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把现代名家散文比作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园林,那么,周氏兄弟的散文可谓皇家园林,博大而精深,其他名家之作则为风格各具的私家园林。张爱玲的散文就是一座令人难以轻视的私家园林,其风格可用其《谈跳舞》一文中出现过的“艳异”一词来概括——有人用这个词做过张氏研究专著的名称。
我给本科生上选修课“现代散文研读”,其中有一讲是“张爱玲的女性散文”。按照惯例,讲一个现代散文作家时一般要解读其一篇代表作。在张爱玲这里,我遇到一个难题——很难在她那里找出一篇内容和形式兼优的名作。同时代人对张爱玲的文章就有“文不如段,段不如句”之说①。后来盛赞者有之。宋淇曾对张爱玲说“《流言》水准比小说不稍逊色”②,也有研究者认为,张爱玲的散文成就“不但不亚于小说”,“在神韵与风格的完整呈现上或者有过于小说者”。③这恐有溢美之嫌。以我浅见,张爱玲散文最具魔力的是其独特的女性话语。
在我看来,张爱玲有代表性的佳作大致有以下几篇:《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烬余录》《私语》《谈音乐》《我看苏青》等。这些篇目各有特色,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作者散文的特色。相比较,我以为《谈音乐》更能代表张氏散文的风格。这篇文章典型地承继了西方近代蒙田、兰姆以降书写自我的小品文传统,把张爱玲标志性的语象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探索性地运用了中国现代散文中稀见的示现修辞。
二
张爱玲的《谈音乐》1944 年10 月发表于《苦竹》第1 期,收入中国科学公司1944年12 月《流言》初版本。1944 年11 月作者又在《天地》第14 期发表《谈跳舞》,二者是姐妹篇,写法同样是闲话式的。只是后者显得有些枝蔓。《谈音乐》谈出了别人所没有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作者自己的个性和才情,予人以逞才使气之感。
《谈音乐》在构思上很独特,作者是从“不大喜欢”的观点来谈音乐的。开头便写:“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和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④人们一般不会说自己不喜欢音乐,即便是说自己不喜欢,也不好意思去贬议音乐——这样容易遭至鄙夷。
1939 年,张爱玲在为《西风》杂志三周年纪念征文所写的《天才梦》中,说她幼时曾“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又说:“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⑤她曾经跟俄国钢琴老师学过琴,后来又在学校里认真地学过几年。她虽然说不大喜欢音乐,然而是有相当音乐素养的,这样她才有条件去评论各种音乐形式。
张爱玲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视点,从四个方面解释自己“不大喜欢音乐”的原因:其一,把视觉的颜色、嗅觉的气味与听觉的音乐进行对比。颜色和气味“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常常使她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其二,对西洋音乐的体察。作者说她自己最怕像乐器中悲旦的“凡哑林(小提琴)”,凡哑林与钢琴合奏不协调,没有情调。交响乐的声音太过深宏远大,格律的成分过多。其三,回顾自己小时候学琴和听音乐会的种种不快。她感到歌剧的故事大多很幼稚,一般的爵士乐听多了使人昏昏沉沉。其四,写她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感受。大鼓书她嫌其太像赌气,弹词也使她不愉快,“比较还是申曲最为老实恳切”。
《谈音乐》虽然有着中规中矩的essay 式的题目,却是表现作者对音乐的一偏之见,显示了对社会定见的违背。兰姆在小品文《耳朵论》中说自己不懂音乐,可谓坦陈,而张爱玲這样说就有点近乎今人口语中“凡尔赛”的意思了。
