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2024-03-17 12:50叶庭玉林雅萱黄招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7期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全程

叶庭玉,林雅萱,黄招美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宁德 352100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肌病变,病理特征以心室壁出现不对称的肥厚为主,导致患者心室内腔体积变小,影响到血液充盈速度,左心室舒张期的顺应性相应地降低[1-3]。肥厚型心肌病的病因在临床上尚未明确,在治疗时通常采用β 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对病情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患者发病后受到自身病情影响,躯体往往伴有不适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预后[4-5]。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确保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常规护理措施相对片面,针对性不足,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干预后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全程一体化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融入了全程护理、一体化护理两种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始终围绕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病情特点及护理需求来制订护理方案,其护理方案更加完整和全面。本次研究分析全程一体化护理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62 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症状检查、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确诊肥厚型心肌病;②年龄18~80 岁;③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方案相同;④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②伴有脑血管病变;③合并认知障碍等;④既往有心脏外科手术史。本研究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予以批准。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 例。两组病例均从入院开始接受护理干预至出院当天。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由护士为患者进行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知识的说明,列举在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开展心电监护工作,在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出现后,对异常原因进行排查后作出处理。

观察组采用全程一体化护理,先成立全程一体化护理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于肥厚型心肌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患者的实际诉求,制订贴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其护理方案不仅包括常规护理措施,还包括以下措施:①心理护理:先与患者说明心理干预的方法、作用,待其对心理干预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向患者列举既往经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的肥厚型心肌病案例,使患者重拾治疗信心。待患者能够交谈后,与患者进行交谈,让患者自由讲述在患病后及治疗期间的内心想法,护士在患者讲述时做好记录,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患者分享,让患者了解其自身心理状况,并对患者进行安抚,引导患者学习调节自身心态,学习如何在负面情绪出现后自我宣泄。②音乐护理:开展音乐干预,音乐干预时需先选择合适的音乐,如动听的纯音乐、舒缓的自然声音等,在患者静息状态时为其播放音乐,引导患者在音乐声中闭上双眼,放松身体,并进行冥想,回忆过往的美好记忆,或想象美好的画面。③活动护理: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活动指导,心功能Ⅲ级者先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深呼吸训练,每日练习2 次,每次练习持续5 min 左右;心功能Ⅳ级者先保持绝对卧床休养,待其心功能改善后,再根据指导进行床上直腿抬高练习、深呼吸练习,每日2 次,每次持续5 min 左右。待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的病情恢复平稳且能下床活动后,指导其进行步行练习,每日练习2 次,每次持续6 min 左右。在活动练习时,由护士或家属陪伴在旁,注意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将自觉配合、经督促后配合、经督促后不配合分别归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均为依从,计算依从病例在本组总病例数中占比。②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检测时应用美国G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步行距离用卷尺进行测量。③舒适度评分: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共28 个条目,各条目1~4 分,总分28~112 分,分数与舒适度成正比[6]。④心理评分: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或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总分均为0~100 分,分数达到50 分或53 分代表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分数越高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7]。⑤睡眠质量评分: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量表共有7 个条目,单个条目分值为0~3 分,总分0~21 分,分数越高夜间睡眠质量越差[8]。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进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0~76 岁,平均(45.37±6.78)岁;功能Ⅲ级21 例,Ⅳ级10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5 岁;年龄19~74 岁,平均(45.04±6.91)岁;心功能Ⅲ级20 例,Ⅳ级11 例。两组性别(P=0.799)、年龄(P=0.850)、心功能分级(P=0.7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分别为18 例、12 例、1 例,对照组分别为13 例、11 例、7 例。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6.77%vs.77.42%,χ2=5.167,P=0.023)。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均较护理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舒适度、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舒适度、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度、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肌病变,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伴随有左心室功能减退,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9]。对于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缺乏特效根治手段,主要采取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如采用美托洛尔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其病情,改善患者心功能[10-11]。在治疗期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进入医院对环境相对陌生,加上受到病情影响,躯体伴有不适感,致使其心理状况易出现应激反应,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对病情控制效果相对不利。为确保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常规的护理措施通常有一般宣教、监测生命体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对部分护理问题进行解决,但由于针对性不足,未能对于护理问题进行全方位地干预,致使护理措施落实后较难取得满意效果。

近些年,全程一体化护理理念被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主张以患者作为护理服务核心,围绕护理服务的核心,根据患者护理需求、个体化差异为其制订护理方案,相比于常规的护理措施,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措施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合理诉求予以尊重,充分弥补了常规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不足、全面性不足等局限性,还加强了护理措施的连贯性,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对其护理风险进行规避[12]。全程一体化护理措施从患者入院时开始实施,直至患者出院当天,其护理措施贯彻了患者的整个住院期间,涵盖范围更广,可对其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进行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干预,弥补了常规护理措施在针对性、全面性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中对于两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全程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实施全程一体化护理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保证其治疗效果,使其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究其原因为在全程一体化护理方案中对于患者开展的心理和音乐两个方面的护理可对患者心理状态起到调节作用,增强其治疗信心,并通过活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其心功能恢复。此外,观察组舒适度、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全程一体化护理措施落实后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良好,可减轻病情对患者躯体舒适度、心理及睡眠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期间采用全程一体化护理,对于病例的治疗依从性可有效增强,使其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其心理和睡眠状况。

猜你喜欢
肥厚型心肌病全程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诊断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1例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MRI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右心室整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手工制鞋全程LOOK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