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输定价法与地区利益均衡的分析与研究

2024-03-12 06:36李映霏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7期

李映霏

摘要:天然气管输价格是指天然气从生产地或进口口岸经过管道运输到消费地的价格,是天然气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天然气的供需平衡、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社会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公平、透明的天然气管输价格制度,是促进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旨在分析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制定方法与区域间利益平衡问题,为完善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的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管输;价格制定;区域利益

一、引言

本文研究了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制定方法与区域间利益平衡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管输价格制定建议,以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发展历程

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64-1976年):实行统一费率,按照23元/千立方米的标准收取管输费,不考虑管输距离和成本差异。

第二阶段(1976-1993年):实行分段费率,按照天然气输送距离的不同,分为5个档次,每个档次有一个固定的费率,从28元/千立方米到48元/千立方米不等。

第三阶段(1993-2014年):实行两档费率,即“一企一价”和“一区一价”。前者是指对于单条管道或单个管输企业,根据其成本和收益,确定统一的管输费率;后者是指对于一个区域内的多条管道或多个管输企业,根据区域内的市场供需和竞争状况,确定统一的管输费率。这一阶段的管输价格还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和补贴,缺乏市场化的调节机制。

第四阶段(2014年至今):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管输定价机制,即“成本加法”。这一机制是根据管输企业的实际成本和合理收益,确定合理的管输费率,同时考虑管输企业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以及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这一机制旨在促进管输企业的市场化运营,提高管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天然气的安全供应。

(二)现状

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天然气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进口气价格与国内气价倒挂,造成上游企业严重亏损。由于我国天然气进口主要依赖于长期合同,进口气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波动较大。而国内气价受政府管制,调整频率低,与国际市场脱节。在国际油价高位时,进口气价格远高于国内气价,上游企业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下游销售,造成巨额亏损。这不仅影响了上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削弱了天然气进口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其次,居民用气和非居民用气价格的联动不畅,导致下游企业承担交叉补贴。为了保障居民用气需求,政府对居民用气价格进行了較大幅度的补贴,使其低于非居民用气价格。但是,居民用气和非居民用气价格的联动机制不完善,导致非居民用气价格无法及时反映市场变化,下游企业无法将成本上升的风险转嫁给终端用户,从而承担了部分居民用气的交叉补贴。除此之外,管道运输价格缺乏系统的制度规定和透明度,导致中间环节成本高昂。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长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成本加成法核定,缺乏市场竞争和效率激励。此外,管道运输价格的制定和调整过程缺乏公开和监督,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可能。据分析,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占天然气终端价格的比重也较高,约为20%~30%。这不仅增加了天然气的综合成本,也限制了天然气的跨区域流动和市场整合。

综合分析,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存在政府管制与市场化定价的“双轨制”,这种价格机制存在进口气价格与国内气价倒挂、居民用气和非居民用气价格联动不畅、管道运输价格缺乏系统的制度规定和透明度等问题,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天然气的合理供需和有效配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21年6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这标志着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改革的重要一步。这两个办法的核心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机制,同时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从而促进天然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改革的第一个重点是实施政府定价,采用“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来设定管道运输价格。这意味着通过核定合理的成本和收益,确保管道运输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同时鼓励它们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这种做法既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成本水平,确保了价格的公平性。

第二个重点是采用分区核定运价率的方法,这反映了管道运输成本的区域差异和距离效应。将国家管网集团运营的管道分为四个定价区域,并根据每个区域的运输量来计算运价率,这使得价格更加贴近实际运输成本,提高了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个方面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允许在监管周期内根据国家重大政策调整或不可抗力等因素进行价格的适当调整。这种机制既保持了价格的稳定性,又能灵活响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最后,强化信息公开也是重要一环。要求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官方网站公开运价水平和成本监审结论,这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社会监督的效果,确保价格的公平和合理。这两个办法的实施不仅是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它们对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强市场竞争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未来,这些改革措施有望为天然气行业带来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成本构成与计算方法

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主要由折旧及摊销费和运行维护费构成。折旧及摊销费是指管道运输企业为提供运输服务而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损耗。运行维护费是指管道运输企业为保证管道正常运行而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能源费、维修费、管理费等费用,以及与运输业务相关的税金。为了计算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需要确定五个基本参数:

