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至18世纪末中国外销瓷人物图像特征及演变研究*

2024-03-12 09:12张馨艺
陶瓷 2024年2期
关键词:外销瓷器贸易

张馨艺

(中国社科院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2400)

因元末明初战乱,流亡海外的走私商人勾结倭寇对中国沿海城市进行侵扰,导致朝廷多次下令“关闭港口贸易”,致使官方为主的对外贸易陷入困境,逐渐出现民间私自出海的走私贸易。15世纪末,私人海上贸易实际成为明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进入明代中后期,政府逐渐解决威胁中央统治的“南寇北虏”问题,北边防御局势逐渐稳定,“隆庆开关”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成为明清时期中外贸易的重要节点。明末清初陶瓷贸易进入低谷期,随着康熙年间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国内政局趋于稳定,清政府开始新一轮中央集权国家建设,陶瓷贸易重新加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潮流中。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受到中国瓷器的物质文明影响,很多皇室痴迷醉心于追逐中国瓷器文化,销瓷正式成为海外大宗贸易商品之一。

1 外销瓷对外贸易背景

16世纪初,受到中国民间商贸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刺激,亚洲贸易竞争达到巅峰。中国瓷器未进入东南亚地区之前,当地居民多数没有正式的饮食器皿,宋代赵汝适《诸番志》记载东南亚各地饮食习惯是以树叶替代餐盘,用手抓饭。中国瓷器传到国外后,不仅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的饮食习惯,而且还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18世纪中期,西方社会饮茶之风流行,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茶具,将外销瓷贸易推向高峰。17~18世纪经营外销陶瓷的主要城市有澳门、马尼拉、巴达维亚、热兰遮等。最初西方人在东南亚海域建立贸易中转据点与中国厂商进行贸易谈判,他们利用东南亚流散的中国家庭和内陆联姻,打开外销瓷销售市场。17世纪初期,外销瓷被荷兰等国商人通过海路运输进入本国市场,获得一致好评后,开启外销瓷海外销售的大门。“三藩之乱”后,清政府正式完成中国中央集权的统一,此时,海外销售点在巴达维亚的中国行会组织规模持续扩大,建构更加完备。这一阶段外销瓷远程贸易以海上运输为主,外销瓷贸易过程一直持续到清代康熙朝设立“四海关”实行一口通商后,对外贸易进入直接交易时代,英国派船到广州采购瓷器,在伦敦停留后继续运往美洲。1784年美国货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开启中美直接贸易时代,中国商人在中国大陆不断开辟的贸易市场和西方人开辟的贸易路线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并构成了整个东南亚海域的陶瓷贸易网。

2 17~18世纪末外销陶瓷人物装饰图像研究

明清时期陶瓷器装饰已由前期立体刻画塑造转变为釉上彩绘形式,是集艺术、文化和审美为一体的成果。以釉面作“纸张”,将传统中国书画模式化描绘于瓷器表面,铭文、闲章和内容等共同组成完整画面。这一装饰法则也影响外销瓷的生产,外销瓷的装饰不同程度地承袭了这种创作模式,装饰题材不仅涉及中国传统山水、人物和花鸟等,还包括西方订制的纹章主题。形成许多融合中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制作出中西合璧的产品。

2.1 人物图题材

外销瓷上人物图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式人物为主要题材。康熙朝以前外销瓷人物全部以中式人物题材为主,主题纹饰大致为宗教神话、小说戏曲、世俗生活等。宗教神话多为神话传说和道教人物经典形象。明末天启到康熙七年,这一时期民窑发展较快,产品大量销往欧洲。民窑五彩瓷上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以古装仕女、小说戏曲为主。根据小说人物演变出新的戏曲装饰题材,从小说“英雄”形象转变至“刀马旦”男性为主体形象,出现描绘战争场景中“刀马人”的人物。第二阶段出现中西人物融合的题材。17~18 世纪,因为海外订单的不断攀升以及外国传教士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使得窑工从欧洲画师处学来西方绘画风格,用以描绘欧洲的日常生活和具体事件。总体来说分为宗教、生活、神话、历史场景4部分。第三阶段形成西方人物和中式人物并存的题材。

图1 明清时期陶瓷

2.2 人物图绘画风格

外销瓷人物图绘画风格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绘画风格,而是在继承先前画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细化不同风格种类。在学习前人风格表现的同时,融入更多时代特征,加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手法。17~18世纪外销瓷上人物图绘画风格,已经从传统的中国式风格转变为“中西”结合的风格,在技法和画面布局两方面,出现程度不同的改变和结合。

中西合璧的透视风格在瓷器绘画中频繁出现,在色彩方面,中西合璧瓷器绘画的民间形态色彩,是中国绘画在表现凹凸中适当吸收西方色彩观念,产生出固有色的技法,并以此产生出补色关系。在布局方面,以故事场景或聚会、劳作出行等场面构成叙事性画面和以模仿肖像画为主,肖像式造型多样,明显受到西方绘画风格影响,用一个场景展示一个叙事故事,以单独或者多个人物组合完整表达画面的故事内容。

