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24-03-19 09:01:40黄斌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8期
关键词:增收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黄斌

摘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建设以现代科技为动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稳产保供为基本原则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要打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个体创造的农民增收体系;要培育综合治理、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要素相结合的服务保障体系。在三个体系的联合驱动下,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着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增收;服务保障

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党的二十大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全局性、方向性的行动指南,当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态势和前所未有的契机。202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梳理了当下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应当注意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内容,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基于此,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建设、农民增收体系建设以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建设“三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

《意见》指出,实现乡村振兴,要着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以现代科技为动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稳产保供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将乡村振兴事业推向前进。

(一)以现代科技为动能,着力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创新。我国农业的新出路就是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在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要素和主要困难上下功夫,重点扶持一批农村经济科技攻关培养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精准解决农村农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关键要找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乡村振兴必须基于乡村的地理附着和原生条件,在农业科技攻关时,必须立足当下,坚持需求导向,避免科技经济“两张皮”。打造产业需求指引科技创新的供需模式,畅通反馈渠道,让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村产业化发展需求,让农村农业从业者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诉求,及时反馈至有关科研机构,确保供需结合,杜绝科研与实践“两张皮”的情况出现。切实打通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科研选题立项的“最初一公里”和科技成果“上山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要深化各类科技平台和实践平台建设。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搭建农业科技平台和实践平台,形成科研合力,以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为科研实践导向,采用平台式运作聚焦关键问题,整合精锐力量,统筹人力、物力、技术调配,培养后备人才资源,从而逐一攻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科技赋能,提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大限度地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真正做到把科技界、产业界、社会各方力量全力调动起来,把科学家、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力量协同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制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新动能。在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合作,构建起科研、企业、生产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和创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全面引领、技术支撑。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系统规划提升农业生产效能

加强农业用地管理,确保耕地的基础数量,做好耕地保护。耕地不仅是农业生产资料,也是维护粮食供给安全、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物质条件。城镇化发展迅猛,城镇周边的耕地被挤占,优质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即便是能够开垦的后备资源,也多以破碎、零散为主,耕地条件较差,开发成本较高。同时由于过度使用耕地,工业污水、生活用水的肆意排放,严重影响土壤肥力和土质,影响农作物种植生产。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保证耕地的总体数量,还要注重耕地质量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耕地生态功能纳入到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体系,规范实施。使耕地资源环境处于安全或不受威胁的健康、平衡状态。平衡好经济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者的关系,确保基本耕地数量。

系统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效能。农业发展在安全健康前提下,以增产增收为目标。推进完善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向高价值多功能农田建设转变。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作效率及粮食产能、产量。科学规划、使用耕地,科学化、现代化使用优质耕地,通过统筹协调,不断提升优质耕地的比例,做好劣质耕地的退耕还林工作,合理配置农业用地资源。做好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问题,合理配置水利工程、防災减灾工程等基础设施,针对不同地域特有的病虫害、干旱、风沙、山洪等风险,及时有效配齐保障性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配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既节约资源又富有成效的效果。

(三)以稳产保供为基本原则,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不动摇,确保粮食产量,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有关战略,满足我国人民对于粮食的基本需求。一要“保数量”,落实各项保障举措,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预期;二要“提质量”,通过现代农业概念和先进生产方式的引进推广,不断提升单位耕地的平均农业产能,着力培育一批懂专业、会实践、愿扎根、成规模的现代农民团队,全面助推农业现代化,提升生产效率。三要“增变量”,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思维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探索适应地域特点,符合当地市场需求,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类型,着力拓宽视野,瞄准全国市场乃至海外市场,培育既适合当地发展,又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业类型,通过不断增加“变量”,让当地农村经济“活”起来、“火”起来,在全国形成较为活跃的市场氛围。

在推动建设以现代科技为动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稳产保供为基本原则的“三位一体”农村经济发展体系构建过程中也要注意,一是要符合农业发展规律,杜绝“不切实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然有其自身规律,农业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无论现代技术带给农业多少变化,其自身规律始终无法改变,不能脱离规律大谈创新,就如同农业生产始终无法规避“春种秋收”“浇水施肥”,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顺应规律,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助推现代农业繁荣;二是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跟风”,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东北广阔无垠的黑土地沃野千里,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运作,而其他地域的地貌特征、土壤、水文等则并不适宜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也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因素,科学研究、因地制宜,让现代农业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百花齐放春满园”。

二、打造“双核驱动”的农民增收体系

打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个体创造的农民增收体系。 “双核驱动”是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是源于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使得农民增收在政策支持下,成为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在当下的空前繁荣,使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运营模式成为可能,使得从农民生产终端到顾客销售终端的渠道被打通,自下而上的个体创造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打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个体创造”的农民增收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双保险”。

