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0 月15 日上午,我参加程千帆先生诞辰110 周年纪念会暨《程千帆全集》新书发布会,发现资料袋中有一部《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画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 年9 月版,下文注页数者,均出自该书。下文简称该书为《画传》)。这是程千帆夫妇的第一部画传,也是程千帆夫妇的第一部合传。程丽则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40 个专题对其父母艰难曲折而又成就卓著的一生做了全面而细致的叙述,今依时间先后略作介绍。
出身名門
千帆、祖棻均出身名门,形成于传统的大家庭已逐渐式微,其观念却与时俱进。如《画传》提到千帆“母亲,字慕韫,意为仰慕东晋谢道韫。姨母车书,字慕昭,意为仰慕汉班昭”(第3 页)。那么沈祖棻显然意为仰慕西晋左棻。当时社会上正兴起女学,车氏、沈氏两家得风气之先,希望把自家女孩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非常重视对她们进行培养。就拿祖棻来说,家里为孩子们请了四位老师,分授英语、国语、算术,刺绣;她又在上海、苏州接受了现代中等教育,并考取了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祖棻性喜文学,不爱商课,想转入中央大学中文系,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画传》谈了其中原委,丽则曾接到周勋初的电话,略云:“汪(辟疆)先生与祖棻的父亲认识,有交往,得知祖棻热爱文学,喜好古典诗词,想从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转到文学院,十分欣赏赞同,便力劝其父同意女儿转学,于是第二年祖棻在老师支持下,经父亲同意得以转到中央大学中文系。”(第25 页)这就为祖棻成为当代李清照创造了条件。
千帆从小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画传》称:“千帆就读于堂伯父程士经(颂万长子)办的私塾‘有恒斋,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光。”(第5 页)括号中的“颂万”是程氏家族中的名人,《画传》称其“擅长诗词歌赋,金石书画,著述甚丰,所著《十发居士全集》达七十卷”,还“先后担任过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两校前身的校长”。(第2 页)从中略可窥见千帆的家学渊源。私塾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背书,这既让学生牢固掌握了中国文化的一些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们的背诵能力与习惯。千帆在教学与写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惊人记忆力,当得益于此。千帆在南大为本科生讲历代诗选,上课伊始就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三年后不背熟三百首,就不能毕业”(《程千帆古诗讲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年版,第3 页)。他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广征博引,均脱口而出。有同学问:“您为什么能背诵那么多古典诗词?”千帆答曰:“我天天背。”程先生在武汉大学上课深受欢迎,他在《劳生志略》中回忆道:“那个时候学生说我教书教得好,课上引材料,《汉书》多少卷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条材料都非常确凿。”这显然得益于其童子功。
在南京
祖棻诗词创作的兴趣与能力,是在中央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养成的。一是受到了名师的悉心指导与鼓励。1932 年春,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汪东上词选课,对学生们的填词作业都精批细改,写得好的地方也加批鼓励之。祖棻有次作业写了首《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千帆在《沈祖棻小传》中谈道:“汪先生对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在一个少女笔下有如此委婉深刻的反映,感到惊奇,就约她谈话,加以勉励。从此,她对学词的兴趣更大,也更有信心了。”