一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值,原值是指管道运输企业购置或建设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的实际支出,包括购置费、安装费、运输费、试验费、土地使用权费等。

二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年限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本办法规定,天然气管道的折旧年限由现行的30年延长至40年,与管道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年限由原来的30年延至40年。

三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值,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或摊销额,反映资产的剩余价值。净值的计算方法为:净值=原值×(1-折旧率),其中,折旧率=1/折旧年限,n为已使用年限。

四是关于营运资本的规定,即指国家管网集团为确保管道运输服务的正常运营所需的周转资金,包括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多项内容。根据管理办法,营运资本的额度是按照运行维护费的20%来确定。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确保国家管网集团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应对日常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需求,从而保障天然气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和效率。

五是准许收益率的规定是对国家管网集团在管道运输业务上能够获得的利润水平的一个界定。准许收益率反映了资本的回报率,是衡量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根据管理办法,首次核定价格时,准许收益率定为8%,并根据国家战略要求、行业发展需要、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后续的动态调整。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国家管网集团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同时也考虑到整体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便在确保企业利润的同时,也顾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计算出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的具体数值,计算示例如表1所示。

(二)天然气管输收益的确定方式

天然气管输收益是管道运输企业通过提供天然气运输服务所获得的合理利润,其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进行确定。一是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法,这是我国目前采用的管输收益的确定方式,即通过核定准许成本、监管准许收益确定准许收入,核定管道运价率。准许成本包括折旧及摊销费、运行维护费等,准许收益等于有效资产乘以准许收益率。有效资产指与管道运输业务相关的可计提收益的资产,准许收益率按8%确定,后续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二是比较收益法,这是一种基于市场竞争的管输收益的确定方式,即通过比较同类或类似的管道运输企业的收益水平,确定合理的收益水平。这种方式要求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可比较的管道运输企业,且市场竞争程度较高,信息透明度较高。三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这是一种基于风险和回报的管输收益的确定方式,即通过考虑管道运输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确定合理的收益率。这种方式要求市场上有可观察的无风险利率和市场风险溢价,且管道运输企业的贝塔系数可靠可测。

(三)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

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是影响天然气市场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而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需要建设大规模的跨区域管道网络,提高天然气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同时,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管输能力不足,导致天然气供应紧张和价格波动。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受到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带来了对管输价格的敏感性和期望,也为管输价格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因此,建立合理的天然气管输价格制定机制,平衡供需双方的利益,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天然气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区域差异和平衡机制

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区域差异和平衡机制是指在不同地区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之间实现合理的差别和协调的机制。区域差异主要由管道运输成本、市场供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平衡机制主要通过政府的定价干预、市场的价格调节、跨区域的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区域划分和运价率水平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呈现由西向东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管道运输成本的区域差异和市场需求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是天然气的主要产区,管道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市场需求相对较弱,因此运价率相对较低;东部地区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区,管道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市场需求相对较强,因此运价率相对较高。同时,政府在核定各价区准許收入时,也会根据管道建设运营成本、未来投资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对各价区准许收入进行适当统筹平衡,以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利益的协调。

四、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制定方法探讨

(一)现行“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的优缺点

现行的“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是在天然气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管输企业的收入和用户的用气需求而采取的过渡性的价格机制。它有利于简化管输价格的管理和结算,也有利于反映不同地区的管输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差异,从而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表现在四个主要方面。首先,收入分配不平衡,由于“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是按照管输企业或价区的平均成本来确定管输价格的,因此,它无法反映价区内各企业间的管输成本和收入的差异,导致一些企业的收入高于成本,而另一些企业的收入低于成本,形成了交叉补贴的现象。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不仅损害了管输企业的利益,也影响了管输市场的公平竞争。其次,距离效应和路径选择被忽视,由于“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是按照管输企业或价区的平均成本来确定管输价格的,因此,它无法反映管道运输的距离效应和路径选择的影响。距离效应是指管道运输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路径选择是指管道运输的成本随着运输路径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管输价格不能体现这两个因素,就会造成管输成本和收入的不匹配,也会影响用户的用气选择和优化。再次,缺乏市场竞争和效率激励,由于“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是按照管输企业或价区的平均成本来确定管输价格的,因此,它无法反映管输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这种方法使得管输价格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使得管输企业缺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动力和激励。这种方法不利于管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也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创新和进步。最后,难以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多元化需求,由于“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是按照管输企业或价区的平均成本来确定管输价格的,因此,它无法及时地调整和反映天然气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多元化需求。天然气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受到国内外政策、经济、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用户和需求。如果管输价格不能灵活地适应这些变化和需求,就会造成市场的失衡和低效,也会影响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因此,现行的“一企一价”“一区一价”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较大的缺点,它已经不适应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国际层面管输价格的制定经验