张爱玲说,颜色和气味给人以真实感,不像音乐那样飘忽不定。这多少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个乱世女性的不安全心理,这在她的散文和小说中有着多角度的表现。在《谈音乐》中,她写到的第一个乐器是凡哑林:“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胡琴就好得多,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是北方人的‘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她道出自己对交响乐的感受:“大规模的交响乐自然又不同,那是浩浩荡荡五四运动一般地冲了来,把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变了它的声音,前后左右呼啸嘁嚓的都是自己的声音,人一开口就震惊于自己的声音的深宏远大;又像在初睡醒的时候听见人向你说话,不大知道是自己说的还是人家说的,感到模糊的恐怖。”又说交响乐的“格律的成分过多”,有时“乐队突然紧张起来,埋头咬牙,进入决战最后阶段,一鼓作气,再鼓三鼓,立志要把全场听众扫数肃清铲除消灭”。这里表现出她对自己在新文化场域中被边缘化、个性被压抑的隐忧。一直到晚年,她一直都有这个忧虑。张爱玲本人对她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是很自信的,她的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与新文学的主流迥乎不同。20 世纪70 年代初,她接待一个来访者,“谈到她自己作品流传的问题,她说感到非常的uncertain(不确定),因为似乎从五四一开始,就让几个作家决定了一切,后来的人根本就不被重视。她开始写作的时候,便感到这层困恼,现在困恼是越来越深了”⑥。《谈音乐》似乎只是她个人对音乐的见解,其实也深刻地写出了她自己的个性。
张爱玲散文文体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其丰盈的感觉与缤纷的语象。她总是能够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描摹尽致。语象是语言层面感觉化了的物象,大致可分为描述性语象、比喻性语象和象征性语象。⑦ 张爱玲散文中的语象主要是前两者。张爱玲的散文与其小说一样充满了缤纷的语象,这是其作品典型的文体特征。在她的散文中,《公寓生活记趣》充满着代表现代都市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语象。《更衣记》是一篇充满色彩、气味的具象化的近现代中国人的服装简史。《私语》对语象和意象的刻画与她的小说十分接近。而《谈音乐》更像是一席感觉的盛宴。感觉是最能显示生活质感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色彩描画是作者的拿手好戏,文章中使用了许多形容颜色的词语。声音总是难以摹写的,作者采用大量充满生活质感的语象。她这样形容气味:
牛奶烧糊了,火柴烧黑了,那焦香我闻见了就觉得饿。油漆的气味,因为簇崭新,所以是积极奋发的,仿佛在新房子里过新年,清冷、干净,兴旺。火腿咸肉花生油搁得日子久,变了味,有一种“油哈”气,那个我也喜欢,使油更油得厉害,烂熟,丰盈,如同古时候的“米烂陈仓”。香港打仗的时候我们吃的菜都是椰子油烧的,有强烈的肥皂味,起初吃不惯要呕,后来发现肥皂也有一种寒香。
这里的语象都是描述性的,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充分感觉化的。⑧苏珊·桑格塔云:“糟糕的言语是支离破碎的言语,是与身体分离的言语,因而也是与感受分离的言语……感官化的言语是感知的表达工具。”⑨充满感觉色彩的语象构成了全篇的肌质,语象诉诸读者的感官,使之仿佛可见、可闻、可触,如历其境。这里的词句是直接描摹气味的。《谈音乐》后面的主要篇幅是谈论和描写音乐的,张爱玲则把她对音乐的感觉和理解充分地视觉形象化。
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要求散文的密度:“所谓密度,是指这种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大。”⑩无疑,《谈音乐》生动饱满的语象是高密度的美感成分。
三
《谈音乐》运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修辞。它讲述一件虚构的事情,把所要说明的道理、心理或者某种状态具象化,呈现出一种“事象”,其效果类似于打比方。民俗学有“民俗事象”的概念。《辞海》第六版的解释是:它既是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也可以具体地指某一民俗。它是民俗活动外观形式的特定表述。本文所言“事象”指的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法,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张爱玲写夏威夷的吉他弹奏:
