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食品类专业为例

2024-03-15 05:18冼灿标
现代食品 2024年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食品高职

◎ 方 靖,冼灿标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高职院校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1],有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同时,职业教育院校坚持类型教育发展,近年来不断扩大招考的规模与形式。如何在高职扩招的形式下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所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为例,结合高职扩招背景,对高职院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思考与实践探索。

1 高职院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1 高职扩招导致生源学情参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大多仍相对传统,培养出的人才在短时期内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但普遍呈现出学生的潜能受限、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2]。

同时由于近年高职扩招,很多专业招生方式和生源出现较大变化,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为例,由于高职扩招,该专业招生途径由原来普通高考招生为主,逐渐发展为以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考试、“3+证书”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等方式为主,普通高考招生为辅的模式。高职扩招生源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使得同一专业同一学段的学生学情更多样化,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身心状态、自身素质能力等均有不同。因此,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保障培养质量。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社会人才需求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1.2 师生意识仍需增强

大部分高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足,重视度不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培养的内容,高职院校只需要培养好学生的上岗技能[3],满足其上岗就业需求即可。同时,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待创新的心理期待较低,认为高职学生毕业工作就是做一些简单技能操作,所以不需要创新,甚至认为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科研人员搞发明创造才需要的,离自己很遥远[2]。

1.3 学生底子较薄弱

高职生源知识基础普遍较弱,部分通过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考试、“3+证书”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等途径入学的学生,知识体系并不完整,基础不扎实,自我期待值较低,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自信心不足,对新事物缺少兴趣与激情,缺乏挑战精神和创新精神[3]。

1.4 教学模式传统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仍比较传统和固化,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式有局限性。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思维僵化、懒于思考,大部分理论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式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即使是一些高职院校已设置了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关的课程,但主要教学模式仍偏传统,学生课堂兴趣度和参与度难被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未被激发[4]。创新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脱节,学生缺少批判、质疑和思考等意识[5],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锻炼,创新能力未得到开发。

另外,高职院校教学中强调实践,实践课时往往占总课时一半以上,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仍比较常规,实训项目多为集体模板化统一操作的验证性实训,开放式的、设计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实训安排较少,学生思考空间不足[1],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缺少刺激与锻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的机会与空间不足。

1.5 保障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科研工作量提出考核要求,并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旨在利用教师科研带动学生创新培养活动,但往往缺乏具体的引导政策和保障机制[6]。例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平台、实验室等创新实践空间在非上课时间大多都不对学生开放,学生缺少自主创新实践的场所和氛围;由于缺乏具体政策指引,当师生计划开展创新活动,将创新性想法落实为实践研究时,会发现在场地使用、耗材申用、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步步艰难,这些都大大限制了师生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积极性及可行性。

2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根据学生学习特性及现有的教科研条件,按照低学段引导-中学段深入-高学段提升[6]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思路,构建创新创业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层进式培养模式(图1),从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科研参与、竞赛活动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1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层进式培养模式图

2.1 普及教育阶段

普及教育阶段以教师引导为主,结合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在对本专业所有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将创新的思维与意识融入教学,实现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于课程中。①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公需课,完善学生知识体系[7]。②对专业课的设置也要结合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及时更新课程,避免课程体系僵化或脱节,从上而下地贯彻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与内涵。

(2)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着手,将行业、专业新动向与新形势、领域热点、前沿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专业信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加设计性、产品开发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同时,教师可以尝试把自身的科研成果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与学生交流自身的科研经验及对行业、专业发展的思考与感悟,有利于组建师生科研团队,以及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提升高职学生创新意识。

(3)教学模式。①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7]。例如,创新教学模式,对应工作岗位需求,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将真实工作过程融于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中。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驱动,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发现、解决新问题。教师则充当引导者与帮助者[2],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反复锻炼,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这种方法对喜欢动手实践、不喜欢理论学习的学生尤为适用。针对高职扩招后学生基础参差的情况,教师主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而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②转变传统应试型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及创新空间。例如,实训项目从验证性为主逐渐转变为开放式实践为主,将传统的实训指导书转变为工作手册式或活页式,课堂上从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模仿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先探索、教师再指正。要让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转变传统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学的思维惰性中摆脱出来,形成新的创新思维惯性。考核方式也从单一的笔试改为过程化的、多形式的考核内容。

(4)毕业设计。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所学课程内容及技能训练也相对有限,所以当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开展真正的岗位工作后,会发现还有很多知识点在学校期间不曾涉及或掌握得不够深入,因此在真正参加工作时有助于在主观和客观上推动学生继续主动学习[1]。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毕业设计任务,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或实习工作情况选定论文方向,充分利用校内论文指导教师+校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的保障机制,通过校内外双师的共同指导开展毕业设计任务,完成自主选题、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工作,教师在过程中从思维方法、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指导学生[8],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成果进行整理提炼予以发表或者将研究成果进行生产转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研究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与效率。通过以高职学生毕业设计为载体开展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2.2 融合实践指导阶段

