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岗
人才是稳定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泽州县教育系统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将人才摆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持续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全力推动县校合作,打造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以高质量人才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一是实施教师长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特岗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有效缓解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压力。2017年以来,泽州县新聘教师超过300名,其中,公开招聘119名、特岗教师160名、高层次人才36名、公费师范生27名。
二是用活用好县校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泽州县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效用,引进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工商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等2200余名大学生到泽州县顶岗实习,为农村教学一线注入源头活水。泽州一中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定期邀请各高校到学校开展讲座,加强与高校沟通联系,提升泽州县高中教育水平。不断深化和山西农大合作,探索“名校+企业+农户”模式,建设“一站一地七院”九大项目,“一地”指小麦谷子高产优质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一站”指林果产业化科技示范推广站,“七院”指生猪产业专家大院、蔬菜产业专家大院、肉羊产业专家大院、食用菌产业专家大院、中药材产业专家大院、综合产业专家大院、养蜂产业专家大院等,每个项目有一名领军专家,组成泽州乡村振兴服务团,深入各自服務基地,答疑解惑,开展技术培训,高效服务全县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大局。
三是突破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加快建设丹河新城“教育之城”步伐。泽州县与北师大全面合作,创办泽州一中教育集团,借船出海、顺势而为,通过与北师大深度合作这一举措,撬动教育集团内部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解放教育生产力;通过12年一贯制培养,实现育人目标和模式现代化;通过开放办学,外借资源、内挖潜力,提升质量,推动泽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县校合作的泽州样板。每年引进30名北师大学生到泽州县实习,同时,大批引进部属省属公费师范生、“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到泽州县任教,今年已有5名部属师范生、10名省属公费师范生与泽州一中签约。
一是建立资源库。坚持将一线经历、一线成绩作为重要依据来选聘校长、副校长等管理人才,常态化储备后备干部,2018年以来公开选拔25名年轻校长“蹲苗”,遴选10名青年骨干跨省挂职锻炼,目前部分年轻干部已走上管理岗位。为实习实训期间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建立台账,实行一人一策,待其毕业后,根据本人意愿可优先引进到泽州县工作。
二是搭建练兵场。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先后将23名公费师范生、36名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泽州一中、泽州二中、泽州三中、实验学校等大规模学校任教,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将高校大学生充实到泽州县农村教师紧缺学校,既缓解泽州县教师紧缺的压力,也为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三是设置大舞台。不断优化师资配置。以泽州县被列为校长、教师组团式捆绑式交流轮岗省级试点为契机,设置校长、教师组团式捆绑式交流轮岗舞台,有效盘活教师资源,教师年交流比例超过15%。在全县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实习大学生创新创造活力,给他们提供亮才智、做贡献的平台。
一是落实待遇。落实《建设丹河新城“教育之城”十条措施》,对新引进的部属省属公费师范生,3年内分别给予每年1.8万元、1.2万元生活补贴。对到泽州县就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年内给予生活补贴、租房补贴,5年内给予购房补贴。生活补贴按照1500元/月、3000元/月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按照800元/月、2000元/月发放;购房补贴按照10万元、30万元标准发放。对到泽州县各学校、各红色教育与国情教育基地实习实训的大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充分体现对人才的尊重。
二是优化服务。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县域范围内任意择校,不受学籍年限限制;在丹河新城学校就读的,享受晋城一中、泽州一中优质高中指标不受学籍年限限制。主动对接市教育部门,为晋钢智造等企业人才子女就读解除后顾之忧。为山西农大、山西师大等县校合作的师生提供住房、交通等各方面服务,以优质服务留住优质人才。
三是关心关爱。为全县教师办理公益卡,每两年安排一次教师全员免费体检,一年投一份人身保险。成立全市首家教育慈善微基金,累计救助困难教师180人次,发放救助金80万元。对在泽州县“12大基地”建设中的专家、教师、学生,除发放各类补贴以外,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年节慰问等方式,送温暖、送关怀。
下一步,泽州县教育系统将以建设丹河新城“教育之城”为契机,巩固“县校合作基地”建设成果,在培养现有人才、引进新人才上持续发力,积极营造引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泽州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栗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