南美洲的曲子如火如荼,是烂漫的春天的吵嚷。夏威夷音乐很单调,永远是吉他的琮琤。仿佛在夏末秋初,席子要收起来了,挂在竹竿上晒着,花格子的台湾席,黄草席,风卷起的边缘上有一条金黄的日色。人坐在地下,把草帽合在脸上打瞌盹。不是一个人——靠在肩上的爱人的鼻息咻咻地像理发店的吹风。极单纯的沉湎。如果不是非常非常爱着的话,恐怕要嫌烦,因为耗费时间的感觉太分明,使人发急。头上是不知道倦怠的深蓝的天,上下几千年的风吹日照,而人生是不久长的,以此为永生的一切所激恼了。
作者不是直接道出音乐单调的好或不好,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设置特定的情境,把简单、抽象的问题复杂化、感觉化,从而生动、婉转地表达,其中包含着对人生苦短的感喟,意味绵长。
《谈音乐》还谈到,作者停止在学校学琴后,走过有着许多小房间的音乐馆,听到许多人叮叮咚咚弹琴,引起了自己的不快:弹着琴,又像在几十层楼的大厦里,急急走上仆人苦力推销员所用的后楼梯,灰色水泥楼梯,黑铁阑干,两旁夹着灰色水泥墙壁,转角处堆着红洋铁桶与冬天的没有气味的灰寒的垃圾。一路走上去,没遇见一个人;在那阴风惨惨的高房子里,只是往上走。
通过“事象”的描写表现自己学琴经历的艰苦,环境的色调是灰黑的,往上走的过程是艰辛的。“像”是比喻词,表示后面所述为虚拟的比况。
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不是浪漫派的贝多芬或萧班(通译:萧邦——引者),却是较早的巴黑(通译:巴哈——引者),巴黑的曲子没有宫样的纤巧,也没有石破天惊的英雄气,那里面的世界是笨重的,却又得心应手;小木屋里,墙上的挂钟滴搭摇摆;从木碗里喝羊奶;女人牵着裙子请安;绿草原上有思想着的牛羊与没有思想的白云彩;沉甸甸的喜悦大声敲动像金色的结婚的钟。
这段文字营构了与庙堂气、英雄气相对的带有浓厚传统世俗气的一个审美空间,从而显现出写作主体的审美倾向和思想个性。
张爱玲在别的散文中也有对“事象”的营构。《更衣记》的结尾处写到男子穿衣打扮稍有不中程式,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小事情来喻示:
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⑾
全文略显平实,结尾处给人飞扬之感,寓以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
张爱玲曾在《我看苏青》中这样写道:
苏青是——她家门口的两棵高高的柳树,初春抽出了淡金的丝,谁都说:“你们那儿的杨柳真好看!”她走进走出,从来就没看见。可是她的俗,常常有一种无意的隽逸。譬如今年过年之前,她一时钱不凑手,性急忙慌在大雪中坐了辆黄包车,载了一车的书,各处售完。书又掉下来了,《结婚十年》龙凤贴式的封面纷纷滚在雪地里,真是一幅上品的图画。⑿
这个例子是用来评论人物的,大意是说苏青汲汲于俗务,也不乏隽逸,这很像传统品藻人物或评点诗文常用的象喻手法,以象喻人,立象以尽意。然而,这里的比喻不是单个的句子,而是一个句群。一连串的句子把本来可以简单的比喻扩展开来,使所比喻的人物鲜明生动,带有丰富的象征意蕴。“苏青是”的“苏青”为本体,“是”为比喻词,与上文写学琴之苦一段中的“像”字的功能相同。而喻体不是单一的语象,而是一种“事象”。这段话把“事象”镶嵌于一个比喻句的框架,新颖别致。从这可以看到,“事象”与比喻的关系密切,它们都是通过把一种事物看作另一种事物而认识对象。
这种辞格并不常见,然而在修辞学中是有一席之地的,语言学家称之为“示现”。陈望道说:“示现是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的辞格。所谓不见不闻,或者原本早已过去,或者还在未来,或者不过是说者想象里的景象。”又称之为“超绝时地、超绝实在的非常辞格”。“示现可以大别为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三类。”“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的事情说得真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⒀有研究者用“虚构事象,历历在目”概括其产生的方式和表达的效果,认为它属于“传神生動的修辞文本营构方式”⒁。
示现辞格在现代散文中虽不多见,但也不乏其例。陈望道举了鲁迅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的两个例子:
说起从这些图画上所得的孔夫子的模样的印象来,则这位先生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腰带上插着一把剑,或者腋下挟着一枝杖,然而从来不笑,非常威风凛凛的。假使在他的旁边侍坐,那就一定得把腰骨挺得笔直,经过两三点钟,就骨节酸痛,倘是平常人,大约总不免急于逃走的了。
后来我曾到山东旅行,在为道路的不平所苦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孔夫子。一想起那具有俨然道貌的圣人,先前便是坐着简陋的车子,颠颠簸簸,在这些地方奔忙的事来,颇有滑稽之感。
