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庙头小学 刘崇凯
小学科学是学生日后进行物理、化学学习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一个良好的科学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但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手段单一、科学教学模具配备不完善、教学空间受到限制以及缺乏实验探究经验等,受到这些教学问题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充分展现科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而减弱。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将教学课程设计得更加巧妙有趣,将更多新型教育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充盈教学内容,充分直观地将科学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一堂课的主导者,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领会教师想要传达的知识,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且,出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然的敬畏感和惧怕感,在听课过程中哪怕遇到没听懂、不理解的部分,有的学生也不敢举手提问让教师再详细讲解,只能默默地听着下课铃,错过了学习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为学习带来更多阻碍。另外,新概念教学模式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部分教师具有“求稳”的教学思想,认为新型教学手段对自己来说太过陌生,很难掌握,贸然实施不熟悉的教学手段不仅起不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反而会给教学工作带来负担,影响教学质量。该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得不到改变,课堂上存之已久的问题也得不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
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对更新教学手段的积极性。遵循传统,墨守成规的教学观念会影响教师接受和学习先进教学手段的兴趣,而是一味“求稳”,保持现阶段的教学成果,不敢踏出一直以来的教学“舒适圈”,如此便会导致教与学难以发生改变和突破。可见,部分教师对创新型教学手段的不吸收、不采纳,是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主要成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学校教学设备的不完善。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未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课堂多媒体设备等迟迟得不到更新,使得科学教师依旧在落后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对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同时,科学也是一门需要实际演示的学科,学校缺乏对科学教具的准备,教师就只能依靠大量的文字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具有实践性的科学学科变得枯燥乏味。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今后展开物理、化学学习的基础课程,而物理和化学都是十分重视用实验来验证理论的学科,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实验辩证的思维,奠定规范实验行为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理科学习思维的构建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校对于教学目标的追求还倾向于提高考试成绩,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实验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另外,学校和教师也可能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的担心较少开展实验教学。小学生多处于6—12 岁,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危机意识很薄弱,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不遵守实验步骤,擅自触摸实验器材等行为,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伤,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出于以上两点原因,最终造成学校和教师对科学实验操作的不重视和规避。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自由散漫”的阶段,具有好玩、爱玩的天性,对于被“困”在教室中学习繁琐的知识,他们更对外界的事物充满浓厚的探究兴趣,这就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如果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最终限制了学生未来在科学这条路上长远发展的可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兴趣,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有兴趣就有动力,受兴趣的驱动,学生便会在科学学习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养成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探究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手段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实验操作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理论和实际生活的认知,促使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画面呈现、音像结合的特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选择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内容,利用动画片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视频中的实验过程。其次,科学实验同样是一种将奇妙的科学现象生动化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眼见证科学的多样性、奇妙性,发现科学的魅力,从而爱上科学这门学科。最后,让学生亲手操作科学实验,也是让学生亲身验证理论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辩证思维。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着重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实验的意识,这会成为学生在今后进行物理、化学等实验时受用无穷的经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课堂上,专注地听教师的授课内容,并结合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促使课本上的知识被具象化,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具象画面,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科学现象的眼睛,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解释,让学生每一次的观察都成为一次科学实践学习,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如此一来,教学难点会因此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得到缓解,教学质量自然可以得到保证。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课堂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如果教师认同新概念教学,并且响应号召,积极引进新型教学手段,运用紧跟时代潮流的科技进行教学的话,课堂教学氛围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更加有可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相反,如果教师依旧维持传统教学观念,不敢开拓创新,教学模式还是存在单一乏味的问题,学生不仅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有可能因为教学氛围的枯燥而对科学这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推进。
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中之重。基于这一点,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新概念教学讲座,邀请所有科学教师前来学习,由教育专家向教师讲解改变教学模式对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向教师传授新型教育手段的具体实行案例,让教师借助他人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另外,有些教师可能对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教学方式不太了解,如多媒体技术等,为此学校还可以让专家针对这一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这项教学手段,避免教师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低效”使用,避免造成反向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性、广泛性等特点,能够将文字内容转化成视频、图片、声音等诸多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另外,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电子产品和动画片具有极高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正好符合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将多媒体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广泛性,在网络上选取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内容,并在课堂上播放,活跃教学气氛。
例如,在六年级《微生物》单元教学时,本单元教学内容涵盖了“病毒”“细菌”“馒头发霉了”“食用菌”这四节课,教材对于这四种微小生物的介绍多为文字和静态的图片,部分学生难以通过平面纸张来清楚地认识到四种微小生物的真实形态。多媒体能够做到。教师可以将这四种微小生物的相关视频介绍和演变过程剪辑成一段视频,通过图像的演绎,让学生对这四节课的知识形成最直观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理论文字的理解。多媒体加上大单元教学,可以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帮助教师进行更加高效的教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教师明令禁止不许乱动的情况下,他们还会“顶风作案”,做出各种各样的小动作。一旦发现,为了维护课堂秩序,教师便会出声制止,如此一来,反而占用了上课时间,造成不必要的课时浪费。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科学教学情境,反向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带领学生沉浸在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中“让身体热起来”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场小型的“运动会”,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需要静止不动,另一组学生进行“高抬腿”“蹲起”等体育运动,通过两个小组的对比,进一步验证“运动可以让身体热起来”的这一理论。
再如,在五年级下册“看星空”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星空之下。这里就体现了科学教具对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教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配备望远镜等辅助科学教学的教具,让学生在观看星空时的情境体验更加真实、更加直观,记忆也更加牢固。
科学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利用科学实验创设相关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手、心、脑一致,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地球的面纱》单元教学时,本单元教学内容涵盖了“风从哪里来”“降落伞”“小帆船”等课程,根据这三门课程,教师可以先展开相关的科学小实验,带领学生亲手制作降落伞和小帆船。然后,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小组实验。一组对在不同风速下降落伞的降落方向、降落速度等数据进行观察并记录,另一组将小帆船放入水中,在同等气候条件下,观察风对水流速度是否产生影响,另外观察不同的条件下,风和小帆船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物理、化学学科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科学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应用新概念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根本,引入可以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利用画面、声音等因素,辅助小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将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实际案例和教材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应重视科学教具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极创设课堂科学小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多样性和神秘性,以此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成长,自此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