再就是祖棻与女同学组织了一个词社,名曰梅社。《画传》引尉素秋《词林旧侣》一文曰:1932年秋天,“我们的兴趣逐渐提高,不但不以填词为苦,反倒乐而忘倦了。我们的填词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五位女同学发起,组织了一个词社。第一次聚会地点,选在六朝松下的‘梅庵,象征梅花五瓣。后来逐渐扩充,加入的人逐渐增多,兴趣也更加浓厚了。梅社每两周聚会一次,轮流做东道主,指定地点,决定题目,下一次作品交卷,然后抄录起来,呈吴(梅)师批改”(第18—19 页)。吴梅当时教“词学通论”课,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据丽则统计,吴梅在日记中提到师生交往,达57 处。如1934 年6 月14 日云:“今岁毕业生中,以贞元与祖棻为女生之翘楚也。”1934 年12 月4 日云:“下午金大课毕,偕祖棻归。留夜饭,饭毕联句,得五律二首。”(第23 页)显然,祖棻在中央大学读本科生,在金陵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与师友所从事的习词作词活动,为她日后诗词创作走向巅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帆在金陵大学求学期间,除师从黄侃、吴梅、胡小石、刘国钧、刘继宣、胡翔东、汪辟疆、商承祚等名师上过课外,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画传》称:“读书期间,千帆不仅刻苦学习,也活跃于学校各类活动。二年级担任了学生社团组织‘中国文学会负责人,1935 年担任文学院学生自治会主办的《金大文学院季刊》刊委会主席,还与孙望等学友自费创办了《诗帆》半月刊,创作新诗,发表评论,吸引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同学积极投稿,刊物发行也收到良好的反映。”(第34 页)此外,“孙望还与千帆等成立了春风文艺社,借报纸副刊的篇幅编了一个周刊”(第42 页)。从事这些社团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千帆的写作水平与社会活动能力。
在四川
祖棻手订《涉江词稿》五卷,共收词408 首,其中有400 首作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如1938 年秋,祖棻入川后不久作《临江仙八首》,汪东评曰:“此与《菩萨蛮》《蝶恋花》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沈咽。冯韦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沈祖棻全集·涉江诗词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14 页,“韦冯”指五代词人冯廷巳、韦庄) 1942 年7 月—1947 年7 月,重庆《国民公报》副刊陆续登载“沈祖棻词”67 期,计140 首。这些词深受欢迎,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汪东《涉江词稿序》云:“曩昔,与尹默同居鉴斋,大壮、匪石往来视疾。之数君者,见必论词,论词必及祖棻。之数君者,皆不轻许人,独于祖棻词咏叹赞誉如一口。于是友人素不为词者,亦竟取传抄,诧为未有,当世得名之盛,盖过易安远矣。”(第323 页)台静农曾手书多篇祖棻词,并题识云“今之易安居士”“易安居士笔下所未有”“李易安身值南渡却未见有此感怀也”(第69 页)。《涉江词稿》经程先生整理正式出版后一版再版,好评如潮。如朱光潜云:“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经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第319 页)叶嘉莹称:“随着中国男性词的演进,从婉约到豪放,到妇女的意识觉醒和解放,到沈先生完全和男子一样了。她写出了跟男子一样的‘学人之词‘诗人之词‘史家之词,而且写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作品,那真是一个集大成的作者。”(第325 页)陈永正云:“时人每谓涉江为易安后一人,窃以为其才情之富,学养之深,题材之广,似更凌而上之,谓为千古以来第一女词人亦无不可。此非个人阿好之言,亦当代词坛之公论也。”(第326 页)详见《画传》附录一《灵芬奇采 炳耀千秋——〈涉江词〉诸家题咏》。沈祖棻曾在写给老师汪辟疆、汪东的一封信中说:“曩在界石避警,每挟词稿与俱。偶自问,设人与词稿分在二地,而二处必有一处遭劫,则宁愿人亡乎?词亡乎?初犹不能决,继则毅然愿人亡而词留也。”(第84 页)一个将自己的词稿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人,其词受到崇高评价,并终将不朽也就可想而知了。