2.3 人物图表现手法

外销瓷人物图因时代不同,表现手法也有所不同。大致从明代成化年间起,中式人物造型以细曲线为主,衣纹多飘逸,人物不大,多以平面构图,人物和环境之间出现重叠现象。嘉靖时期,中式人物造型以弧线为主,线条简练,多在弧线中寻求变化,人物设色深浅差别不大,人物重叠,但层次不明显。万历时期,造型和设色与嘉靖朝相似,深浅变化少,图案感更强,与嘉靖时期相比变化不明显。天启崇祯时期,外销瓷上人物纹描绘精细感上升,造型准确,三维空间感增强,设色深浅层次分明,康熙前期绘制风格和顺治时期相似,器物上所绘人物偏大,小笔勾勒,大笔渲染,用浓、淡表现空间关系。雍正时期,仕女形象较为流行,人物描绘特别精细,身体各部分比例准确,衣服细纹都精描细使用多种色彩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烘托人物形象。用渲染明暗技法体现物象立体感,物和人之间颇有区别,线条尽可能地表现形体的韵律美。乾隆时期,人物描绘技法承袭以前特征,广彩瓷在外销瓷中崭露头角,多以合家欢场景形象示人,人物题材的丰富使得人物类型多样化,但精美程度未超过雍正时期。17世纪以后,外销瓷上人物图的描绘,基本将西画理念全盘接受,而且还增加了中式技法,二者不同程度地完善了外销瓷人物图的绘画风格。

3 人物图像的主要特征

在17~18世纪末,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往加深,中国外销瓷的生产和销售也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在这一时期,外销瓷上的人物图像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创新。通过深入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3个主要特征:

3.1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这一时期的外销瓷人物图像,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美学,又融入了西方的审美取向和表现手法。例如,在人物的服饰、发型和装饰物上,我们可以看到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如缠枝莲纹、云龙纹等。但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明显的西方影响,如人物身穿的西式外套、佩戴的领带等。这种融合和交融,使外销瓷的人物图像充满了新鲜感和异域风情。

3.2 人物表情和姿势的细腻刻画

在17~18世纪末的外销瓷上,人物的表情和姿势被刻画得更为细腻和生动。与传统的静态、端庄的人物形象不同,这一时期的瓷器上的人物更加真实、动态。他们的笑容、眼神、手势等都被精细地捕捉和展现,反映出当时制瓷师傅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这也是受到了西方肖像画的影响,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3.3 西洋元素的融入

随着中西贸易的频繁,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开始广泛地影响和渗透到中国的外销瓷制作中。在人物图像上不仅可以看到西方的服饰、装饰和场景,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如透视、光影和色彩的运用等。这些西洋元素的融入,使外销瓷的人物图像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风格。

4 17~18世纪末外销陶瓷上人物图的演变过程

4.1 人物图演变的原因

17世纪景德镇御窑生产方式出现较大变化,即开始出现“官搭民烧”的生产方式。国外则仍只能烧制釉陶,不能生产光致貌美的瓷器,但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却日趋旺盛,所以海外商人不得不依旧将视线转向中国。

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外销瓷进入转变阶段,不仅以国内审美为导向进行生产,还开始关注国外客户需求和西方审美需求。外销瓷上的人物图的演变与当时制作的工艺流程也息息相关。

4.2 人物图演变过程

外销瓷不仅具有中西方商贸往来的商品价值,还有文明探索传播的双重身份。若以时间为轴线,界定外销瓷人物图演变阶段,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康熙前期。此阶段外销瓷市场逐渐被打开,中国的外销瓷贸易属于单一的文化输出,西方民众被动接受中方文化。这一时期,外销瓷上人物图以中式纹样为主导,装饰内容多为中国传统装饰物,人物五官的描绘也展示出亚洲人种的特征,即“细眉长眼”“面平唇薄”“肩窄体瘦”等,最重要的是人物“束发”特点。

第二阶段即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这一时期的外销瓷正式打开西方市场,中国文化全面展现在西方人眼前,引起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此阶段外销瓷销量最大、质量最好,内容也最丰富。这一时期窑工对西方人相貌特征只是初步接触,并未掌握特点,导致描绘人物形象出现比例不协调、五官特征不准确的错误,所描绘人物常出现使用中式绘画手法表现西方人面部以及服饰特征的情况。

第三阶段即清代雍正至乾隆时期。这一阶段外销瓷上人物图的设计和描绘技法已经熟练,设计理念和美学思想进入程式化阶段,不管是西方人物还是中国人物,均已有固定形象。人物身体的每一部位均具有鲜明特征的描绘,人物形象准确。

5 结语

总体而言,明清外销瓷代表多重身份,不仅反映出中外贸易进程,更承载了中外文化交流成果。17~18世纪外销瓷人物图演变在明清外销瓷装饰历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吸收明代“克拉克瓷”人物图的绘画技法和风格;另一方面根据外商订单需求,不断改进和融合弥补中、西方人物图审美的差距,推进有别于中国传统的人物图装饰,且成为人物图中一个特殊的类别。

猜你喜欢
外销瓷器贸易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贸易统计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