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祥
(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马龙 655103)
马龙旧县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红壤居多,田有泥田、沙田。山区为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山地冬干夏雨气候区。干湿分明,降雨集中,雨热同季,干冷同期,雨季始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年均降雨量1 032 mm,主要集中在7—9月,冬春季雨水稀少,干季始于11月至翌年4月。年最高气温29 ℃,最低气温-3 ℃,平均气温14.6 ℃。年均日照 1 985 h以上,无霜期241 d,风向多西南风。境内森林覆盖率52%,松茸是当地主要野生菌种之一,也比较适合栽培赤松茸、香菇、白蘑菇等食用菌。旧县街道自2018年引进赤松茸示范种植以来,在梁家田、旧县片区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示范样板,通过试种栽培,掌握露地和设施栽培赤松茸技术,创造骄人业绩,为推广赤松茸种植提供示范引领。
烤烟是旧县街道传统支柱产业,种植面积5 733 hm2,占实有耕地面积8 533 hm2的67%以上,是旧县街道农业转型提质增效的一大“瓶颈”,为更好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自2018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来,梁家田社区经过多方考察,以合作社方式把项目示范样板选址于梁家田杨柳凹,占地2.87 hm2,其中0.67 hm2种植赤松茸,2.2 hm2种植冬笋,合作社建有四季暖棚10个,冷库、烘干房、食堂、办公室、基地道路、供水供电系统等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其中赤松茸项目是利用种植冬笋的2.87 hm2套种,完全符合赤松茸种植对场地的需求。
赤松茸形若伞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蘑菇多糖,有抗癌效用。子实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菇柄爽脆,营养丰富,口感极好,鲜食或盐渍后食用与野生蘑菇味道相近。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含氨基酸达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颇受消费者青睐。赤松茸栽培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栽培场所灵活多变,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大等特点,对发展林下经济、循环利用农田林地、秸秆还田、变废为宝、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潜力巨大。
赤松茸口感极佳、营养丰富,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很快就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目前是各大中城市畅销的抢手货,是各大酒店推崇的明星高档美味佳肴,更是火锅店热销首选的食用菌新品种,销售量超过常规菇类。国内市场除鲜销外,真空清水软包装加工厂、速冻加工厂更是急需货源,盐渍品、切片干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潜力极大。通过消费引导和人们对高档美味营养保健食品的迫切需求,对食品求新、求异的心理,通过进一步的品尝认识,其销量会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对食用菌行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赤松茸所需营养以糖类和含氮物质为主。碳源有葡萄糖、蔗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氮源有氨基酸、蛋白胨等,此外还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同时子实体生长需要从土壤中获得微量元素,没有土壤很难形成子实体。
菌丝生长温度要求6~34 ℃,最适22~28 ℃,10 ℃以下和32 ℃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 ℃停止生长甚至烧菌。菌蕾和子实体形成所需温度6~28℃,最适12~24 ℃,气温低于4 ℃和高于30 ℃子实体难以形成和生长。
菌丝在培养料含水量65%~70%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子实体发生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5%为宜。林地、农田墒床被雨水淋沥后或积水,基质中含水量过高而严重影响发菌,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要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方可刺激出菇,空气湿度低,出菇不理想。
新鲜充足的空气是保证赤松茸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菌丝生长阶段对二氧化碳浓度不敏感,不超过2%即可。子实体大量发生的关键时期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受抑制,应保证场地空气新鲜,特别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层架式栽培,才有可能获得优质高产。
要求“三分阴、七分阳”,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子实体生长要求有100~500 Lux光照,散射光可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提高成品质量。
赤松茸覆土要求质地松软,富含腐殖质,pH值4.5~9均能生长,以pH值6~7的微酸性环境较适宜。菌丝在稻壳、稻草、玉米秸、麦秸等培养料自然pH值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
