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霞
在岁月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刻印着前行的历史年轮,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穿越时空、连缀古今。而每当春节来临,又是一年中最能展现非遗的时候,异彩纷呈的非遗技艺,特别容易勾起人们心中那浓郁的年味儿。
尤其是在齐鲁大地上,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年味息息相关。例如年画、糖人、剪纸、皮影戏等,这些传统手艺在春节期间得到了极大的展示和传承。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找到乐趣,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趵突泉灯会 摄影丨北寒
曲水亭街网红酸蘸儿
“小年”一过,春节的序曲便正式拉开了。这时候来济南,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最鲜艳的颜色,除了花花绿绿的灯笼、彩旗,就是捏在手里的一串串“酸蘸儿”了。
酸蘸儿,是济南人对糖葫芦的昵称,济南人称山楂为酸楂,蘸上熬好的冰糖,就叫“酸蘸儿”。在老济南人的记忆里,吃上一串酸甜可口的酸蘸儿,年味就来了。你听,曲水亭街又响起了酸蘸儿的吆喝声,来来往往的游客不时被酸蘸儿晶莹的“糖翅儿”所吸引,咬上一口酸蘸儿,酥脆香浓,给寒冷的冬天增加了些许的甜蜜。
“二十三,糖瓜粘。”在济南莱芜区,陈楼糖瓜飘出的阵阵香甜气息,也能让你感受到甜甜的年味。糖瓜是广泛流传于山东地区的特色美食,主要由麦芽糖制成。经过熬糖、铲糖、拔糖……麦芽糖逐渐闪耀出甜蜜与丰收的光泽,在室内外30℃的温差下,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糖瓜快速成形,再裹上熟芝麻,那叫一个香脆可口。
品尝过“酸蘸儿”和“糖瓜”的甜蜜,再去商河看看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才算是不虚泉城此行。“一人一个架,一人一个味,一人一个性。”每逢正月十五,商河县的大街小巷中,各村的秧歌队,踏着欢快的鼓点,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吼出浑厚的号子,拉开架子,煞是好看。
当然,逛一逛天下第一泉,去趵突泉赏一赏花灯,也是春节来济南必备的打卡项目。繁花烂漫、彩灯华美,它们与泉水相映相照,一派赏心悦目的盛景。
周村古城过大年 摄影丨北寒
春节期间来拥有千年泱泱齐风的古都淄博,这里有着种类繁多的非遗,传递出地道的年味儿。
“一张烧饼一座城”,品淄博的年味,就从周村烧饼开始。国家级非遗周村烧饼,厚度只有几毫米,历史却有上千年。一片正宗的周村烧饼拥有“酥、香、薄、脆”四大特点,外形圆而色黄,正面贴满芝麻,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叶,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回味无穷。
满口留香之余,再去逛逛古城的花灯。周村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每盏花灯都在讲述周村的故事,都在传承着非遗的文化。周村花灯会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都在不断的创新,让人重拾过去记忆的同时,又传递着新年的祝福。
古城花灯
打铁花 摄影丨王京生
在淄博,非遗里最有特色的年味儿,可不能错过千年技艺“打铁花”,这是始于北宋的中国式浪漫。当夜幕降临,表演火龙钢花的匠人师傅,用红红的炉火提前将生铁烧成铁水,1600℃的高温下,打钢花的匠人赤膊上阵,将高温铁水抛向空中,铁水在空中漫天飞舞,铁花飞溅火树银花,怒放的“火龙钢花”瞬间划破夜空。
一束束铁花腾空而起,绽放成为耀眼“金星”,继而形成“星轨”,绽放出的“铁花”与舞动的“火龙”互相交融,流星如瀑,声震天宇,梦幻般的美惊艳全场。
木版年画 摄影丨王绍江
过年的时候,年画、对联、福字、窗花等,都是家家户户张贴的必需品,这些不仅仅是年味儿“气氛组”,更是传承了千百年的非遗手工艺品。