陈望道说:“这段话既有追述的示现,又有悬想的示现,活龙活现地描绘出孔夫子的模样来。”⒂
本节所举《谈音乐》《更衣记》《我看苏青》中的五个示现修辞,其中写学琴之苦和写苏青的两处是追述的,其余三处皆为悬想的。通过虚构的表现,强化了其中的形象性,使读者如临其境。示现修辞与语象结合在一起,更增加了文章的感性色彩,使得文章的知性与感性相得益彰。五个示现修辞都有自己的功能,或说理,或阐释,或感动,或喻示。写夏威夷吉他弹奏是诉诸感官的说理,表现弹琴之苦的一段是让读者感同身受,比较古典音乐家是通过语象显示巴哈乐曲的传统世俗的风格,讲述小孩骑自行车撒把是喻示人生哲理,而写苏青是为了显示其俗与不俗的两面。
四
张爱玲《谈音乐》开头第一句是:“我不大喜欢音乐。”英国小品文大师兰姆有一篇《耳朵论》(AChapter on Ears),开篇第一句是“我没有耳朵”——“耳朵”意指对音乐的鉴赏力。二者颇为相像,视点相近,还都用了示现修辞,可资比较。
兰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自己不能欣赏音乐与由此带来的痛苦:“我甚至认为,情感上我喜欢和谐的音乐,但受制于器官缺陷,我就是五音不全。”“从乐理角度说,我从来无法理解(但是我努力去理解过)音乐中的音符是什么;一个音符与另一个音符有什么区别。”他坦承:“从这项饱受赞扬的才艺中,我获得的痛苦遠大于乐趣。”他天生就易于受到噪音的影响,然而比起音乐来,所受的伤害要小得多。尤其那些难以忍受的协奏曲和音乐片段使其饱受无法理解之苦;但是听着无穷无尽的系列纯音乐,“像在垂死之中,躺在玫瑰的刑架上”。在音乐会开场时,他也能感受到一些极大的心灵抚慰,满心愉快,但随后就剩下无精打采和压迫感了。他在好友——顶级风琴演奏家诺夫——的家庭晚宴上,就经历过这样的“情形突转”。开始感觉不错,随着演奏的深入,感觉大变。他写道:
音乐大量灌入我的耳朵,延续了数个小时,音乐之海里一波一波的海浪涌来……在那乐海之中,海神之子般的海顿、莫扎特之流骑着海豚,伴随着他们的是特里同,还有巴赫、贝多芬,以及多得数不清的海中神物,他们乘风破浪前进,又想将我拉入那深海之中,我在这和谐优美的音乐之下步履蹒跚,前后摇晃,不知所措。芬芳的云雾,压迫着我——牧师,圣坛,香炉,在我眼前眼花缭乱——他的宗教守护神捕获了我。一个象征性的三重冠授予我朋友的头上,如此显眼,如此高贵——原来他是教皇!像在一个奇异的梦里,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女教皇,和他一样头戴三重冠!我却变成了一个新教徒,立刻又成为异教首领,或者说,三大异教在我身上集中——我是马吉安,伊便,克林妥——戈格和玛各……直到友好排开的晚餐盘子驱散了这些虚构的想象。⒃
显然这是追述的示现,作者展开大胆的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尽夸张对比,描摹自己心理的变化。先是把在朋友家演奏的音乐想象为乐海,把那些经典乐曲的作者比作驰骋波涛之上的海神,而自己竟然毫无领会,狼狈不堪;又把弹奏音乐的演奏者比作高贵的教皇,把乐盲的自己视为与之格格不入的异教首领,从而淋漓尽致地凸显自己与音乐家之间属于隔教。
兰姆的另一篇小品文《关于尊重妇女》(ModernGallantry)也运用了示现修辞。19世纪初期,英国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兴起,然而还不够普遍和深入。男性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女性的态度不同,言行不一。作者对此进行了批评,虚构出两个形成对比的事象。一个是预言的示现,是理想的状况:一辆驿马车上,一个富商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到一个浑身被雨淋湿的贫穷妇女的肩上;一个是悬想——作者希望不要出现的:一个妇女站在戏院的台下看戏,眼看就要晕倒,而周围的男人们不仅没人让座,反而加以嘲笑。“有一个人似乎比其他人稍稍懂点儿礼貌,稍稍有点儿良心,他大有含意地宣称说:‘要是她年轻一点儿,漂亮一点儿,我就叫她坐在我自己的位子上了。”作者说:“这位伶俐的货栈老板或者上面说的那位乘客,要是到了和他们熟识的妇女当中,你就看吧,即使在罗斯贝里,你也找不到比他更有礼貌教养的人。”⒄两个事象的表达细致曲折、委婉多致,从正反两面形象化地提倡尊重妇女。
上述兰姆和张爱玲文章的体式均属于夹叙夹议的小品文(familiar essay),或称闲话式的随笔,较之记叙抒情散文更具知性。相比而言,兰姆的小品文更注重说理,富有理趣,而张爱玲的小品文更具感性,情趣更浓。这一点在他们各自的示现修辞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示现是想象的产物,自然是形象化的表达。张爱玲笔下的示现总是紧密地结合着感觉化的语象,色彩缤纷,生动感人。而兰姆的语言是即物的,切于事理的。
