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汉董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1
纷繁多样的药用植物是大自然赐予全人类的医药资源宝库,自古以来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尽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均对药用植物有着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医药实践历史,然而中华民族的祖先却独辟蹊径,将寻求药物、守护健康的探索过程融入了对自然与人、疾病与健康本质的理解,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与传承至今的本草学典籍宝库,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历代官修本草,到明代的《本草纲目》,再到建国后的《中华本草》与最近出版的《中国药用植物志》,无不体现着中国学者对于天然药物与药用植物认知与研究历史的最高水准,同时也汇集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与前人智慧的宝贵结晶,故能成为医药经典而传之于后世。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高等植物类群3 万余种,其中具有明确药用记载历史的种类超过1/3。尽管《中国植物志》的编撰完成已标志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厘清,但在中国迈入21 世纪之时,仍缺少一部能够系统完整地展现中国药用植物类群及相关研究进展的大型工具书来支撑新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号角强烈呼唤着这样一部学术经典的问世。因此,北京大学药学院艾铁民教授牵头主编的《中国药用植物志》正是响应了国家与民族发展需求的时代产物,这部巨著自筹划之初即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并于2008年正式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立项资助,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全国81 个单位近500 名专家学者戮力同心、精诚合作,辛勤笔耕13 载,终于在2021 年6 月完成了全书13 卷共计3 500 余万字的编撰出版工作。这部学术巨著的问世是21 世纪现代本草的新篇章,被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先生誉为“现代版的本草纲目”。
《中国药用植物志》的出版在植物学界与药学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其学术权威性、专业性及实用性也得到了广大药学工作者的一致认可。该书无论从丰富的学术内涵还是精美的装帧印刷质量上均可称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高质量巨著,并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领域展现出诸多的创新性特点。
(1)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载中国药用植物类群及其药用价值的大型科学专著,全书共收载药用植物近12 000 种,引用文献50 000 余篇,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中国药用植物的形态分类、自然分布、功效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材使用情况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中药与天然药物相关学科不可多得的教学、科研与学术参考书。
(2)该书采用全彩色印刷,并收载了几近全部种类的墨线图、8 000 种以上的原植物照片及近500种常见药材照片,对于中药、天然药物研究与应用领域中药用植物的准确识别与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相关领域内诸多学者和药学实践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
(3)该书在编撰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特别是文献研究工作,在很多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如在植物分类学领域依据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证据修订了一些重要的药用科属;在化学与药理学领域以科属为单位进行了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规律的总结与归纳,并全面展示了每个药用植物的已知化学成分及每个成分在全书植物类群中的分布情况,对于进一步的化学分类学研究与化学资源挖掘具有重要意义;在药材应用领域则系统考察了我国各时期三级药品标准中收录基原植物的历史与现状,同时概括总结了我国各民族的用药经验。
(4)该书在名称术语规范化领域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过仔细的文献调研全面规范了全书药用植物的近3 万个拉丁学名,对15 万个化学成分的原始基原出处进行了文献考证,并据此规范了全书化学成分的中文名称,解决了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与应用领域一直存在的中英文名称不对应、不规范、不能真实体现化学成分名原始出处的问题。此外,该书还系统整理了几乎全部种类的英文名,为该应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商贸活动提供参考。
《中国药用植物志》集中体现了我国植物学与药学工作者在中国药用植物类群相关领域的深厚历史积淀与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汇集了众人智慧、守正创新的高水平学术巨著,必将为推动我国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研究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里程碑式的重大贡献。