祖棻与千帆在成都金陵大学任教期间,继承并发扬了中央大学与金陵大学的传统,在学生中成立了正声诗词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词与写词的兴趣。正声典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祖棻在《风雨同声集·序》中谈了取名“正声”的原因:“壬午(1942)甲申(1944)间,余来成都,以词授金陵大学诸生,病近世佻言傀说之盛,欲少进之于清明之域,乃本夙所闻于本師汪寄庵(东)、吴霜厓(梅)两先生者,标雅正沉郁之旨为宗,纤巧妥溜之藩,所弗敢涉也。及门既信受余说,则时出所作,用相切劘,颇有可观省者。”《画传》叙其事云:“1942 年秋,千帆夫妇在成都金陵大学任教,祖棻开设‘词选课,1943 年冬,在她和千帆的倡导支持下,爱好诗词的学生组织了正声诗词社,每月聚会一两次,或讨论学生习作,或进行诗词唱和,或听取导师分析指导。聚会地点多在成都少城公园、望江楼、武侯祠,饮茶聚餐,其乐融融。”(第72 页)特别可贵的是还留下了不少出版物,可谓硕果累累。1944 年1 月,《正声》第一期出版;1944 年2 月,《正声》第二期出版;1944 年7 月,《风雨同声集》(正声诗词社丛书第一种)出版;1944 年11 月,《正声》第三、四两期合刊本出版;1946 年4 月—1947 年1 月,《西南新闻》报副刊载“正声”专栏共计三十三期;1947 年10月,《正声》新一期出版。(第72 页)祖棻对正声诗词社的各项活动出力最多,贡献最大。其骨干成员刘彦邦深情回忆道:“《正声》从成立到成长、发展,都主要靠沈师的扶植、指引,而她为使我们在课外多学些东西,提高点水平,完全是拨冗、扶病来支持社里的工作和参加我们的活动。这样的恩情,真叫我们没世难忘。”(第75 页)正声诗词社培养了一大批诗词作者,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
在这一时期,程千帆于1939 年2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论文集《目录学丛考》。1941年秋季,千帆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出了本油印线装本《校雠广义目录编初稿》,千帆时年29 岁,就打算写一部包括版本编、校勘编、目录编、典藏编在内的《校雠广义》。1943 年8 月,程千帆所著《文学发凡》作为金陵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丛书第二种由金陵大学文学院刊于成都。1948 年,叶圣陶先生为易称《文论要诠》,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欲知其详,可参见《画传》第288 页。千帆在这一时期对文献学与文艺学都做了深入研究,并付诸教学与科研实践,这就为后来明确提出“文学研究应该是文献学与文艺学最完美的结合”的研究方法创造了条件。(《关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其他》,《文艺理论研究》1996 年第2 期)
在武汉大学
沈祖棻1956 年秋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直到1977 年6 月27 日遇车祸去世,一直生活在武大,在此期间又出现了一个诗歌创作高潮。千帆在《沈祖棻小传》中说:“1972 年以后,她忽然拈起多年不用的笔,写起旧诗来。为自己和亲友……的生活和心灵留下了一点真实而生动的记录。”
《画传》写到1966 年秋天,千帆一家移居到了珞珈山一隅。“新居位于武大下九区的一排简陋平房,曾经是五十年代苏联专家专用小车的几间车库,以及小车司机的临时住所,后重新间隔,成为不规范的住宅,邻近小渔村,紧依山脚,面临东湖。”“住所不仅简陋而且十分潮湿,常有蜈蚣、老鼠横行。”(第111—112 页)祖棻诗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与艰难的生活状况都有真实的反映,如《忆昔七首》其一云:
忆昔移居日,山空少四邻。
道途绝灯火,蛇蝮伏荆榛。