我们谈到了张爱玲与兰姆两篇散文的异同,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关系?现在尚未发现有关证据。张爱玲的创作是深受英国文学影响的,她的文章曾提及莎士比亚、萧伯纳、赫胥黎、毛姆、威尔斯、劳伦斯等众多的英国作家,而不见兰姆的名字。虽然如此,也不能因此得出否定的结论。张爱玲早在圣玛利女校读书时,就开始学习英文写作。她在《存稿》一文中说:“后来我到香港去读书,歇了三年光景没有用中文写东西。为了练习英文,连信也用英文写,我想这是很有益的约束。”⒅1943 年她在出版于上海的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上发表多篇英语散文,像《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最初都是用英文写作的。在这条西化的学习和写作的道路上,少不了阅读英国散文。兰姆是英国最富盛名的散文大家,很难想象张爱玲没有读过他的散文。兰姆收在《伊利亚随笔》《伊利亚随笔续集》两个集子中的文章总共只有六十八篇,张爱玲有可能读到《耳朵论》等文章。如果是这样的话,张爱玲从中获得灵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①谔厂:《流言管窥——读张爱玲散文集后作》,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版,第86 页。
②宋以朗编:《张爱玲私语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 年版,第220 页。
③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年版,第21 页。
④张爱玲:《谈音乐》,1944 年10 月发表于《苦竹》第1 期。本文关于《谈音乐》的引文均据原刊本,此本文字与现通行的《流言》所收《谈音乐》的版本有异。
⑤张爱玲:《天才梦》,1940 年8 月《西风》第48 期。
⑥水晶:《蝉—— 夜访张爱玲》,子通、亦清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年版,第155 页。
⑦参阅赵毅衡:《新批評—— 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136—140 页。
⑧参阅黄开发:《言志文学思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 年版,第244—245 页。
⑨〔美〕乔纳森·科特、〔美〕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年版,第104 页。
⑩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余光中集》第4 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161 页。
⑾张爱玲:《更衣记》,《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年版,第22 页。
⑿张爱玲:《我看苏青》,1945 年4 月《天地》第19 期。
⒀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125 页,第126 页。
⒁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年版,第107、77 页。
⒃关于《耳朵论》的引文均来自〔英〕查尔斯·兰姆:《耳朵论》,收入《天才与疯子的私语》,梁欣琢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年版,第64—65 页。
⒄〔英〕查尔斯·兰姆:《关于尊重妇女》(Modern Gallantry),《 伊利亚随笔选》,刘炳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132—133 页。
⒅张爱玲:《存稿》,《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年版,第77页。
作者:黄开发,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专著《人在旅途——周作人的思想和文体》《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周作人精神肖像》《周作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散文集《边走边看》《走出习惯的空间》《从消逝的村庄走来》等。
编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