在潍坊,最具新年传统韵味的技艺莫过于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三大木刻版画,全为手工套色印刷。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分为四道工序——朽稿画样、雕刻木版、手工套印、烘貨点胭,每道工序都有一套独特技法。买一张年画贴在家里,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喜庆祥和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除了木版年画,潍坊还有一种年画十分出名,那就是高密扑灰年画,距今已有500 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独有的一种技艺,还被誉为“中国一绝”。所谓扑灰,就是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一张线稿,可扑抹数张。在潍坊体验手工非遗,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反复练习,然后,你可以带走一幅漂亮的年画。
扑灰年画
隆盛糕点 摄影丨北寒
来潍坊如果还想带走点什么,那就青州的隆盛糕点吧,即便是排队三个小时。就像稻香村之于北京,杏花楼之于上海,青州名气响当当的隆盛糕点,逢年过节得早起排队才能买得到。最有名的三款是老蛋糕、蜜三刀、桃酥,香甜可口,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泊里红席
泊里大集
青岛是一个时尚的城市,但也有最接地气的民俗。有著300 多年历史的泊里大集是青岛最有乡土气息的农贸大集之一,每到年关,便是它最热闹的时候。
喜庆的音乐、此起彼伏的叫卖、应有尽有的货品……泊里大集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唯一入选市级非遗项目的农贸大集。“赶大集,买年货”仿佛刻进了青岛人的基因中,成了人们迎新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集上人头攒动、烟火缭绕,各种各样的“红色”年货琳琅满目,人们或站或蹲,驻足挑选。人头攒动的集市里,是青岛人最熟悉热闹的年味。
大集上售卖的泊里烧肉、泊里红席、泊里烧鸡、麦草画,表演的茂腔都是与年文化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其中,泊里烧肉添加20 多种中草药,经洗、煮、熏、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已经五代传人近120 多年的历史。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出锅后的“泊里烧肉”色泽红润、咸甜适度、肥而不腻、清滑爽口,独具一番风味,深受群众喜爱,现在已是当地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
泊里镇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个“席”指的就是用高粱篾子编织而成的泊里红席。在泊里,家家户户铺红席是老传统。红席红白相间、精美细密的图案纹理更是在实用的基础上饱含了传统图式之美。过年炕上铺红席,以兆富裕、吉祥,是当地百姓欢度年节的一种民间风俗。
到青岛,在赶大集中感受那份独特的热闹,也在热闹中找寻专属于青岛的浓浓年味。
五颜六色的过门笺
过门笺版样
刻制过门笺
在很多地方,贴福字、春联是欢庆春节的“标配”,而在山东部分地区,贴“过门笺”也是家家户户过年的传统,日照莒县便是其中之一。
日照莒县是“山东三大文化”之一的莒文化的发端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早于甲骨文1000 多年的原始陶文出土于此,太阳文化、东夷文化、龙山文化、渔文化等传承数千年,赋予了日照“山海雄观,鱼盐利饶,钟灵毓秀,代多伟人”的独特和灵性,过门笺、黑陶、剪纸、农民画、盘扣、名片茶……众多“手造”的背后,都承载着日照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人们便开始各自亮出绝活了。“莒县过门笺”用红、绿、黄、粉红、紫、蓝等彩纸刻制而成,是当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这种特殊的剪纸形状像缩小的门帘,经过绘制图案、刻模板、刻制或凿制等步骤,过年时便用来贴在门楣上进行装饰。一张张平淡无奇的彩纸,于一剪一刻中尽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过门笺、落门笺,落在地上都是钱。”传统的过门笺长约一尺,宽约七寸,中间镌有图案,镂空的饰面上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下呈穗状。每套5或6张,颜色各不相同。
因为有着美好寓意,每当春节到来时,过门笺与春联一起,被家家户户张贴在门楣上,五颜六色的过门笺随风翻动,为本就热闹的节日气氛增色不少。
龙灯扛阁表演 摄影丨翟小锋
春节期间到临沂,如果你忽听远方传来锣鼓声声,像有军队整装待发;又见五彩神龙腾空而出,似有翻江倒海之势……不要惊奇,那是龙灯扛阁舞得正欢。每到正月初,三官庙村万人空巷,纷纷走上街头欣赏这一曲闹春之舞。
