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芬
(北京市星光瑞达建筑装饰工程处 北京 10007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逐渐加剧。由于建筑业普遍存在资金管理风险大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为建筑施工项目顺利完成提供资金保障。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如施工地点分散、施工周期较长、前期资金量投入较大等,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不高。若项目施工周期过长,企业资金就会处于应收账款状态中,或项目质量保证金会大量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导致建筑行业时常面临较大的资金管理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必须结合客观条件,考虑市场环境,从而选择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地点往往较为分散,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财务管理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选择资金管理方法时,需要结合各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以契合企业长远发展需求。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资金的高效使用,企业应以资金集中为原则实施资金管理工作。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采用的是资金池、统筹收支等资金管理方法。
由于建筑施工地点分散于全国各地,要想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就必须将资金高度集中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主要转型方向。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仍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具体问题如下:第一,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对于资金集中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将精力和资源主要投入业务扩展上,忽视了资金集中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下属子公司长期占用资金。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存在下属子公司长期占用资金的情况,原因是子公司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未能从集团利益考虑资金集中管理问题,导致闲置资金未能及时上缴。
资金周转效率较低是建筑企业常见的资金管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施工,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急剧增大,但是施工项目周期较长是客观事实,短期内难以改变,使应收账款回款效率较低。第二,资金周转效率低。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原因在于企业着重关注资金集中管理,将下属子公司的资金管理权进行回收,但在此过程中忽视了闲置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固定资产的效益转化率较低,导致内部资源浪费。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数量也会随之增多,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未关注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的收益率,导致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不足,具体问题如下:第一,施工前期投入资金过多。随着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垫资施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项目施工的一种现象。企业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都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导致企业大量货币资金被施工工程占用,从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以某建筑企业为例,企业采取融资方式来缓解资金链运转压力,维护企业的日常资金需求,使企业的长期借款金额由2021 年的414683 万元上升到2022 年的952513万元,其中80%是银行贷款,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增大。第二,企业闲置资金过多。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大量资金沉积在资金管理系统内,因货币资金流动不足而降低了收益转化率,增大了资金持有成本。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殊性,企业的大量资金被用于垫付施工项目。为了确保其他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进行负债融资来获得足够的项目施工资金,从而导致资金管理成本加大,具体问题如下:第一,未实现资金池统一归集。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闲置资金的归集管理工作方面,并未采用资金池统一归集管理,导致大量闲置资金沉淀,资金的经济价值无法发挥,且需要一定人力对闲置资金进行管理,从而增大了资金管理成本。第二,投资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的融资渠道使企业在融资时议价能力不足,增加了融资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资产负债率较高。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原因在于企业的项目建设施工资金需求量增多,负债规模扩大,现有的资金仍无法满足资金快速周转需求,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来保持正常经营运转。同时,为了满足子公司的资金需求,企业贷款限制逐渐放低,且贷款追回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资金回流速度慢。第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内部银行模式统一归集下属子公司资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资金的统一归集调配,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资金控制风险,原因在于一旦集团总部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就会波及下属子公司,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流动资金风险。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下属子公司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子公司拥有自主生产经营权并自负盈亏。为了确保正常经营运转,子公司期望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掌握在自身资金管理系统中,便于及时调配。在管理意识层面上倾向于子公司利益,而非集团企业整体利益,导致集团企业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时,一些下属子公司对于该资金管理模式产生抵触心理。同时,由于子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已经相对健全,如果贸然回收下属子公司的资金管理权,会对子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以某建筑企业为例,该企业虽然采用了资金池管理模式,并为下属子公司开设了几十个银行账户,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该企业下属子公司独立性较高,未能将所有账户纳入资金池中,银行账户闲置资金不能及时上交,且存在较多资金池外的资金收支现象。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集团化管理意味着企业下属子公司数量众多,组织机构庞杂,使信息沟通效率较低,成为集团管理的一大难题,具体问题如下:第一,各子公司缺乏沟通交流意识。在实施集团化管理模式之前,集团各子公司都具有独立的资金支配权和生产经营权,子公司管理层已经习惯了各自为政的工作状态,缺乏与集团总部的沟通交流意识,导致集团在资金信息掌控方面较为滞后。第二,信息化建设薄弱。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未在集团内部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子公司之间缺乏高效的沟通交流渠道,降低了信息沟通效率。
