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迎莹,张微,,梅群丽,郑发进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1;2.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湖北宜昌 443000)
失眠是以无法正常入睡和/或无法保持入睡状态而导致的睡眠障碍,临床主要以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睡眠总时长缩短等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彻夜不眠[1]。对于失眠患者来说,夜间的不寐常可影响次日的日间功能,出现疲乏、精神不振及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症。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还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对睡眠过度关注及担心,甚至产生睡眠焦虑,进而发展成为棘手难治的慢性失眠。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失眠的发生率约为38.2%,我国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数已超过3 亿[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睡眠健康关注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失眠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防治方法[3]。本研究旨在对安神助眠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中医药治疗失眠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临床证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宜昌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51.8±11.51)岁;平均病程(11.2±4.86)个月。观察组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4.6±12.92)岁;平均病程(11.4±5.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伦理要求[4]。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中失眠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1]。
(2)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痰热内扰型失眠的诊断标准:睡眠不实,心烦懊■,胸脘痞闷,痰多,头晕目眩,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5]。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精神情况可,能清晰真实表述自身实际情况者;入组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者;从未服用过安眠药物或已停药半个月以上者;依从性高,能按照要求治疗、随访者。
1.4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耳部皮肤有破溃、感染、化脓者;有精神疾病者。
2.1 对照组 给予艾司唑仑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33020353,1mg/粒)口服,每日1次,每次1粒,于每晚睡前10min用温水送服。
2.2 观察组 采用安神助眠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安神助眠方组成:炒酸枣仁30g,葛根、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20g,炒栀子、法半夏、薏苡仁、远志、合欢皮、首乌藤、郁金各15g,五味子10g,黄连片、肉桂、炙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mL,分别于早餐后0.5h、午餐后0.5h及睡前1h温服。耳穴压豆主穴选取心、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穴,配穴选取肝、肾、脾等穴,用王不留行籽于双耳耳穴上贴压治疗,指导患者自行按压,每次以按压至局部发热发红为标准,每次按压时间以3~5min为宜,每日按压3次,2d更换一次耳穴贴。
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均保持作息时间规律,在15时后禁止服用浓茶、咖啡等,暂停服用其他治疗本病或与本病相关的药物。
3.1 观察指标 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PSQI是常用的睡眠质量评估量表,主要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7个方面综合评价患者对睡眠的主观感受,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睡眠的主观感受越差[6]。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的PSQI评分。②中医证候积分。该量表以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为主症,头重、脘腹痞闷、口黏痰多、不思饮食、口苦心烦为次症[7]。根据上述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计0、1、2、3分,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痰热内扰症状越严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③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④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评价治疗的安全性。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或大部分好转,PSQI评分下降率≥80%;好转:症状有所好转,PSQI评分下降率≥30%且<80%;无效: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PSQI评分下降率<30%。治愈和好转计为总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 40治疗前16.77±1.7414.22±3.22治疗2周后 10.50±1.93△▲ 10.70±2.99△▲治疗4周后6.78±2.81△▲7.42±2.98△▲对照组 40治疗前17.00±1.8113.55±3.67治疗2周后 12.02±2.48△11.15±3.26△治疗4周后9.07±2.98△8.85±3.37△
(3)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入睡时间及觉醒次数均少于治疗前,总睡眠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比较(±s)
表3 两组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入睡时间(h)总睡眠时间(h)觉醒次数(次)观察组 40 治疗前 1.70±0.73 3.81±0.92 4.00±1.39治疗4周后2.88±1.49△▲对照组 40 治疗前 1.58±0.48 0.82±0.38△▲4.74±0.95△▲3.95±1.53治疗4周后3.88±1.14 0.86±0.38△4.99±0.84△3.00±1.40△
(4)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治疗安全性较高。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眠-觉醒的交替除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外,还受多种中枢神经递质因子(多巴胺、5-羟色胺、神经肽、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等)、激素调节因子(褪黑素、前列腺素D2等)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控,可由心理、环境因素及患者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8]。研究表明,失眠可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溢血等多种疾病,危及患者生命,且长期失眠可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及认知功能下降等[9]。目前西医针对失眠主要有行为认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行为认知疗法受限于医者的技术和认识水平,开展并不广泛;而安眠药的长期使用易产生成瘾性及耐受性,长期使用后戒断反应较为明显。
失眠可归于中医“不寐”“不得卧”等范畴。在生理情况下,“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协调,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瞑;若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入阴,则昼不精而夜不瞑,故见不寐。《景岳全书·不寐》谓:“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所伤,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亦指出痰热内扰是导致不寐的常见原因。如《医述》所云:“人之病痰者,十有八九。”现代学者亦指出痰为导致失眠之根本[10]。故从痰火扰心论治失眠,对于失眠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艾司唑仑片为短效苯二氮䓬类催眠药物,通过减少或消除非快速动眼睡眠时期中的深度睡眠期而产生对人体的催眠作用,本药物口服后可迅速被人体吸收,患者可在服药20~60 min后快速进入睡眠,在服药2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其对睡眠的维持约为5h左右。目前临床上多用艾司唑仑片帮助失眠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研究表明,除长期使用该药可造成药物依赖性、耐受性外,还具有其他不良反应,如艾司唑仑片在体内的半衰期为10~24h,导致其在患者体内代谢时间较长,易出现嗜睡、头昏等“宿醉反应”,亦会对患者次日的生活及工作造成负面影响[11]。若骤然停药,则会出现失眠反弹甚或加重的现象,故应寻求一种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治疗本病。
本研究所用安神助眠方为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张微主任的经验用方。本方以酸枣仁为君药,配伍合欢皮、首乌藤,三者合用共奏养心安神之功;佐以黄连配伍肉桂,上清心火,下交肾水,一下一上,一阴一阳,一水一火,佐葛根升举阳气、五味子收敛固涩,一收一散,此皆为调节阴阳使阴平阳秘之本;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配薏苡仁利水渗湿,健益脾胃,取半夏秫米汤之意,以薏苡仁代替秫米化痰和胃;栀子可清体内实火,郁金清心除烦、凉血行气解郁;龙骨、牡蛎相须为用,重镇安神,配伍远志增加安神之效。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养心安神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酸枣仁、黄连、法半夏均能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具有镇静和安定的效果[12-14]。
耳穴压豆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无损伤性、无不良反应等优点。从人体经脉循行而言,十二经脉中的六阳经可直接上行于头面部与耳相连,六阴经也可通过经络、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与耳联系,耳穴压豆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激活经络传导,调节阴阳、气血、脏腑,使阴阳、气血调和,促进各脏腑气机通畅,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15]。本研究选取的耳穴中,心、神门、交感及皮质下均具有安神之效。此外,心还可养血生脉,交感可滋阴清热,皮质下能升清利窍,配伍内分泌养精气、益肾气、清热化痰,再配合肝、肾、脾等配穴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研究发现,刺激相关耳穴使之“得气”,引起神经末梢和神经感受器获得神经电冲动,并向上传递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获得信息后进而调节机体生物节律,从而促使机体恢复睡眠生理节律,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16]。
综上所述,安神助眠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减轻痰热内扰症状,还能改善患者对睡眠的主观感受,安全性良好,值得深入研究及运用。然而本研究仍具有较多不足,如观察时间较短、随访次数较少、缺少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等,这也是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