料瓶资源几乎都掌握在拾荒者手里,这些塑料瓶会进入到小作坊里进行粉碎和工业强碱清洗,简单粗暴地处理后打成碎片,直接卖给下游,降级使用做一些毛绒拉丝作为毛绒玩具的填充,或者做成地毯之类的简单产品,而不是实现“瓶到瓶”的循环利用。在这种模式下,盈创回收只能与小型分散的垃圾场和小作坊合作,但垃圾场和小作坊对塑料瓶再生利用认知的局限性使得合作经常出现问题,导致盈创回收经常无法回收到足量的塑料瓶。

另一方面,虽然盈创回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回收塑料瓶转变为食品级的再生材料,但再生材料的需求相对有限,国内不少企业对于再生材料的使用认知相对有限,部分企业也会因为成本较高拒绝使用再生材料。更为严重的是,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回收塑料瓶的重复利用过程根本不了解,他们对于再生塑料制成的产品也缺乏认知和兴趣,这导致盈创回收盈利较为困难。

刘学颂坦言:“在盈创回收的十多年跑遍了北京周边一百多个垃圾场,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收废品的大爷大妈,工作艰辛不说,主要是感受到这个行业变革与创新的艰难,因为这个行业固有印象就是‘脏、乱、差,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较高的产业附加值,根本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加入和参与,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重新创业,打造可持续环保品牌

如何才能打破传统资源回收行业“脏、乱、差”的固有印象,提升产业的附加值从而吸引年轻人的广泛参与呢?

刘学颂意识到,简单地用环保理念对年轻人进行道德说教非常无力,只有打造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让年轻人觉得塑料回收再利用是一件有趣、有创意且有市场价值的事情,才能让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下去。

2019年,在盈创回收已工作10年时间的刘学颂决定重新创业,利用自己在时尚行业的经验,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可持续环保品牌,将塑料瓶回收变成真正的可持续时尚,让循环经济真正感染消费者,带动年轻消费者的广泛参与。

在设计该品牌的理念时,刘学颂与团队深入剖析了当前年轻人的价值倾向和消费偏好,确定了品牌要突出三个关键词:传统文化、环保科技、生态美学。

其中,传统文化是希望将“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中国传统环保哲学体现出来,借鉴老子《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中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朴素生活的环保哲学,刘学颂将品牌命名为“抱朴再生”,希望打造出中式传统环保哲学与现代年轻潮流文化于一体的潮流环保品牌。

环保科技则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废弃塑料的全流程无污染重复利用,将常见的“塑料垃圾”转变为可持续的时尚产品。依托母公司盈创回收完善的回收再生体系和环保科技创新,抱朴再生形成了集废弃资源回收、改性再造、艺术设计、商品生产、品牌推广于一身的绿色团队,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可量化的全循环减碳产业链,即“回收来源可追溯、生产流程可监管、商品流向可定位、购买减碳可量化”。

如圖1所示,回收来的废弃塑料瓶经过“安全回收、打包运输、筛选分拣、粉碎清洗、深层分离清洁、聚酯颗粒、环保纤维、再生面料、面料染色、质检安全、设计生产产品”等12道专业回收再生工序,完成从“废品”到“潮品”的华丽变身。除了塑料瓶的再生利用,抱朴再生一直坚持探索“纸张、咖啡渣、渔网、轮胎、棉、海绵”等一系列材质回收到再生“环”(Loop)利用的可能,实现多种可持续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在生态美学设计方面,刘学颂不希望说教或道德绑架消费者,为了环保去买产品,而是产品本身就有价值,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刘学颂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出发点,在产品整体设计中凸显艺术性、绿色环保、自然简单等特征,体现废弃塑料到时尚单品的完美转变。

抱朴再生的logo形似一个瓶子,寓意即使每个人付出瓶盖般大的努力,但只要大家的能量连在一起,整个环境就会发生像瓶底般大的改变。回收一个塑料瓶或许无关痛痒,但日积月累就会聚集百万、千万的能量。

在抱朴再生的宣传照片中,一身素净的年轻女孩拿着纯净的饮料瓶在海边沉思,空灵而干净的画面,彰显着抱朴再生的生态美学、环保科技、传统文化三者相融合的可持续环保创新基因。