昏夜寂如死,暗林疑有人。
中宵归路远,只影往来频。
其三云:
载物车难借,犹欣釜甑存。
青蝇飞蔽碗,雄虺卧当门。
草长遮残砌,泥深漫短垣。
相看惟老弱,三户不成村。
其五云:
初到经风雨,从容不识愁。
忽闻山泻瀑,顿讶榻如舟。
注屋盆争泼,冲门水乱流。
安眠能几夜,卑湿度春秋。
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祖棻只有在爱情、亲情、友情中获得精神慰藉,所以她写了不少讴歌爱情、亲情、友情的诗,其代表作有《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壬子春丽儿于归赋示》《早早诗》《岁暮怀人四十二首》。试以《谢涵君见惠手植玫瑰二首》其二为例:
感君带露剪新枝,淡白深红总相宜。
最是夜来春气暖,浓香一枕梦回时。
“涵君”姓李,是祖棻朋友。首句中的“感”字,表面上很普通,但是出自祖棻之口,我们能体会到她获赠玫瑰的激动心情。李涵不仅来看她,还送她一束玫瑰,这束玫瑰还是李涵亲手种植的,是一大早就剪下来的,并且立即就送给了她,所以还带着露水,特别新鲜。次句写所剪的各色玫瑰经过精心挑选,所以搭配在一起非常和谐,让人觉得特别美。三句从触觉的角度写春夜的温暖,当然也会让人联想到友情的温暖。四句从嗅觉的角度,写诗人一觉醒来,还闻到了玫瑰花浓浓的香味。这表明诗人从白天到夜晚都记挂并欣赏着玫瑰花的美丽与馨香。此诗所洋溢出来的友谊,像玫瑰花香一样沁人心脾。
沈祖棻对生活充满爱,这种对生活的爱也会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自然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如《寂寞》:
寂寞清明后,离居惜岁华。
残灯犹把卷,余火偶煎茶。
小枕听春雨,闲衾梦落花。
朝来望庭树,已觉绿交加。
此诗题为《寂寞》,清明过后,丈夫仍远在沙洋农场劳动,自己独居在家,自然是寂寞的,然而首联结尾“惜年华”三字将寂寞的心情一扫而空,因为真的寂寞就会觉得百无聊赖,哪里还会珍惜时间呢?颔联承上写“惜岁华”的具体表现,一是夜深了还在读书,二是利用余火煎茶,以便饮茶提神更好地读书。颈联是写睡觉的感受,入睡前听到的是春雨,入睡后梦见的是落花,都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尾联写春天就在眼前,是那么生机勃勃,让人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
祖棻1947 年3 月24 日致函卢兆显说:“尝与千帆论及古今第一流诗人(广义的)无不具有至崇高之人格,至伟大之胸襟,至纯洁之灵魂,至深挚之感情,眷怀家国,感慨兴衰,关心胞与,忘怀得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夫然后有伟大之作品。其作品即其人格心灵之反映及表现,是为文学之本。本植自然枝茂。”(《沈祖棻全集·微波辞(外二种)》,第234 页)可以说这也是祖棻的奋斗目标,祖棻的诗词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
丽则在《画传》中记录了千帆对她说的一段话:“我深信祖棻那明净的心灵之光,将透过她所留下的文字映照着后人的灵魂,给人以永久的启迪。正如我在她的墓碑背面所题碑阴:灵芬奇采,炳耀千秋。”(第144 页)祖棻所留下的文字,当然也包括她的学术著作,其代表作当推《唐人七绝诗浅释》与《宋词赏析》。关于《唐人七绝诗浅释》,千帆在该书《后记》中说:“唐人七绝诗是她讲授过多次的一门专题课程,在金陵大学、华西大学和武汉大学都开设过。讲稿也曾几次修改,前几年,在朋友们的敦促之下,她决定将讲稿再加补充修订,写成一本题为《唐人七绝诗浅释》的小书……未及全部完成,就不幸因车祸逝世了。”落款为“程千帆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七日祖棻逝世一周年,记于珞珈山”。关于《宋词赏析》,千帆在该书《后记》中说:“这是亡妻沈祖棻的一部遗稿,是从她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述中选录出来的。”落款时间为“1978 年2 月”。
由此可见,《唐人七绝诗浅释》与《宋词赏析》都是祖棻的遗著未完稿,经千帆整理而完成的。从落款看,整理出来的时间是在祖棻去世之后,千帆东赴南京之前。《画传》谈到了其中的原因:“祖棻的骤然离世,给千帆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伤痛,整理祖棻的遗著使之出版,传世扬名,成为千帆当时最大的心愿,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亡妻最有价值的回报和纪念。1977 年秋天的时候,他在给老学生杨翊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现在手已基本好了,正在尽力整理逝者的遗著,如果不及时搞出来,我一归天,就必然淹没。”(第145 页)
