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半导体问世:超越硅芯片?

2024-03-18 04:37:21曾文仁
看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迁移率制程半导体

曾文仁

生长在碳化硅衬底芯片上的石墨烯器件

近期,天津大学旗下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创造出世界首个由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导体。

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自然》发表题为《碳化硅上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的论文,指团队已发现一种特别的方法,能在有机薄膜覆盖的碳化硅晶圆上,生产石墨烯物料。

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雷向媒体解释,产出的石墨烯物料既具备容许电子流动的“带隙”,同时保有石墨烯高电子迁移率的材料特性—未来若能在工业上应用,有望成为更优秀的半导体材料,而成本与现今流行的材料接近。

这是一项具相当专业性的基础材料学研究发现。可是,社会大众和媒体在讨论时,却出现不少近乎断章取义式的转述。甚至在过分夸张的渲染下,石墨烯半导体仿佛成为中国突破半导体产业封锁、并能反过来卡住欧美国家脖子的“黑科技”。

这类评论尽管点出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性,但论证过程过份简化芯片产业各生产工序的复杂性,配上莫名其妙的偷换概念,形成不少令人费解的推论。是故,有必要对刚刚问世的石墨烯半导体,做些微基础性的科普。

半导体“越导电越好”?

或许我们日常的讨论用词不严谨,把半导体、芯片和积体电路视作三位一体的同义词,可在不同语境相互切换的情况下,这会引起不少混淆。

所谓半导体,是指我们教科书里常见论述的,介乎于导体(金属)与绝缘体(木)之间的化学物质。三者之间的分别在于电阻率不同,亦即電子流动的难易度各异。现今被用作制造芯片的硅物质就是半导体。半导体可以只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物质,与我们想象的芯片和积体电路相距甚远。

有评论提及,石墨烯半导体的电子迁移率高(即电阻较低),电子流动高,因此制造出的芯片性能较硅芯片强。可是,若电子流动高就是性能强的芯片,那最佳的芯片材料应是导体而非半导体。当今芯片的原材料是半导体,可见这种“电子流动越高越好”的简化论述并不全面、准确。

日本多摩大学荣誉教授井上伸雄在《图解半导体》书中提及,随着温度上升,金属的导电率会下降,但半导体在200摄氏度以下的状态下,导电率会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让电子更容易通过半导体是好事,但温度是一变量,“越导电性能越好”的说法有谬误。石墨确实是介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的物质,因此对于天津大学团队的研发,更为准确的表述应为,让石墨变得更具备半导体特性。

可是,从半导体材料,变成一般理解的芯片尚有一大段制程,此时就以电子迁移率高等于性能较佳的推论,未免略显武断。

基础学术发明只是第一步

“半导体的历史,就是学习半导体的捷径。”《图解半导体》作者如是说。考察今日硅晶体的普及过程,有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芯片材料对产业发展的作用。芯片的作用是让人类能够使用电力—而控制电流亦即电子的流动,是一项主要功能。芯片制造原材料的特性,与提升芯片的效能有所关联。

《芯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指出,二次大战后期控制电力的,首先是体积庞大无比的真空管,后来是以锗制成的电晶体,再者才是今日普遍的硅晶体。从真空管至电晶体,学术理论研究和电晶体的发明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够量产销售,压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商业化。

70多年前的科学家,很早就了解到,硅比锗更适合用作芯片制造材料。举例来说,锗制电晶体在超过70摄氏度时,便无法正常运作;硅制电晶体在125度高温下仍能正常运作,也可以使用较高的电压。

石墨原料

“电子流动越高越好”的简化论述并不全面、准确。

可是,1950年代的技术难以获得高纯度的硅单晶,故需要退而求其次,使用熔点较低、较容易制成高纯度单晶的锗。随着技术进步,硅单晶的取得变得更容易,才逐渐使硅晶抬头,取代锗成为芯片的主要原材料。

锗制芯片一度流行的事实,说明单纯依赖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不足以使之成为主流。取得材料的难易度和成本,可以左右芯片产业发展的方向。

硅和锗的陈年往事,能为今日“石墨烯能否取代硅”的讨论为借鉴。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后,所谓“石墨烯半导体尚需10~15年落地”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仍需处理众多量产和商业化的难题。

我们需要面对诸如大规模采集、加工、储存等难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成本考虑,不能单凭材料特性就断定,石墨烯适合大规模制造芯片。

石墨(上层)和硅(下层)两种半导体材料的分子结构模型

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够量产销售,压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商业化。

或许从一个更“扯”的反例,我们更能理解半导体材料与生产技术、成本的关系殊不简单。《图解半导体》书中,有一章提及钻石可耐高温、高电压、散热容易等材料特点,可算是“究极的”半导体,与石墨更是同属碳基物质。

可是,我们都知道钻石采集成本高昂,而且用于制造戒指、项链等首饰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半导体—若今天有人打算用钻石制造半导体,说是芯片的未来,大半会被视作脑子进水且不解温柔的科学怪人吧?

