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林洛桑谆格 何泽江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尼西黑陶制作的地点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距香格里拉市西北部大约38 km 的一个藏族村落,海拔2 960 m。而早些年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香格里拉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地、茶马古道的要冲。在藏区基本家家户户都使用黑陶器皿烹饪食物。随着交通的便利,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旅游业快速发展,也使尼西黑陶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慕名前来的游客、学者络绎不绝,有创新意识的制陶艺人开发出了很多便于携带的陶制旅游工艺品和特色纪念品。
天然的资源和世代传承的手工技艺,使尼西汤堆村世代都可以人依靠制作黑陶来增加收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也使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当地传承这份手艺。
尼西黑陶的制作时从上山挖土开始直到烧制完成,每一步都需要手工艺人亲手完成,包括制作黑陶时所使用到的工具,都是手工艺人们自己使用香木制作而成,制陶工匠们遵循着古老做法,所有的工具仅仅包括一套自制的木头工具、一方木案几片木板底座[2]。在制作中从采集陶土到陶制品完成要历经1 个月左右,这种工艺虽然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始终原始质朴,但每道工序非常讲究,每件黑陶从开始制作到最终完成,必须依次经过选土、练土、制坯、镶瓷、磨光、装饰、阴干、烧陶、渗炭、防裂等。他们用双手一片片增加粘土和塑形,就算是圆形器皿,也不借助电动转轮,全凭匠人的手、眼与经验。
首先从采集制作黑陶时所需要的泥土原料开始,泥料是保证黑陶质量的主要环节,采用的是尼西本地干净细腻的红胶土,需要经过晾晒、风冻、淘洗、沉积,最后把最细腻优质的陶土揉拌均匀,便可以进入到制坯的环节。在充分揉匀之后取所需的泥料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然后用泥片相接成大体轮廓,通过用香木工具不停地拍打塑性使坯体更加夯实,从而调整造型,接着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便可进行装饰,尼西黑陶目前主要有划花、浅浮雕和镶嵌白色瓷片3种装饰方法,装饰纹样通常以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阴干,待坯体彻底干燥,再将坯体用刷子抛光打磨一遍后进行堆烧。
传统的烧制工艺黑陶的烧制方式不搭建窑炉,而是在天晴时于露天空地上生起一堆篝火,把晒干的泥坯放进火里直接烧制,烧制时使用的柴火均为松树枝干,松木柴因其含松脂高、易燃且温度高,是烧制陶器最好的燃料,直至坯体烧得通红[3]。
在烧完后把陶器迅速埋于旁边堆放的锯木灰上,陶器颜色便会变为黑色,主要因为尼西陶土的原料都是含铁元素较高的泥土,泥料与碳分子发生了反应,因此烧制的黑陶相比其他部分地区的会格外地漆黑,烧制的最高温度为600~700℃,相对较脆。
在2010~2015年,经过一些外来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部分手工艺人开始使用馒头窑烧制,这样不仅使烧制时间更短耗费的木料较少,也使温度更高从而使陶器更加坚硬。近几年,有些手工艺人开始优化了尼西黑陶的的泥土配方,研究出了在电窑内使用独特的烧制工艺,这类陶器硬度更高、更加环保,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 060℃,质感更为细腻,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需要传承技艺也需要创造发展。
藏族是一个崇尚真善美的民族,佛教思想成为藏人的主导思想,藏族艺术通过各种纹样题材的刻画来演绎人们的宗教观念,在地理环境、历史生活、多民族影响中,藏族艺术发展历程中有着数不胜数的以物寓意的题材,这些题材纹样运用在了藏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建筑、装饰、宗教活动、黑陶器皿等。
藏式纹样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应用于黑陶装饰中,不仅散发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意蕴[4]。藏式纹样在黑陶装饰中传递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纹样源于藏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代表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将这些纹样应用于黑陶装饰中,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手法,更是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藏式纹样在黑陶装饰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这些纹样多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天象、几何图案等为基础,通过巧妙的组合和精湛的工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这些纹样在藏区随处可见,例如苯教教徽卐(雍仲纹)象征太阳神,是安稳、吉祥、平静的化身,并且以二方连续纹样带出现在唐卡、编织物等边饰中。
藏八宝俗称藏传佛教八瑞相,还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秀美的梅花菊花、象征生命长存的寿字纹、象征丰收的桃花梨花等,藏式纹样的繁复、细腻和富有变化的线条,使得黑陶装饰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上的愉悦。
此外,藏式纹样在黑陶装饰中还表达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纹样往往蕴含着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学等方面的意义,如八吉祥纹、藏式花纹等。这些象征意义的纹样不仅是表面的装饰,更是对藏族文化价值观的诠释和传达[5]。通过黑陶装饰中的藏式纹样,人们可以感受到藏族文化中的智慧、美好和祝福,从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藏式纹样在黑陶装饰中的应用带给观者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受,通过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美感的传承与表达。这种审美意蕴不仅是对藏族文化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智慧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诠释。
不同于藏纹样在其它载体上给人以繁富端庄的感受,同样的纹样在尼西黑陶中给人感觉更加质朴。最经典的器型便是奶茶罐(见图1),虽然器型较小,但当地匠人却常说只要学会了制作奶茶罐,那制作其他所有东西(包括67 cm 的火盆)都是没有问题的。
图1 黑陶奶茶罐
在当地大部分制作尼西黑陶的人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有的小学毕业便跟着长辈或其他做的好的老师傅进行学习制作黑陶,这也是随着技艺传下来优秀的匠人精神[6]。所以笔者认为无伪性也可自美,来自于荀子的美学观点无伪性不能自美,他认为如果没有后天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人性就不能展现它的美。
而笔者认为,当地匠人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学习,但是制作者制作出来黑陶也能有自己的独特的美,他们将生活融入到了每件器物中;虽然大家刻画雕刻的是一个纹样,但是经过每个人制作的习惯和个人的独特审美的不同,成就了如今尼西黑陶五彩斑斓的黑。笔者个人认为对于制作者而言,制作陶器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其可以换取报酬,而是在制作之时便身心合一设身处地的想到了使用者在使用之时的体会与感受,这种情感使制作者和使用者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鸣,而这些精神品格也使制作出来的陶器具有了独特的质朴之美[7]。
综上所述,尼西黑陶虽然外表质朴粗狂,但它的器型却是经历了千年的考究,一步步制作成如今适合日常使用的形态,结合了经典的藏式纹样,承载着的是藏民祖祖辈辈对生活的热爱,将美好期盼愿景雕刻于生活日常使用的器皿之上,是尼西黑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尼西黑陶不仅仅是生活器皿,更是一部鲜活的尼西藏族历史文化图录[8],应用和研究藏族传统纹样将有助于丰富尼西黑陶的艺术价值,并促进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