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 鑫,董远蔚,钟 磊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多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长时间反复摩擦或肩关节外伤引起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组织撕裂所致,磨损或外伤降低了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生物力学性能[1]。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等,其日常生活、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等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对本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本研究就杵针与中药熏洗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选取四川省某三甲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接诊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52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2],符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35 ~70 岁;(3)入组前2 周内未接受过中医治疗;(4)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能坚持全程治疗。排除标准:(1)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的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2)患肩周围皮肤有溃破或皮肤病者;(3)合并中重度骨病而影响肩关节功能者;(4)存在神经损伤者;(5)存在精神异常者;(6)不能按疗程治疗,依从性差或不能坚持门诊随访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26 位参与者。对照组中有12 位男性和14 位女性,年龄范围为38 岁至66 岁,平均年龄为(54·81±6·39)岁;病程持续时间在1 周至9 个月之间。治疗组中有14 位男性和12 位女性,年龄在40岁至6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96±7·94)岁;病程持续时间在1 周至8 个月之间。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次45 min,每日1 次,5 次为1 个疗程,持续3 个疗程[3]。具体的康复训练方法:(1)肩梯训练,患者面向肩梯站立,患肢尽量上举用手指爬肩梯,身体向前紧贴肩梯,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2)肩关节进行适当的内旋、外旋、内收等运动,尽量在无痛情况下进行训练;(3)弓箭步下自然下垂患肢,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画圈训练和前后左右的摆动训练;(4)侧位肩梯训练,患者身体侧对肩梯站立,患肢尽量外展用手指爬肩梯,身体向侧方逐渐贴向肩梯,以增加肩关节的外展活动度[4]。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中药熏洗治疗,给予治疗组杵针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骨科门诊的自动中药熏洗机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治疗时间为30 min/次,每天1 次,5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每次熏洗结束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熏洗使用的中药液为海桐皮汤:海桐皮10g、透骨草10g、乳香10g、没药10g、当归5g、川椒5g、川芎5g、红花5g、威灵仙5g、白芷5g、甘草5g、防风5g[5]。
1·2·2 治疗组 杵针针具使用李氏杵针流派传承工作室监制的太极牌铜质杵针,治疗穴位选取肩髃八阵、肩髎八阵、肩贞八阵、河车路脑椎段、肩前、肩后等穴位,穴位定位参照《杵针学》(2006 年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0 min/次,每天1 次,5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患者每次在康复训练结束后休息20 min 再进行杵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首先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确保杵针的清洁卫生。接下来选择三台杵。三台杵以梅花形状设计,杵底部有五脚支撑。点叩肩髃、肩髎、肩贞八阵穴,进行5 min 的放松,使局部皮肤稍微潮红,治疗的力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宜。然后使用七曜混元杵,以柔和的方式进行治疗。钝爪头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对河车路脑椎段进行分理手法治疗,并且治疗头与腧穴皮肤紧密地接触。向左向右推压,向上向下推退10 min。该手法结束后再使用圆头以运转手法治疗肩髃八阵、肩髎八阵、肩贞八阵。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在不过度施力的情况下进行治疗,使皮肤变得红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最后,使用金刚杵,将尖端对着肩髃八阵、肩髎八阵、肩贞八阵、肩后、肩前穴,使用开阖手法来刺激这些穴位进行治疗,也就是将金刚杵尖垂直向下按压穴位为开,金刚杵尖徐徐上提且不离开腧穴皮肤为阖。进行5 min 的操作后,患者会感到肌肉酸胀的感觉[6]。以可承受为宜,达到通畅气血、舒筋通络的目的。两组治疗后均于门诊接受2 周的回访。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2 周后回访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肩关节主动前屈活动度(AFROM)和主动外展活动度(AAROM)[7]。ADL 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VAS 分值0 ~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8]。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制定本研究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9]。临床治愈:经治疗肩部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肩部疼痛有所缓解,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肩部疼痛无缓解,肩关节功能无改善[1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数据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并于门诊回访2 周,回访期间未见严重不适症状或并发症。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例(%)]
治疗前,两组的ADL 评分、VA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2 周后回访时,治疗组的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VAS 评分的对比(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VAS 评分的对比(分,±s)
ADL 评分 VAS 评分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 2 周后回访时 治疗前 治疗后 2 周后回访时治疗组(n=26) 62.12±8.89 84.81±7.14 85.77±7.16 5.75±1.32 2.40±1.01 2.17±1.02对照组(n=26) 62.5±8.23 74.42±9.44 75.38±9.29 5.73±1.42 3.80±1.32 3.59±1.23 t 值 -0.156 3.948 4.039 0.051 -3.848 -4.073 P 值 0.877 <0.05 <0.05 0.959 <0.05 <0.05
在治疗之前,对比两组的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2 周的回访中,治疗组的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AFROM、AAROM 的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AFROM、AAROM 的对比(°,±s)
治疗前 治疗后 2 周后回访时组别AFROM AAROM AFROM AAROM AFROM AAROM治疗组(n=26) 87.11±9.06 81.77±10.24 142.62±15.87 132.5±15.09 141.42±16.75 134.81±14.31对照组(n=26) 86.88±9.81 81.42±11.44 126.96±16.79 123.65±16.86 127.88±17.36 121.65±15.61 t 值 0.141 0.113 3.175 1.993 2.475 3.227 P 值 0.889 0.911 <0.05 <0.05 <0.05 <0.05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经肱骨结节间沟后进入肩峰下间隙前部,止于肩胛骨的盂上粗隆。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肱骨结节间沟由于肩关节活动而滑动[11-14],长期过度的活动会让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腱鞘发生超负荷刺激,从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渗出和水肿,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局部肱骨结节间沟部的疼痛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较多医师将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归于肩关节周围炎。目前,临床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口服或局部封闭疗法,虽然起效迅速,但持久性较差,患者常反复出现症状,远期疗效欠佳。针对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康复训练是现代医学中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肩关节功能的常用手段,能够松解关节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6]。《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此,本病的病机在于经络阻塞,“不通则痛”,辨证多为风寒湿邪,治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杵针疗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故全国名中医李仲愚老先生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李仲愚杵针疗法”已于2021 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治疗工具包括:奎星笔、金刚杵、七曜混元杵、七星三台杵等。杵针治疗具有取穴简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且杵针治疗同时兼具针灸与推拿两种效果。
本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VAS 评分、ADL 评分以及肩关节AFROM、AAROM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相较于中药熏蒸,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更佳。近年来,中医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方法主要有电针、灸法、拔罐等,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治疗周期较长,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痛苦。本研究运用的杵针具有较大优势,主要包括:可使肩关节周围经气运行通畅,达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杵针治疗兼具针灸和推拿之功,不刺破皮肤,治疗时患者疼痛轻微,临床接受度和满意度高。本研究中,杵针治疗选取的肩髃穴具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肩髎穴和肩贞穴缓解肩部疼痛效果较为明显,以这些穴位为中心形成了杵针特有的八阵穴。使用杵针对肩髃八阵穴、肩髎八阵穴和肩贞八阵穴进行点扣、开阖、运转等杵针特有的手法进行操作,可达到疏经通络、调畅气机、平衡阴阳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经杵针治疗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的血液循环会得到加强,患处肌肉痉挛及僵硬程度会明显改善,软组织粘连也会得到松解,从而使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肩关节的主动外展、主动前屈活动度明显增加,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其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同时,经过2 周的回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持续存在。
综上所述,杵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较中药熏洗更佳,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对于那些畏惧电针等一些需要破皮的中医疗法,患者对杵针治疗的临床接受度更高。因此,该疗法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使用,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