融合实践指导阶段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开展。例如,由教师申请课题,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发;组织学生参与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赛项的选拔及训练。应根据教师专业背景、研究方向、能力特点等,组建出一支教师科研团队[9],在申报科研创新项目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教师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项目申报及研究实践团队,从校级项目开始逐步向省市级甚至国家级项目努力。

学生在申报过程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创新开发或学术研究小组的讨论活动,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设想[7],锻炼其综合表达能力。学生以研究助手身份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可以锻炼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研讨汇报、团队合作以及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与思维,强化知识技能,逐步养成敢于思考、处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5]。

目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专业主要参加的职业技能大赛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赛、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大赛等。先在该专业全体学生中组织校内食品农产品检测技能校内竞赛,通过校内赛可以对全体学生的检测实践技能进行验收与锻炼,然后从校内赛中选拔出一批优秀选手,深入培养,作为代表备赛校外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出来的备赛选手们积极投入赛前特训,通过教师指导与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2],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培养。

2.3 创意项目指导阶段

创意项目指导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开展创意项目,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

学生通过参与创新项目来提升创新能力,在参与一个创新项目的全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项目前期的创意讨论与思想碰撞、申请材料的撰写与整理、项目的论证及汇报,项目中期的实施实践、问题讨论和方案优化,项目后期的成果提炼及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极大的要求。经过参与创新项目整个过程的锻炼,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及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更让学生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可度得到正向反馈,对提升高职学生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除了创新创业比赛,学生还可以按照自身兴趣特长加入学校各种社团,通过各类课外活动的锻炼,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能力,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2]。

2.4 项目孵化阶段

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学生可以对部分成果进行转化,进入创业项目孵化阶段,开展创新创业。本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申请创业孵化项目,学生能获得一定的创业条件支持,如经费、场地等,成为学生今后个人创业与发展的助力与起点。阶段内学生需要发现问题寻找商机、制订创业计划、设计完善方案、撰写材料、争取成果等[1],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其间,学生遇到专业技术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或者调动自身资源寻求企业、行业各方的指导与支持。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在食品类专业中的实践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以食品加工技术为依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

(1)普及教育打基础。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将“创新创业基础”列入公共基础课,同时专业教研团队与该公共课的负责老师积极沟通,将食品检测、食品加工相关的专业职业素养要求及实例引入课程中,如“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科研精神、“食品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创新思维等,做到公共课和专业课相互融合,在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基础技能的同时,为将来创新能力应用于专业实践埋下伏笔。

(2)专业融合做深化。设置“食品加工技术(专创融合)”专业课,课程教学中除传统食品加工技术外,注重介绍食品加工新技术,如无菌灌装技术、食品辐照技术、真空冻干技术、果蔬气调贮藏及冷湿保鲜技术、超滤技术、反渗透技术、食品微胶囊技术、食品超高压灭菌技术及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设置“创意食品生产加工实训”专业课,全面重构课程实践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学生按照“制定食品创意计划书—创意计划汇报及答辩—生产实训准备及预实验—第一阶段生产及配方优化—实训中期汇报—第二阶段加工生产—整理制作PPT 或视频—项目汇报总结”的任务流程,结合教学团队设计的工作手册式实训指导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半开放式命题,自主开展新产品设计、开发、优化及推广。在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充分锻炼。

(3)科研竞赛助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教师组成科研团队,结合课程内容、教师科研背景、学校科研条件,近年陆续带领学生申报院级科研课题“乳酸菌发酵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省级特色创新类项目“果皮活性物质提取及其生物可控降解薄膜关键技术研究”、横向项目“国内主要大米或米制品加工企业的原粮采购、加工产品销售现状调研”等,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作为研究助手,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实践。学生的科研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自我定位提升,为学生下一步进入创新创业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

团队教师引入企业资源,依托创意食品生产加工实训课程组织创意食品竞赛,通过让校企合作企业设定竞赛主题、提供原材料、参与评审、赞助奖品奖金等形式,吸引学生将课程中开发出的产品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成果,参与作品评选,进一步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提炼出一定成果后,推优部分学生及其作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或“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以竞赛为契机,进一步锤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创业实践验成效。根据学生意愿及实际情况,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成果整理成论文公开发表,或申请专利,或进行生产转化实现创业。目前校内师生合作已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若干项,并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平台,成功孵化学生创业项目“甜客”烘焙室,学生开发产品投入生产销售,可以实现项目运营与盈利。

4 结语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因此相关教育人员要有持久战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与实践,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及社会发展及时调整与完善,以实现帮助学生更长远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食品高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食品造假必严惩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