千帆在武大期间,先后出版了《文论要诠》、《文学批评的任务》、《古典诗歌论丛》(程千帆、沈祖棻著)、《关于文艺批评的写作》、《宋诗选》(程千帆、缪琨选注),此外还有《中国近代文学史教程》与《宋元文学史教程》油印本讲义。祖棻在《古典诗歌论丛·后记》中说:“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或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我们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由此可见在此期间千帆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不断探索精神,而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实际上也为他后来在南京大学提出“文艺学和文献学两者的紧密结合”奠定了基础。
程千帆在南京大学
1978 年8 月,千帆在办了退休手续,成为街道居民之后,被匡亚明校长聘请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时年已65 岁。这一阶段,他做了很多事,我们只讲其中的几件。
一是他继续努力做好沈祖棻遗著的整理与出版工作,并让外孙女张春晓编为《沈祖棻全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00 年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复于2023 年出版了增订本。这就使沈祖棻在中国诗歌史与中国诗歌接受史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不至于湮没不闻。
二是他将他自己的已有著作整理出版,并撰写出版了一批新的论著,如《史通笺记》《文论十笺》《闲堂文薮》《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古诗考索》《杜诗镜铨批抄》《古诗今选》《读宋诗随笔》《闲堂诗文合抄》等。程先生年富力强时,才华横溢,有过许多梦想,但未能实现。当他的命运出现转机时,已步入老年,还要上课,指导研究生,并担任许多社会职务,身体又越来越差,要想一一实现昔日的梦想,已力不从心。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与学生或朋友合作的方法。他谈道:“我觉得老师与同学合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指导研究生的方法。”(《程千帆全集》15 卷第48 页)采用合著方法完成的著作有《校雠广义》(与徐有富合著)、《被开拓的诗世界》(与莫砺锋、张宏生合著)、《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章灿合著)、《两宋文学史》(与吴新雷合著)、《元代文学史》(与吴志达合著)、《桑榆忆往》(程千帆述,张伯伟编)、《闲堂书简》(程千帆著,陶芸编,程章灿增订)等。用此方法著书获得了双赢的效果,凡有幸与程先生合作者,均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校雠广义》被誉为“校雠学重建的奠基之作”(《中华读书报》1999 年7 月21 日),1999 年10 月还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我也因而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在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建立了古典文献学博士点,指导了19 名博士生与一些杰出的硕士生, 其中有3 名博士生留在南大古典文献研究所工作,如今也都成了博士生导师。我在文献学方面取得的这点成绩显然都是与程千帆合著《校雠广义》的结果。