赤松茸再生能力强,栽培成本十分低廉,不需添加任何有机肥培养料,赤松茸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出菇,可谓是绿色菇类,也不需装袋、灭菌等环节。种植模式可陆地、可大棚、可林下。赤松茸抗逆性强,适温范围广,4~30 ℃范围均可栽培,适种季节长,春秋均可种,利于调整、平衡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上市。赤松茸多茬出菇产量高,可鲜食、加工制成干品,售卖价格适中,易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生物学特性决定其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赤松茸宜秋季栽培,最好避开夏季暑期高温,出菇和收获结束需要4~6个月。适宜在半遮阴环境生活,怕水怕干,切忌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场地周边要挖好排水沟,并与墒床操作道相连便于排水。气温稳定在10 ℃左右即可,选择背风、向阳、临近水源、地块不积水、土质疏松及肥沃土地,也可利用果园或空闲田栽培。
栽培赤松茸的原料可用稻草、小麦秸、玉米秸、大豆秸、大麦秸、稻壳、果树林木修剪枝加工后的木屑等。适宜栽培赤松茸的秸秆应足干、新鲜、无霉变,用新鲜秸秆栽培产量高、质量好。一是用几种农作物秸秆整捆浸水24 h捞出淋水,搭配平铺料铺于墒床厚约20 cm,再铺盖稻壳(可加20%木屑)播种,播种后覆土(也可过一段时间覆土),然后铺盖一层稀疏的稻草。二是分别将各种秸秆用铡草机铡成3~5 cm,分层堆垛发酵,期间翻垛几次,与双孢菇栽培培养料处理相似。
墒床铺料要求把秸秆铺平踏实,培养料厚度20~30 cm,用培养料20~30 kg/m2,分层播种,用种量500~650 g/m2。播种时菌种掰成胡桃大小为宜,播在两层培养料之间以利菌丝生长。墒上第1层料铺20 cm厚,压实后10~12 cm,然后播入50%的菌种,散播间距20 cm,播5排,株距10 cm,最后再覆盖一层干料2.5 kg/m2。播种后都要覆盖除去5 cm表土后的田园土,然后覆盖少许完整的稻草或松毛,特别是林地、果园、农田播种栽培,还需准备铺料播种后的覆盖物和防雨用薄膜或其他覆盖物。
从发菌完全至第一茬出菇采摘需25 d。土层内菌丝开始形成菌束,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时应注意墒面土壤湿度,墒床每天早晚喷雾化水,使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晴天做到细雾勤喷,切忌过量用水。当墒面产生大量子实体时需加强通风透气。从小菌蛋至成熟期需5~10 d。出菇期适宜温度10~25℃,低于4 ℃或超过30 ℃不能出菇,为了多出菇、出好菇,气温低于14 ℃应通过增设拱棚、增加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提高料温。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50%~80%的遮阳度,暖棚做好温度控制可连续出菇3茬,裸地和冷棚种植需来年温度适宜,可连续出菇2茬。每茬出菇时间25 d左右,温度高于28 ℃整个出菇季完成。
赤松茸生料应选择新鲜、足干草料,栽培前暴晒消毒,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使菌丝生长健壮、旺盛,以便抑制其他杂菌滋生。栽培中杂菌主要为鬼伞菌、粪碗菌等,发现需及时拔除烧毁或深埋,以防止消耗料内养分和传播蔓延。常见虫害有螨类、跳虫、菇蝇、蜗牛、蚂蚁、蛞蝓等,铺料前可在墒面上及四周喷洒菊酯类高效低毒农药,平时尽量用物理方法防治,不得在出菇期间对子实体喷药。蚂蚁用红蚁净撒在蚁路或蚁窝内,白蚁用白蚁粉喷入蚁巢杀灭。蛞蝓在傍晚或清晨捕捉,或在夜晚用白菜叶诱捕,也可用食盐水喷洒菇墒四周驱虫。
赤松茸子实体个头较大,直径3~5 cm、高5~20 cm,重100~300 g。当菌盖呈钟形,菌盖外一层菌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为最佳采收适期,不同成熟程度的子实体,其品质品相、口感差异甚大,以没有开伞为佳。达到采收标准时采摘,采摘后要补平菌床上留有的采摘痕迹,消除病虫滋生与隐匿场所。采摘的子实体应及早切去带泥菇脚送往市场或售出,也可将新鲜菇切片晾干长期保存。上午采收结束,下午整理子实体。采摘结束后管理重点是喷水,尽量做到既让土壤湿润又不能板结,禁止浇大水。若得知大雨信息,应提前疏通排水沟,避免菌床底部进水淹泡培养料。
(1)场地拟租费用。合作社土地租用费每亩800元,计8 000元,拥有参观项目基地,项目基地产出赤松茸鲜品每亩2 500~3 500 kg。
(2)土地整理。土地机翻处理成墒高10~15 cm、宽80 cm,呈龟背形,留50 cm过道,四周开好排水沟,估算费用为1 000元。进料前墒土用生氧化钙消毒、防虫,估算费用2 000元(每亩100 kg×2元/kg)。
(3)栽培料处理及播种。马龙本地不带蜜汁的杂木树木屑都行,如陆良发桑树、梨树木屑,按每亩需3 500 kg,0.6元/kg,估算费用2.1万元。玉米秸秆(或玉米糊)每亩250 kg,1.7元/kg,估算费用为4 250元。生氧化钙按预处理料每亩100 kg,估算费用为2 000元。麦麸按每亩300 kg,2.5元/kg,估算费用7 500元。谷壳按每亩500 kg,1元/kg,估算费用为5 000元。栽培料预处理人工费用估算为20 000元,播种耕地费估算1 000元,人工费每天100元×46人次计4 600元,铲车租用费1 200元,合计估算26 800元。
(4)铺料及播种。菌种按照每亩3 000元,计为3万元。覆盖干料按每亩410 m2有效面积,需松针1 kg/m2,1元/kg,栽培料处理有效率为40%计,估算费用为4 100元。
(5)其他费用。喷淋专用管带每亩700元估算费用为7 000元。裸地人工管理费用按11月第一茬出菇2人管理,期限30 d,霜冻期间2人管理,第二茬、第三茬出菇5人管理,期限为60 d,人均日工费用100元计,估算费用为3.6万元。病虫害防治按亩均20元计,估算费用为200元。该产品销售规划为鲜品销售,合作社与收购方合同收购,地点在合作社院内。按出菇时长90 d,每天销售1趟,每趟费用50元,估算费用为4 500元。
鲜品销售单价按2020—2023年赤松茸批发价保守估算,以9~16元/kg,亩产鲜品2 500~3 000 kg计,估算产品收入为22.5万~48万元。
综上所述,赤松茸项目年总成本费用15.935万元,年营业毛收入22.5万~48万元、年利润总额6.565万~32.065万元。近年来作为旧县街道传统产业的烤烟虽在技术推广成熟度、市场稳定性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轮作难度大、病虫害增多,种植成本越来越高,增收潜力越来越小。从地理位置、生态气候、种植技术、市场、收益对比分析,烤烟种植效益和潜力已远远落后于赤松茸种植,旧县大部分区域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赤松茸生长。通过合作社推广赤松茸栽培技术、建设冷库生产设施,进一步发挥当地土地、木材、水源、气候等优势,实现适度规模化种植,逐渐培育成当地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种植效益是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