(一)立足特色资源,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就是对乡村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地方政府要立足区位、资源、政策、资金、市场需求等情况,制定差异化政策,引导各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乡村经济水平,推动乡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乡村资源价值效益的最大化。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制定完善各类政策,促进农业产业集群迅速成长、壮大,为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作出贡献。地方政府要摸清本地农村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基于科学研判和精准定位,提供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打造乡村特色的产业集群,统筹指导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规划、有目的、有导向地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拓展营销渠道。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也革新了传统的宣传营销模式。如何高效利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平台,助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品牌,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新问题。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党政干部进驻新媒体平台,大力推广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特色品牌建设,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营销模式成效显著,起到了“1+1>2”的良好效果。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提升服务主动性,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建立集群营销中心,开展农业特色产品整体营销宣传,借助官方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通过整体营销的方式,提升本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及其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三是统筹规划区域性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差异化发展。产业发展必须紧紧依附于本地区资源情况,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依托现有资源禀赋,优化空间布局,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一批基础好、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发展空间大的农业产业,实现特色化的差异性发展,避免同质化发展带来的恶性竞争,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运用“互联网+”模式,助力个体创造性发展

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拓展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了地方竞争优势。“互联网+”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革新了农业产业链供给方式,丰富了农业内涵和外延,颠覆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传统流转模式,“互联网+”带来了全新业态,开启了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因此,运用“互联网+”助力个体创造性发展,做大做优特色产业集群,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选择。

对于农民个人而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上而下”的产业集群引导带动作用,紧跟地方政府政策导向,培育特色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业水平,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农业发展方向,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平台,转为产业化经营,使现代化农业走进家门,精准定位,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另一方面要强化品牌意识,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主动参与到自媒体平台,通过自媒体平台做好产品宣传,拓展物流渠道,将现代农业的成果,通过包装转化为线上的文化产品,继而通过线上的推广,扩展农产品销路。将市场逐步拓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提高农产品收益。同时,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不法商贩将非当地的劣质农产品,打着当地的旗号进行售卖的市场乱象,这是线上销售和自媒体营销的自身短板,这就需要一方面大力优化平台认证系统,让冒名顶替者无处可藏,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宣传,将当地农业品牌应有的品质宣传出去,通过官方“代言”,有效打击市场“劣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培育“多重赋能”的服务保障体系

培育综合治理、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要素相结合的服务保障体系,通过“多重赋能”,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为其打入“强心剂”。

(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是绿色的、可循环的、可持续的、长效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治理的意义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推动新兴产业、“轻农业”发展。发展农业多功能、深挖乡村特色价值,培育优质农业品牌和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因需策划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推广集约型、环保型农业发展模式,让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概念深入人心。鼓励扶持发展集体,实现经济强村、产业富民、基础设施惠民,推动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全面升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村民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另一方面要引导与整治相结合,提升人民群众对和美乡村建设的认同,自觉维护乡村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公正司法,倡导建立乡规民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让农村经济发展在有关政策的框架下平稳运行。

(二)务实政策完善落实,巩固农村经济向好势头

农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就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迈出重要而坚实的一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实现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正确指引,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提升乡村产业竞争优势、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因此在政策制定时也要加强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以及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完善对接 “一带一路”、优化空间布局、支持重点环节等基础性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中,不仅地方政府部门要实施好相关政策,而且要引导农民群众响应配合相关政策实施。同时,在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狠抓有关政策的落实,将中央对于农业的关注和利好政策真正转化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民增收的动能,做到不打折扣,层层落实。同时要适时调整政策,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梳理研究,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从而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进程,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健全人才引育机制,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城乡之间在生活环境、教育医疗资源、就业机会的不平衡,使得青年群体倾向于进城求学、务工,造成乡村人才流失,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同时乡村依然存在的人才“流出易,流回难”,再叠加当前我国农村普遍面临着老龄化等问题,乡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仍然存在,农村人口年龄比例失调等问题逐渐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难以承担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任。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后备人才不足,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人,乡村的振兴关键在人才的振兴,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教育、医疗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吸引人才反流奠定环境基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提高收入水平,拓宽发展渠道。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下来。同时吸收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年轻人进入乡村领导班子,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二是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培养,尤其注重培养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以及农村经济相关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专注于农业、扎根在农村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将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带进田间地头,让更多的青年人才留下来、能发展,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抓手。针对不同人才群体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职业院校的资源,强化对农业人才、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激活“头雁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使命任务。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增強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培训,督促其强化服务意识。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为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严格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新时代党建要求,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我国通过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形式,选派了一大批干部、青年进驻乡村,将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带入农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中央决策部署最终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落实见效。因此,基层党组织只有把自身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为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经济建设能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面临新的挑战,要寻求新的农业发展机遇,还要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组织的力量注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激活“头雁效应”。通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带动更多农民、农业企业发展,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村民在家门口能就业、能致富,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在组织领导下生活发生的变化,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组织力,让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能够拧成一股绳,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共同进发,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当下重要的使命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在乡村振兴背景以及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下,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机遇。要在三个体系的联合驱动下,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业辉,韩磊,谢双玉,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解构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08-114+122.

[2]凌薇.科技创新提供农业新动能[J].农经,2018(02):34-37.

[3]陈超群,胡伏湘.基于可持续生计的森林公园边缘型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研究——以张家界武陵源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04):46-52.

[4]陈超群,罗芬.乡村旅游地脱贫居民返贫风险综合模糊评判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05):100-104+112.

[5]王芸,冶建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动态演进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J].自然资源情报,2023(05):52-59.

[6]黄晓彬.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优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3,43(06):159-164.

(作者单位:湖北省妇女干部学校)

猜你喜欢
增收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09:21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1:49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4:45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0:33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5:55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
浅析滇型杂交粳稻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