程千帆的著作由莫砺锋编为《程千帆全集》15卷,于2000 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复于2023年由凤凰出版社出了增订本。程千帆的著作体现了“文艺学和文献学两者的紧密结合”的鲜明特点。强调以文献学为基础就是强调实事求是的学风,是对见风使舵等不良学风的拨乱反正。千帆特别注意研究作品,从作品中抽象出文学规律和艺术方法来,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他的学术研究论著颇受学界重视。如其《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和《古诗考索》被商务印书馆列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刊》于2014 年出版。
程千帆来南京大学后,培养了10 名博士生、9 名碩士生,形成了“程门弟子”这一学术群体。1992 年9 月21 日,程千帆“八十诞辰庆祝活动中,千帆和周勋初与培养指导的11 位博士合影留念。当时除蒋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姚继舜在江西人民出版社任职外,其余九人均在各高校任教授或副教授”(第228—229 页)。见到两位导师与11位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神采奕奕的博士合影的照片,真让人有程门人才辈出之感。此次参加程千帆先生诞辰110 周年纪念会,程先生的弟子与再传弟子济济一堂,亦可谓后继有人了。
《画传》的史料价值
《画传》对研究程千帆、沈祖棻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丽则作为传主女儿,提供了不少亲历或保存的新资料。《涉江诗稿》卷一中有组诗题为《丙午(1966)春,珞珈山寓庐碧桃盛开,辄与丽儿留影其下,因忆昔尝于白门明孝陵梅花下留影一帧,乱中失去,今三十年矣,感赋小诗二首》,祖棻对学生时代所摄青春倩影乱中失去后念念不忘,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这帧照片居然被她的女儿发现了,丽则写道:祖棻“在‘感赋小诗四十年之后,人面桃花的旧照又重现江湖,原来它一直静静地珍藏在老同学孙望的毕业纪念册里。当丽则在孙望的女儿孙原靖处,偶然之中目睹旧物时,真不胜唏嘘。斯人早已仙去,连千帆也辞世十年了”(第106 页)。
丽则还谈道:“千帆研究杜诗精深独到,对伟大诗人杜甫十分崇敬。1936 年春天,他在四年级完成的毕业论文,就是《少陵先生文心论》。自此,他对杜诗的研究可谓终生不渝。”(第165 页)于此可见千帆对伟大诗人杜甫是多么热爱,其研究又是多么深入。
丽则还通过文献调查获得了许多珍贵史料。如千帆之父抗战期间曾寓居四川雅安,与时在雅安的曾缄、刘芦隐等诗友常举行诗歌唱和活动,创作了不少诗。《画传》说:“1940 年,由程康提议结集存留,因此产生了名动一时的《三山雅集》。三山的名称由来是三人均喜爱宋诗。刘、曾、程各自最为崇拜的诗人王安石、苏东坡、陈师道的‘雅号又都有一个‘山字,即王半山、苏眉山、陈后山。由此三人将唱和集定名《三山集》。”(第308 页)2019 年6 月,丽则应邀到成都与曾、刘后人相聚,并结伴到雅安尋访先人遗迹。此次四川之行,让她见到了曾缄后人所保存的孤本《三山雅集》。曾缄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师从黄侃。而祖棻、千帆在南京读书时,也上过黄侃的课,可谓同门。丽则云:“1939 年,千帆在康定的西康省建设厅任文书,年底失业在雅安逗留至1940 年初。1939 年8 月到1941 年初,祖棻两度在雅安养病。因此,在这两年中,千帆必然时而往返于雅安,同门相聚必有诗作。果然,在《三山雅集》中,丽则翻到了千帆的四首佚诗,还有祖棻的《和玉溪生无题四首》,均与曾缄互有应答。”(第311 页)于此可见,千帆爱好宋诗,特别喜欢陈后山,与家学渊源也密切相关。
有些资料即使为辛勤爬梳所得也是可贵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如前所说,1946 年4 月—1947 年1月,《西南新闻》报副刊载有《正声》专栏三十三期。如此精确的记录,也是丽则母女不辞劳苦查阅资料获得的。《画传》云:“2009 年,春晓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对着馆藏《西南新闻》的胶片(不能查看原件),按年月逐一查阅,终于查出《正声》在其副刊登载的准确时间,即1946 年4 月24 日—1947 年1月15 日,共计三十三期。当年深秋时节,丽则也去了北京,受春晓委托,第一次踏进国图大门,继续做了一些校对工作。”(第77 页)再如据丽则统计,1945 年12 月至1948 年10 月《吴宓日记》提到会昌(千帆)、祖棻多达114 处,经过挑选,录有如下数条:“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第一。”“棻品性纯淑端和,宓所识诸女士中第一,不特其作词一时无两。”