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场域下央媒纪录片的破局之路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新媒体定制纪录片《峥嵘岁月 家国记忆》为例

2024-03-18 07:06朱辛未
新闻传播 2024年1期
关键词:总台家国纪录片

朱辛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 天津 300102)

纪录片,尤其以表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为内容的历史纪录片,长久以来以其深邃厚重的气质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从内涵而言,该类纪录片不仅为观众了解历史事件提供了途径,也为社会集体记忆的塑造与民族情感的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从需要调动的社会资源还是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此类纪录片通常都无法由体制外的传媒力量或一般省市电视台完成,而是由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央媒牵头制作。丰富的制作经验令总台等央媒总结出一套“大片”制作思路,其作品广受传统媒介端受众的喜爱。

然而进入新媒体时代,迥然的媒介特性与受众审美喜好对央媒以传统思路制作出的纪录片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央媒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开始根据新媒体的媒介特性对自身的看家本领——历史类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思路进行调整。本文以2023年8月由总台天津总站出品、专门针对自有新媒体端定制的纪录片《峥嵘岁月家国记忆》为案例,分析梳理其呈现特征与内在逻辑,探索新媒体背景下的时代之变与央媒之责。

一、央媒新媒体定制纪录片的呈现特点

经过梳理,由总台天津总站出品的《峥嵘岁月家国记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口述历史微观视角叙事生动平实

《峥嵘岁月家国记忆》这一系列作品的第一个呈现特点就是选择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出现,以历史事件中的一个个“人”为叙述主体,以微观视角进行讲述。

在该系列中,主创方选择了9位平均年龄超90岁的老战士作为讲述人,以“我”的视角为观众视角,以“我”的个人经历为故事主线。由于这些老兵年龄相近,身处相同或相似的时代背景与战场环境,但职位又各不相同:如军医、战士、文化教员、作训参谋等,形成了每位讲述人单独成篇,所有讲述人关联成章的讲述逻辑。即每位讲述者都以自身观察与感受,为立体而多元的历史史实提供了补全材料。

从叙述主体来看,将“我”的概念引入,叙述主体从“国家”“民族”这一宏观概念具象为和观众一样的普通人,使讲述人与听众之间身份认同快速完成,“感同身受”更容易产生。

整体上,从个人微观入手,情节推进基本交由讲述人,最大限度消减第三视角旁白的出现,这可被总结为选择“内聚焦型”叙事视角,即讲述人作为主人公或见证者参与整个故事[1]。由于大量旁白的削减,观众所获得的信息即讲述者所提供的信息,于是这种视角就是一种限知视角。观众只能通过讲述人的叙述去听、去看、去感受当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这便最大限度避免了观众的心理跳戏。如此一来,不仅拉近了讲述人与观众间的心理距离,并不全知全能的视角还为作品留下空白和悬念,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二)一击必中兼顾网感的故事化讲述

该系列微纪录片的第二个呈现特点是兼顾网感的故事化讲述,这在其标题的选择、叙述结构的设计、矛盾冲突及悬念的设置方面都有明确的表现。

传统技法中,以人物为中心的纪录片往往遵循时间的顺序,按照事件发展的起承转合来进行顺序的线性叙述。而在《峥嵘岁月家国记忆》中,尽管原点仍是人物,但叙述结构不再拘泥于讲述人所经历的事件先后顺序,而是大胆的将其最精彩、最感性、最难忘的一段甚至一点作为叙述的起点,设置在全片的最开头,起到先声夺人、抓人眼球的效果。此后,纪录片也并未完全回顾正叙结构,而是通过正叙、倒叙、插叙甚至闪回的方式进行讲述。显然,这是一种对文学、戏剧技法借用到纪录片中的尝试。如果将讲述人的口述当作素材,当纪录片将原本按照时间顺序排布的素材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悬念及戏剧化冲突也即蒙太奇便应运而生[2-3]。例如,讲述人先描绘朝鲜战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随后倏地宕开一笔,下一段展示一件满是弹痕的志愿军棉衣。两段之间看似断裂却存在着内在联系,但又不马上直白地交代出前文的后续,如此,悬念便被设置在了观众心中。有时,这种悬念从一开篇就已种下,却到末尾才给出答案。这种有别于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叙述模式,悬念的设置使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能够始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其旺盛的观看欲望。

而作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纪录片的标题也展示出了相同的思路,全系列作品的标题都取自讲述人的原句。例如系列第二集《陈桂韬: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敌人就别想打上来!》、第四集《杜志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及第六集《刘世兰:我的愿望就是人民幸福》。与以往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纪录片标题往往宏大而书面化不同,这些标题无一不是口语化、短小精悍且情感浓烈。通过这种方式,每集主人公最热烈的情感与态度得到直观的体现,这种形似网络“标题党”的行为可被看作是纪录片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参与网络内容竞争的重要一环。

(三)“戴着镣铐跳舞”用细节不断丰富叙事语言

第三个呈现特点是叙事语言具有极强的细节丰富性,这种丰富主要体现在讲述人叙述时动作、神情的充分捕捉,用这种方式弥补了口述历史类纪录片的画面短板。

应当说,由于口述历史类纪录片在呈现上相较其他类型纪录片,更多依靠讲述人的表达而非更为直观的画面,且表现形式上也大多缺少不同侧面的视听角度切换,故这一类型纪录片在叙事语言方面往往存在天然劣势。针对这一问题,《峥嵘岁月家国记忆》除了选择贴合主体的历史资料画面,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紧盯讲述人各种细节,通过如微表情、小动作等画面细节来增强故事性与情感潜台词的呈现。