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资金合理配置,进而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仍不到位,具体问题如下:第一,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时,未能结合建筑企业的资金管理特点,而是直接照搬预算管理理论,使预算管理措施脱离现实。以某建筑企业的资金预算管理为例,该企业的资金预算分为工程款预算和备用金预算,工程预算又可细分为劳务预算和专业分包预算等,但是该企业在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后,并未按照企业既定的预算支出进行,专款专用未能有效落实。第二,预算管理意识不足。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并未在企业内部树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导致企业成员在不了解预算管理职能内容的情况下,匆忙实施绩效管理工作,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形式。
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具体问题如下:第一,过于注重资金集中管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对下属子公司进行绩效考核时,过于关注资金集中管理程度,而对于资金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效率方面的考核权重比例较低,因此,下属子公司的资金风险管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二,确定性指标欠缺。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绩效考核工作主要是以定量指标来分析下属子公司的资产数量和盈利能力等,但是并未从定性指标角度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金决策、战略落实等其他工作内容,使对资金管理考核工作的评价维度过于单一。
资金管理工作成效依赖于资金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和人力资源状况,但是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资金管理人员,具体问题如下:第一,缺乏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机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未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人员内部培训机制,使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无法有效提升,难以应对当前资金高度统一归集的管理需求。第二,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未明确资金管理的人才能力需求,并且资金管理人才待遇较低,在外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不具备优势,使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无法有效提升。第三,人才绩效考核不到位。部分建筑企业的人才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合理,使企业无法留住优秀资金管理人才,出现人才流失等现象。
企业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在企业内部树立资金集中管理意识。企业要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使企业管理层认识到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从而使其对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做好业务扩展和资金风险管理的有效平衡,为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第二,建立资金池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集团总部需要逐步收回下属子公司的自主经营权和资金管理权,并与银行合作建立集团银行账户和下属子公司二级账户,将集团银行账户作为资金池,下属子公司资金管理系统每日按时将二级账户的闲置资金统一归集到集团银行账户中,并向下属子公司和集团总部发送资金划转凭证作为资金流动依据。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集团企业的资金高效管理需要资金管理系统支持,而优化资金管理系统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基于信息管理特征,对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优化,使其符合信息化管理环境,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添加资金管理模块,包括资金集中管理、资金流动、资金风险监控等多项功能模块,为财务人员实施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第二,制定科学完善的预警机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资金流转状况的动态监控管理,确保资金流动有据可查,有据可依,提前制定可靠的风险应对措施,一旦发现资金管理风险,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三,明确资金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筑施工企业可应用内部控制机制,对资金管理人员的岗位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全流程制衡机制强化过程管控,实现企业资金系统化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推动产业链发展。在项目前期占据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基于当前阶段的战略规划,积极在建筑施工领域中扩展市场,以投资带动施工规模,通过对项目收益的前期调研分析,考虑项目施工周期、项目规模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确认施工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从而制定合理的项目投资方案。第二,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充分调研各下属子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结合当地的金融政策,推动下属子公司的转型升级,实现各业务项目之间的互相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使企业下属子公司之间彼此支持,鼓励下属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产业链的有力支撑点。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目标。为此,企业应当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构建全方位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并对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目标进行统一,实现对企业资金管理各项工作环节的监督考核,为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第二,健全绩效考核指标。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工作时,要注重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应用,确认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合理权重比例,避免以单一指标来确认企业的资金管理状况。第三,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监督管控,利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各阶段的预算执行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其按照编制方案有效推进管理工作,避免因执行不到位而影响企业的施工项目进行。
强化资金风险管理,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期需要垫资,后期需要支付质量保证金,使企业现有资金被大量占用。因此,企业项目部在项目施工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合理评估,判断该项目实施的潜在风险,确保资金能够稳定回流,避免资金链因资金风险而产生断裂。第二,加强下属子公司借贷管控。为了减少企业总部的贷款风险,企业管理者要明确下属子公司的借贷审核规范,对下属子公司的借贷要求进行严格审批,对于不合理的借贷要求要及时驳回,尽可能减少企业总部的流动资金运转压力。第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新时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一方面,需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提高资金管理人才的薪酬待遇,为人才提供合理的晋升空间,使引进人才能够在企业长期发光发热;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培训,使企业人才拥有自主更新能力,通过人才能力素养的不断提升,增强企业资金风险管控能力。
综上所述,强化资金管理工作对于建筑行业的稳定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资金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优化资金管理系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资金风险管理,真正发挥资金管理的职能作用,为建筑施工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管理体系,为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