“棻明达,识大体,以昌在武大学识可进,著作可成。而蓉城浮华,侪辈多不读书,不可但贪生活之舒适,与薪津之倍兼。”“昌、棻均有行道救世,保存国粹之志。”(第27 页)此数条,对我们了解祖棻诗词创作成就及其为人,对千帆夫妇不惜被解聘而坚持反对金陵大学当局贪污教师口粮,对千帆为何在抗战胜利后,离川东归至武大任教,对千帆应聘到南大后能做出突出成绩等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画传》也做了大量细致的考证工作,如丽则说:“为了落实留影的时间,我会根据父亲照片中父亲穿的衣服,书房墙上悬挂的对联,甚至家具的变化,来逐一比对,从而推断出大致的年月。为了准确使用点滴材料,我会花几倍时间来钩沉它的史实脉络。”(第341 页)对其祖母籍贯的考证就是一例,文长不录,详见该书《后记二》。
丽则精心选择的照片具有代表性,颇能说明问题。如《画传》第207 页选了一张栖霞山师生林中合影,丽则说:“千帆于1979 年7 月招收了徐有富、莫砺锋、张三夕三人。这是五十年代离开教学岗位后,首次招收研究生,千帆的心情很激动,迫切期望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接班人。因此,他对学生要求很严。”(第206 页)照片中的莫砺锋,后来师从千帆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文学博士。照片中的张三夕经千帆推荐师从华中师范大学张舜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照片中的徐有富与程千帆合著《校雠广义》,在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也做出了成绩。《画传》中还收了一张1999 年11 月弟子徐有富率三位博士生探望程先生的照片。(第225页)听说我们要登门拜访,千帆师很高兴,做了准备,我们一就座,他就同我们谈起了治学的方方面面,后来我加以整理发表在《古籍研究》2001 年第1 期,题为《程千帆先生谈治学》。亲聆程先生教诲的徐雁平毕业后留校工作,著述颇丰,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青年奖,2022 年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2023 年主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还协助陶芸整理过《闲堂书简》,也可谓不坠宗风了。
《画传》的写作特点
《画传》称千帆“晚年经常对陶芸说,是由于自己的原因,丽则未能上成大学……”(第145 页)丽则虽未上过大学,然受父母熏陶,诗文写作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画传》说:“丽则也曾在年少学习写过诗,抒发过这样的思绪:《怀金陵》(1957 年7月):湖里荷花景色幽,假期欲想上江舟。无奈阿父偏成错,辜负金陵几日游。”(第124 页)当时丽则年仅10 岁。二十年后,千帆被聘为南大中文系教授,丽则一家也调到了南大工作。1992 年10 月24 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六,丽则与中文系的一帮同事骑自行车到八卦洲秋游。她写了《秋游二十韵》,颇受父亲夸奖。(第334 页)仅录四韵为例:
秋苇如海潮,放眼白茫茫。
蓼红增野色,遍地菊正黄。
柳林多绿荫,江流何汪洋。
窈窕谁家女,翩翩如蝶翔。
此诗写出了景之美、人之乐、时代之变化,也略可窥见丽则写作之水平。
丽则在《画传·后记一》提到了“文章的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是其努力的目标,“力求让读者通过这些历史的图片和故事看到主人公曾经鲜活的身影以及他们真实的经历和生活”。(第337 页)丽则说:“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第338页)《画传》在说好照片背后故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古诗今选〉与庐山》一节谈到1956年暑假,千帆夫妇预支了《古诗今选》的部分稿费,携丽则到庐山一边避暑,一边修订书稿。“虽然书稿如期完成,也交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但是1957 年……不仅延缓了出版,而且最终导致出版社退稿,千帆返回预支的稿费。《古诗今选》就此束之高阁二十年。后来,千帆在南大讲授诗学课时将