舞龙表演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这并不稀奇,但是“龙灯扛阁”把舞龙和扛阁交织在一起,在全国独树一帜。龙灯扛阁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这种传统舞蹈,在过去通常用于祀神和求雨,如今成为当地百姓在春节期间的表演项目。
好戏开场后, 年轻的壮小伙儿舞起一条长达50 米的大青龙,两条小花龙也紧随其后为之助兴。锣鼓声起,“站龙翻腾”“卧龙翻腾”“盘龙”……各式动作行云流水。“龙灯扛阁”的表演由“擎珠者”指挥,也就是龙头前举珠的人。表演时龙头紧跟“擎珠者”手中的“宝珠”,龙身也随之舞动。表演者站着舞龙叫“站龙翻腾”,蹲下舞龙叫“卧龙翻腾”,还有“盘龙”“双窜龙”“泼龙”“滚龙”等舞法,花样极多。“扛阁”则是大人穿着铁背心,上接一截钢管,再往上是一个铁制座位,让打扮好的小孩坐在上面。小娃娃稳坐木棍顶端,离地两三米也毫无惧色。“下扛”的成人步伐轻快,一步三摇,“上扛”的孩童笑意融融,懵懂可爱。
如此喜庆的氛围,让你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
祭孔大典 攝影丨北寒
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依峄山之雄奇,傍微山湖之秀美,携运河之悠远,临水泊梁山之地,踞孔孟礼仪之邦,历史与文化共存。
来到济宁,穿过古香古色的街道,最能感受这座城市不老的文化印记和烟火气息。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一道美食,一种味道,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亦是对远方的追寻,对乡愁的眷恋。走进“舌尖上的济宁”,追寻与众不同的济宁味道,这个春节,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到孟子的家乡邹城,尝一尝传统小吃孟氏姜糖。姜糖是用生姜提炼姜汁和白糖混合制成,具有祛湿驱寒功效。相传孟子在家里侍奉家母服药时,将生姜放到了药汤里,之后孟母连吃几日,病竟大好,后经中医整理验方,推荐给了邻里乡亲,这就是孟氏姜糖最早的由来。孟氏姜糖因其甜而不腻、辣而不辛的独特口感,以及祛湿驱寒、助益消化的功效,备受欢迎。
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品一品历史悠久的孔府菜。孔府菜的形成,遵循孔子“食不厌精”的理念,用料广泛,做工精细,善于调味,讲究盛器,烹饪技法全面,制作程式复杂。其风味特色则是清淡鲜嫩、软烂香醇。而盛器和用餐桌椅更是华贵奇巧,美轮美奂,仅御赐“满汉全席”银质餐具就有404 件。金、银、玉、玛瑙、翡翠等更是一应俱全,美不胜收。品类繁多、寓意丰富的菜肴一上桌,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皮影表演 摄影丨米慧霞
过年最讲究热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泰山皮影戏,就以它独特的表演而瞩目,因为,一个人可以演出一台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以其雕刻精美的艺术造型、奇妙精湛的演出技巧、委婉优美的音乐唱腔,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一枝独秀。泰山皮影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泰山皮影戏的演出方式是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演员在窗内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等的烘托。乍一看,皮影与杂耍无异,不过几个镂空的皮人儿被人比画。可你不要小瞧了这几个小人儿,唱起整本的大戏来三天三夜都不含糊,啥热闹唱啥。
“咿呀呀……” 一阵响亮的唱腔,拉开皮影表演的大幕。泰山皮影的表演方式最为独特,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即一人伴奏、一人操纵影人表演,必要时一个人演出一台戏,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绝活:“十不闲。”所谓“十不闲”指在皮影戏表演时,“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把全身都调动起来,一个人身兼数职独自完成一整台戏的演出。皮影戏传承人手脚并用,边唱边演,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