与企业合作,创新资源回收模式

抱朴再生创立后,遇到的第一个关键问题依然是如何回收到合适的废弃塑料瓶,塑料瓶从谁处收集,谁发起的塑料瓶收集需求,以及回收什么类型的塑料瓶,这直接决定了塑料瓶回收的数量和质量,进而会对后续再利用流程和再生产品制作产生重要影响。

刘学颂深知个人端的废弃塑料瓶掌握在拾荒者的手里,难以实现规模化收集,就琢磨一定要在企业端废弃塑料回收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

机会很快来了,2019年初,上海市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随后北京市以及各省份陆续发布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虽然在社区个人端生活垃圾分类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但在企事业單位、酒店、商厦等场所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系统,这为废弃塑料的规模化回收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刘学颂决定与企业端客户合作共同推动废弃塑料的重复利用。

如何说服企业一起合作呢,刘学颂调研后发现,很多企业开始从战略上重视绿色低碳,其中垃圾分类和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但由于缺乏供应链支撑,企业自身难以实现废弃塑料的再生转化。于是,抱朴再生立足于盈创回收的全套资源回收流程和技术,为企业提供一整套零废弃整体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抱朴再生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讨出可以合作的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项目,企业方负责废弃塑料的系统回收,回收后的塑料瓶由抱朴再生经过“分拣运输、可持续设计、再生生产”等一系列流程进行转化成消费者喜欢的潮流环保产品。

在整个过程中,为了增加合作企业和消费者对资源回收的量化体验,抱朴再生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回收资源全流程的追踪和显示,合作企业和参与的消费者通过产品上面的“区块链”二维码可以扫码查看产品使用的再生材料来源、减碳量等信息,以及每个产品的专属上链数据。

比如,在与伊利金典牛奶的合作中,抱朴再生首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废弃物循环再生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在合作共创出的环保手袋上有一个区块链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这款产品的循环再生故事,除了产品生产环节的视频记录之外,还有产品使用的再生材料来源、减碳量等信息。

对于此次全新呈现的抱朴再生区块链技术,创始人刘学颂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了实现可回收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的去向可控,向消费者承诺可以查询、监督生产环节,也是不断助力整个环保行业更好地形成废弃物可追溯的绿色供应链。”

此外,抱朴再生与阿迪达斯的合作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阿迪达斯与抱朴再生以保护海洋环境作为出发点,让原本可能成为海洋垃圾的塑料瓶化身为时尚单品。阿迪达斯通过抱朴再生及其母公司盈创回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置近 2000个站点回收约10,000公斤的塑料废弃物用于循环再生,这些塑料瓶在分拣、清洗、切片、织造等12道专业工序过程中,逐渐变成颗粒、纱线、面料,最终打造成为一件件设计精美的循环产品。截至目前,抱朴已经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联系,其合作伙伴包括星巴克、阿迪达斯、百事、宝马、奔驰、玛氏、雀巢、东方证券、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在内的近三百家客户。

生态美学设计,激发年轻人的环保参与意愿

刘学颂很清楚,抱朴再生不仅要打通资源回收绿色供应链的全部流程,更重要的是,抱朴再生需要跟年轻人互动,要以年轻人喜欢的审美和方式激发年轻人参与环保的热情和行动。抱朴再生致力于通过生态美学设计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与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资源的结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基于产品价值去消费可持续环保产品。

首先,在产品美学设计方面,通过多方力量跨界合作,设计出年轻人喜欢的环保产品。刘学颂坦言,年轻人可能并不关心生产的流程和过程,他们关注的是经过回收制作和设计师的创意、策划,最终产品能够承载什么样的理念,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价值。

因此,为了将回收而来的废弃资源转变为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潮流产品,抱朴再生与多方设计团队进行共创交流,研发出一系列具有审美价值和环保意义的潮流产品。

比如,抱朴再生与故宫文创团队、敦煌画院团队合作共创,设计出一系列环保国潮产品,包括用回收塑料瓶做的故宫日历、咖啡杯、环保袋、丝巾等,用国潮文创IP赋能环保产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抱朴再生还将回收废弃塑料再生成仿竹条,与道明竹编非遗传承人合作将之编制为独特的“菜篮子包”(见图2),既体现了环保与可持续之美,也体现了非遗传承的文化力量。

此外,“海洋保护计划”是抱朴再生重要的资源再生项目,抱朴再生将从海洋打捞出来的废弃塑料、渔网等材质重新设计为时尚的包包、衣服等,吸引年轻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热爱。