其用作讲义,同时对原稿进行了增补删订和修改,1978 年9 月18 日至1979 年8 月15 日费时十一个月完成,先行由南京大学中文系刊印了‘征求意见稿。”复于1980 年盛夏期间,千帆与陶芸赴庐山进行再次校对。“当年夏秋之交,千帆将此书交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麗则感叹道:“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同样的行程,同样的目的,甚至是为了同一本书,然世事变迁,二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无限感慨能与谁说?”(第171—172 页)
丽则所述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情。萧印唐是祖棻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在抗战时期,又结下了生死患难之交,“1977 年1 月底,萧印唐陪同夫人回到南京娘家省亲。2 月中旬,萧一人先行返川,他决定回程途中在武汉下船,探望老友,2 月16 日天气阴冷,千帆清晨五点起床,六时冒着凛冽的寒风出门,步行半小时后车船交替来到汉口的长江客运码头。直至中午,才将萧印唐接回到武大九区家中”(第56 页),于是在一起围炉夜话,沿湖漫步,共进丰盛的年夜饭,可谓难舍难分。“2 月20 日,大年初三,风寒雨冷。清早五点,千帆夫妇即起,准备送印唐过江上船,却发现印唐已经避送先行。两人随后急急追赶,幸而一路车船顺利,赶往汉口江边候船室,见印唐正啃着干点充饥。千帆立即带他去附近小巷店家品尝地道的‘武汉过早,祖棻则守护行李。检票上船时因不忍老友离去,祖棻居然趁乱混入,协同印唐找到舱位安放行李后,才依依不舍再三握别。江水漫漫,孤帆远影。千帆、祖棻极目远眺,萧印唐则思绪万端,于江轮上作《将归蜀千帆紫蔓追送轮上忍泪为别》:卅年相契阔,过眼历风尘。世路总荣辱,交道订死生。灯前疑梦寐,堤上数叮咛。忍泪殷勤别,江轮握手频。”(第56—57 页)读罢,老辈学人间相互思念、相互关照、相互体谅的纯洁而真挚的友谊感人肺腑。
尤为可贵的是,丽则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表现了她为著《画传》而上下求索的精神。丽则在《画传》中讲了殷孟伦的故事:“三十年代初,殷孟伦由成都高等师范学校转学至南京中央大学,正好由黄侃老师主试。殷孟伦的学识才华得到黄先生的极大赏识,竟然一下子三门考试都给了一百分,这在文科中几乎是没有先例的。祖棻在后来的回忆中经常谈到此事,盛赞其为‘一日之内,名满京华。当时许多同学特别是女生都争相前往探看,想一睹这位四川青年才俊的风貌。祖棻又有诗赞曰:当年名下无双士,同学班中第一人。三峡江山助文藻,六朝烟水忆风神。”(第46 页)为了一睹殷孟伦当年的风采,丽则曾千方百计地寻觅他的老照片。她谈道:“2012 年,丽则在编辑《千帆身影》时,希望能找到一张殷伯伯当年‘名满京华时的照片。为此,从济南114 开始,多方查找殷伯伯的儿子殷正林的电话,没想到最终却是惊闻噩耗,得知正林已因病去世多年了。”“时隔半年,丽则再下决心,又是几次三番,拿起电话搜索追寻,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位尚存有正林夫人手机号码的办公室老人,才有了殷孟伦青年时代珍贵照片的展现。时隔十年,2022 年春天,丽则在再次修订补充本书的照片、文字的过程中,得益于持续深入挖掘、网络便捷以及友人助力,终于发现了无限接近‘名满京华时期的一张照片——1932 年的殷孟伦。”(第49 页)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不懈的努力,这部《文章知己千秋愿——程千帆沈祖棻画传》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该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而翔实,故事生动而感人。从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其父母——这对文章知己、患难夫妻艰难而曲折的生活道路,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也是女儿对其父母永久的纪念。
作者:徐有富,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文史馆馆员。著有《唐代妇女生活与诗》《诗学原理》《诗学问津录》《郑樵评传》《目录学与学术史》《文献学管窥》《程千帆沈祖棻年谱长编》及《校雠广义》(与程千帆合著)等,另撰有学术散文集《南大往事》。
编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