为了借鉴国际上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制定经验,本文选择了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气市场进行分析。这三个市场的管输价格制定方法各有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理念。

1. 市场化定价

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都实行了管输价格的市场化定价,即通过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来形成管输价格,而不是由政府或监管机构来核定或干预。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管输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也有利于激发管输企业的创新和投资。

2. 成本反映

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都要求管输价格能够反映管输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及合理的收益。这种方法有利于保障管输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也有利于约束管输企业的成本水平和收益要求。

3. 距离效应

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都要求管输价格能够反映管输的距离效应,即管输价格随著运输距离的增加而上涨,以体现管输的边际成本。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管输价格的差别化和阶梯化,也有利于促进天然气的跨区域流动和市场整合。

4. 透明度

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都要求管输价格的制定和调整过程具有透明度,即管输价格的形成机制、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都要向社会公开,以便于市场参与者的了解和监督。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管输价格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也有利于增强管输市场的稳定性和预期性。

(三)适合我国国情的管输价格制定建议

1. 建立管输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调整准许收益率

为了适应天然气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多元化需求,建议建立管输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调整准许收益率。准许收益率是管道运输企业在管道运输业务上获得的合理利润水平,反映资本的回报率。准许收益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要求、行业发展需要、用户承受能力、市场竞争状况、风险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以保障管道运输企业的合理收益,激励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也考虑用户的用气需求和支付能力,促进天然气的合理供需和有效配置。动态调整机制可以采用定期调整或不定期调整的方式,定期调整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每年或每三年,根据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情况,对准许收益率进行调整;不定期调整是指在遇到重大政策调整、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时,对准许收益率进行适当调整。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应遵循科学、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管输价格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 建立管输价格的市场化调节机制,鼓励开展中长期合同交易

市场化调节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来形成管输价格,而不是由政府或监管机构来核定或干预。这种机制有利于促进管输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也有利于激发管输企业的创新和投资。为了建立市场化调节机制,应当鼓励开展中长期合同交易。中长期合同交易是管输企业和用户之间签订的一定期限的运输服务合同,合同中约定运输量、价格、质量等条款。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稳定双方的收入和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管输能力的利用率,促进天然气的跨区域流动和市场整合。同时,还需要建立管输价格的浮动机制,让管输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和竞争状况进行动态调整,而不是固定不变。这种机制有利于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激励管输企业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还应当完善管输价格的信息公开制度,公开交易的相关信息,包括运输量、价格、质量、路径等,以便于市场参与者的了解和监督。这种制度有利于提高管输价格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预期性,保障价格的公平合理。

五、结语

研究从成本、收益、市场、区域等角度,对天然气管输价格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我国天然气管输价格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借鉴国际上天然气管输价格的制定经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场化调节机制等,以适应天然气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多元化需求,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合理供需和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张龙.天然气管输定价新规解读与应用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2,33(24):37-39.

[2]郑小强,王菊,宁敏静.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天然气管输“两部制”定价机制研究[J].油气与新能源,2022,34(05):68-75.

[3]赵瑞.天然气管输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状况——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06):132-134.

[4]芮旭涛,赵连增,宫敬,等.天然气管输定价机制改革对管道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21,41(11):170-178.

[5]刘定智,张元涛,梁严,等.基于“全国一张网”的天然气管输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J].油气与新能源,2021,33(05):64-70.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