其次,向消费者传播可持续生活方式,鼓励他们身体力行参与环保活动。在如何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方面,抱朴再生做了很多努力。

一方面,抱朴再生与国内知名的碳足迹追踪和核算企业“碳阻迹”合作,共同上线了低碳打卡小程序,将消费者日常生活消费和行动行为产生和节约的碳排放以有趣、社交的方式体现出来,积极鼓励年轻消费者参与低碳环保行动。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抱朴再生用8个饮料瓶做出了一件T恤,上面印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后便能看到它与石油原料进行对比后的减碳量信息,可量化可显示的减碳数据让消费者之间相互分享,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趣味性。

另一方面,抱朴再生在社交媒体上与消费者定期科普低碳知识,构建了消费者社群,加强与消费者的认同联结。

此外,抱樸再生还跨界与艺术团队合作共创环保艺术装置,激发公众对环保的意识。

比如抱朴再生与中央美术学院CAFA·A城市艺术创新中心李琳教授团队合作共创出《青山万里图》环保再生墙,墙面由环保再生砖拼接而成,该艺术装置获得了数万人的打卡行动,极大激发了消费者对环保的兴趣。

同时,抱朴再生还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利用回收废弃板材和废弃塑料再生材料共同设计出“一匹马的重生之路”艺术装置,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抱朴再生在影响青年消费者方面持续创新,拓展跨界合作的无限可能,打造了零废弃音乐节、零废弃赛事、零废弃展览等各种现象级活动,迄今为止,累计影响的人群已经超过一千万人,截至2023年6月,约2484万+个塑料瓶被抱朴赋予新生,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7吨。

跨界协同,共同讲述中国的可持续品牌故事

抱朴再生创立2年多,刘学颂和团队成员愈发觉得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品牌是一个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事情,需要集合多种跨界力量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多个品牌共同塑造和讲述中国环保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故事。

因而,经过与政府和企业等多家单位的协商,2021年,抱朴再生联合三十多家企业推动成立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旨在汇聚更多跨界力量,共同推动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讲好中国的可持续品牌故事。

该协会主要目标包括:积极配合政府相关工作,推动固废资源回收利用在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地;面向国际舞台,扩大价值链企业在可持续相关议题上的影响力,讲好中国品牌的可持续故事;制定并输出相关标准认证评价体系,落实消费者教育,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自成立以来,抱朴再生和协会相关成员以推行可持续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己任,汇聚多领域行业力量共同推动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倡导和践行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打通循环利用上下游产业链,促进绿色低碳与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

比如,抱朴再生联合北京零废弃循环利用产业促进会和国循环经济协会等多方机构,组织了“双碳时代 塑说新生—塑料循环利用创新之路”主题沙龙,聚焦塑料循环利用创新实践的产业间互动交流,同时面向公众的科普与宣传教育,鼓励公众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此外,2022年11月,北京零废弃循环产业促进会联合751设计节发起了“绿色设计,向善未来”可持续设计主题论坛,邀请来自公益组织、研究机构、建筑、文化、金融等各个领域的嘉宾,探讨绿色设计如何赋能品牌可持续创新发展。

除了面对行业相关的交流,抱朴再生和协会伙伴还积极参与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中华环保联合会及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GRPG)共同发起的“终止塑料污染全国行动”,引导消费者了解塑料污染并开始减塑生活行为。

除了组织和参与循环经济相关活动,抱朴再生和协会伙伴还特别注重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发布。目前,抱朴再生和协会已推动发布两个行业标准—《生活源再生产品区块链溯源技术规范》《生活源再生PET绿色低碳产品碳标签评价指南》,希望探索和推广“绿色消费品”的中国标准和模式。

未来,抱朴再生和协会将带动更多的跨界力量广泛参与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共同向国内外消费者讲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故事。

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抱朴再生的创立和发展为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引发了众多年轻人对环保国潮品牌的关注和喜爱,但抱朴再生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真正推动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变革与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其中关键的一点是降低环保产品的成本,让环保产品不再是某个小众群体的需求与偏好,而是成为大众消费者普遍喜欢的时尚单品。

刘学颂坦言:“推动大众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是一件持久的事情,需要政府政策推动,行业协会发声,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意,以及消费者自身素养的提升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共创才是中国可持续创新的核心。”

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372169,72072188),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4NSFSC7069)的支持。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传统文化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