电子迁移率高=运算速度更快?

关于石墨烯芯片的讨论,不少媒体报道指,电子迁移率高代表运算速度更快。从半导体材料具备更高的导电性或电阻较低的特性,就断定制成芯片的运算速度较快或性能较佳,跳过了太多的步骤,亦未免过分夸大了这种可能性。

一些报道更采用“误导性遗漏”的手法,刻意不提及电子迁移率高,是代表电子流动速度很快;而电子流动的性能佳,并不意味着运算速度和性能突出—这使得读者有可能会自行“脑补”心中所想的结论。

一块芯片的运算速度受众多技术细节影响。自電路设计、微影制程或光刻,至晶圆切割、封装,芯片制造涵盖数百项制程,涉及甚为复杂的生产工具,每一步的技术都在影响最终制成品的运算。

石墨烯芯片若要成为商业化的芯片材料,在每一段制程都需要作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经多次测试、调整参数后,方能进入量产阶段。

石墨烯芯片到底更适合于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还是更适合14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电路能否沿用硅晶体的设计,或是微影制程能不能绕过极紫外光(EUV)技术,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科学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过分跳跃式的推论,恐怕更接近天马行空式的幻想。

制作石墨烯晶片的特殊熔炉

石墨烯芯片能突破技术封锁?

有评论指出,中国石墨存量丰富,若石墨烯芯片成为产业主流,中国可利用管制出口石墨等方法,反制美国的制裁。

这种手法如同中国今天管制稀土出口的处理方法。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中国的石墨产量确实为世界第一,2022年的出口量全球占65%。可是,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探明天然石墨资源储量约为3.3亿吨,中国的储量位列世界第三,亦只占15.8%。这代表世界各国很容易能找到替代进口来源,管制出口这一招数作用大减。

退一步而言,从石墨变成石墨烯,再变成芯片的制程,涉及不少技术和成本考量。单凭石墨产量,就认为中国可在这未来可能的产业中,具备能卡别国脖子的宰制地位,论证也未免过分粗疏。

若说在遥远的未来,有望制成运算较快的石墨烯芯片,我们尚能寄托于时代进步的可能性。可是,把石墨烯芯片看作短期打破美国技术封锁的评论,也未免低估现行芯片制造行业生态的复杂性,以及中国产业面对的挑战。

翻查媒体报道,2021年也曾传出中芯国际开始进军石墨烯芯片市场,未来有望弯道超车反压欧美国家一头类似的消息。中芯国际后来表示,目前业务未涉及石墨烯晶圆领域,形同否认与石墨烯晶圆相关的传闻。

踏入2024年,石墨烯芯片变成能够突破荷兰阿斯麦EUV光刻机技术瓶颈的利器。这传闻真确与否,从国内对EUV技术讨论的往绩而言,恐怕需要打上一个大问号。

芯片制造制程繁复,产业高度分工,几乎每一项工序都有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材料、机器。即便我们非常乐观地认为,石墨烯芯片不一定需要EUV技术,例如使用较普及的深紫外光(DUV)技术,但生产良率、成本、交付时间都是问题。

除美国外,日本、欧洲各国也掌握不少技术优势,为中国产业带来风险。日本是芯片原材料和处理技术大国,在各制程林林总总的封膜、药水等细节,都可能存在技术瓶颈,也可能让中国芯片业被卡脖子。

欧洲国家也可能在汽车、特殊工业用芯片制造等领域占优势,也难保不会再发现一个如EUV般的工具难题。料敌从宽,判己从严,才是我们面对不利国际情势的应有心态。

我们不嫌其烦强调石墨烯芯片面对的困难,目的是希望读者认清国际形势比人强,国产芯片企业普遍受制于人的事实,从而避免盲目乐观的浮夸风气弥漫社会,阻碍科技发展的理性讨论。

把单一技术突破说得神乎其技,容易让人忽略产业的复杂性以及风险所在,陷入自我催眠的困境,变成心灵鸡汤或网络“爽文”。

谈论半导体技术发展时,我们应切忌“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浪费国人的时间精力和媒体的公共资源。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迁移率制程半导体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制冷(2019年2期)2019-12-09 08:10:30
2018第十六届中国半导体封测年会
焊接式轴流风叶的制程与工艺装备保障
SiC/SiO2界面形貌对SiC MOS器件沟道迁移率的影响
滤棒吸阻和滤嘴长度对卷烟烟气中6种元素迁移率的影响
烟草科技(2015年8期)2015-12-20 08:27:17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16HB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16HB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基于六普数据的年龄—迁移率模型研究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