以系列第二集为例,当讲述人陈桂韬讲到当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艰苦战斗经历时,老人的话语突然哽住,随后低下头以手扶额,将自己的眼睛挡住,在大约沉默了3~5秒后,老人做了几次深呼吸后重新开口,声音依然有些颤抖,这一连串表情动作甚至声音的变化被镜头忠实的记录了下来。尽管片中老人从未对当年战场的惨烈与对牺牲战友的不舍做出过多语言方面的描述,但讲述人的表情与动作等画面细节让观众得以窥见隐藏在讲述人心中的强烈情感。从动人程度而言,肢体语言、神态声音这些未说出口的“细节台词”远比仅靠语言描述来得更加直观而生动。而通过对类似画面细节的捕捉,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口述历史纪录片在空间、画面方面的局限,做到了“戴着镣铐跳舞”[4]。

二、新媒体背景下央媒定制纪录片的底层逻辑

在上文中,笔者梳理了总台天津总站针对新媒体定制的纪录片《峥嵘岁月家国记忆》的呈现特点,而透过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进而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央媒定制纪录片的底层逻辑。

(一)适应新媒体审美特点让传播力向纵深发展

进入新媒体时代,年龄层更低、审美习惯更多元的受众成为不可忽视群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以总台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传统作品的传播力度和覆盖边界,或者说,央媒由传统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权威影响力和传播习惯,在新媒体场域中显得力度不足,这在历史类纪录片这一央媒原本看家本领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遇冷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以上困境,央媒开始了针对新媒体平台传播特点与审美偏好的作品创新,《峥嵘岁月家国记忆》便是一例。

一方面,从呈现方式而言,作为针对新媒体平台定制的纪录片,该系列摒弃了传统央视纪录片鸿篇巨制的制作习惯,将单集时长压缩在6~8分钟之间,尽量满足网络受众短小精悍的阅读习惯。此外,全系列叙事风格明显加入如交叉剪辑、设置悬念等故事片甚至新媒体短视频特点,尤其在标题与正片开头部分,更是力求汇集精华、抓人眼球。显然,“将受众第一眼先留住”“只有吸引才有传播”这些新媒体传播特性也被央媒所吸收,而有针对性的呈现方式创新也体现了总台希望击穿新旧媒体屏障,让传播力在日益年轻化的网络受众族群中得到拓展的思路。

另一方面,从讲述视角来看,传统历史纪录片往往以宏观叙事见长,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视角,以权威的历史档案资料为基础,采用大主题、大制作、大规模形式解读进行呈现[5],但事实上,这种宏大权威、偏体制的话语体系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社群中并不讨喜,甚至产生一定逆反情绪,极大阻碍了传统纪录片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据此,该系列采取了视角更贴合普通民众的口述历史形式,将主角设置成与观众相同的时代洪流中的普通一员,将历史大事替换成个人境遇,将家国情怀内化在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中,用情感代替说教。通过这种形式,将受众的心理抵触降到最低,同时增强观众与讲述人的同理心,从而帮助纪录片在新媒体受众中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二)承担央媒之责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的不断归正

在前文中,笔者分析了系列纪录片在呈现形式上的诸多变化,并得出了这些变化是央媒为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点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这一结论。然而更深层次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在变化的表现形式下,即使是专供新媒体平台的作品,《峥嵘岁月家国记忆》仍旧保持了与以往央视纪录片共同的价值取向,究其根源,是央媒激浊扬清、弘扬社会正能量与正确价值观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该系列微纪录片将目光对准大时代中的普通人,带领观众走进一个个讲述人和他们的故事。讲述人所有令人动容的情感的表达都可理解为纪录片主创方所希望传递给大众的态度,于是可以说,主创方用冷静克制的笔触表达了他们对于平凡英雄的崇敬之情。而此正与国家所倡导的崇尚英烈、崇尚英雄的价值观高度契合。从全社会层面来看,绝大多数讲述人都不为大众所熟知,但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他们,让讲述人存在身份、认知等诸多方面差异的个人经历成为群体记忆的一部分,甚至对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记忆进行不断地补充与修正[6],由此表达出“英雄来自人民,人民就是英雄”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尤其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民众在获得更多发声渠道的同时,纷乱的信息与初衷难辨的言论也时时冲击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同,甚至导致部分民众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7]。在此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就成为新一轮争夺舆论导向的主战场。通过对一个个鲜活生动故事的讲述,寻找讲述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对历史记忆的共同认知与情感共振,讲述人与观众们被连接起来,形成了具有相同历史记忆、认同身份的群体。这一刻,群体身份背后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意识认同等内核使民族情感更加密切,社会与国家认同更加统一[8],从而有力打击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避免了社会思潮的进一步混乱。这些正是央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激浊扬清的天然属性与必然选择,也是其制作任何新闻、文艺作品的最底层逻辑。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代表国家意志的央媒如何进行调整与创新一直是各方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擅长的历史类纪录片为切入点,以总台天津总站出品、新媒体定制纪录片《峥嵘岁月家国记忆》为分析案例,分析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呈现特点与底层逻辑。经过梳理,笔者将该系列微纪录片呈现特点总结为:微观视角叙事生动平实、故事化讲述兼顾网感及叙事语言细节丰富三个方面。而通过外在表现,笔者将促成以上变革特点的底层逻辑总结为适应新媒体审美特点与承担不断归正民族情感与国家认同的央媒之责两个层次。通过本文由点及面的研究,我们得以窥见以总台为代表的央媒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不断进行调整创新及背后的底层逻辑,并为日后类似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猜你喜欢
总台家国纪录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青年英才座谈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家国两相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家国情怀
纪录片之页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