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下站小学:借力网络学习空间 赋能学校改革发展

2024-03-19 06:01耿战江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育人空间资源

耿战江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我们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线下实体学校与线上虚拟学校的虚实融合将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新样态。阳泉市下站小学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教育厅数字化战略行动精神的要求,聚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以“12345”网络空间建设和应用模式全面撬动学校智慧教育,实现了从服务“小我”到服务“大我”,即从服务师生个体到服务师生整体、从服务处室到服务学校、从服务我校到服务区域。学校正在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应用驱动、数据赋能”的智慧校園建设探索之路。

阳泉市下站小学校现有教职工96名,4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87名,拥有多媒体教室46间、信息技术教室1间、录播室1间、未来教室1间,数字广播系统和音频广播系统各1套,学校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均有无线宽带接入,校园办公和教学区域实现了网络全覆盖,是山西省“晋享云课堂”教育教学共同体试点校、阳泉市首批“智慧教育建设项目”试点学校。学校探索构建了“12345”下站小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模式,“1”即建设一个网络学习空间学校平台;“2”即以数据的生成应用、师生的素养提升为两个核心;“3”即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为三条主线;“4”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安全保障;“5”即资源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研修模式、管理评价模式五个维度的创新实践应用。

一、构建满足学校需求的网络学习空间

资源模式创新,丰富校本资源。为了贯彻中央“双减”政策,落实山西省的“五项管理、十项举措”,充分发挥好我校作为阳泉市首批集团化办学主体校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学校实施资源供给模式创新行动。学校网络课程建设依托阳泉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对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进行了重新建构,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线下资源线上化、分散资源集中化、专题资源精准化、名师资源云端化,开发建设了“至真·优+”云课堂,全力服务于集团化办学的课后服务。近年来,共计开发建设19个课程300多个章节,原创、混编、引用视频资源已累计4000多分钟。

推动“网络课程资源包”的建设。网络课程均可制作成网络课程资源包。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包”资源可复制、可修改的特性,为集团校和区域内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新生态,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辐射范围。这种资源模式实现了资源普及化、校本化、特色化,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在充分发挥集团主体校作用的同时,为成员校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面的“教、学、管、评、服”在线服务,拓展学校和教室的教学时空,减轻教师负担,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优质资源通达每位师生,师生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进行课内外学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融合,让课堂变革取得实效,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模式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我校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融合信息技术教与学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的阳泉市课题实验校,学校依托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双线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和研究。“双线”指线上、线下学习;“三段”指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四环节”即双线预习、课前质疑,数据分析、精准释疑,合作探究、互动答疑,巩固练习、在线析疑。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科研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促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革。

学习模式创新,实现了学习方式变革。学生通过网络空间中的在线学习、互动答疑等网络学习服务,开展自主、合作、个性化学习,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实现在线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式学习、多媒体沉浸式学习、空间小组协作学习等学习模式的创新。“指尖上的互动”“指尖上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借助个人学习空间的数据分析功能,挖掘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点,确保学习有着力点,提高学习效率。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课下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使学生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建立了学生与教师的课下沟通渠道,促进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突破时空限制,延展了校园育人新空间。学校还提供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开展了党史学习、劳动教育、科普展示、校园安全、“六一”文艺汇演直播、线上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幼小衔接、疫情防控等内容,创新开展“党建+”“德育+”“安全+”“科技+”“艺术+”等学习平台,不断突破时空限制,创新教育场景,拓展育人空间。

研修模式创新,实现精准高效教研。学校组建处室空间,发挥优秀教师和信息化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教师走班评课,设置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跟岗指导、精品微课、班主任经验交流、核心价值观广播操精品示范等专题板块,组织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同上一节课”活动,推动学科和班主任工作的互研共研。网络学习空间设立思政培训和教师培训专栏,将国家和省级各类专项视频培训录制后链接进学校课程空间,不断充实板块内容,同时学校与“学科网”签约,引入了海量资源,不同版本、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线上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进入学校,丰富了思政研修和学科研修的内容,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

管理评价创新,促进师生全面成长。借助平台实现师生评价管理模式创新,告别以往单一评价模式,实现评价的多样性、评价的过程性和评价的多元性。教师教学和日常办公数据逐步转移至平台对应功能板块来考核和统计,教学听评课、“青蓝工程”的跟踪管理、班队会赛讲、教研活动碎片化常态化都得以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构成的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动态、多维度的评价,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利用课程空间生成的学习数据动态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建设与应用水平等;利用班级空间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为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通过空间应用,让家长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家校共育。

二、网络学习空间彰显教育成效

彰显全面多元。学校依据网络学习空间使用者身份提供面向教师、学生、管理者的空间建设,根据身份不同,配置不同需求的空间基本功能,教师空间侧重于网络备授课、网络教研、信息查询,移动听评课,教学数据查看和分析以及课程开发和建设;学生空间侧重于课程选修、学习交流、师生评价、快乐阅读、学校资讯等功能;管理者的空间兼具数据查看和分析功能,提供教学分析、学习分析、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服务,方便管理层决策评估。学校从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架构角度配置班级空间、处室空间、教研空间以及校园门户网站,空间使用情况作为班级、处室、教研组考核的依据开展专项评选,以考促用形成常态。

凸显个性精准。學校网络学习空间已沉淀大量数据,资源涵盖各学科、德育、安全、党建、劳动教育、社团、卫生、艺术等,涵盖了教、学、考、研、管、评、家校共育等板块,全方位构建服务型、务实型、实效型空间建设新生态,促进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关于网络学习空间工作的反思

网络学习空间突破了时空限制,创新了教育教学学习与评价新模式,延展了校园育人新空间,增强了学校品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网络空间建设和应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瓶颈和障碍,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反思推进。

着眼“应用”,坚持在系统建设上“求实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是智慧教育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应用驱动、数据赋能”的文化引领和发展理念,完善各项目板块协同推进机制,做好网络学习空间实施进度表和路线图,整校推进,生成最大效益。

聚焦“发展”,重点在育人方式变革上“求突破”。更新育人理念,在学生没有终端的情况下重构教与学的模式,通过云课堂和空间应用,进一步实践深度、融合、个性化的智慧教学和课后服务,创新育人路径,拓宽育人空间,实现多元育人,更大程度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

精细“梳理”,持续在反思提炼上“出成果”。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动态梳理,固化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机制和实施办法,形成创新论文、实践案例、教育资源、师资培训等成果。

未来已来,我们坚信,优质的智慧教育必定能让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个性特质都能够得到关注,必将助力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阳泉市下站小学)

责任编辑郭维易

猜你喜欢
育人空间资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